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南瓜如何種植?適合在哪些地方種植?

鄉村波比


板栗南瓜是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其既有觀賞價值也有食用價值。這種板栗南瓜是經過改良的,藤蔓不是很長,非常適合作為家庭盆栽來觀賞用的,葉可以作為陽臺種植都是可以的。當你走進朋友家,突然看到一株結滿板栗南瓜的盆栽時,你心情何其激動呢?如果你家也有一兩盆這樣的板栗南瓜呢?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板栗南瓜的種植方法:

1、種子處理。板栗南瓜的種子皮很厚,所以播種前要林中催芽處理。要用50多攝氏度的溫水浸種一刻鐘,取出來用清水浸泡4小時左右,撈起來後洗乾淨用溼布包好催芽,等種子露出白芽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

2、播種前準備。板栗南瓜適合於盆栽。可先用一個盆集中育苗,等到板栗南瓜幼苗出了五六片真葉時再移栽到準備好的花盆中。盆應該要選擇通風透氣性較好的瓦盆,且要有底盤,防止漏水滲出,把屋子弄髒了。盆栽的土,可以用菜園裡面的苗床土,加農家肥就可以用了。

3、育苗與移栽。可以集中在一個盆子中育苗。板栗南瓜發芽合適溫度是25℃以上,30℃以下,溫度高低都會影響出芽速度,根據溫度情況可以放在屋內或者陽臺上育苗。一般三天後就能出苗了。等幼苗長出五六片真葉時就可以移栽到盆子裡,要帶土坨移栽,然後澆透水就可以了。注意,直徑40釐米的盆可以移栽兩顆南瓜秧苗。


4、中耕除草。板栗南瓜澆足緩苗誰後,要保持好盆內土壤溼潤,生長旺盛期及開花結果後需水量多,要勤澆水。要適時中耕除草,疏鬆盆土,促進板栗南瓜根系生長。

5、施肥很重要。板栗南瓜是需肥量很大的植物,結果前每週可以施用一次肥料,農家肥就可以。進入結果期後,要五天施一次肥,可以用餅肥,不要太靠近根部,怕燒根,餅肥施後要及時澆水淋溼。

6、後期搭架綁蔓。板栗南瓜當苗長到30釐米長的時候,就要及時插竹竿,每個盆可以插四根竹竿,將南瓜莖蔓在竹竿外側盤旋向上綁蔓。在南瓜生長過程中完及時摘除老、黃、病葉。

最後板栗南瓜是可以用來吃,也可以用來觀賞的,為了增強觀賞性,還可以在南瓜表面刻字,塗鴉都可以,等待南瓜熟後曬乾,這些作品是有留念意義的呦。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板粟南瓜是國外引的品種,這幾年線上線下都銷售得很不錯,口碑好的農莊,剛上市就被搶購一空了。我是今年第一次吃到板粟南瓜,其帶有板栗氣味,口感香甜,獨特的風味讓我念念不忘。

板栗南瓜屬葫蘆科,原產於南美洲,它適應性廣。皮色有灰綠、綠色、橙黃色、金黃色,單瓜重1~3千克,常溫貯藏3~5個月。板栗南瓜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對降低膽固醇、防治糖尿病、保護視力等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板栗南瓜的種植技術。

一、栽培條件

板栗南瓜喜溫,適合15~30℃的環境下栽培,晝夜溫差大利於果實生長、提高品質。光照充足,方便排灌水,土壤疏鬆肥沃,PH值6.5~7.5為宜。

二、播種育苗

選用健康飽滿的種子,放55℃水中,不斷攪拌,降至常溫後,再浸泡5小時,撈出清水沖洗,瀝乾用溼毛巾包好。放置25~30℃條件下催芽,露白即可播種。

將種子平放育苗缽,芽向下,每缽1~2粒,然後覆蓋厚2釐米左右的細土。播完種子,覆蓋薄膜,保持在25℃左右,3~5片真葉時移栽大田。

三、整地定植

選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易於排灌水的土塊,深耕細作。施足基肥,畝肥有機肥250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複合肥50千克。整地作畦,挖寬深各60釐米的種植溝,行距2米,株距0.5米,種植密度約500株/畝。定植後及時澆定根水。

