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一筆撇,一筆捺,簡簡單單一個“人”;一撮毛,一個杆,普普通通一支“筆”。毛筆,是中國千年文化的載體,也是傳統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


山東聊城東昌府區,有一種以當地名字命名的物品——東昌毛筆。“東昌”名字的由來,據說跟當地的傳說故事有關,到了明洪武元年(1368年),當地才改名“東昌府”。

東昌毛筆的前世今生

一支毛筆而已,何以稱得上以當地地名命名?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東昌毛筆,蔣志紅攝

明清時期,漕運興盛,聊城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曾為沿古運河九大商埠之一,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被譽為“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液,江北一都會”。一條河,把天南地北的文化都雲集於此,其中就包括由浙江湖北帶來的毛筆製作技藝。

據《東昌府志》記載,東昌毛筆在元朝已有製作,明代中葉至清道光年間為毛筆製作業的興隆時期。“東昌作坊,書筆兩行”,即是當時繁榮景象的寫照。清末始衰,但仍有作坊30餘家,較大的作坊有餘子尚、玉山堂、老文友、魁允堂、恆順堂等,小作坊有萬元長、文元齋、松華齋等。各作坊工匠多者100餘人,少者30人,年產200餘品種、300餘萬支。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開科大考,聊城傅以漸曾用東昌毛筆寫出了光彩照人的文章,深得順治皇帝的讚賞,並御筆欽點頭名狀元,成為清代開國第一位狀元,也成了康熙的老師;康熙皇帝巡幸聊城,也曾用東昌毛筆撰文賦詩,併為光嶽樓題寫了“神光鍾暎”的匾額;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聊城鄧中嶽用東昌毛筆進京應試,被康熙皇帝硃批“字壓天下”,欽點為頭名狀元;另海源閣(清代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創始人楊以增用東昌毛筆撰寫了《重修光嶽樓記》碑文,從此東昌毛筆聞名遐邇,譽滿天下。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光嶽樓,王哲攝

民國時期,隨著木版印書業的沒落,毛筆製作業也逐漸呈現凋零景象,全聊城毛筆製作工人不足200人,年產毛筆數量也只有50萬支左右。

1949年後,聊城制筆業再度興起,而且從進一步精選原料、改進傳統工藝入手來提高毛筆質量,並相繼用蘇杭產的優質羊毛、兔毛等製作出“極品精選長鋒大楷”“極品精製中楷羊毫”“民主”“和平”等名牌大中小楷筆,不僅暢銷國內,而且出口銷往香港、南洋群島及日本。舒同、楊萱庭都用東昌毛筆寫了不少佳作。1955年,東昌毛筆被評為全國同類產品產量第一名。

孫金龍回憶,“文革”期間各地對毛筆的需求很大,他所在的公社就組織人員成立了“張堤口筆刷社”,老師和學徒加起來有40人。那時候製作毛筆的老師與學徒算得上“高收入群體”,每天差不多有四毛錢的收入,而憑苦力下地勞動的村民,年終算賬每天才兩毛錢左右。可以說,那時東昌毛筆的手工藝人,日子不難過。後來筆刷社解散,包括孫金龍在內的8名毛筆製作老藝人重新搭夥兒,一起製作毛筆又堅持了5年。1988年前後,8人制作毛筆團體解散。

如今,在老一輩人中,會純手工製作全套毛筆並一直堅持製作的,只剩孫金龍一人了。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孫金龍

2014年,孫金龍帶領徒弟孫惠霞、孫惠民等人在聊城古城區成立了東昌毛筆傳習所,致力於東昌毛筆製作技藝的深入挖掘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東昌毛筆製作技藝項目,現有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人,區級代表性傳承人7人,毛筆製作工匠藝人20餘人,毛筆製作愛好者300餘人,毛筆文化志願者五十餘人。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東昌毛筆之黑檀系列

毛筆,本無名,出名而得名。

傳承人孫金龍

孫金龍,1953年生人,地地道道的農民,然而這個農民卻和毛筆這個與文化緊密相連的產物,打了50多年交道。2012年12月,東昌毛筆製作技藝被列入山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孫金龍為此技藝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是東昌毛筆製作技藝的第7代傳承人,算上之前沒有記載的,他是第26代傳人。2009年,中國著名民俗學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在看到東昌毛筆製作流程後,評價說,這是他見過的國內手工製作毛筆人中最為完整者之一,可謂“國寶級大師”。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烏丙安參觀

