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描寫古人發奮讀書的詩句?

西北郭郭


古時候描寫發奮讀書的詩句,枚不勝舉,從摘抄中精選10句,與君共勉。

1.高齋曉開卷,獨共聖人語。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讀書》

2.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出自宋代陸游的《讀書》

3.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

出自明代楊繼盛的《言志詩》

4.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出自唐代韓愈的《符讀書城南》

5.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出自唐代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

6.夜貧燈獨絕,明月照吾書。

出自唐代孟郊的《北郭貧居》

7.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鈔那計年。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顛。

出自宋代陸游的《寒夜讀書》

8.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出自唐代韓愈的《勸學詩》

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出自清朝阮元的讀書名句

10.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除了上述的詩句之外,描寫古人發奮讀書的故事還有很多,像明代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中“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由此得來“焚膏繼晷(guǐ)”的成語。

還有囊螢映雪、頭懸樑、錐刺股等,古人這些刻苦學習的精神,至今都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不定時讀書


關於發憤讀書的詩句有很多,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知道的:

1.《勸學》 唐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 王貞白

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3.《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偶成》 宋 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5.《勸學詩》 宋 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6.《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7.《雜詩》 東晉 陶淵明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8.《金縷衣》 唐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9.《四時讀書樂冬》 元 翁森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10.《昨日詩》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11.《今日詩》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12.《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13.《閒居書事》 唐 杜荀鶴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14.《和董傳留別》 宋 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15.《清明 》 宋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經典的詩句,像“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等等。


一個人的書閣


這要從中國的政治史說起,皇室關係是依據血統來繼承的,最初下設的官員也是由貴族血統來繼承。隨著隋代科舉制的出現,改變了官員選拔方式,平民百姓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好成績也可以當官了,讀書人這才有了出頭的機會。

所以古代盛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認為只有讀書入仕才是正途。雖然這句話說得有點極端,但它確實是存在一定的意義的,這也就使得古人卯足了勁兒地讀書,也產生了很多發奮讀書的詩句。

1、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

這句詩出自唐代杜甫的《柏學士茅屋》,當時的柏學士因為安史之亂丟掉了官職,就隱居在深山中,但他仍然堅持刻苦讀書。於是,杜甫發出了“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的感慨。

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好理解,自古以來的榮華富貴必定要在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該像柏學士一樣博覽群書,開闊眼界,求取功名。“五車書”是指很多書,後來也用“學富五車”比喻讀書多,學識豐富。

這裡是通過描寫柏學士隱居山中,在茅屋讀書的情景,告訴我們讀書的重要性,不要因為生活中的一些磨難,而荒廢了讀書大業。

2、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越恆

這句詩出自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字面意思是通過讀書考取功名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重要路線,當你考取功名之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這裡的“黃金屋”代指財富,“顏如玉”是用來形容美麗的女子的。

這裡講述了讀書在古代的作用,書讀好了,“名”與“利”都有了,也成為很多人讀書的動力。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高考一樣,千軍擠獨木橋,過去了就是陽光大道。

我們要明確的是,讀書不排斥功利性,但也不要全部都功利地去看待,這樣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丟失了讀書的初心。

3、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這句詩還包含著蘇軾的一個小故事。

在蘇軾年少的時候,就已經是才氣遠播,他就很自負地在門前寫下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後來,有一位老者看到這副對聯的時候,就拿出一本書給蘇軾看。結果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蘇軾發現有好多字都不認識。

蘇軾自認為十分羞愧,就在對聯的每一句前面各加了兩個字,變成了“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用以自勉。

新對聯的意思很明確也很簡單,就是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認識更多的字,讀更多的書。同時,蘇東坡也表達不要過分驕傲的意思,為人處世還是要時刻保持謙虛。

這三句雖然是描寫古人發奮讀書的詩句,但放到現在,我們也同樣適用。在這個快節奏發展的時代,書籍依然是我們寶貴的精神食糧,多讀書,讀好書,依然很重要!