四、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在底肥施足的情況下,整個生長期需追肥2次,第一次提苗肥,第二次在膨果肥。瓜蔓30釐米時施一次,畝施複合肥15千克,大部分坐果後開始膨大時追一次,畝施複合肥20千克,結合澆水一併完成。板栗南瓜枝葉茂盛,生長期需要水分比較大。定值七天後澆一次緩苗水,果實膨大期再澆一次膨果水。南瓜完全長大後控制土壤水分,保持乾旱,促進南瓜幹物質沉澱,提高南瓜品質。

2、整枝坐果。採用單蔓整枝方式,要及時摘除側枝。採用雙蔓整枝方式,種植密度要減半,並在幼苗期3片真葉時進行摘心。當子蔓長至20釐米左右時,選留2條健壯一致的子蔓,同時將子蔓著果節(8節左右)以下腋芽及時摘除。

單蔓整枝的第1果坐果節位在15節,第2果在20節左右。雙蔓整枝第1果坐果在8~10節位,第二果在15節位。單蔓整枝留果2~3個為宜,雙蔓整枝,可每條蔓留1~2個,每株留果2~3個。遇到天氣不好,或者蟲媒較少時,為了確保坐果率,可進行人工授粉。

伏地栽培,坐果後及時用草墊瓜,轉色期將果實扶正,使其充分得到日照,促使果實著色均勻,以提高商品價值。

五、適時採收

採收標準:果梗變褐色,並有網狀裂紋,瓜身金黃色或綠色發亮,果皮變硬,即可採收。採收時留瓜梗1~2釐米,為了利於貯藏,最好是在連續多日晴天的上午採收。

六、病蟲害防治

板栗南瓜的病蟲害主要有芽蟲、葉蟎、白粉病、葉斑病、枯萎病等。

芽蟲、葉蟎用敵敵畏乳劑800~1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百理通100倍液噴霧防治;葉斑病可用百菌清或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進行防治;枯萎病可將安克錳鋅10克或安泰生用70%酒精調成糊狀,塗抹於植株莖部。

我是小滿阿忠,如果您對三農感興趣,記得關注點讚我哦,謝謝!


小滿阿忠


霧都山客來回答您的問題。

板栗南瓜是小瓜型早熟南瓜新品種,果實呈扁球形,果皮有縱向花紋,肉厚、呈黃橙色。其風味獨特,肉質緻密,口感細膩,軟糯香甜,味如板栗,食用方法多樣,可炒、可炸、可蒸等。被許多年輕母親作為孩子的輔食。

那麼,板栗南瓜在哪裡有種植呢?怎麼種植才能獲得優質高產的果實呢?山客在此給大家聊一聊。

1、板栗南瓜的產地。

板栗南瓜主要產地是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省,且種植面積比較廣泛,其他地區也有種植。其植株是一種喜光作物,它喜歡的生長的溫度在20℃左右。在其生長旺盛期需定期定量使用肥料,可以使其果實發育更優質良好。

2、板栗南瓜種植技術。

①選種及時間。首先要選擇坐瓜節位低、抗逆性強、性狀良好的品種。種植時間不同地區有所不同,北方地區稍晚,一般在3~4月進行種植;南方稍早,一般在2~3月進行種植。大棚種植時間比較寬泛,最早可以在2月中旬,最晚可以在6月下旬左右。

②播種定植。板栗南瓜播種前需進行適當催芽,催芽時將種子放入溫水種沖泡半個小時左右,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然後再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36小時左右,再將逝水膨大的種子放在潮溼的溼布上進行催芽,一般在2天左右種子就會露出白頭,這個時候就能夠播種了。播種時一定要注意保持苗床營養土溼潤,期間需要進行適當的噴水。在南瓜苗生長到4~5片真葉的時候進行移栽定植,移栽時一定要注意控水。並折後前三天,最好每天早上澆一次水

