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如何衡量杨元庆?十仗里面打胜七仗,其实就是一个好的CEO

对于企业战略上犯错误的问题怎么看?我只能说对不起。我怎么衡量杨元庆,我跟他说,十仗里面你打胜七仗,其实就是一个好的CEO,你如果过于保守,你永远不敢犯错误,企业反而会死掉。我讲了我自己,我说我实际上犯的错误更多了,在那篇文章里举了一个例子,1997年的时候,本来联想曾经一度想做一个郭台铭一样的制造业公司,在惠州有一片土地本来要做一个工业园区,那片土地价值6000多万。后来联想到台湾访问的时候,整体开了会,重新调整战略,坚决做PC这一个项目,因此把原来的项目砍掉了。

6000多万块钱,在1997年对我们来说是一笔钱。除此之外,做这个工作的同事其实全都转向了。我就回想,因为业务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转向,有相当多的人因为这样的调整离开联想,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些事情我都在反省。做企业本身,犯错误真的很难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我对杨元庆能说的话,还只能说应该鼓励你,努力前进。但是,要记住,尽量不要让员工受损失,我们能做的就是这个。——柳传志在“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上的演讲

柳传志如何衡量杨元庆?十仗里面打胜七仗,其实就是一个好的CEO

2001年,柳传志正式将联想大旗转交给杨元庆,杨元庆一上任,就制定了未来3年的发展目标:联想集团要实现营业额50%的递增,到2003年达到600亿元;3年后投入20亿元搞研发;10年后,20%~30%的收入将来自国际市场。然而,从2001年开始,联想集团的业绩就开始下滑,当年联想集团PC机业务的销售任务没有完成,而此前联想集团的销售业绩一直是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

伴随着PC机市场的失利,互联网业务FM365由于长时间业绩不佳而被关闭。2003年,联想PC机国内市场占有率从30%下滑到28%,2004年第一季度更下跌到24%。2004年,联想集团开始进行内部调整,大量裁减人员。联想内部怨声载道,联想外部则对杨元庆执掌联想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柳传志如何衡量杨元庆?十仗里面打胜七仗,其实就是一个好的CEO

在杨元庆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柳传志却给了他最大的支持。2005年1月柳传志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就表达了自己对杨元庆的支持:“美国公司不容CEO犯错,联想不是。其实总体上杨元庆犯的都是小错,他做完每件事,做得不好,我都会回头想想,如果是我,我会不会犯这个错。我想有的我会犯,有的不一定会犯。

我在前10年和杨元庆这几年所遭受压力的方式不一样。我遇见要死要活的问题太多,他受到外界包括投资人一些说法的压力太大,但是还不存在要死要活的问题。我们作为大股东,就要保证不要让他受到这种伤害,后来我对他说:‘你甭理,你好好干,你想定了就按你的路去做。’当然对这条路本身,我们要认真考虑。

“什么情况下会把CEO拿下,我想CEO如果不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私人的行为,比如说贪污、形成宗派、任用自己的人,表面上尽管企业赢利了,但这时候我会很警惕。另外就是当形势发生变化时,他本人却不能通过学习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说的老做不到,即使业绩表现还不错,也会引起我的警惕。

所以会用人的人,考察属下时固然不能离开业绩来说明问题,但是决不是仅仅看业绩。做领导的完全跟着业绩的风向转,那谁都会当领导,还用得到我吗?谁不会根据业绩好坏来换人?!在美国公司,主要就是没有真正负责的人,大家都是小股东,容不得CEO犯错误。”

柳传志如何衡量杨元庆?十仗里面打胜七仗,其实就是一个好的CEO

总之,在柳传志看来,杨元庆所犯的这些错误都是联想集团可以接受的错误,这正好印证了杨元庆的成长,所以他一再地鼓励杨元庆:“作为股东的代表,联想集团的董事长,你去打仗,十仗中有七仗能打胜,就是优秀的指挥官,认真地反省是一回事,但不能因为有一仗打败就在各个方面的压力下徘徊不前。”

“你如果过于保守,你永远不敢犯错误,企业反而会死掉。”也正是有了柳传志的支持和鼓励,杨元庆才能大胆实施自己的战略,引领联想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