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一些有錢人會把錢取出來?

神馬也有走神的時候



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一些有錢人會把錢取出來?他們不是炫富,也不是錢多人傻,而其中有個小秘密,也許你還不一定知道?

大家都知道,定期存款約定自動轉存的,到期後原本金和利息合併為新本金在轉入下一個存期,利率以轉存日掛牌利率執行。這其中就有個漏洞!有很多銀行都是執行以上辦法,但有的銀行卻揣著明白裝糊塗。銀行存款一般有三種利率,其一基央行頒佈準利率,其二商業銀行掛牌利率,其三商業銀行優惠利率(也稱臨時執行利率)。以一年期利率為例,基準利率1.5%,大銀行一般掛牌利率1.75%,但銀行搞活動時可能執行優惠利率1.95%。如果自動轉存,系統默認1.75%,如果銀行營銷新開戶,櫃員手動操作則執行1.95%。這樣一來,銀行簡直是悶聲發財!


這樣算下來,100萬一年利息會損失2000!你取出來轉了,2000是你的。讓其自動轉存2000就是銀行的,就這麼簡單。這是系統BUG 還是銀行故意?我們不得而知。再次說明,這種情況不是所有銀行都這樣忽悠客戶,但絕對有,因為幾年後很少有人去細算自己應得利息。所以,在選擇自動轉存時一定要問清楚自動轉存利率執行規則,或對利率變動保持關注。如果沒有享受最高利率,記得取出重新轉存,以免吃虧。

當然,有錢人把取出來也有其他原因。比如找到了新的投資項目,需要用現金;覺得其他理財產品或大額存單等更划算,取出來重新配置;更或者覺得該銀行服務和產品不符合本人胃口,將現金取出來轉移到其他銀行等等。但是,以上所有取出大額現金的可能性都很小,不論哪種需要完全可以存入銀行卡,不論投資,換產品,換銀行等完全可以刷卡或通過手機銀行網銀轉賬嘛。帶鉅額現金多不安全,反而讓別人覺得你就土豪一個,你說是嗎?


龍門山財經


現實中,有時候我們去銀行辦理業務,會發現有的客戶似乎很無聊,取個100萬元出來,馬上又存進去?難道真的是閒著無聊,來銀行逗逗妹子玩?顯然不可能的,有錢人對於時間觀念的把握往往比我們廣大的普通群眾更嚴謹,那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這就不得不說銀行自動轉存的坑了。

對於自動轉存,相信每個人都有辦理過,但是很多人沒注意到,有的銀行(比如四大行),自動轉存的利率與自己到銀行取出來再存的利率是完全不一樣的,而金額越大,利息相差越大。

舉個例子:以工商銀行為例,目前工行官網一年期的掛牌利率為1.75%,櫃面執行的一年期利率為1.95%,假設你有50萬元,2018年1月1日到工行櫃面存入,那麼到期的本息合計為:50萬*(1+1.95%)=509750元。

如果2019年1月1日,你沒有去工行櫃面辦理這筆存款,那麼到期工行會以1.75%的利率幫你在續存一年,則2020年1月1日你可以取到的本息合計:509750*(1+1.75%)=518670.6

但如果2019年1月1日,你去工行櫃面重新辦理這筆存款呢?此時你這筆存款則會以1.95%的利率在續存一年,那麼2020年1月1日你可以取到的本息合計:509750*(1+1.95%)=519690.1元。

自己去取出重存與銀行給我們自動轉存,兩者的利息相差:519690.1元-518670.6元=1019.5元。

50萬元,相差才1000多元,看似不多,但是一則越長的期限,櫃面執行的利率與官網執行的利率差越大(比如3年期的,可以相差出一個百分點,而不是像一年期的只相差0.2個百分點,兩者差額近5倍,以50萬元為例,存3年期的,自己取出來再存和自動轉存一年相差的利息可以達到5100元,3年可以相差15300元)。

