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雜鹹”,泛指潮汕地區所有的佐餐小菜,種類繁多,從四時蔬果到魚鮮蝦膾,至少不下百種,如菜脯、鹹菜、貢菜、橄欖菜、脆瓜、貢腐、錢螺鮭、醃蝦姑等。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雜鹹”是潮汕美食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凝聚了潮汕先民智慧的結晶,不僅是單純的食物,而且是潮汕飲食文化層次的提高,更是潮人精神的鑲嵌。


將“雜鹹”作為居家飲食,是潮汕人對古代飲食習俗的保留。夏商以後,先民的飲食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進。據《周禮》記載,周代的祭祀和朝會的宴席上有七種菹和五種齏,這些都是醃製過的蔬菜,其做法是:先將蔬菜切成段或者細片,再用醋醃泡,或用開水燙過後裝到罈子裡讓它自然發酵。可見,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醃製食物的方法了。

由於文獻的不足,潮汕人從什麼時候開始醃製雜鹹已經無從考證,但醃製品在古代時期已經有了,所以潮汕雜鹹是有很久遠歷史的。作為潮汕人主幹的“福佬人”,從中原遷至潮汕的時候,也帶來了昔日的飲食風習,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與潮汕本地的飲食習俗相融合。


與此同時,潮汕雜鹹的製作也得到了發展,種類日趨多樣,從單調轉向多元。到清代,潮汕的城鎮中已經出現了專業加工和出售多種雜鹹的商店,俗稱“雜鹹鋪”。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潮汕雜鹹種類繁多,不下百種。“雜鹹鋪”裡面出售的,連店鋪的老闆都不知道具體究竟有多少種。有的叫得出名字也寫得出字來,有的叫得出名字卻寫不出字來,還有的既寫不出來又無法譯成普通話。如果按製作原料來劃分的話,大致有三類——


蔬果

即以蔬菜、瓜果為製作原料的雜鹹。主要有菜脯、鹹菜、貢菜、橄欖菜、脆瓜、烏欖、香菜心、橄欖糝、醬瓜、甜瓜脯、鹹瓜脯等。這類雜鹹較為清香爽口,保鮮期相對較長。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橄欖菜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貢菜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烏欖


水產

即以小魚和貝殼動物為製作原料的雜鹹。主要有魚仔、魚脯、錢螺鮭、醃蝦姑、鹹蟹、紅肉米(一種細小的貝類)等。這類雜鹹較為鮮美可口,但保質期較短,有較強的時節性。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魚飯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醃蝦姑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薄殼米


豆類

即以黃豆、烏豆、花生等為原料製成的雜鹹。主要有貢腐、烏豆、豆仁、甜豆、豆乾條等。這類雜鹹較為鮮甜爽口,保鮮期也相對較長。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甜豆


作為潮汕人不可缺少的居家飲食,“雜鹹”凝聚了潮汕人的智慧結晶,是潮汕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潮汕人的精神產物,體現著濃郁的潮人精神。

勤儉節約


潮汕雜鹹的製作原料都較為尋常普通。芥菜,是製作鹹菜、貢菜、橄欖菜等的原料。潮汕人稱芥菜為大菜,因為它不僅長得快,還長得大。民間俗稱的“菜頭”(蘿蔔)是秋菜之王,大菜是青菜之冠。所以,在舊時的潮汕菜農都大量地種植。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芥菜

抗日戰爭前,潮汕地區種芥菜多達7000多畝,年產30多萬市擔,最好的芥菜每畝收成達2500~6000公斤。1950年,潮汕菜農就用芥菜製成鹹菜20多萬擔,運銷南洋。喜歡自己製作鹹菜的人也會在房前屋後開闢出一片空地,撒上一些芥菜種子,自己種植,收成後便也自己醃製成鹹菜、貢菜等,可供全家人食用。有時做得多了,就挑一些到市上去賣,還能多賺幾個小錢,使芥菜物盡其美,一點兒都不浪費。


潮汕雜鹹中極負盛名的南姜白貢腐,首創於澄海“紅頭船”的故鄉樟林,其誕生緣由也是為了節儉。


樟林的繁榮始於清代嘉慶年間,其南社港成為了廣東與東南亞各國進行貿易的重要港口。有不少樟林人就在這裡搭乘紅頭船前往東南亞各國謀生。而家眷則留守故鄉,平日多半吃素,以求清淨並祈禱家人平安,豆乾、豆腐等豆製品則是最普遍的素食。有時,豆乾、豆腐一時間做多了,一下子吃不完,又覺得丟掉太可惜了,有人就用醬油、豆醬將剩下的醃製起來,有的人還再加進一些其他的佐料。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白貢腐

這種經過醃製的豆製品吃起來居然有一種特別的味道。於是,更多的人開始效法了,甚至刻意多做些豆乾、豆腐用來醃製。由於其“風味獨特、製作講究,可作為貢品看待”[6]就稱之為貢腐。到了20世紀30年代初,樟林一江姓華僑與其長子對貢腐進行改進。他們注重原料配方,有在“素食”的前提下增加了更多配料,製成後,免費讓鄉鄰品嚐,並聽取意見,不久,一個集思廣益、大眾皆認可的南姜白貢腐就正式問世了。