③ 水肥管理。板栗南瓜整個生長期需肥量比較大,定植前施足基肥,以優質腐熟有機肥為主。整個生長期追肥兩次為宜,前期追肥應控制氮肥用量,以防止徒長,影響坐果。第1次追肥,在第1果坐果後,在植株兩側追肥,第2次在第1果收穫期枝蔓先端位置進行追肥,每次追思氮肥、鉀肥各3~4公斤,追肥後及時澆水。

④病蟲害防治。板栗南瓜主要的病蟲害有蚜蟲、葉蟎及葉斑病、白粉病等。蚜蟲、葉蟎可用敵敵畏乳劑800~1000倍液;葉斑病、白粉病可用百菌清、甲基託布津等1000倍液進行防治,噴藥的時候注意選擇葉背噴灑。對發生病蟲的病葉、枯葉、老葉及時進行清理。

以上是山客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淺見,歡迎留言指教。【關注】霧都山客瞭解更多農村的風土民情。

霧都山客


如何種植板栗南瓜?

板栗南瓜屬於小瓜早熟型南瓜新品種,和普通南瓜一樣,板栗南瓜喜歡氣候溫暖的生長環境,耐旱能力較強,喜歡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不耐水澇。瞭解完這些生長習性,種植起來板栗南瓜會更加容易一些。

種植時間:種植板栗南瓜的時間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種植方法會影響到種植時間的不同。北方地區一般選擇春季三月份到四月份這段時間進行種植,南方時間稍作提前,一般在二月份到三月份。廣西、雲南等地區種植時間12月上旬到1月下旬播種。大棚種植板栗南瓜的時間比較寬泛,最早可以在每年的2月中旬,最晚可以在6月下旬左右。

選種:板栗南瓜種植之前需要進行選種,目前市面上售賣板栗南瓜種子的還是比較多的,種植戶可以根據種植需要進行選購。當然如果上一年種植的有板栗南瓜,並且品質還不錯的話是可以進行留種第二年繼續種植的。

播種及定植:播種前需要進行適當的催芽,如果是家庭種植的話,可以省略這一步。催芽方法同大多數種子一樣,現將南瓜種子放入50度左右的溫水當中沖泡30分鐘,起到一個殺菌消毒的作用,然後將南瓜種子放入清水當中浸泡36小時左右,將已經膨大的南瓜種子放在潮溼的溼布上,或者放在恆溫箱當中進行催芽,一般兩天左右就能見到種子露出白頭,這時候就能夠進行播種了。

播種的時候注意育苗床的營養土保持溼潤,期間需要適當的進行噴水。一般一週左右南瓜苗就發芽了。待南瓜苗生長到4片真葉的時候就能夠進行移栽了。移栽前一週需要注意控水,達到煉苗的效果。定植後三天內每天澆水一次,最好選擇早上澆水,並及時進行補苗。定植後一週需要澆一次0.3%的尿素水。南瓜進入伸蔓期後及時追施磷酸二銨,每畝用量15公斤。

田間管理:當南瓜主蔓生長到25公分左右的時候需要進行吊蔓,摘除南瓜藤上多餘的枝蔓,減少養分流失,增加植株通風透氣性。南瓜進入花果期後要及時進行人工授粉,幫助南瓜提高座果率,人工授粉選擇在早上8點到10點進行。當南瓜坐果之後要及時進行疏果,一般一根主蔓上保留兩個南瓜,在南瓜的第15節左右的位置留第一個南瓜,第20節以上的位置留第二個南瓜,這樣南瓜營養供給才能充足。在南瓜坐果期間追肥兩次,一次在第一個瓜坐果後,每畝施餅肥50公斤左右,第二次追肥在第二個瓜坐果後,每畝追施複合肥30公斤。另外注意病蟲害防治以及合理控制澆水。


香飄飄389


板栗南瓜如何種植?適合在哪些地方種植?