再者銀行的存款基數極其龐大,我們以農行為例,截至2018年9月末(2018年度的數據還未發佈),該行總存款餘額17.3萬億,其中個人存款9.75萬億元,我們把0.75萬億當做活期存款剔除掉,取9萬億為定期進行計算,綜合一年期到五年期的櫃面與官網的利率差,我們取個較低值0.5個百分點就好,如果全部自動轉存一年可以為農行省下來:90000億*0.5%=450億元的利息,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據(當然了現實不會有這麼多,因為很多人會取出來重存,此外很多都沒有存到到期)。

總結

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一些有錢人會把錢取出來?無他,利益所致也。


鯉行者


定期存款到期後,一般都會有銀行自動轉存的功能。而一些有錢人會把錢取出來也是有一些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估計是利率水平的問題!

舉個例子,現在有個有錢人,存了一百萬在工商銀行裡面一年,存款利率水平為1.95%,一年到期後,這個有錢人也獲得了利息19500元!想想這100萬,一年下來也才19500元,這個有錢人肯定心理不是很舒服。他當然要找一些存款利率水平較高的銀行來存款啊。恰巧在到期的時候,工商銀行給出的高一點的利率水平,可以給到2.25%的年化利率。如果這個有錢人還是自動轉存的話,有可能會按原有的利率水平1.95%來結算。而如果把錢取出來之後,表面上會浪費幾天的利息,但就會有了和銀行議息的空間。取出來再存的話,可以一年多收入3000元左右。

另外,這個有錢人估計也會對比一下其他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水平情況。2019年多家銀行推出了開門紅的存款活動。在工商銀行的定期存款到期後,有可能郵儲銀行的利率水平更高一些。那麼就把這一百萬存到郵儲銀行裡面去。比如,郵儲銀行給出的年化利率是一年期2.1%,比工商銀行要高,還推出存一萬送80元現金的活動。利率水平就達到了2.9%。那取出來再轉存一下,可能獲得較高的利率水平。這個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可是算得很精明的!他也當然會這麼做!

當然,還有一些有錢人,因為做生意週轉會用到錢,所以才會把錢取出來。這是特殊情況了。正常的話都是因為利率水平的原因取出來的!


股海重生2015


定期存款到期,有幾種處理方式。

一是,取現。

按照預定的存期,存款到期有預定的使用用途,比如買房、買車,或者其他大額消費、投資等。這種情況下,定期存款到期當然需要本息結清,一次性支取出來。

二是,自動轉存。

在當初辦理定期存款時,已經與銀行約定好了到期自動轉存。轉存的利率按照轉存當日銀行的掛牌利率執行,而且利率水平也令客戶滿意,那銀行就會自動將上一期存款的本息和轉存進入下一個存期。

三是,人工轉存。

如果當初辦理存款時沒有約定自動轉存,或者自動轉存的利率客戶不滿意,客戶都可以辦理支取手續,然後再以合適的存款利率、存款週期重新辦理存款。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每個人對自己的錢財都會有一定的規劃,都會權衡資產的流動性、收益性和風險性,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我們關心國際大事、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明星大腕娛樂新聞等等,這都沒關係,但是,我們真的沒必要關心別人如何打理錢財,除非他是主動求助於專業人士的意見。因為,這是屬於私產,屬於個人隱私,理應受到保護和尊重。


顏開文


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一些有錢人會把錢取出來?原來這才是真相

原因很簡單,如果你的存款到期了,如沒有約定自動轉存,很多銀行就算你活期存款了,而按活期0.35%的利率一年只有35元利息,肯定不划算。所以,定期存款到期,儲戶肯定要來辦理轉存業務或者提現業務。

定期存款約定自動轉存的,到期後原本金和利息合併為新本金在轉入下一個存期,利率以轉存日掛牌利率執行。這其中就有個漏洞!有很多銀行都是執行以上辦法,但有的銀行卻揣著明白裝糊塗。銀行存款一般有三種利率,其一基央行頒佈準利率,其二商業銀行掛牌利率,其三商業銀行優惠利率(也稱臨時執行利率)。

以一年期利率為例,基準利率1.5%,大銀行一般掛牌利率1.75%,但銀行搞活動時可能執行優惠利率1.95%。如果自動轉存,系統默認1.75%,如果銀行營銷新開戶,櫃員手動操作則執行1.95%。這樣一來,銀行簡直是悶聲發財!

