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莉妹妹》和《长恨歌》,探寻中外两位“堕落”女子的异同

前不久,读了德莱赛的《嘉莉妹妹》。故事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演员的故事。

而在中国,也有着这么一个差不多的故事,那个就是王安忆笔下的《长恨歌》。故事写了中学生王琦瑶,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弄堂女,自从被选上“上海小姐”后,命运就发生了转变,她与几个男人纠缠在一起,关系复杂,后来被女儿同学的男朋友杀害。

同样都是“堕落”的女子,同样都是和别人有复杂关系,嘉莉妹妹和王琦瑶有着相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性格和态度也导致了她们结局的不同。今天,我就以这两个女子为例,探寻这两位“堕落”女子的异同。


从《嘉莉妹妹》和《长恨歌》,探寻中外两位“堕落”女子的异同


01、嘉莉妹妹和王琦瑶的相似之处

虽然是不同国籍,彼此之间肯定也是素不相识。但既然都是“堕落”女子,那么肯定有相似的地方。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都是草根女孩逆袭成为“名媛”的故事

先看嘉莉妹妹。她本来出生在一个美国农村。但是因为她觉得农村的环境满足不了她梦想中的生活,在火车上遇到了杜洛埃的帮助,去到了城市。而在城市里,经过各种打拼,终于成了歌剧院的明星,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生活。

而王琦瑶本身就是出自上海的一个弄堂。而阴差阳错之下,她被选为了上海小姐。也开启了她传奇的一生。可是当上了上海小姐,也就意味着她跨入了另一个阶层,而她的人生也因为被选上而成为“名媛”。

总结来说,其实两个故事表面化来说,都是灰姑娘变成王妃的狗血故事。而这也是为什么这两部小说那么受欢迎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灰姑娘遇上王子的故事,是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而我们也希望,自己是故事里的那个女主角。

2、都是新思想和旧思想的碰撞

对嘉莉妹妹来说,她是一个大胆、聪明的姑娘。可是这个大胆,在当时来说,是“不道德”的象征。在当时的美国,女性依然是男性的附属,因此,嘉莉的姐姐敏妮则是一个典型的“以夫为天”的女性柔弱形象。

而王琦瑶也是如此。她的父亲只是一个每天出去乘无轨电车,回来乘人力车的男人。他对家庭几乎是没什么贡献的。而母亲则是一天到晚在家里操持家务,缝补衣裳。

总结说来,嘉莉妹妹和王琦瑶代表的旧社会下新思想、新人物出现的缩影。而这两本小说,本质上就是新思想和旧思想的一个碰撞。那么,对于旧时代的人们来说,王琦瑶和嘉莉妹妹则是大胆,不合规矩的两个人。可正是因为她们两人的大胆,自由,才为我们带来新的思想,新的自由。

3、都是从依靠男人走向独立

王琦瑶自从当上了上海小姐之后,前半辈子一直都纠缠在各个男人之间。可是到后期,她领悟了。她也知道以色侍人,终不持久。因此,她和那些男人断了联系,回到小弄堂里,开了个小诊所,过着普通人的后半辈子。

而嘉莉妹妹同样如此。在接受了许多男人的帮助之后,她终于想办法在歌舞团找到了一份工作,也开启了她歌舞明星的道路。对于嘉莉妹妹来说,男人只是踏脚石,她也终于有办法通过男人,走向自身独立的道路。

在我看来,嘉莉妹妹和王琦瑶的这一些表现,都是新思想的萌芽。从旧时代的以夫为天,柔弱的女子,到新时代自己一个人独立。这都是带着新思想的烙印,也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从《嘉莉妹妹》和《长恨歌》,探寻中外两位“堕落”女子的异同


02、嘉莉妹妹和王琦瑶的不同之处

虽然嘉莉妹妹和王琦瑶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可是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她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了她们也有着不同之处,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嘉莉妹妹最后当上了明星,而王琦瑶最终惨死

嘉莉妹妹在离开了赫斯渥后,在歌舞团找到了工作,渐渐的凭借她的美貌和歌喉,成为了明星。也独自一人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帮助她的赫斯渥,则渐渐落败,最后贫困潦倒的死在了旅馆里。

而王琦瑶在离开了那些高管大员之后,她也有过好几段恋情。可是当她想付出真心后,却一次次的被抛弃。晚年,因为虚荣心,她的旧事被提起,可是到最后她却被一个无赖的人因为贪财而丧了命。

