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眉山首例新冠确诊患者的社区书记:我不后悔也不恐惧

2月2日15时,在仁寿县黑龙滩镇一宾馆改造的隔离医学观察室,听着护士报出自己体温那一刻,略带感冒的刘建成舒坦地出了一口气。

刘建成是仁寿县大化镇水利社区党支部书记,10天前,因在排查中近距离接触了眉山首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而走进了隔离室。他也因此成为眉山市首位走进隔离室接受医学观察的社区干部。

找出眉山首例新冠确诊患者的社区书记:我不后悔也不恐惧

“每天做两次体温测量,身体一切正常,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隔离结束后,还要回到岗位。”刘建成急切地表示,盼着早日回归社区再战“疫魔”。

发现疫区归来老乡 他说“我是书记我去排查”

仁寿县是外出务工大县,根据县农民工服务中心统计,全县常年在湖北务工人员达到千余人,水利社区也有多位村民在湖北务工。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10点左右,大化镇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会上,刘建成得知,水利社区一名在武汉务工的村民已返乡,另有三位返乡村民途经了武汉。

“他们身体状况如何,接触了哪些人等信息必须要摸查清楚。”11点,回到社区的刘建成紧急召集社区干部和小组长,安排部署工作。

水利社区有3个小组,共有4名干部,3名小组长和一名社区医生,参会的8人被分为四个摸排小组,三个小组分别入组排查,剩下的一个小组到武汉返乡和途径武汉的村民中做重点排查。 “我是党支部书记,我去做重点排查。”考虑到重点排查的风险,在讨论分工时,刘建成主动揽下了这一任务。

事实上,彼时的刘建成也未曾预料到真正的风险。

13时左右,吃过午饭,等来口罩和体温计等器材后,刘建成道别家人,与社区医生张燕平敲开了武汉归来村民王某的家门。

第一次测体温,38度,再测,还是38度,彼时的刘建成心中一慌,赶忙打电话到镇上报告情况,紧接着,他和闻讯而来的镇干部和医护人员将咳嗽不断的王某转移到了镇卫生院和县医院,做进一步精确诊断。

忙完这一通工作,已是1月24日凌晨2点,考虑到家中还有81岁的老母亲和4岁大的外孙,都是易感染人群,心中有一丝担忧的刘建成决定不回家,就在车上过夜。

1月24日6点,睡梦中的刘建成被镇长打来的电话吵醒:王某是疑似感染者,你要做好准备,不要回家也不去社区了,到镇上的临时隔离点来吧。

隔着手机,刘建成悲喜交加。

喜的是在第一时间排查出了疑似感染者,减少了社区居民被传染的风险;悲的是,他将告别家人和同事,走进隔离室,接受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前途未卜。

每天接打50余个电话 人在隔离室心系防“疫”战

1月26日上午,靴子落地,经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确认专家组评估确认,王某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这也是眉山首例感染病例。

此时的刘建成已跟随隔离人员转移至黑龙滩镇,这里的一家宾馆被改造成为了全县的隔离医学观察点,多日来,已有10余名密切接触者陆续入驻。

在隔离点,每人独立居住一房,每天有专人将一日三餐和医疗用品送到门口,刘建成们每日要接受两次体温测量。

住进隔离室的刘建成闲不住,每天关注着疫情的发展,他放心不下家中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外孙,更放不下社区的防疫工作。

水利社区有261户,1026人,全为集中居住,宣传任务重,传染风险高,疫病防控压力大。 经过几轮排查,社区已基本上摸清疫区归来老乡的情况,但随着防控工作的升级,当下仁寿又将排查的范围扩大,所有春节期间从县外归来的群众情况都要摸清。

找出眉山首例新冠确诊患者的社区书记:我不后悔也不恐惧

“我在隔离观察,不能和你们一起工作,麻烦你们把社区的排查工作做到位,不漏下一人。对外来车辆排查要仔细,做好人员的体温测量并做好登记。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照顾要周到。隔离的是疫情,不是人情。大家辛苦了……”由于不能赶赴一线,心系防疫战的刘建成只能每天通过手机与社区干部讨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并与社区居民沟通,每天为此要接打50余个电话。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连日来,社区干部走组入户,完成了261户居民的全部走访,居家医学观察人员也情绪平稳,整个社区疫情稳定。

受到社区干部的影响,社区群众也纷纷报名参加防疫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已有100余人次参与社区防疫工作。

“感谢你,摸排及时,才避免了全社区疫病的蔓延,你们也是最勇敢的逆行者!”感动于刘建成的付出,社区2组村民童清松隔三差五,就会打来电话关心他的隔离生活。

“今年是我到社区任职的第五年,也是面临挑战最大的一年,因为我们的一点点付出而能为群众的健康安全贡献力量,我感到非常欣慰。”刘建成非常有信心,面对这场疫病,自己不曾后悔,也从未恐惧。(潘建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