這個有錢人估計也會對比一下其他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水平情況。


慧算賬


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一些有錢人會把錢取出來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幾點:

(1)銀行定期存款到期後,銀行把儲戶利息結算之後,等於這個定期存款業務週期已經圓滿完成,儲戶把錢取出來屬於正常操作,沒有任何原因。

(2)既然定期存款到期了,而儲戶不滿足之前的定期存款利率,只能選擇把定期存款取出來另存其他銀行的定期存款。

(3)之前約定的定期存款沒有簽訂自動轉存,而儲戶只能把之前定期存款取出來,不取出來就是按照活期結算,這樣超不划算,把錢取出來另做打算。

(4)儲戶急需錢的時候,而剛好碰巧自己的定期存款又到期了,儲戶只能把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來應急,資金週轉。

(5)儲戶已經有更好的投資項目,比如投資實業;也或者儲戶已經跟其他銀行協商,有更高的定期存款利率,所以只能放棄原先的定期存款,重新存新的銀行定期。

總之銀行定期存款到期後,把錢取出來也是正常現象,要麼就是不滿足定期存款利率,要麼急用這筆錢,要麼有新的投資渠道,也或者就不想轉存等等不同原因。


老金財經


定期存款到期後,如果不取出來,部分銀行會按照之前的存款時間自動再轉存一期,利率按照最新的。另一部分銀行會轉成活期或低利率存款,不划算。此外,到期前一般都會規劃好錢的用途。

1.定期存款到期之後,若不取出來會少賺錢。

由於定期存款到期之後,如果不取出來,要麼銀行轉存一次,要麼轉活期,無論哪一種,都不會選擇最好利率續存,相當於少賺利息了,這不划算。

2.定期存款到期之前,很多朋友已經規劃好用途。

大部分人都有個習慣,在定期存款到期前會把錢的用途規劃好,是取出來購物買房?是繼續存定期?還是買其他理財產品?故到期後,會把錢取出來。

3.隨著投資理財經驗提升,很多朋友不再存定期。

隨著移動網絡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朋友意識到銀行定期存款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例如中途取出來損失收益,期限太長不靈活等。市面上已經出現很多收益高於定期,靈活度更好的理財產品,供大家選擇?這也是一個大的原因。

總而言之,無論是定期存款還是購買別的理財產品,目的都是在安全前提下獲得高收益。而定期存款其自身的劣勢,使得越來越多的朋友不願意再做定期存款。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曾管理百億級零逾期、零壞賬平臺,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定期存款到期了,最好的方法還是把存款取出來,即使是有錢人,也還是會把存款取出來的,不會放在銀行,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小財不是很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提問呢。

一,及時取出存款有利於使用

即使是有錢人,他也需要取出存款,畢竟是他自己的資金。有錢人把資金放在銀行可能是為了利息,也可能是為了分配資金在穩定安全的渠道,不管怎麼樣,只有到期之後,存款人及時取出,可以充分合理使用這筆資金,可以拿著這筆存款再次放入銀行存款,也可以拿著這筆存款用於投資其他的理財產品。

如果不及時取出存款,那麼這筆資金就會白白放在銀行,在到期之後的這段時間裡面,這筆存款產生的利息不多,也就是價值不大,而有錢人往往更加懂得如何配置使用資金,讓資金得到最大化的收益。

為什麼有錢人的定期存款到期後不能取出呢?