孫金龍女兒孫惠民回憶,他父親兄弟姐妹七人,父親排行老二。在那個吃飯都成問題的年代,養活這麼一大家人不是件易事。正當爺爺為一家人的生計發愁時,當時還叫生產隊的大隊部下了通知,他們家可以出一個人到毛筆鋪學做毛筆。在當時毛筆製作業還是很繁榮的,毛筆鋪差不多有四五十人,多半是老藝人。在外人眼裡,這是個不錯的職業,不用再到地裡去幹農活,工分比干農活要高很多,而且又輕鬆,這在當時也是正兒八經的技術工種了。爺爺選擇了父親,可能更多是因為父親的骨子裡更像爺爺:執拗、要強、認死理。於是,16歲的父親被送到了毛筆鋪,開始了與毛筆結緣的日子,卻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苦日子的開始。

與筆結緣,苦不堪言

開始先學盤腿打坐,不到半個小時,整個腿就麻木了,稍微活動下,被師傅看見上來就是一板子。之所以練盤腿,在後期會發現很多優點,比如,身板較直,使雙手用力會較均勻,梳毛時能降低刮傷自己的概率;切茼時隨手把刀放在腿上,方便使用。父親現在還常說他們這種學徒叫科班出身,學的稍微不好捱打是家常便飯,不講一點情面。就這樣單練盤腿就是兩個月,到後來,從早上進筆鋪盤腿坐下就是一天,沒有任何不適了。多年養成的習慣,到現在吃飯聊天都喜歡盤腿坐著。在店裡盤腿做毛筆時,時常有人認為他是沒有下肢的殘疾人。

然而,盤腿只是入門要求的坐姿,相對於真正學做毛筆時受的苦,可謂九牛一毛。

毛筆製作技藝分為水盆和幹棹兩大部分,水盆即在水裡製作筆頭的過程,其中一項是把有彎的或沒尖的毛一根根挑出來,素有“萬千毛中選一毫”之說,幹棹即為筆頭製作好後安裝和後期整理的工序。

和父親同入筆鋪的年輕人有二十多人,同被分在水盆上的有十五六人。水盆製作要用鋒利的牛骨梳一遍遍把羊毛或黃狼尾這些毛料混勻,左手抓毛料,右手握牛骨梳把它們梳通。抓的鬆了毛就梳跑了,做的筆形就變了,抓的緊了一會手就酸了。最關鍵的是,一不小心就被鋒利的牛骨梳梳到手上,肉被挑開,那叫一個疼。等一天下來換水的時候,盆裡的水都被血染成紅色了。

做水盆整天手都要在水裡,寒冬臘月外面大雪一尺厚,手也要泡在水裡。開始的日子真是熬不住的,和父親同入筆鋪的人,大都吃不了這個苦,跑回家去,任憑家人再怎麼趕也不回來。父親當然也往家跑了N次,倔強的爺爺下了死命令,跑回來一次就打一次,不學好了技術就別想回來。就這樣經過了幾個來回的拉鋸戰,父親還是屈服了,開始老老實實學習怎樣製作毛筆。

父親要強,在同留下來的人中,最用心,學的最快。三年水盆技藝學滿後因成績優秀晉升授徒,後又因授徒需要,又花了三年學習幹棹全部工序,成為當時掌握全套製作技藝最年輕的人。這一項之最一直保持至今。

毛筆的沒落與堅守

伴隨著鋼筆、圓珠筆業的興起,毛筆製作業逐漸走向沒落,張堤口筆刷社在孫金龍進入十五年後因經營不景氣倒閉。幾乎所有人都選擇外出打工,賺錢養家餬口。但孫金龍除了做毛筆,對於生活中其它事情再也拿不出同樣的精力和熱情。也許正是這份簡單的執著與堅持,讓他在做自己所喜歡的事情的同時,也為聊城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為了維持生計,孫金龍也會在農忙的時候種地,但一有時間,他還是一刻不停地製作毛筆。毛筆沒有銷路,他聽說哪兒有活動,哪兒人多就去哪擺地攤兒。

冬天一進臘月,寒風刺骨的時候是他最高興的時候,因為這是毛筆銷售的旺季。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去趕大集,年集一般都是從早到晚,寫春聯的、愛寫字的人,都會買幾支毛毛筆用。整個臘月,家人幾乎是見不到他的,無論什麼惡劣天氣,他幾乎都是風雪無阻地去擺攤兒。