细想,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两个境遇相似的姑娘的结局不一样呢。在我看来,是“爱”。嘉莉妹妹虽然周旋在几个男人之间,可是她对那些男人并没有爱,反而只是通过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王琦瑶对每一个男人都是付出了真心。当真心一次次的轻易付出,结局自然也不会被珍惜。

其次,嘉莉妹妹要利用爱情来独立,而王琦瑶则是想通过爱情来保障生活

先看王琦瑶。王琦瑶在几个男人中间,试想通过爱情,来绑定那几个男人,从而过上一种好日子。而到了晚年,她依然希望有那么一个男人,给她爱情,来让她重温当初的繁华生活。

而嘉莉妹妹刚好相反,她是要利用爱情来达到自己生活独立的目标。她对于爱情并没有太大的渴望,反而爱情只是她达到目标的一个手段。因此,她可以随意的付出,并不会太当回事。

所以,其实从这两个女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来看,也不难明白,为什么嘉莉妹妹能走上成功。因为嘉莉妹妹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为了达到目标,可以利用一切的手段来达成的人。王琦瑶从本质上来说,更多的还有一股旧社会以夫为天的思想,她所谓的独立,仍然只是想通过独立,来得到爱情和富足的生活。

最后,嘉莉妹妹追求的是美国梦,而王琦瑶追求的是爱情梦

嘉莉妹妹的奋斗史,总的来说是美国梦的典型。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纷纷去往芝加哥,因为那里可以带给他们想要的。而当时也号召: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实现梦想。而嘉莉妹妹的奋斗史,总的来说,其实是美国梦下的一个缩影。

王琦瑶刚好相反,她并没有什么追求。她一次次的游离在各个男人身边,甚至到最后回到小弄堂里,她的本质都是通过爱情,来得到富足的生活。她要的很简单,就是曾经的繁华和旧日的回忆。对她来说,她追求的只是爱情。


从《嘉莉妹妹》和《长恨歌》,探寻中外两位“堕落”女子的异同


03、对待嘉莉妹妹和王琦瑶通往上层之路的看法

嘉莉妹妹和王琦瑶都是通过爱情来换取通往上层之路的交易,那么对待这种方法,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怎么评价呢?

1、女性一定要做到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

从王琦瑶和嘉莉妹妹的故事里,其实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女性,一定要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如果只是一昧的依附着别人,那么迟早有一天,别人会抛弃你。而这样的话,不独立的女人则会很难继续生活。

还记得《前半生》里的罗子君,她相信陈俊生会养她一辈子,因此可以开开心心的当个家庭主妇,一点都不独立。而她的好闺蜜唐晶,跟她相反,则是一个职场女强人,一直独立坚强。

可当她们同样被另一半抛弃的时候,罗子君大哭大闹,她不知道她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干嘛。反观唐晶,她被男友抛弃后,她可以忍住悲伤,做好手头上的工作。

我认为,这就是独立的女人和莬丝花女人的区别。因此,想要掌握好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做到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

2、通往财富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

细细看最近财富榜的前五十名,每个人都涉足着不同的行业。有的是地产,有的是股票,有的是IT技术。那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通往财富的道路,永远不是一条。

因此,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学的,除了做生意以外,还可以学学理财方法。通往财富的道路,永远不是要靠爱情来换取。这个看似最简单的方法,实际上却是最难的荆棘之路。

3、财富固然好,平淡的日子却也不差

前不久读了梭罗写的《瓦尔登湖》,里面记载着梭罗住在瓦尔登湖旁边的两年日子。其实,这背后也告诉着我们一个道理:我们一昧的追求财富,可是我们却忘了身边的美好。

其实,这更像是一个“大城床和小城房”的问题。财富固然好,可是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却也很容易为了财富而忘记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可是,家人和朋友却也是世界上重要的人。因此,我们可以放慢我们的步伐,去好好陪陪我们身边重要的人。


从《嘉莉妹妹》和《长恨歌》,探寻中外两位“堕落”女子的异同


04、作者德莱赛和王安忆的异同

曾有人说:“作者笔下的人物就是作者平日生活的反射。”而看过《嘉莉妹妹》的人,无不夸赞:“嘉莉妹妹就是男版的德莱赛。”那么,在写出这两个传奇女性的背后,他们的作者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首先,德莱赛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而王安忆也在青年时期吃过不少苦