板栗南瓜在我們南方是常見的瓜果類,和普通南瓜一樣;板栗南瓜是小瓜型早熟南瓜的新品種,瓜型呈扁球形,瓜皮縱向花紋,肉厚,呈橙黃色,口感細膩,味甜。板栗南瓜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耐旱能力強,喜歡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怕水多。種植前瞭解板栗南瓜的習性,對種植和管理有很多的幫助。怎樣種植呢?我們一起來往下看吧。

一、選種

種植板栗南瓜前要進行精心的選種,種植可以根據種植需要選購種子。

二、種子處理

播種前要進行種子的催芽,如果是家庭種植,不用催芽直接種植即可;如果是大片種植,為了保證種植的苗芽出芽率,用催芽法,將南瓜種子放入50℃左右溫水中浸泡30分鐘,然後撈起種子再放入清水中浸泡36小時左右,再將膨大是種子放在潮溼的溼布上包起來,2天后種子就發芽了,這樣就可以播種到營養缽。播種後保持苗床溼潤,適當澆水,一週左右南瓜就發芽了。待南瓜苗長出4片真葉等1時候就可以移栽種植。

三、栽培方法

1、一般在3月份中旬在溫度25~30℃溫和的氣候下進行營養缽育苗,每缽播種一粒種子。播種後覆蓋0.5釐米的鬆土,澆水後覆蓋薄膜保溫至出苗,育苗棚溫度不能低於30℃,也不能高於30℃,出苗後適當降溫,溫度控制在20~25℃。澆苗水一定要控制好,水多會腐爛苗。

2、整地採用高地單行種植,地寬3米,在種植地種植窩區覆蓋黑色薄膜,以提高地面溫度,也可以預防雜草。整理好地後基底肥,一般常用複合肥。

3、種植一般選擇在4月中旬,當幼苗長出至5片真葉後可以開始種植,種植每株距離45~55釐米挖坑種植。

四、栽植後管理技術

1)種植後,瓜苗長出側枝時要及時摘除,整理苗騰不要重疊交錯排列。於苗齡長出3片真葉進行摘心,摘心要及時,摘心過遲,收穫也推遲。當瓜藤長到20釐米左右時,選留健壯的苗杈2條,同時將苗杈結果節(約8節)以下的節位的腋芽摘除。保持杈枝對應排列,比如:選留的一杈枝向右側生長時,應該選留第2條杈枝向左側生長,依順序選留。當瓜藤長60釐米左右時鋪墊稻草輔助保護瓜的生長形狀。

2)施肥與澆水:瓜苗第一次第一個結瓜後,要及時施肥;在地塊兩側施肥。一般施肥兩次,第二次施肥在第一個瓜果收穫期追施複合肥一次,施肥後要及時澆水。如果南瓜枝葉茂盛,應該要經常澆水。果實成熟期應該及時控制澆水,促進瓜果實幹物質積累,提高南瓜的品質。

3) 提高坐果瓜率: 南瓜坐瓜果應該在15節處留瓜結果,第二個瓜果在20節左右。如果是雙藤蔓預留第一瓜位在8~10節,第二瓜果在15節。也可根據瓜苗藤長勢調整留果。採用人工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瓜率。坐瓜果10~15日內,幼瓜果容易受傷脫落,此時儘量不要移動幼瓜果的枝藤。在坐瓜前應該給坐瓜加墊稻草,可以幫助瓜果著地後外皮黃花和容易生病,而且加墊稻草可以使瓜果面均勻著色,保持外觀美。

五、病蟲害的防治

南瓜最注意病害蟲有蚜蟲、葉蟎、葉斑病、白粉病等。蚜蟲、葉蟎防治可用敵敵畏稀釋後噴灑,葉斑病用阿維蟲清防治,白粉病用百菌清稀釋後噴灑,同時要注意葉背噴灑。

結語:一般南北都有種植南瓜,地方不同,種植時間各不相同;南方一般選擇2月到3月份種植。晚種植在6月下旬種植,北方選擇在3月到4月種植。當然在種植前一定要先掌握方法與技巧,這樣才能有效處理生長過程所遇到的困難。


農事農忙


板栗南瓜算是今年的網紅水果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板栗南瓜的種植問題。

如何種植板栗南瓜?