孫惠民回憶,在她八九歲時,母親、姐姐和她都會陪孫金龍在臘月寒風刺骨的日子裡趕集擺攤兒。天是冷的,心是熱的。她開始是看著父親賣,後來父親給她弄本小書擺上一把毛筆,讓她離他十幾米遠的地方自己賣,再後來就讓她單獨支一攤。每到過年,她手上和臉上全是凍瘡,雖然吃苦受罪,卻也真實地磨練了她的性格,這些也是她人生最重要的經歷和最寶貴的財富。

短短一支筆,從筆尖到筆端,彷彿臍帶一樣,將父女的情感通過筆桿連在了一起。又通過制筆,抒寫著對父親的理解與敬重。

由於常年堅持製作毛筆,孫金龍雙手不斷地浸泡在水中,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痛。為了減少病痛,現在他製作三四天的毛筆,就歇上一天。慕名前來學習的人不少,但堅持不久。600多年的傳統技藝將在孫金龍手上失傳,是他最不願看到的,還好,他的兩位女兒孫惠霞、孫惠民秉承父志,開始學習了這600餘年的傳統手工技藝。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孫金龍與他的女兒們

東昌毛筆製作技藝

切莫小瞧一支毛筆,東昌毛筆有200多個品種,大的用六尺寸豬鬃、羊胡精製而成,可以書寫一米見方的字,最小的豪筆只有半寸,可寫蠅頭小楷。除少數純羊毫筆外,基本沿用三國時“韋誕法”製作,它的製作工藝很複雜,製作工具需牛骨梳子、齊板、刻刀等50多種,需經選料、採毛、齊材質、對貼子、敷蓋毛、圓筆頭、順筆頭、挖倉、安筆、擇筆、定型等大小72道工序。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選料,蔣志紅攝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切青,蔣志紅攝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梳毛,蔣志紅攝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對帖子,蔣志紅攝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順筆頭,蔣志紅攝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摘筆,蔣志紅攝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成品,蔣志紅攝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使用,蔣志紅攝

繁多而嚴謹且所有步驟全靠手藝人積累的經驗來主觀判斷,每一道工藝都需要很細心、很專注才能做好。經數百年傳承發展,其毛筆具有“尖、圓、齊、健”的特點,孫金龍手工製作的毛筆,選料精良、做工精細、鋒長杆硬、富有彈性、剛柔相濟,吸墨性強,外形美觀,不掉毛,不散毛,有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筆流暢而不滯的特點,享有“金龍毛筆堪稱奇,可與湖錐比高低,提按起臥任君意,如墨潑毫圓尖齊”的美譽。

另外,東昌毛筆製作技藝一直堅持的一項特色是添加苘麻。苘麻是一種天然植物,經過高溫長期蒸煮後去除麻皮,用鐵梳反覆回摟,直至麻絲變成髮絲粗細。在毛筆製作過程中作為墊料放在毛筆根部,一方面能增加毛筆的吸墨性,另一方面助長毛筆彈力和耐磨性,在製作過程中單是苘的工序就有十幾道,如摟苘、切苘、匹苘、梳上苘、加腳苘等,因為苘的添加,使得學習東昌毛筆的工藝製作更為複雜。

東昌毛筆技藝的傳授一直是分為水盆和幹棹兩部分,每一部分的學習週期是三年,整個技藝學成需要六年的時間。製作工序要求嚴格,而且對坐向、坐姿、腳的擺放都有嚴格要求,對質量的苛刻程度遠遠高於現代製作工藝。按照傳統的傳承方式,學徒只能在水盆和幹棹中二選一,製作成品時需要兩人配合完成,這種傳承方式按老話講話講叫“給同行留碗飯吃”,可見在毛筆製作技藝傳承中,極重視同門情誼。

如今,孫金龍因淋巴的問題,動過幾次大手術,傷到了聲帶,說話,成了他每天最艱難的事情,彷彿又回到了學徒生涯。幸虧在他看來,一個做筆的水盆工不需要怎麼說話,業務接待的時候,他讓兩個女兒去打理,他仍喜歡盤腿坐著,像個修行打坐的人一樣,這個姿勢貫徹著他的整個職業生涯。

小小東昌毛筆大大書寫600餘年傳承歷史

盤坐著的孫金龍

人這一輩子,選擇做什麼事情,以及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做,都需要內心有一種動力去支撐,這種動力也許讓人熱血湧動,也許讓人心境平和。大多數的傳統手藝,是沒有辦法讓一個人活得轟轟烈烈的,因此大多數的手藝人,如落定塵埃,把心和手都交給時間,讓時間在指尖沉澱、過濾。他經營著自己愛做的事情,在此心安處,體驗外人所不知道的充實與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