德莱赛在贫民窟中长大,因此从小就对贫穷深恶痛绝。他仇恨财富却又向往财富,这个金钱观就被他投射在这部小说里,而他同样也是在贫穷中,18岁来到芝加哥谋生。而这,也是嘉莉妹妹的经历。

王安忆童年时期,生活算是比较富足。但是在青年时期,她参加了“上山下乡”。青年时期的这几年,对她来说,是一场身体和心灵的痛苦和磨难。而这,或许也是以后创作生涯的一个素材。

其次,德莱赛和王安忆的小说都是通过个体来展示一座城市

先说德莱赛。他通过描写嘉莉妹妹的上位史,来表示当时芝加哥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富饶,也通过嘉莉妹妹告诉我们,想成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也是芝加哥这座城市给我们的劝告。

王安忆也是如此。不管是《桃之夭夭》还是《富萍》,里面都有大篇幅的来描写上海底层人民的生活和上海的风情民俗。而王安忆也是通过女主角的生活背景来描写上海的这一个变化和底层人民的生活。

最后,德莱赛和王安忆的文字都是告诉我们“奋斗中蕴含着希望”

王安忆笔下的《富萍》和《桃之夭夭》,里面的女主角富萍和郁晓秋本来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可是她们面对着生活的磨难,依然不愿放弃生活,反而过上了好日子。

德莱赛笔下的嘉莉妹妹也是如此。虽然她的成长史在现代看来有些不齿,但是她不愿意放弃任何可以挣钱的工作,也因此机缘巧合下获得了歌舞团的工作,慢慢的成长为一个明星。

其实,这都是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奋斗,我们总会有成功的可能性。不管是嘉莉妹妹还是王琦瑶,或者是富萍。只要为生活努力,生活并不会永远的亏待你。


从《嘉莉妹妹》和《长恨歌》,探寻中外两位“堕落”女子的异同


既然,德莱赛和王安忆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可是不同国籍,不同成长经历的他们,自然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1、德莱赛在书中放入了自己,王安忆并没有

在《嘉莉妹妹》这本书里,大部分描写嘉莉妹妹的奋斗史,其实就是德莱赛本人的奋斗史。比如,嘉莉妹妹18岁就来到了芝加哥。而她的年龄,地点,其实都是和德莱赛一样的。甚至嘉莉妹妹抛弃别人,也是发生在德莱赛本人的身上。这也是那么多人说嘉莉妹妹是男版德莱赛的原因之一。

至于王安忆,她很少把她自己放进故事中。比如《天香》,其实是苏绣的一段历史。而这本书,也是通过对苏绣历史的一个改变。甚至是《长恨歌》这本小说,她的原型也是报纸上刊登曾经拿过上海小姐的蒋梅英。

与其说,王安忆并没有放入自己。但是她把自己放进了一个更大的格局。她希望通过一个人可以反映着一座城市。而德莱赛,就有点像写《纪实与虚构》时候的王安忆,那里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情绪。

2、德莱赛的文笔是自然写实主义加上跌宕起伏的情节,而王安忆则是通过大量琐碎的描写,来反映一个故事

德莱赛的文笔是以他自身为经历的一个蓝本。而这种自然写实的功力,是受到巴尔扎克、左拉、哈代等上一代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对德莱赛的影响。而在《嘉莉妹妹》中,跌宕起伏的环节,也让这本书增加了许多可看性。

至于王安忆,她会把更多的笔墨和篇幅放在看似不重要的细节描写里,比如很多热情却又愚昧的上海小市民,或者是上海底层的生活或者变迁。这些琐碎的描写,这一段普通的故事,拼接起来,就是一个庞大而又细小的故事。庞大在上海的底层人民,琐碎却又庞大;可是故事的主角永远就只有那么一两个。


从《嘉莉妹妹》和《长恨歌》,探寻中外两位“堕落”女子的异同


结语:

跳出《嘉莉妹妹》和《长恨歌》,我们除了关注两个“堕落”女子逆袭成为“名媛”之路,更应该关注的是造成“堕落”女子的原因,以及如何才应该用一种更好的方法去赚取财富。但,不管如何,一个女子的堕落除了环境的因素,也有着自己的因素。

希望,每个女子,能更爱自己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