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足球是當今最受歡迎的運動,也是最戲劇化的運動。然而至今為止仍然沒有太多成功的關於足球電影化的作品,Thesefootballtimes盤點了一些較為經典的足球電影,其中包括了貝利曾經出演的《勝利大逃亡》,並呼籲電影產業

是時候拍出一部偉大的足球電影了。此外,雖然《少林足球》不在原作者片單中,但是無法這部電影的經典,不過該片的主題更多傾向於小人物傳奇而非足球。

斯托克城的傳奇教練託尼·沃丁頓曾把足球稱為“工人的芭蕾舞”,這是對貝利腳下“美麗比賽”的完美稱讚:每週六下午一場融合了勇氣、技巧和純粹的戲劇性的演出。富人階層有他們的芭蕾,而我們有我們的足球。因此,多年來,足球本可以為電影製作人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但這款運動在大屏幕上的表現卻很糟糕。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拍電影的貝利

在乾淨利落的紀錄片和成熟的劇情片之間存在著很微妙的區別。過去有一些令人難忘的紀錄片誕生,因為拍攝一個事件並配上適當的解說是一個相對簡單的任務,而一個好的編導可以為震撼人心的結尾增添許多巧妙的裝飾。

最偉大的足球紀錄片是《Goal!》,1966年世界盃的官方紀錄片。它是由布萊恩·格蘭維爾(Brian Glanville)編劇,奈傑爾·帕特里克(Nigel Patrick)旁白,並以絢麗的色彩為這項運動提供了詩意的視角。而緊隨其後的是2010年上映的《都靈之夜》,講述了1990年意大利世界盃英格蘭國家隊的失敗以及與西德隊點球大戰的故事。雖然它抓住了足球經久不衰的吸引力,但是也更加強調了它對於社會產生的影響,要知道在這之前,“足球”在英國是個骯髒的字眼,代表了一項非常不優雅的運動。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時至今日,英格蘭仍然盛行足球流氓

而對於電影製作人來說,真正的挑戰是要從頭開始進行長篇敘事。而不可避免的,他們要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是找一個不會踢球的演員還是一個不會演戲的足球運動員?於是令人不安的妥協隨之而來,結果也往往喜憂參半。在2000年的電影《貝斯特》中,約翰·林奇扮演了任性的天才喬治·貝斯特。然而,除了一個共同的阿爾斯特遺產,他們幾乎沒有什麼共同之處。

這部電影拍攝時,林奇年近40歲,與瘦削、年輕、在1963年加入了曼聯的一隊貝斯特毫無相似之處。近景拍攝下的林奇運球結合了歷史檔案鏡頭,結果是完全沒有說服力。顯然,這個演員更適合貝斯特的後半生,而不是從頭開始的一個包羅萬象的人生故事。導演組沒有意識到讓一個年輕演員在銀幕上變老有多容易,反過來卻根本不起作用。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完全不像貝斯特

2009年的《該死的聯隊》是根據大衛·皮斯(David Peace)一本極具爭議的書改編的。書中記錄了上個世紀70年代布萊恩·克勞夫(Brian Clough)在利茲為期44天的短暫執教生涯,並以倒敘的方式講述了他早年的生活。克拉夫家族嚴正地否認這本書是對事實的嚴重歪曲。約翰尼·賈爾斯甚至以誹謗罪起訴出版商,後來庭外和解。很簡單,這本書是偽裝成事實的小說。

換了呈現方式後後,電影對克勞夫的刻畫更加忠實還原。邁克爾·辛(Michael Sheen)在這個角色中表現出色,完美地詮釋了他的風度和氣質。此外,電影中足球比賽的鏡頭相當不錯,斯蒂芬·格雷厄姆(Stephen Graham)被選為好鬥的利茲聯隊隊長比利·布萊姆納(Billy Bremner)。提摩西·斯波(Timothy Spall)飾演的助理彼得·泰勒(Peter Taylor)從選角上也十分有靈性。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該死的聯隊劇照,可以為索爾斯克亞拍一個同名續集?

雖然嚴格的講,1982年上映的《世界盃往事(The World Cup: A Captain's Tale )》是為電視放映製作的電影,但是它是足球應當如何在屏幕上呈現的一個良好範例。它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沒有聯賽的西奧克蘭在1909年的第一次“世界盃”勝利。丹尼斯·沃特曼在影片中扮演的俱樂部隊長鮑勃·瓊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沃特曼年輕時就是一個不錯的球員,經常為自己的球隊打比賽。他順理成章地從隊中買下了一些演員夥伴。效果很明顯,因為演員們已經習慣了一起踢球,而比賽的場景也很精彩,因為他們拍攝了一場真實的足球比賽。

至今人們也不清楚為什麼西奧克蘭會被邀請參加由企業家托馬斯·利普頓創辦的錦標賽。因為當時的聯賽冠軍紐卡斯爾就在他們的毗鄰,隨著時間流逝這將成為一個永遠迷人的謎。西奧克蘭加入了由分別來自意大利、德國和瑞士的四支球隊組成的淘汰賽,最終在決賽以2-0擊敗了溫特隊。兩年後,他們在決賽中6-1大勝尤文圖斯,重現了這一壯舉。電影展現了那些來自礦業社區的工人特有的謙遜,在把自己寫進歷史的同時,也給了他們一種認同感和使命感。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世界盃往事劇照