無論是有錢人還是普通人,存款到期了,取出存款是最好的選擇,可以把這筆資金用於合適的地方,比如投資實體行業,或者購買基金,股票等等。有錢人不取出存款,只能說明這個有錢人傻。


理財鴨


定期存款到期後是否有必要進行轉存因人而異。單叢定期存款本身來看,在辦理定期存款存入時系統會設定是否自動轉存。大多數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會選擇設置為自動轉存。

自動轉存這項功能在十年前還不是一個熱門關注的問題。曾經就有不少客戶拿著七八年前的存單來諮詢,才發現當初存入時根本沒有設置自動轉存,導致了超期後的利息都是活期利息的損失。所以說如果確定這筆錢是一筆定期投資類型,那就選擇自動轉存沒錯了。

題主所說的有錢人支取出來是指直接支取現金不再存入還是指重新辦理定期存款手續呢。有錢人的投資渠道和消息比普通客戶群體要廣泛,他們一部分人會選擇投入到更有吸引力的投資方式中去。比如銀行理財,購買國債或者是基金產品或者結構性產品。

越是有錢人他們手中的定期存款越少。因為其他投資渠道的收益有可能遠遠高於定期存款。雖然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但他們普遍是風險喜好者。在高收益和低風險之間他們更喜歡追逐高收益。

現在銀行系統通常都會在定期存款到期前主動打電話聯繫客戶辦理轉存業務。一是可以確保資金不會外流,藉助禮品的優勢可以吸引客戶黏性。另一方面客戶有可能會選擇另外加註資金進行定期投放。這也會是導致有些人喜歡到期自己轉存單據的原因。


膠鄉寶媽


我是李合偉,醉心於個性化顧問式的理財規劃方案。定期存款到期後,有錢人會把錢取出來,而不採取自動轉存的方法,這隻說明有錢人更會理財,精通理財。因為:

一,定期轉存的弊端

首先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定期轉存有一定的弊端,雖然定期轉存約定本息一起轉存。但是對於利率確沒有就高不就低的約定,也就是說定期轉存直接轉的是銀行規定的最低利率,這時候優惠政策類的利率都沒有了,那定期轉存和你去銀行取一下,再談轉存獲得較高的收益哪個合算?主要是你懶惰的思維,所以才採取定期轉存。

二,理財市場時刻在變化

有錢人自然是時刻關注理財市場的變化,而且潛心學習理財知識。定期存款到期後,有錢人自然會取出來,把整個理財市場,根據風險,流動性,收益性做對比再決定下一步的理財計劃。

而懶惰的人會直接採取自動轉存或者隨意聽信身邊人、銀行人存款。因為他們不願意學習理財,可內心又很想獲得財富,也不願意付出代價,連學習的代價都不願意付出。

這就是思想的懶惰,你知道思想懶惰這個詞嗎?

三,新的投資市場也再變化

有錢人自然懂得投資市場,理財市場也再隨著趨勢變化的。所以有錢人會把錢取出來,繼續根據市場謀劃新的投資機會,而不會繼續守株待兔自動轉存了。

這其實就是投資的秘訣,投資也會隨著趨勢和經濟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致富方式。

四,重新規劃自己的財產

當然有錢人把定期存款取出來。重新考察儲蓄市場,理財市場,投資市場(其實三個市場都屬於理財市場,但是風險級別不一樣)這三個市場的特點和機會。這就是通盤考慮選擇,而不是一直維持一種定期存款形式不變。;

總結:那些選擇自動轉存的,名義上是厭惡風險,其實是懶惰思考,懶惰規劃自己的財產。所以採取的是最懶惰的方法,自動轉存。而不是和有錢人一樣到期後,審時度勢。重新規劃,你是那種人?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白手起家創業20載。主營餐飲,投資,教育三大板塊。創業導師、理財導師、《李合偉演講學院》首席講師。堅持終身每天花倆小時寫三篇文章,關注我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