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將至,7種芽菜別錯過,提高機體抗病力,還有春捂秋凍要牢記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黃帝內經》:“春三月,此謂發陳”。春三月,是從立春開始算起,往後持續的三個月,它的性質就是“發陳”。“發”就是發芽了!中醫認為,初生的芽是生命力的集聚,所以立春前後要多吃綠色的芽菜,對我們的身體是大有裨益的。另外,初春時節,特別是乍暖還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春捂秋凍,不要過早地減少衣物,仍應該注意保暖,春捂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這些部位的保暖,否則很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導致疾病入侵。

【蕨菜】

立春將至,7種芽菜別錯過,提高機體抗病力,還有春捂秋凍要牢記

蕨菜又叫龍頭菜、如意菜、長壽菜,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稱,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蕨菜所含的粗纖維,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清腸排毒。蕨菜可鮮食或曬乾菜,蕨菜食用前需要焯水,以去除新鮮蕨菜又苦又澀的味道,烹飪方式上儘量避免涼拌,用蒸煮煎炒等烹調方式來製作。炒食適合配以雞蛋、肉類、辣椒、蕎苗。

【香椿】 

立春將至,7種芽菜別錯過,提高機體抗病力,還有春捂秋凍要牢記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餚。它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香椿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烹製前在沸水中焯燙1分鐘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保存香椿的綠色。無論是涼拌、炒菜還是炸香椿魚,都不妨先焯一下,可以極大地提高食用香椿時的安全性。

【薺菜】

立春將至,7種芽菜別錯過,提高機體抗病力,還有春捂秋凍要牢記

薺菜被古人譽為“靈丹草”,是“天然之珍”。薺菜作為一種野菜,深受人們的喜愛,據現代科學分析,薺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薺菜所含的蛋白質、鈣、維生素C尤多,鈣含量超過豆腐,胡蘿蔔素含量與胡蘿蔔相仿。薺菜有多種吃法,清炒、煮湯、涼拌、包餃子、做春餅等,清香可口,風味獨特。烹飪薺菜時最好不要加蒜、姜、料酒來調味,以免破壞薺菜本身的清香味。

【蒜苗】

立春將至,7種芽菜別錯過,提高機體抗病力,還有春捂秋凍要牢記

蒜苗,又叫青蒜,蒜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等營養成分。它的辣味主要來自其含有的辣素,有著很好的殺菌能力,還能夠促進維生素B1的吸收,加速新陳代謝,迅速恢復體力。蒜苗如果煮得太久會軟爛,因此炒蒜苗時大火炒至香氣溢出,即可盛出食用。

【蘆筍】

立春將至,7種芽菜別錯過,提高機體抗病力,還有春捂秋凍要牢記

蘆筍的食用部位是其幼嫩莖。它是春季自地下莖抽出的,莖嫩肥大,鱗片緊密,幼莖見光後變成綠色,也就是綠蘆筍。蘆筍又叫做龍鬚菜,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它富含的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比一般水果和蔬菜更高。烹調時切成薄片,炒、煮、燉、涼拌均可,“蝦仁蘆筍”、“蘆筍溜肉片”都是很常見的做法。

【馬齒莧】

立春將至,7種芽菜別錯過,提高機體抗病力,還有春捂秋凍要牢記

馬齒莧是一種野菜,味道有點酸酸的,別具風味。把馬齒莧洗後燙軟,將汁輕輕擠出,拌人食鹽、米醋、醬油、生薑、大蒜、麻油等佐料和調味品,做涼菜吃,味道鮮美,滑潤可口。也可烙餅,做餡蒸食。馬齒莧含多種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A、維生素C等維生素和鈣、鐵等礦物質。不過,孕婦要禁止食用馬齒莧。

【豌豆苗】

立春將至,7種芽菜別錯過,提高機體抗病力,還有春捂秋凍要牢記

豌豆苗是豌豆的嫩莖葉, 也是苗類蔬菜的一種,又被稱為"豌豆尖""龍鬚菜","龍鬚苗"。豌豆苗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豌豆苗用來熱炒、和皮蛋或者鹹蛋做湯都是餐桌上的上乘蔬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