今天你讀書了嗎?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古人發奮讀書的詩句呢?歡迎關注@知書達影 一起讀書觀影,一起發現書中的美好世界。

冬月的書影小屋


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另外,有唐,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嗚,正是男兒讀書時。黒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才悔讀書遲。"唐杜甫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詩句。杜荀《冬夜讀書》"挑燈夜讀書,油調意未己。亦知夜既分,未思舍之起。"等詩文句,表現古人讀書學習刻苦精神風貌。

在這裡,擷取宋代詩人陸游《寒夜讀書》詩,來體會古人刻苦學習精神面貌。詩日:

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抄那計年。

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顛。

清彭端淑在《為學》中,說出了刻苦學習的重要。"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即學習某知識,只要肯學習,難解的也就容易了,如果不去努力刻苦學習,容易的也就變成難學難理解的了。

陸游《寒夜讀書》,具體刻畫刻苦讀書學習的情形。那穿書冊的皮條,因讀的次數多,翻動磨斷,接好後又磨斷,這樣刻苦學習也不計年月了,那堅硬的硯石,也因筆墨磨損穿成洞。這裡真實再現詩人刻苦努力學習,不懼寒冷,夜黒,孤獨,冷寂的苦難,因口誦文章,手抄文章,而被人笑作"書顛",詩人也不計較。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生平所作詩近萬首,凡一草一木,一魚一鳥,無不裁剪入詩。陸詩悟到詩歌與現實生活的關係,達成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藝術創作的結合,自成風格。其詩文,奇特的誇張與清空一氣的明白語話,一語天成。陸詩為後世進步文人,樹立一面旗幟。

上述不當處,請友斧正。











mqy147258


追溯歷史,對於描寫古人發奮讀書的故事有很多,如;穿壁引光、刺骨讀書、聞雞起舞、圓木警枕……

但是,對於古人發奮讀書的詩句也是極多的,下面就我而知的一些古人發奮讀書的詩句,摘編一部分分享給大家來鑑賞。

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三更燈火五更雞……白首悔讀書遲一顏真卿。……

對於描寫古人發奮讀書的詩句有很多很多。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表了。但願朋友們看了之後會有所收穫!

…………


寒冰12189齊魯


答,在唐代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顏真卿的《勸學》外還有一首孟郊寫的《勸學》也很不錯,全詩如下:

《勸學》

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原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今譯:石頭只有通過撞擊才會迸發火花,不撞擊根本不會產生。人勤學後才會懂得道理,不學習不會天生就有知識,所有的事都應當自己親手勞動,他人的心得不能成為自己的真才實學。珍惜青春吧及早努力學習,人怎麼永遠是少年?

這首勸學詩,勸勉人們珍惜光陰,勤奮學習,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全詩構思精巧而又奇特,開頭託物起興,中間寫勤學的重要,最後點明勸學主旨,全詩以議論為主,重在說理,透闢而深刻。


翠蜻蜓


古代有關於描寫發憤讀書的詩句有很多,我列舉其中的七首,與您分享一下......



1、《長歌行》

【漢】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2、《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3、《勤學》

【宋】汪洙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4、《書院》

【宋】劉過

力學如力耕,

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

會有歲稔時。



5、《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6、滿江紅

【宋】岳飛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7、文嘉《明日歌》

【明】錢福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國君自媒體


一,宋代陸游1,《寒夜讀書》: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鈔那計年,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顛。2,《冬夜讀書》:挑燈夜讀書,油涸意未已,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

二,唐代李賀《昌谷讀書示巴童》:蟲響燈光薄,宵寒藥氣濃,君憐垂翅客,辛苦尚相從。

三,宋代辛棄疾1,《採桑子.愛上層樓》: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2,《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夜讀,不能寐…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四,唐代詩聖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五,於鵠《題鄰居》:…蒸梨常共灶,澆薤亦同渠,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

六,東漢匡衡鑿壁偷光。由此所到的詩,宋代汪洙《勤學》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七,宋代黃庚《茅亦山相過》:…洗盞共嘗春甕酒,挑行對讀夜窗書…

