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當小學英語教師,感覺自己每天都是廢的,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過?

ARkam


不甘在農村當小學英語教師不是錯,因為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感覺自己每天都是廢的就不好了,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

我剛參加工作也是在農村的小學,當一個班的班主任,教一個班的語文,一個班的算術,還兼圖畫唱歌,每週只有兩節體育課是空堂。看到戴帽子初中班的老師一天只有兩三節課,很是羨慕。

但想當初中老師有什麼辦法呢?當時語文數學等學科老師不缺,就缺英語老師。因此我從ABC開始跟錄音機自學英語,一年半後就調到初中教英語了。後來教高中,考了個專科進修兩年的脫產學習機會,再參加全國自學考試拿到本科文憑,到佛山找一份教師工作。

你現在的情況不太一樣,求職難度比較大,但有一條是相通的,你必須不斷提高自己。一是努力提高教學業績,在統考中有好的排名;二是積極參加教研,上不同級別的公開課,提高知名度;三是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到更高級別的學校應聘。如果不想當老師,你就要考不同的職業證書,到另外的行業去應聘更好的工作。

總之,不要怨天憂人,路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Unclejoe講英語


農村教師一枚。

考進來之前,家裡人很反對,因為丈夫和女兒在市裡。一週回家一次,平時工作挺忙,所以會比較期待寒暑假。

說實話,農村生活比較單調,特別是晚上,會比較無聊。但是我喜歡和孩子們相處,農村孩子很單純,看著他們高興,我也樂呵;當然除了工作,我也在學書法,每天都在練習,因為老師告訴我:農村是學藝的好地方。所以我覺得,也許找一兩門興趣愛好,把自己內心世界豐富起來,農村也就不是農村了。


碧海長風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剛參加工作也在一個偏遠的鄉鎮。雖然偏遠,但是當地發展旅遊,經濟條件還不是很落後。有一部分人常年去外地打工,這樣學校就有很多留守兒童。還有很多開飯店和旅館,賣特色山貨,很多家長反倒對教育不重視了,認為在家靠山吃山就行,不學習也沒什麼。很多這樣家庭的孩子星期或假期的時候,就在自家的飯店幫忙,或者在小手工作坊做一些小裝飾品,比如小手鍊什麼的。很多學生都不寫作業,更不要說主動學習了。

因此,當地很不重視教育,我們的學生也是非常頑皮,有的甚至是頑劣。上課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更不用說英語課了。很多學生英語基礎幾乎為零。學生們說,語文還學不好,還說什麼英語。我也經常為當一名英語老師感覺很無奈。除了上一兩節課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玩手機。慢慢地,自己也感覺很頹廢,很悶,很無聊。在大山裡,感覺呼吸都不順暢。

後來就經常找一些老教師聊天。有位老師在這工作了一輩子,還被評為"最美教師",這個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挺好的啊,我以前還得自己燒煤球呢。

也逐漸在網上看一些好課。一些正能量的視頻和央視一些綜藝節目,比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開講啦》、《一本好書》等。慢慢地,思想有了變化:既來之,則安之。要不能考走,要不能調走,如果做不到,就安心看看怎麼教好學生。記得那個老教師說:咱們鄉下比不上城裡,但哪怕有一個好苗子,也不能在我們手裡荒廢了。我就告訴自己:即使有一個學英語的,在我的影響下,如果以後能考入更高的學府,這也有我的作用。不求最好,只求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好。哪怕有的學生見了以後能禮貌地打個招呼,這也比原來視老師為無物好。

而我也又拿起了原來看詩詞的愛好,這樣就充實了很多。

在沒有更好的選擇前,找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繼續學習,發展自己的愛好,克服環境的制約和自己的惰性,能熬得住,才能走得遠。


愛暖曦言1


同行你好!關於你說你“在農村當小學英語老師,感覺每天都是廢的,不知道該怎麼過”這個問題,作為過來人,我說說我的個人想法。

先說說我的經歷,我剛畢業參加工作時,分配到農村邊遠山區的小學作教,也曾有過彷徨,也曾像有個你這樣的迷茫!後來經過努力,我達到了自己的追求。

其實,你現在有這樣的迷茫,很正常!誰的青春不迷茫?但是,重要的是,我們得認清自己,想想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麼?現在遇到的困惑是什麼?能不能克服?如果克服困惑讓自己不迷茫?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認真想一下自己的情況,如果自己對教育事業是喜愛的,那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還可以有很多精彩有趣的事情可以做:學習其它技能和知識不斷增加自己的彈藥包、做一些體育運動、閒睱之餘搞些有益身心的活動……讓年輕的自己動起來,陽光起來,走出去不讓自己胡思亂想,不讓自己頹廢!這很重要!

如果自己確實不喜歡教育工作,也不妨想想其它路子,無論什麼工作,歸根到底都是謀生的工具而已!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想法,希望你喜歡!