精益求精


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十分注重人的精神世界,但生活中也並不排斥人正常的飲食需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是孔子的進食標準。受儒學的薰陶,潮汕人時光重視中和,注重美善兼備,拒絕粗放。


由於潮汕地區歷來地少人多,為了更高產量的農產品,農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投放了更多的勞動力,甚至不惜用繡花的工夫來種田。精耕細作造就了精明的潮汕人,也就陶冶了潮汕人飲食習慣上注重精益求精。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潮汕人耕田如繡花

潮汕人在製作雜鹹時,對原料的挑選十分講究。如製作鹹菜時,要挑選肉厚質脆嫩,且菜柄柔軟的芥菜;製作貢菜則要挑選蕾大而不抽花的芥菜。金砂芥菜皆為上選,這種芥菜不僅長得大,而且品質優良、蓓蕾豐碩。每株一般重3.5~4公斤,大者可達5~10公斤,是製作鹹菜的上品。


製作菜脯時,則要挑塊根飽滿、質地脆實而富含水份的鮮白蘿蔔;如果要製作貢腐,就要用當年收成的新鮮東北大豆,要求大豆純黃、不黴變、不摻有其他雜色。而製作橄欖菜則要用在盛夏期間採摘已成形但未完全成熟的橄欖……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鹹菜、貢菜、菜脯號稱雜鹹中的“三巨頭”,其製作工序也最講究精細。


製作鹹菜的時候,要將每一棵芥菜外層的粗葉去掉,並放在太陽底下略曬,使其軟化。然後採用大概是100公斤芥菜加8公斤粗鹽的比例開始醃製。先鋪一層在甕中,再均勻地撒上一層粗鹽……最後用大石頭壓緊,封甕。兩三天後,粗鹽溶化,大菜也壓出菜汁。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每隔一定的時間去加些粗鹽,防止芥菜發酵。大約一個月後,就可以開甕。見芥菜外瓣由淺綠變成金黃色,就可食用了。


芥菜加糖配酒,還可以製成貢菜,但花費的工夫就更大了。潮汕人多選在春節前至元宵後著段時間醃製。製作的過程大概如下:首先將芥菜的外瓣去掉,切成四片,再略曬去一部分之後,就用刀將其切成條狀或粒狀,再讓烈日曬至半乾,然後放進木通,逐層敷鹽,壓上大石頭。第二天,將其苦澀汁水瀝出,再稍稍晾乾。然後把芥菜放入木通或瓷盆中邊揉邊加上食鹽、白糖、黃酒,再拌以南薑末,不斷揉搓,最後入甕密封,任其慢慢滲透腐熟。經過一至兩個月,就可食用。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菜脯

菜脯是用白蘿蔔製成的蘿蔔乾。潮汕人一般在每年冬至前後製作。先選擇質優的白蘿蔔,將其切成兩半,然後放在烈日下曝曬。傍晚時分,就將蘿蔔片收進已在田裡挖好並鋪上稻草的坑裡。每放一層蘿蔔片就均勻地撒上適量的粗鹽,然後在最上面蓋上稻草並用大石頭壓緊。這樣反覆操作兩三天後,蘿蔔片就變得軟和了。那麼,就在下一次蓋稻草之前在蘿蔔片上反覆踩踏,讓鹽份更好地滲進蘿蔔片裡。第二天,又再拿出來曬,傍晚又再收進坑裡。再過三四天,蘿蔔片就變成了蘿蔔乾。再將這些蘿蔔乾裝進甕中,壓實封緊,悶上一兩個月,便是氣味芳香的菜脯了。


熱愛家鄉


張華雲有一首名為《雜鹹》的竹枝詞——


醃製雜鹹五味全,

蟲魚果菜四時鮮。

稀飯小菜閒花草,

忸忸怩怩上酒筵。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這首詞道出了極富潮汕特色的生活情趣,而其中更深層次的意境卻應是遠離了家鄉的潮汕人才最能體會。潮汕人去到哪裡都離不開家鄉的雜鹹,甚至有一度還大興“出門自帶橄欖菜”之風。


在世界各地的華僑中的潮人區裡,雜鹹十分受寵。如果有人收到遠從家鄉寄來的一兩罐雜鹹,肯定會成為眾人所羨慕的對象。在家鄉,也許這些雜鹹並不怎麼起眼,但到了遠在外地的華僑手中,就如珍寶一般,不僅會將其當作難得的佳餚一樣,一邊珍藏,一邊慢慢地享用,而且在家宴中,也會拿出來與客人分享。不單單是分享美味,更是分享喜悅。


在南洋居住的華僑們,形象地將雜鹹稱為“思鄉菜”,這正道出了遊子們思念家鄉的心聲。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一飲食習慣造就了同一的族群。經商在外的潮汕人喜歡吃雜鹹,不僅是因為口味好,更是因為能從中品出濃濃的鄉情。離開了本土的潮汕人離不開雜鹹,而更使他們魂牽夢縈的則是那遙遠的故鄉!


開拓創新


小小一碟“雜鹹”,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潮人精神

近年來,潮汕雜鹹的生產商們隨著新時代飲食潮流的發展,也在不斷地開拓創新。以菜脯為例,除了新菜脯、老菜脯等傳統產品仍舊保持較高比例的生產外,又推出了五香菜脯條、酸甜菜脯條、蝦仁菜脯條、豆仁菜脯條等一系列新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