板栗南瓜屬於小瓜早熟型南瓜新品種,和普通南瓜一樣,板栗南瓜喜歡氣候溫暖的生長環境,耐旱能力較強,喜歡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不耐水澇。瞭解完這些生長習性,種植起來板栗南瓜會更加容易一些。

種植時間:種植板栗南瓜的時間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種植方法會影響到種植時間的不同。北方地區一般選擇春季三月份到四月份這段時間進行種植,南方時間稍作提前,一般在二月份到三月份。廣西、雲南等地區種植時間12月上旬到1月下旬播種。大棚種植板栗南瓜的時間比較寬泛,最早可以在每年的2月中旬,最晚可以在6月下旬左右。

選種:板栗南瓜種植之前需要進行選種,目前市面上售賣板栗南瓜種子的還是比較多的,種植戶可以根據種植需要進行選購。當然如果上一年種植的有板栗南瓜,並且品質還不錯的話是可以進行留種第二年繼續種植的。

播種及定植:播種前需要進行適當的催芽,如果是家庭種植的話,可以省略這一步。催芽方法同大多數種子一樣,現將南瓜種子放入50度左右的溫水當中沖泡30分鐘,起到一個殺菌消毒的作用,然後將南瓜種子放入清水當中浸泡36小時左右,將已經膨大的南瓜種子放在潮溼的溼布上,或者放在恆溫箱當中進行催芽,一般兩天左右就能見到種子露出白頭,這時候就能夠進行播種了。

播種的時候注意育苗床的營養土保持溼潤,期間需要適當的進行噴水。一般一週左右南瓜苗就發芽了。待南瓜苗生長到4片真葉的時候就能夠進行移栽了。移栽前一週需要注意控水,達到煉苗的效果。定植後三天內每天澆水一次,最好選擇早上澆水,並及時進行補苗。定植後一週需要澆一次0.3%的尿素水。南瓜進入伸蔓期後及時追施磷酸二銨,每畝用量15公斤。

田間管理:當南瓜主蔓生長到25公分左右的時候需要進行吊蔓,摘除南瓜藤上多餘的枝蔓,減少養分流失,增加植株通風透氣性。南瓜進入花果期後要及時進行人工授粉,幫助南瓜提高座果率,人工授粉選擇在早上8點到10點進行。當南瓜坐果之後要及時進行疏果,一般一根主蔓上保留兩個南瓜,在南瓜的第15節左右的位置留第一個南瓜,第20節以上的位置留第二個南瓜,這樣南瓜營養供給才能充足。在南瓜坐果期間追肥兩次,一次在第一個瓜坐果後,每畝施餅肥50公斤左右,第二次追肥在第二個瓜坐果後,每畝追施複合肥30公斤。另外注意病蟲害防治以及合理控制澆水。





魯南高老闆




一、種植時間

板栗南瓜的種植時間和普通南瓜的種植時間基本上是相同的,因各地的氣候條件不一樣,它的種植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但在春季的3~4月份左右時基本上就可以種植了,露地上種植最遲的時間一般不超過6月份。

二、播種育苗

將選好的板栗南瓜種子先曬它2個小時,然後將種子放在55℃溫水中浸泡大約15分鐘左右,浸泡種子主要是可以消毒一下,然後再用清水浸泡6小時後再用溼布包好放到30℃左右的地方進行催芽,等到大部分的板栗南瓜種子露白以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

播好種子後育苗床要保持土壤溼潤,如土壤較干時可以適當的噴一些水,等到板栗南瓜幼苗長到有3~4片真葉時就可以進行移栽了。



三、田間管理

在移栽定植前先在準備種植板栗南瓜的地方施入足夠的經過腐熟過的農家肥,定植後澆足定根水,當種植的板栗南瓜主蔓長到大約有25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吊蔓,並適當的摘除南瓜藤上多餘的枝蔓,這樣可以增加它們的通風透氣性。