八,唐劉禹錫1,《秋螢引》: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2,《送曹遽歸越中舊隱詩》:數間茅屋閒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

九,宋歐陽修《秋聲賦》: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

等等很多此類詩。


學習冇止境1


古人崇尚刻苦讀書,描寫發奮讀書的詩句也很多,前面回答問題的同學寫了不少,我儘量寫幾句不同的。

1、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出自明朝一代明臣于謙的《觀書》,這首詩非常好,建議背過,全詩: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這首詩極寫讀書的好處,大意是,書就像是我的老朋友,每天都會陪伴著我,書讀得多了以後,心裡變沒有俗塵雜念了,靈感就像有源頭的活水取之不盡,也想春天裡的花朵競相開放,那些不讀書的貴族們慨嘆美景難覓,卻不知我的書齋裡另有一番美景。

“活水源流隨處滿”化用朱熹《觀書有感》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東風花柳逐時新”化用朱熹《春日》之“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這兩首詩,也是和讀書有關的。

2、高齋曉開卷,獨共聖人語。

出自唐朝詩人皮日休《讀書》,全詩如下: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高齋曉開卷,獨共聖人語。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這首詩大意是,我家裡的財產是啥,就是堆滿屋子的書,讀一本好書,如同與高尚的人對話,雖然和那些高人沒有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我們對他們也是非常敬仰的,每次看見桌上書卷的欣喜,都勝過和老朋友見面。

3、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出自清代詩人蕭掄謂的《讀書有所見作》,全詩如下: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這首詩簡潔明白,像白話一樣,寫讀書的好處,我就不翻譯了。

4、人之能為人,有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出自唐朝文學家韓愈的《符讀書城南》,全詩很長,我就不再這兒羅列了。這首詩是韓愈寫給小兒子韓符,勉勵他用心讀書的。詩中寫了讀書的作用、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知識與金錢的區別、學習的方法等。全詩深入淺出,娓娓道來,非常值得一讀。

古人寫勤奮讀書的詩很多,歡迎大家補充。


梅鶴讀書


1、黑髮不知勤學早

[唐] 顏真卿 《勸學》

2、經史須勤學

[宋] 宋太宗 《緣識》

3、少小須勤學

[宋] 汪洙 《神童詩》

4、稚子能勤學

[宋] 陸游 《夏夜》

5、努力鐵山勤學取

[唐] 元稹 《琵琶歌》

6、十年自勤學

[唐] 岑參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 已摺疊1條岑參的查詢結果

7、幾年力田勤學

[元] 許有壬 《木蘭花慢 次韻馬廷彥山居》 已摺疊1條許有壬的查詢結果

8、五老雲中勤學者

[宋]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後寄》 已摺疊1條伍喬的查詢結果

9、窗間儻勤學

[宋] 釋智圓 《友人元敏示以三題乃賡而和之》

10、辛勤學機杼

[唐] 曹鄴 《成名後獻恩門》

11、憂勤學空饒

[唐] 孟郊 《壽安西渡奉別鄭相公》

12、書史辛勤學

[宋] 梅堯臣 《送魯玉太博輓詞三首》

13、清揚似玉須勤學

[唐] 劉商 《送劉南史往杭州拜覲別駕叔》

14、勤學始成身

[宋] 王日翬 《雲安監勸學詩》

15、早年勤學道

[宋] 胡宏 《示二子》

16、辛勤學問求大指

[宋] 度正 《貫之學士寵示佳作欻然有丘壑之思因反其意以》

17、若道必從勤學得

[宋] 張鎡 《寫扇》

18、幾年勤學方繇統

[宋] 王柏 《和遁澤武夷石乳吟》

19、勤勤學飛仙

[宋] 李廌 《見山岡詩》

20、勤學踵前軌

[宋] 鄭清之 《孟童中異科而還來訪餘於行都賜第輒贈以詩》

21、何苦辛勤學郊島

[宋] 黃庚 《詩窮》

22、餘力當勤學

[唐] 權德輿 《送從弟謁員外叔父迴歸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