還有,《伯爾尼的奇蹟》(2003年)講述了西德在1954年世界盃上意外獲勝的震撼故事。影片的中心人物是馬蒂厄斯,一個在戰後西德長大的小男孩。他和當地的足球英雄赫爾穆特·拉恩(Helmut Rahn)成了朋友。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伯爾尼奇蹟》劇照

故事中,男孩的父親理查德(Richard)從東線戰場歸來,11年的牢獄生活給他留下了累累傷痕,他努力與這個世界抗爭。當西德在比賽中取得不太可能的進展時,父子倆開始走近對方。得知拉恩將在決賽對陣匈牙利的比賽中首發出場後,馬蒂厄斯和理查德將前往瑞士觀看比賽。電影拍攝精美,完美地捕捉了足球的語言。此外,這是自二戰以來德國首次參加世界盃,標誌著德國復興的開始。隨著球隊克服重重困難,這樣的傳奇故事對社會和政治也產生了顯而易見的影響。

還有一些電影很少或根本沒有足球動作場面,但仍被歸類為足球類電影的一部分。它們成了研究這項運動對人們生活影響的心理學研究。例如,《極度狂熱》(2004)記錄了尼克·霍恩比(Nick Hornby)一生對阿森納的痴迷,以及球隊如何成為他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霍恩比把足球看作是他人生起起伏伏的象徵和隱喻。故事在1988/89賽季達到高潮,當時阿森納在安菲爾德對陣利物浦。槍手需要一場兩個淨勝球的比賽贏得聯賽冠軍。在傷停補時階段以1-0領先的情況下,邁克爾·托馬斯攻入一球,這讓球迷們欣喜若狂。然後霍恩比的熱情感染了他最親近的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女朋友、母親和朋友們都沉浸在同一種興奮的浪潮中,這變成了一種更真實的觀影體驗,因為它是如此真實,就像我們看球時的體驗。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然而,一些電影卻以犧牲現實為代價,把拍攝藝術的帶到了令人眩暈的高度。以《勝利大逃亡》(1981年)為例,這部電影滑稽可笑,卻極具娛樂性。雖然講述了一個完全沒有邏輯或理由的情節,但重量級的演員陣容挽救它的可信度。戰俘們踢著足球來打發時間是一回事,但如果把他們送到巴黎去與德國國防軍(Wehrmacht)在比賽日踢一場球?這根本不會發生,更糟糕的是,屏幕上有兩名德國軍官表達了同樣的意見。在劇本中承認劇情荒謬可能會讓人耳目一新,但這只是讓觀眾覺得自己完全是個白痴。

在這部電影中,那些不用踢球的演員都表現得很好。例如,馬克斯·馮·賽多和丹尼爾·馬西都是這部作品的優秀主角。但是職業球員們的角色卻十分荒謬。是的,他們招募了足球名宿博比·穆爾(Bobby Moore)、邁克·薩莫比(Mike Summerbee)、奧西·阿迪尼斯(Ossie Ardiles)和獨一無二的貝利(Pele),但他們在屏幕上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電影中的球王

通常,只要鏡頭一轉,穆爾就顯得呆若木雞。即使在連續播放的畫面裡,他也顯得僵硬和笨拙。邁克爾·凱恩扮演西漢姆聯的球員約翰·科爾比。而凱恩當時已經48歲且至少超重了2英石。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出演守門員和教練哈奇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更好的選擇。原因在於他們需要史泰龍來在美國推銷這部電影,所以把他放在球門線上更有意義。當時,許多美國人並不習慣球在腳下,而對手握球感到更加自然。即便如此,這也不能解釋電影中哈奇的轉變,他一度不知道該站在哪個角落,雖然在下半場,他撲出了點球。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電影中的史泰龍

小球隊伊普斯維奇那一年肯定缺少一次夏季巡迴賽,因為他們整個球隊都參與了這部電影。

更糟糕的是,這部電影是根據二戰中臭名昭著的死亡比賽改編的。當烏克蘭被德國佔領時,基輔迪納摩的球員組成了一個名為FC Start的球隊。他們引起了納粹佔領者的注意,並堅持讓他們與自己的球隊Flakelf比賽。最終Start以5-3獲勝,但是據謠言和蘇聯的宣傳,整個首發陣容因為敢於打敗納粹而被槍斃。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團隊成員都挺過了戰爭,但足球卻成了宣傳工具。

除了《少林足球》,拍個足球電影這麼難?貝利曾出演卻反響極差

這才是約翰·休斯頓應該導演的電影,而不是《勝利大逃亡》這樣的影片。關於這場死亡比賽的書籍、文章和紀錄片層出不窮,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英文電影問世。這說明了好萊塢拍錯了故事,畢竟,還有一座金礦等著被拍成電影。作為一部足球電影,《勝利大逃亡》仍然引人注目,但這一事實也確實說明了足球和電影兩大IP結合的分量:是時候讓電影產業大賺一筆,拍出一部真正偉大的足球電影了。(Qfwf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