如果是自己家中隨便種幾棵的,也可以讓它在地上爬或者是在牆頭上爬,有條件的還是給它搭個架子會更好一些,一是可以更好的管理,還有就是可以增加光照,有利於板栗南瓜的生長。



板栗南瓜在坐果期間時我們一般要對它進行兩次追肥,第一次一般是在第一個瓜坐果後進行一次追肥,第二次追肥在第二個板栗南瓜坐果後進行,還有就是要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如果發現有"黃守瓜"這樣的蟲時,可以往葉片上撒施些草木灰。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農友君


近幾年網絡迅速發展,很多不為人知的東西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比如板栗南瓜,從去年開始板栗南瓜被賣的很火,成為吃貨一族的新寵。板栗南瓜是南瓜中的一個新品,因為口感軟糯香甜,而且還要一股神似板栗的味道,所以被稱之為“板栗南瓜”。

板栗南瓜適應於高溫,陽光充足的地區生長,一年可分三次種植,大棚種植最早是二月份進行,最晚六月;正常種植3到4月開始。

板栗南瓜外形比普通南瓜好看許多,扁圓形,目前市面上多見的是紅皮和青皮兩種。

一、那這麼好看又好吃的板栗南瓜要如何種植呢?

1、種植處理

①消毒: 用溫水將挑選好的南瓜浸泡幾小時,然後用滅菌靈浸泡做消毒處理,消毒好後再用水清洗乾淨。

②催芽: 把消過毒的南瓜種用紗布包住,放到溫室進行催芽處理,溫度保持在25°~30°即可。注意催芽期間儘量不要翻動,3~4就會出芽。

2、育苗: 等到芽長3~4公分的時候就可以育苗了。一般瓜類育苗都是用專門的器皿,塑料杯,育苗用的營養土最好是樹葉腐爛在地表的一層土,加入消毒液與農家肥,充分攪拌後放置半個月後再裝入杯中,為了瓜苗更快的出土,我們播種的時候要將芽尖向下,然後蓋上一層土,按時澆水即可。

3、秧苗管理:瓜苗出入後,大棚溫度不宜過高,要通風性好,要適當的澆水。

4、瓜苗移栽: 首先,要將土地提前半個月翻整,翻地深度一般控制在30公分左右,地整理平整之後就可以挖溝了,溝的寬度一般為60公分,深度控制在25-30公分。最好用農家肥做基肥,每畝地施基肥量大概在2500kg。在春天移栽的時候,苗和苗之間的的距離為0.8米,每畝地可種植500株苗。若是在秋季移栽,苗間的距離稍小一些,在半米左右差不多,每畝地的苗數控制在800株。

5、摘頂搭架: 瓜蔓長到一定長度時,要及時摘去瓜尖,這樣能長出更多的側芽來,當然側芽過多也要及時摘除,根部葉片也要摘除一些,只摘葉不摘葉柄。給瓜苗搭架也很重要,不但方便管理,讓更多的瓜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滿足生長所需,瓜不落地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6、施肥管理: 板栗南瓜生長過程中對肥水的需求較大,種植時不但要充分施足基肥,在出苗之後為保障植株能夠健壯生長,在定植之後追施促藤肥,和在瓜果開始膨大階段,要及時追施膨大肥。

總之、南瓜種植管理相對其它較簡單一些,有病害的話,用多菌靈、百菌清等噴施可防治。蟲害的話,用吡蟲啉即可。

板栗南瓜目前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黑龍江省種植廣泛,南瓜種植起來並不複雜,其它地方相信也能種植,至於口感一不一樣,待研究。

以上是我對“板栗南瓜如何種植及哪些地方適合種植”的回答,供參考!我是鄉下二妹子,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鄉下二妹子


板栗南瓜如何種植?適合種植在哪些地方?

