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戰神慕容垂:不能做忠臣,那我就當皇帝

十六國戰神慕容垂:不能做忠臣,那我就當皇帝

一天和侄子聊天,侄子說:姑姑,我不願意姓王了,我問:那你想姓什麼?他說我願意姓慕容。這個姓霸氣、英氣、洋氣、俠氣。

被他一忽悠,我驟然童心燦爛,行,要不然咱倆偷偷改姓吧,但是不能讓你爺爺知道。

為了過把癮,我們直接把網名改成“慕容崇拜”和“慕容粉絲”。

01

“慕容貴族”,在南北朝好幾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是繞不開的話題。他們的故事自帶光芒,照亮南北朝的天空。那顆最耀眼的星自然是他——慕容垂。

不光我們凡夫俗子傻傻的仰慕,就連前秦皇帝苻堅也視他為偶像。

前燕建熙十年(369年),苻堅仁兄是本年度最興奮的“錦鯉”,幸福感把他砸得有些懵圈,時常狠掐自己的大腿,用此舉驗證是不是真事。

這又是怎麼肥四?

也怨不得人家苻堅十二萬分地激動,原來是慕容垂帶著他的部族和兒子們來投靠了他。苻堅以“郊迎”這種最隆重規格的禮儀,迎接他們父子來投。

慕容垂名震天下,為什麼甘居人下,來這裡俯首稱臣?唉!回憶滿滿都是淚。再牛的肖邦,也彈不盡他的憂傷。誰讓他之前碰上了兩任“翩若神經,宛若抽風”的走腎領導。

他是被逼上前秦的。江山將亡,說來話長。今天我們來揭曉一代“戰神”慕容垂的經歷和傳奇。

他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出生於東晉太寧四年(326年),含著金鑰匙出生,父親給他取名慕容霸,名中帶霸,但他為人謙和內斂,溫潤如玉。並且每一步的成長,都包含著委屈和打壓。

慕容皝特別寵愛自己的“五阿哥”。他從小就與眾不同,天資聰穎,文治武功樣樣精通,在眾兄弟中自然是秀木於林。

據《魏書·卷九十五·列傳八十三》記載,慕容皝曾誇他:“此豪達好奇,終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就因這句話,給慕容垂招來太大的麻煩和災禍。

十六國戰神慕容垂:不能做忠臣,那我就當皇帝

02

永和八年(352年),二哥慕容儁登基,他對這位弟弟十分嫉妒忌憚。採取一系列的打壓措施。

先從改名字開始吧。叫“霸”可不行,難道想稱“霸”?改成叫“缼”吧,因為慕容霸小時候喜歡遊獵,有一次從馬上掉下來,摔掉了門牙,這個極具侮辱性的名字,慕容儁的心腹一查,古文解釋說,“缼”有讖的寓意,於是再改,成了現在的慕容垂。大度忠誠的他選擇了默默接受。

光芒四射的弟弟讓慕容儁十分不舒服,於是只要有戰爭,就派慕容垂去打,當然他也許希望敵方能打死自己弟弟才好。

和後趙、東晉、冉魏、前涼這些國家相繼開戰。慕容垂已經記不清自己打了多少勝仗,只要出戰,必贏。

光壽二年(358年),慕容垂在前方為國家浴血奮戰,後宮裡慕容儁的“可足渾”皇后,皇后的姓有點難記,只要記住“可以足夠犯渾”就行。她挖空心思地陷害慕容垂的王妃段氏。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段氏出身名門又貌美、才高、重情、英烈。

出身寒門的“可足渾”皇后,開始羅織段氏行巫蠱之罪。段氏當然死不承認,她知道他們的目的是構陷慕容垂,想從她這裡打開缺口。

慕容垂完美的無可挑剔,上戰場勇冠三軍,戰績卓越。下派地方去搞建設、治安,也會幹得風生水起,政績斐然。

段氏被活活折磨死。

慕容垂強忍悲傷,知道他們的陰謀和伎倆,依然選擇了忍。

因為對髮妻的感情深厚,他接著娶了段氏的妹妹。嫂子“可足渾”皇后嚴重不同意,強逼著慕容垂娶她的妹妹,慕容垂無奈把“小可足渾氏”娶進門,這還不算完,又逼迫讓段氏當妾,讓“小可足渾氏”當正室。慕容垂依然忍。