大智學編程


我也是一名農村的小學英語教師,我曾經也有過和你一樣的感受!參雜著些許的失望與迷茫!感覺自己的未來就像學校對面的大山,一望無際!這些失望和迷茫主要來自於

一、農村學校教學設施設備落後,生活條件差,教師住宿環境差!上廁所都要去公廁上這種情況對於女老師來說的話會更加苦惱!

二、農村學校不重視英語這門學科!學校不重視英語學科,覺得可有可無,但是又要考試!英語教師看到學校不重視英語!內心會無比失落!也毫無存在感!

三、農村學校學生家長也不重視英語。很多家長只關心語文和數學!英語雖然和語文數學佔位一樣,但家長對於英語無人問津!

四、看不到未來在哪裡!一片迷茫!才會感覺整體都是廢的!

我就是從這幾點變得很廢,後來我轉變了!硬件設施我不能改變,那麼我們改變自己!學校家長不重視,我去重視!改變自我的心態!提升學生對於英語這門學科的興趣,也讓學生了解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孩子們非常非常可愛對英語也很有興趣!我自己掏錢買了一些小獎品,為孩子定製了一些獎勵機制!孩子們喜歡我的課,課堂上很輕鬆!我自然也是高興的!有一個孩子家裡給我帶來了一顆大的枇杷,她說其他的都沒熟只有這顆最頂上最大的熟了!她給了我。我是真心很感動啊!節日的時候孩子們會有卡片送給我!這些卡片簡單樸素,是由作業紙以及他們的想象力構成😍!很慶幸從三年級開始學到現在四年級結束,英語成績遠遠在語文數學成績之上!置於未來,不想呆農村我可以去考別的地方,課餘時間可以提前去籌備!有目標就不會迷茫了!




朋友,改變心態!改變自己!就會活得更輕鬆!


有趣的Soul


編者按:教師是當今最雞肋的職業。說教師職業雞肋是因為其是事業編制,而且工作相對穩定,退休後還有退休金,整體上來說也算是藍領職業。但是,由於職稱,工資收入待遇等長期過後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教師的社會地位普遍較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教師整體如此,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特別是鄉村教師更是覺得未來沒有一絲的期待,只是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沉下心來安心工作。即使近來國家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為鄉村教師建週轉房,補貼鄉村教師,但是這樣也只是杯水車薪,只能說有總比沒有好。

我身邊的幾位鄉村教師也都是三十多歲的中年教師,算起來已經不年輕了。如果是社會無業人員,幾乎要註定光棍一生了。只是比同齡人多讀幾年書,心裡也就有這麼一點安慰罷了。

農村教師普遍看到一種很頹廢的感覺,這是正常現象,我體會十分深刻。追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村學校人氣不旺,常年沒有人交流,人際關係十分單一,再加上收入低,沒有其他業餘愛好,生活也就變得十分空虛,久而久之,整個人就會變得十分頹廢。

農村學校在管理上也沒有城市學校嚴格,教師本身在生活,工作,學習上會過得比較悠閒自在。如果學校教師人數少,學生人數少,學校領導也不會那麼嚴格要求,教師在工作紀律上也會變得鬆懈起來。人是會變的,特別是在沒有多少約束的鄉村學校。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而且是英語教師,能與之交流的教師就更加少。如果看到很頹廢,很空虛的話,那真得找一些事情來做了,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充實起來。找什麼事情來做呢?我的建議是買幾本自己喜歡的書籍來閱讀,和書做朋友。經常到學校外邊去走走,爬山,散步,跑步,打球等都都可以,運動能讓人保持活力。找一位可以傾訴心裡話的人,傾訴衷腸才能放鬆壓力。

如果還沒有女友或者男友,那更應該想辦法找一個女友或者男友來聊天,哪怕晚上用微信聊天,視頻一下也會看到心情怡悅很多。當然,也可以像我一樣,下載頭條號等自媒體平臺,每天刷視頻,瀏覽新聞,寫文章,回答問題…只要把精力放在寫文章上,時間會過得很快,生活也會變得很充實,這就是我當前的現狀。


孖無悔觀教育


“在農村當小學英語教師,感覺自己每天都是廢的,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過”。這是沒有人生目標,或是猶豫不決導致的感受。

每一項工作都有自身的價值,關鍵是你是否認同或接受這份工作。你肯定不滿足於小學英語教師這份工作,卻又不知自己幹什麼,不敢勇敢地邁出一步。人就在這種糾結、徘徊中蹉跎。

