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導語

豐富鄉村旅遊業態,增加鄉村旅遊體驗方式,滿足人們多樣化消費需求,提高鄉村旅遊綜合效益和在鄉村振興中的貢獻份額,是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實現產業興旺必須要找準農村的資源優勢和符合市場需求的產業業態。鄉村旅遊作為“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有效載體,與鄉村振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美麗鄉村建設等戰略要求高度契合,符合新時代產業轉型發展方向,在鄉村產業中舉足輕重。


目前,我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仍然依賴傳統要素投入,產業集中度低,科技貢獻率不高,優質綠色農產品特別是高端農產品較少,鄉村旅遊發展所需人才明顯不足。從供需兩端來看,鄉村旅遊發展還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存在著供給不足的問題。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鄉村振興需要進一步激發鄉村創新創業活力,特別是要深化改革,盤活、激活、放活鄉村各類資產資源,通過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實現農業與旅遊業的有機結合,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們認為如下幾個方面工作一定要抓好。


一是有效打通農村資源變資產的渠道。


鄉村振興要實現產業興旺就必須跨界配置農業和現代產業要素,形成“農業+加工業”、“農業+商業”、“農業+旅遊業”等多業態發展態勢,其中農業+旅遊業是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抓手。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二是大力拓展農業功能。


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主要是要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推進農業;與鄉村旅遊、鄉村文化、科普教育、健康養生與養老等產業的深度融合。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三是儘快建成一批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基地。


推進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和企業集中,需要加快建設一批休閒農業產業示範園和鄉村旅遊示範基地,形成多主體參與、多要素聚集、新業態發展、多模式推進的融合格局。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四是抓好鄉村產業特別是農業的選擇和培育。


堅持因地制宜選擇鄉村產業,彰顯鄉村產業的比較優勢和地域特色,著力在“優、綠、特、強、新、實”六個字上做文章,形成產業競爭力。通過農旅的有機結合進一步促進鄉村產業的發展。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五是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與手工藝產品加工。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要實現效益最大化,不能僅僅停留在生產銷售生鮮與初級產品階段,而應在延長產業鏈上下功夫,並通過產業鏈形成利益聯結機制。要建設一批專業村鎮、農產品精深加工與手工產品加工基地。同時,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和農村產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六是抓好品牌建設。


品牌建設重點在於品牌認知與認同。在品牌認知方面,各級地方政府應大力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創響一批“土字號”特色產品品牌。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在品牌認同方面,應堅持質量興農,對農產品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鎖定目標消費群體,培養消費者的品牌認同感和忠誠度。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七是落實創新創業扶持政策。


政府,行業,企業要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引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入鄉人員和“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參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創新創業工作,培養一批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優秀鄉村旅遊企業家與職業經理人。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鄉村創新創業才更有活力


八是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農民參與是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決不能只是企業“唱獨角戲”,也不是政府“包打天下”,而是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農民的參與度。當前,要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以農民為主體,通過土地租賃、就業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方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參與並分享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紅利。

想與談再紅休閒農業工作室取得聯繫,請搜索關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微信公眾號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