十六國戰神慕容垂:不能做忠臣,那我就當皇帝

03

光壽四年(360年),慕容儁駕崩,他的兒子慕容暐繼位。

新帝登基後的7年,慕容垂過了7年舒心日子,因為是慕容恪當太宰,慕容恪是“四阿哥”,是能力品性俱佳的國家棟梁,他極力維護弟弟慕容垂,也很欣賞他。

建熙八年(367年),慕容恪去世,他臨死前一再囑咐慕容暐,只有重用慕容垂,才能國強民安。

慕容暐不聽忠言和勸告,推行“武大郎開店不用高個子”的治國理念。

他繼續壓制慕容垂,不但不重用,還超級猜忌。他讓慕容垂去鎮守龍城。

他最欣賞的是太傅慕容評,這個慕容評是他的爺爺輩,確實是“太富”,此人有兩大本事:貪腐斂財;陷害忠良。

慕容垂像一團橡皮泥,被他們捏來捏去,隨意捏成任何形狀。可後來發生的一件大事,讓慕容垂下決心逃離。

369年,東晉的大司馬桓溫率領五萬大軍攻打前燕。桓溫的名言是“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桓溫為什麼目標是燕國?聞聽慕容恪已死、慕容垂被排斥、新主闇弱。桓溫打得很順手,勢如破竹,前燕節節敗退。

慕容暐一看無力招架,想要逃跑。危難之際,慕容垂站出來,說自己去和桓溫對陣。先對敵,如果輸了,再投降或逃跑也不遲,於是帶著八千騎兵精兵,用巧計打敗了桓溫的三萬大軍。當然還有盟友前秦的軍隊截了桓溫的後路,東晉又死傷一萬,最後只剩下不足一萬,戰敗回國。

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世紀大戰——枋頭之戰。

十六國戰神慕容垂:不能做忠臣,那我就當皇帝

04

勝利歸來,保住江山。正常的做法是犒賞三軍和功臣,慕容垂的奏報早送到京都了,但被慕容評壓住,不但不報,獎賞的事門也沒有。

慕容垂忍受慣了,但他為那些拼力奮殺的勇士們叫屈,為那些出生入死的弟兄們叫屈,忿忿不平,帶有不滿的情緒。

慕容評更絕,和前面咱說的那個“可以足夠犯渾”的太后,共同密謀,想秘密殺害慕容垂一家。

有正義感的好心人來通風報信。

甚至有人勸他,憑他的實力和威望,現在造反絕對能成大事。這時的前燕已經今非昔比,政治腐敗,民心喪失,其實是不堪一擊的。是慕容垂用軀體支撐著搖搖欲墜的王朝。

豬油蒙了心,那可沒辦法。人家慕容暐和慕容評還自鳴得意,覺得很牛掰,居然能打敗東晉。

仁厚的慕容垂,最後選擇了出去避難。並說:“骨肉相殘而首亂於國,吾有死而已,不忍為也”,詳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

也不能坐以待斃啊,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慕容垂帶領全家和親信部族等投靠了苻堅。提一句,唯獨留下了“小可足渾氏”。

44歲的慕容垂投靠苻堅,他的氣場太大,走到哪裡都難掩光芒。該給苻堅發獎狀,他的胸懷寬廣,在古代所有帝王中,絕對是位居榜首。

前燕的頂樑柱慕容垂來投,苻堅再無後顧之憂。

370年,攻打前燕,迅速攻破都城鄴城。俘虜了慕容暐和慕容評,前燕滅亡。

十六國戰神慕容垂:不能做忠臣,那我就當皇帝

05

苻堅對慕容垂很是欣賞,但是苻堅的丞相王猛可就另當別論了,人都是有嫉妒心和私心的,他處處提防,還設計加害慕容垂。這就是著名的“金刀計”。

王猛這人絕對有曠世奇才,一直竭盡全力地輔佐著苻堅,深得寵信。但是陷害慕容垂這件事,辦得太過陰損。

他分了四步棋:

高薪收買了慕容垂的親信金熙;

讓慕容熙的世子慕容令在他的麾下聽令;

主動上門約慕容垂喝酒,趁酒醉時,騙來慕容垂隨身攜帶的金刀;

讓金熙傳假信給慕容令,慫恿他叛逃。

他利用時間差、口信、信物,把連環計設計的天衣無縫,步步緊逼,結果是慕容令掉進圈套,叛逃回前燕,最終被殺。

這邊又派人,用另一套說辭,把罪責推卸給慕容垂,勸慕容垂出逃,慕容垂果真中計,驚慌失措地逃離。

逃出去大約二百里,被他早安排好的人抓回。叛逃的罪該殺頭。又要表揚我們的苻堅同志了,他沒有怪罪慕容垂,還加以安慰,並繼續信任。

慕容垂經過這次栽贓,他的心情可想而知,每天如履薄冰吧,對於王猛給他安排的京兆尹這個小職位,他也是忠於職守毫無怨言。

這期間也有很多人不斷的進諫,據《晉書·慕容垂載傳》“且垂猶鷹也,飢則附人,飽便高揚,遇風塵之會,必有凌霄之志”建議說慕容垂是志向高遠之人,該除。

我們的好同志苻堅,對這些話一笑而過。

375年,直到王猛去世,他才沒有生命危險。

十六國戰神慕容垂:不能做忠臣,那我就當皇帝

06

慕容垂在這裡性命是保住了,但活得不愜意,懂了嗎?

慕容垂在前秦的14年,也參加過戰爭,次數不太多。但是他的名氣擺在那裡,即使不出戰,對手們也要掂量掂量。他像一面獵獵的旗幟,是前秦的安全符。

376年,苻堅滅了代國(拓跋氏),同年又滅了前涼,偌大的北方在苻堅手裡統一。

有實力有勢力,人就會膨脹,苻堅已經把北方擺平,又渴望當中原霸主。

王猛彌留之際曾鄭重告誡他,不要對東晉用兵。七年過去,苻堅早把勸告忘到九霄雲外。

人就是這樣,慾望無限量。統一天下的偉大理想,像一個懸掛在高空的氫氣球,美麗絢爛,他做夢都想攀上去。

前秦十九年(383年),苻堅不顧兄弟和大臣們反對,決定踏平江東,當有人再說長江天險,出戰不利時,苻堅驕傲地說:我雄兵百萬,士兵們把鞭子扔進長江,長江都會斷流。於是統領百萬大軍對東晉開戰。

這場戰爭,慕容垂是支持苻堅的,所以後世人評價他包藏野心。

淝水大戰,把苻堅的中原夢撕碎,慘敗。他領著千餘人逃到慕容垂管轄的地盤。

苻堅來逃難,部下們勸慕容垂說,這是好時機,天下已經大亂,殺了苻堅,正好成就霸業,天賜良機。

這些人遭到慕容垂嚴厲的訓斥,他說絕對不會忘記苻堅的收容和厚待,如果老天亡他,那是天意。他絕不做忘恩負義之事。這樣的處事,其實是英雄的豪俠和忠義。

隨後他把3萬軍兵送還給苻堅,讓他重振旗鼓。

前秦二十年(384年),以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苻堅被姚萇殺死。北方又出現動盪和分裂。

這種時局下,慕容垂不可能再依附別人,他從十三歲開始打仗,大小戰爭統計共三百餘次,從沒失敗過。被稱“一代戰神”當之無愧。

給別人幹,即使拋頭顱灑熱血,也永遠是打工。只有自己稱王,身心才不再飄零。再說他的才華、胸懷、格局,足以撐起一個帝國。

時機成熟。

已經59歲的慕容垂稱帝,建立後燕,光復燕國和祖宗基業。

英雄遇見英雄,誰是誰的“錦鯉”?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蝶夢依依 製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