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前幾天,聽聞隔壁部門一同事上週六毫無預兆的半夜猝死,辦公室一片唏噓。

這可是今年的第三個了。

辦公室裡一個40歲出頭的同事說:“難道我也到了想吃點啥就吃點啥,想幹點啥就乾點啥的年紀了?”

我們單位有一千多個員工,說實在話,工作壓力算不上太大,但依然在一年內有3位同事猝死,只能說現如今中年人的健康危機實在太可怕了。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健康危機這話說起來,別說中年人,實在也應該把青年人算進去。

哪有一天就形成的危機,不都是日積月累的嗎?

今天就盤點盤點那些要命的習慣吧,希望您能少佔幾條。

一、玩手機

沒錯,就是玩手機,覆蓋了幼中青老所有同胞。

對於玩手機,我算是比較剋制的了。可有一次躺床上刷短視頻,想起身喝水的時候發現右半邊的身體完全麻木了,胳膊腿幾乎都動不了,我的天,那一刻我自己都驚呆了!

我開始搜索大腦中的健康知識,“左行氣,右行血”,右邊,我這是血不足了?

現在想想也是佩服自己,不趕緊用左手給右邊揉揉,還顧上瞎琢磨那些。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不過,不少人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吧。看手機太興奮太入迷,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導致神經和血管被壓迫。而且看手機還費眼,用眼過度傷肝,看久了還頭暈目眩。

這樣的情況出現一兩次不是事,可現在誰不是天天抱著手機一刻不離?

你是不是早晨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找手機,晚上入睡前不刷刷新聞和朋友圈就合不上眼?如果哪天出門沒帶手機焦慮症都要犯了!

“放下手機”這話大家也不是喊了一天兩天了,見過朋友髮圈說:珍惜生命,遠離手機的,也見過為了少玩手機卸載各種軟件的,最狠的是網上花了200塊錢買了個老版諾基亞的。

但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找點兒別的事幹。

1、出門逛街,減少網購

現在的女孩不興逛街了,都換成了複製鏈接推薦好看衣服給閨蜜。

說真的,實體經濟這些年被電商打壓的抬不起來頭,要是不出去逛逛,還真是不知道實體店裡的東西其實也很便宜的。

而且出門消費能享受到店家的各種服務,親眼看到實物,避免買到與預期不符的商品。

少玩了手機,還增加了步數,也能當回運動達人。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2、買塊手錶

這個我有親身體驗,當初買表就是為了好看,覺得戴塊手錶特別有氣質。

後來發現習慣了用手錶看時間後,手機從包裡掏出來的次數明顯減少了,偶爾出門時間短不帶手機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沒有安全感。

而且據研究,大家普遍認為戴手錶的人時間觀念比較好,一舉多得的事,何樂不為?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3、培養個興趣愛好

現在在哪個單位上班沒點兒特長都不行,公司有年會,國慶有聯歡,就是搞團建都要求你展示個小才藝。

所以,業餘的時間別刷手機了,學學唱歌、彈琴、變幾個小魔術或者積累幾個笑話,沒準哪天就能排上用場,讓領導同事對你刮目相看。

二、不睡覺

是的,就是熬夜,這個也被唸叨了千千萬萬遍了。

直接看看怎麼能讓自己睡得早一點兒吧。

你睡的不是覺,是命。

1、聽缽音

俗話講:鳴金收兵。

晚上是收斂的時候,缽是一種金屬樂器,缽音很適合用於睡前催眠。

而且,缽音可以引導人體的頻率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在這樣的情形下入眠,睡眠質量也會比較高。

大家可以直接搜索網絡上的缽音資源來聽。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2、儘量減少床上的物品

很多人喜歡床上放一些衣物、書、毛絨玩具甚至零食,覺得這樣很方便,有安全感。

但是周圍環境對人的影響卻是很大的,你的床是亂的,心自然就難以平靜,你不覺得,但你的潛意識對這些卻是清清楚楚知道的。

不妨給跟睡覺無關的東西搬個家,床鋪的平平整整,留下枕頭和被子,你只要試一次就知道很管用。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關於入睡是有很多方法的,比如網上流行的呼吸法,睡前按摩法等等,這裡只給大家介紹了兩種靠外力和改變環境的入睡方法,我覺這樣的方法操作起來更容易一些。

畢竟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呼吸和每天記得給自己按摩並不好堅持。

三、飢一頓,飽一頓

說完玩和睡,不能不說說吃的事。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上午工作忙午飯顧不上吃,到了下午這個點兒不當不正的,乾脆等晚上一起吃吧,結果晚上吃了好多。

吃飯不規律是太多人的痛處和無奈了。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現在的人十個裡面有九個胃不好,可民以食為天,脾胃是一個人的後天之本,很多的其他臟腑疾病都是從脾胃不好開始的。

既然吃飯不規律的問題不好解決(畢竟工作把人逼到吃不成飯的份兒上時,我們不可能扔下工作),那我們就從日常的點點滴滴對自己的胃好一點吧

1、不喝冷飲

點外賣對於現在的人來有時無法避免,尤其上班族,我們可以儘量點一些健康的飯菜。

但是冷飲確實是可以不喝的,尤其夏天。

有人會覺得是開玩笑,冰糕冷飲那都是夏天續命的玩意兒啊!但我確實要告訴你,那東西,續的是你一時的爽快,奪的是你長久的健康。

能不喝就別喝了,胃痙攣、消化不良、痛經這些你肯定都不想落到自己身上吧。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2、不要食用過量的肉食

有的人真的是無肉不歡,甚至一頓不吃都不行。

但是據科學研究,消化肉食胃的負擔是消化素食的三倍,如果你的飲食是以肉食為主的,你想想你的胃得有多累,時間久了可不就得出問題嗎?

現在的社會可以說物質極大豐富,但營養不良的人還是很多,只不過很多都缺的是維生素和粗纖維。

少吃肉多吃菜號召不是一年兩年了,希望追求健康的你我能給予足夠的重視。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3、吃飯時儘量不聊天

很多人看到這句也會覺得奇怪,吃飯時幾個夥伴坐在一起邊吃邊聊不是很愉快的事嗎?

但這樣做對身體真的不好。

古人講:食不言,寢不語。

邊說邊吃很容易把氣體吞入胃裡,導致飯後腹脹,嚴重的還會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這些看似小事,實際上對我們器官造成的損傷身體都一筆一筆給你記了下來。

再說,如果你跟別人說話時,別人正在咀嚼或者吞嚥,是接你的話還是不接?這也是個禮儀的問題

1年裡,3位同事去世,平均年齡不超過45歲


健康危機和死亡雖然都是沉重無比的話題,但我們依然要在現有的生活環境和生存壓力中尋找出路。

文中給出的都是貼近生活實際、人人都可操作嘗試的建議和方法。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健康的身體來自我們對自己點點滴滴的呵護。

希望我們都能生龍活虎的度過青年,平平穩穩的度過中年,舒舒心心的安度晚年。

作者:杜阿菲,傳遞正能量的天蠍座80後筆者。個子不高,話不多,專注成長與情感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