板栗南瓜,形似板栗,相比一般的南瓜,這種南瓜可謂是小巧玲瓏,它的重量方便與將它們吊起來結果。

板栗南瓜的單個瓜才1.2~1.5千克,果肉非常細膩、食用口感非常好。這些年來成為農村零散種植、規模化種植的新寵品種。


基本上,板栗南瓜在3~8月都可以種植,當然,一般人種南瓜也就是在三四月的多,這樣最為順著其自然生長,有利於它的產量、質量。

與一般的南瓜種植類似,種植前需要進行土地翻耕平整,並施足底肥。種南瓜用疏鬆肥沃、透水性好的沙質土壤最為理想,便於植株更好生長。


在種子的選擇上,當然應該選擇顆粒飽滿、品質優良的種子播種,下種後,覆蓋上一層一釐米左右的土壤,然後澆水,保持土壤溼度,最後蓋上薄膜保證其發芽溫度。


在農村,幾乎每家都會種植幾顆南瓜。當南瓜發芽出土長出幾片葉子的時候,要將薄膜弄破讓它出頭自然生長。

板栗南瓜也有兩種結果方式,如果讓它們立體空中結果的話當長到十幾釐米,有吐絲的時候就可以給它們搭架子了。如果任其在地上拖秧子結瓜的話,就不需要搭架子了,要注意整理秧子。


南瓜是雌雄異株的植物,最好是人工干預授粉才能更好的結瓜。在南瓜的生長階段,要不定時的給於其充分的水肥供應,但也不能太多,以防止旺長,可以通過整理側枝、打頂等方式加以調理。


蘇北申哥


板栗南瓜由於帶有獨特的板栗香味,因此受到不少人的青睞,當然這也成為了眾多商家的一大賣點,前天去超市發現板栗南瓜的價位賣到了每斤3元,而普通南瓜的價位僅僅每斤1.99元,價位差距非常懸殊。對於家中有空地的朋友,科學興農認為大家大可自己種植一點板栗南瓜,沒有必要去買的,而且板栗南瓜的種植也並沒有那麼複雜,下面介紹一下板栗南瓜的5大種植要點。

種植季節得宜

板栗南瓜在種植季節方面要做到得宜的佈局,通常來說南方7-8月份屬於多雨季節,因此如果在該階段遭遇連陰雨天氣的話板栗南瓜的座果率是非常低的,因此在種植採收時節上,適當安排在能夠7月份或者7月底之前能夠收穫。一方面提高了南瓜的生產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則儘早的為後茬做出騰出空地,建議4月份中上旬播種,如果採用直播的話,為避免早期低溫生長滯後的問題,可以採用地膜覆蓋的方式。

選擇優良品種

由於板栗南瓜本身瓜體比較小,因此坐果節位即便是向後騰移也不會使得南瓜瓜體增大,這一點同西瓜還是有較大區別的,而南瓜坐果向後推遲還會浪費營養,遭遇後期高溫雨水天氣,因此在板栗南瓜種植品種選擇上,建議選擇坐瓜節位較低的南瓜,另外需要選擇那些抗逆性強,綜合性狀優良的南瓜。

施肥管理

板栗南瓜對於肥水的需求畢竟大,因此在種植時候基肥一定要充足,每畝1000公斤農家肥,輔助尿素、硫酸鉀、磷肥,當然也可以選擇三元複合肥15-20公斤。在出苗之後為保障植株能夠健壯生長,一般在定植之後追施促藤肥,在南瓜的根部10-20公分距離處,地面打孔追肥。另外在板栗南瓜坐果開始膨大階段,要及時追施膨大肥。

田間水分管理

南瓜抗漬害能力偏弱,如果在生長期遭遇雨水天氣的話,田間需要及時排水,而且在南瓜即將開花階段需要注意控制肥水用量,尤其是氮肥用量,避免植株旺長,雌花花芽過少的問題。

病蟲害管理

南瓜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猝倒病、立枯病三大病害,其中危害最大的可能還是後兩者,南瓜的病害發生同田間管理有較大關係,在田間溼度較大的時候,更加容易發生病害,因此控制田間溼度是關鍵。對於田間發病的葉子,秧苗要及時的剪除,拿出田外。在發病之後可採用多菌靈、百菌清、普力克噴施防治。而對於田間法從的白粉蝨、蚜蟲、潛葉蠅等害蟲,可以用吡蟲啉給予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