 不讓自己被廢,或是讓自己擁有有意義的人生,首先確定你到底需要怎樣的人生目標。小學英語教師也是一份高尚的職業,只要你認真教育孩子、提高教學水平、關愛學生,你也會得到學生的熱愛,也會有成就感。在我們身邊隨處可以發現生活清貧,心態積極的教師,關鍵是你要熱愛這份職業。你現在的狀態至少說明你已經產生職業倦怠,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以更積極的心態從事這份職業,否則只能在糾結甚至是痛苦中度過自己的職業生涯,於學生於己不利。

如你確實厭倦這份職業,想擁有不一樣的人生,你大可拂衣而去。“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也是一種灑脫。同時你一定要確定好你的人生目標,做好接受另一種考驗的準備,因為沒有一種生活只有簡單快樂、一帆風順的,除非你是王思聰。

是留則要調整心態,是走則認真思考,做好準備,勇敢跨出。


jjs200477


現在在農村,有考入教師編制的,小學老師的收入並不低,在廣東通常來說,能夠達到到手5000塊錢一個月,並且有交五險。其他地區有沒有那麼高不知道,但是在農村裡面消費水平比較低,吃的水平卻比較高,同時收入還能達到中游水平,有錢有閒的狀態。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有時候我們看生活質量並不能看收入的絕對值。在農村裡面到手5000塊錢,住在自己家裡,周圍有房有地。那麼5000塊錢基本上都可以算是純收入。且農村自己賣的肉和菜,相對來說質量也會比在城裡面賣的要高得多,價格卻便宜很多。

拿廣東的農村來說,在廣東的羅定地區,在農村裡面,一斤雞13塊錢的口感,比在深圳買50塊錢一斤的土雞的口感還要好好多倍。

如果是在羅定的農村裡面拿5000塊錢的純收入和在深圳拿1萬塊錢的收入來對比的話,在羅定的農村裡面賺5000塊錢的生活水平一定是比深圳一萬收入要高得多的。

在大城市裡面的特點就是花的錢比別人多,吃的卻比別人差。人擠人,什麼都要搶。除了教育和醫療水平可以比得過小地方以外,其他方面真的都差非常多。

最差的是空氣和水,空氣中的PM2.5和水裡的漂白粉殘留物都是致癌物。雞鴨魚肉蛋菜,質量全部都很差。本人在深圳住的感覺就是花著國際一線城市的錢,吃著豬食。

並且在一線城市居住,空間非常的狹小,對於99%的人來說,達不到二三線城市的居住水平。居住空間狹小,就會影響心理健康。樓間距差影響隱私。噪音大,影響身體健康。

在桂林生活的時候,我以前不能夠理解,為什麼深圳人在桂林願意消費一兩千塊錢吃一桌的雞或者魚。現在明白,那都是憋出來的。深圳和桂林兩地跑的時候發覺,現在在桂林買菜市場,10塊錢一斤的飼料雞,都感覺吃起來比深圳50塊錢的土雞要好吃的多。

所以如果讓我來選擇三四線城市一個月1萬多塊錢,或者是在農村裡面5000塊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錢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質量還包括了非常多其他重要的東西。

如果是一線城市掙不到5萬塊錢一個月,還不如回到三四線城市過一點安逸的生活。你要知道在三線城市,1萬塊錢一個月,10年時間你就可以全款買一套140平以上的房子。在深圳5萬塊錢一個月,十年時間,還只能買一個八九十平的小房子。生活質量,生活壓力,差了不是十萬八千里。

如果是在農村,一年純收入6萬塊,10年下來60萬的存款,又不需要買房,過得還是蠻輕鬆安逸的。並且你還有醫保,等到三四十歲的時候,各種各樣生活中的意外都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避免。

教師的崗位也並不是想進就能進,想出就能出的。真正你有了比較以後,你可能會覺得後悔。


外語那點事


第一,人往高處走。年輕人一定要牢固樹立這個意識,既然不安於現狀,就應該拼命奮鬥,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積極進取,努力爭取光明的前途。

第二,考調到中學或者去好的私立學校。如果想繼續從事教育行業,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累教學經驗,考調到中學或者將來有機會考調進城教書,中學或者縣城學校必定有你用武之地,實現自我價值。如果想多掙錢,不怕苦,不怕累,私立學校也是不錯選擇。公立和私立看自己喜好而定。

第三,考公務員。教師待遇低,地位低,如果不想從事教育行業,選擇考公務員也是不錯的,買好行測和申論的複習資料,認真複習,多做題,關注當地人事考試網,一般在每年的4月和10月考試,一年考兩次,一般考前一個多月出考試公告。

第四,考其他事業單位。不想考公務員,還可以考除了教育行業外的其它事業單位,準備考試的辦法和公務員考試類似,關注當地人事考試網,一年也可以考兩次,考試時間不同,具體關注當地人事考試網,考試資料一般考試公告有說明,多數考公共基礎知識,也叫綜合知識。




教師資格證持有者


這個狀態叫做迷失

迷失就沒有了人生方向

只要找到方向堅守方向

問題自然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