这里,救治了沧州第一例确诊病人!

刺耳的救护警笛声又一次划破了狮城的夜空,一辆救护车稳稳地停在了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救治大楼的门口。“快!接收病人。”隔离病区第一梯队主任耿建洪吩咐道。护士长张晓兰、医生韩钰、护士李方园穿着防护服熟练地接收病人,消杀转运车辆。在沧州市传染病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力奋战,用生命捍卫生命。

这里,救治了沧州第一例确诊病人!

逆向而行 勇进隔离病区

耿建洪从腊月二十七进入隔离病区工作以来,连续多日没有回家,接到准备接收病人的通知后,他马上部署工作,一个小时内病区医护人员全员到位。清空病室、准备物资、布置病房、接受培训、一气呵成。

隔离病区共有医护人员23人,耿主任就像个大家长,既要执行救治方案,又要叮嘱大家做好防护,还要做好大家的后勤保障,事无巨细,天天连轴转。耿建洪在不遗余力地抢救病人,其实他自己也是病人家属,他的老人住院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他却不能陪在身旁。

护士长张晓兰的爱人在外地工作,最小的孩子今年只有两岁。每当汇报工作的时候,她总是语气坚定、充满自信,但当说到自从进入隔离病区,孩子一直由身体不太好的父母照顾时,她的眼眶很快湿润了,眼泪却始终没有流下来。这就是晓兰的性格,内敛中带着倔强般的坚强,再大的困难也要自己扛下来。

这里,救治了沧州第一例确诊病人!

坚守阵地 誓死打赢战役

护士李方园和医生陆烨凯共同救治了第一例确诊病人。他们两个人一起连续工作了32个小时,为了节省使用防护用品,他们一连12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上一次卫生间,连病人都感动地说,“快让陆大夫吃点东西吧,我看到你们这样都觉得太不容易了。”李方园的爱人是军分区文职干部,工作在外地,孩子今年只有两岁,一直由姥姥带着。自从腊月二十七进入隔离病区她就没有回过家。现在她的岗位是值守发热门诊筛查发热病人。有一次爱人实在放心不下,趁她值夜班的时候在远远的地方看望她,李方园说那一刻既心酸又感动。她说,再苦再累,都没有怨言,这就是护士的职责,她现在最想见的人就是妈妈,想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您帮我带孩子,辛苦了!”

自从进入隔离病区,医护人员24小时在院,轮流进入病房,隔离病区就是他们的“阵地”。为了节省使用一次性防护用品,她们把工作时间尽量延长再延长,尽量少喝一口水、少吃一口饭、少上洗手间,多些时间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

这些天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都连续超时工作,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疲惫,但精神状态都很好。隔离病区第一梯队耿建洪主任说:“我们的家人都很理解、支持我们。医院全体干部职工都在为我们鼓劲,坚守住阵地,向病魔开战,这是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沧传人,我们一定在考验面前展现出沧传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誓死打赢这场阻击战。”

这里,救治了沧州第一例确诊病人!

老骥伏枥 大医壮志犹存

李沧友是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技术顾问,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在医疗行业他就是沧州市传染病医院的一张名片。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传染病防治事业,担任业务院长15年,由于到了退休年龄,于2015年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是他一天也没有享受过退休生活,仍然忙碌在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第一线。

李沧友说自己虽然退休了,但他还想为沧州的传染病防治事业做些贡献,只要还能来上班,就要干到动不了的那一天。李沧友作为传染病领域的专家经历过非典疫情、手足口病流行、甲型流感等大大小小各种疫情的救治,在历次疫情中他都率先垂范,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深入非典隔离病区救治病人,安抚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深入甲型流感病房为病人会诊,历次疫情都留下了他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的身影。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李沧友每天早上7点多就来到单位和全院职工一起奋战,一天也没有休息。他密切关注着隔离病区内病人的病情变化,深入到病区对病人进行会诊、鉴别诊断,对病情加重的病例给予专业指导,组织医护人员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了和时间赛跑,他指导医护人员将救治关口前移,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尽量提前控制病情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