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紅茶為什麼比一般紅茶耐泡?

金湯紅


是因為

雲南大葉種原料本身所含內質就極其豐富,在香氣、滋味上都是比小葉種的紅茶要好一些,而且也更加耐泡。

古樹鮮葉做成的紅茶,樹齡越大,高齡古樹茶鮮葉內含多酚類物質比臺地茶豐富,發酵時能出更多的茶黃素與茶紅素,咖啡鹼、水浸出物等的含量較高,茶湯內質更豐富。耐泡度也就更高。


不光耐泡度不同,香氣、口感滋味也有區別,古樹紅茶尤其明顯。

古樹紅茶因為樹齡較大、樹根深,吸收礦物質比較豐富,香氣沉穩持久悠長,細聞還能聞到野生古樹茶的獨特香氣,泡淡之後葉底都依舊有古樹茶香。


古樹紅茶滋味鮮醇甘甜,有獨特的山野氣韻,回甘生津明顯,相比之下普通紅茶口感就顯得單薄一些,回甘生津短暫也不明顯,湯感較弱。


懂茶帝


滇紅是雲南紅茶的簡稱,在中國紅茶史上屬於後起之秀,但是確實非常有特色,因為它是採用大葉種原料製作的紅茶,甚至還有很多古樹紅茶。所以在口感香氣方面比較高揚濃厚,帶有刺激性,令人印象深刻。滇紅比一般紅茶耐泡的主要原因在於以下這幾個方面。

第一,滇紅的製作原料與其他紅茶不同。正山小種和金駿眉的製作原料主要是以小葉種為主。祁門紅茶的原料主要來自於當地的櫧葉種,屬於中生種的類型。而滇紅的原料則源自於雲南的大葉種,具體又分為勐庫大葉種、鳳慶大葉種和勐海大葉種等。茶樹植株屬於喬木型,樹冠比較高大,自然生長的話可以達到5~6米,最高的可能超過20米。


這種喬木型大葉種茶樹葉肉肥厚,芽頭粗壯,主脈明顯,絨毛較多,內涵物質豐富。採用大葉種製作的紅茶顏色是烏黑色的,味道比較強烈,湯色濃豔,香氣較高,耐泡度相應也要比其他紅茶更高。

第二,滇紅茶樹的生長年限與其他紅茶不同。前面已經講過,其他的紅茶大多是以中小葉種為主。而中小型葉種經過人工的栽培種植,實際的生長採摘年限從種植第3年開始一直能延續二三十年,時間太長之後,小葉種就會進入到衰老期,需要重新改造換植。而云南滇紅大葉種因為是喬木型,其生長年限普遍較長,甚至有很多存在幾百年的古樹紅茶。


這些生長年限久遠的茶樹,茶多酚、咖啡鹼、兒茶素、水浸出物以及氨基酸等含量,比其他的茶樹要更多一些,內涵的物質更加豐富。所以在沖泡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多衝泡幾次。

第三,滇紅擁有獨特的種植生長環境。雲南是我國茶葉的原產地之一,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因其獨特的生長環境而形成了豐富喬木型大葉種茶樹種群,再加上溫度比較適宜,降水量豐富以及平均海拔高度,比其他的紅茶產區要更高一些。根據統計雲南省20多個重點產茶縣的海拔高度均超過1千米以上。


高山茶,因為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茶樹的生長時間較長,內涵的物質更加豐富。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生產的雲南紅茶,其耐泡度更高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獨特生長環境導致的多酚類化合物和生物鹼的成分,均屬於我國茶葉之首。

第四,增加滇紅沖泡次數的方法。滇紅條索肥壯緊結,金毫顯露。在沖泡的時候,可以適當將水溫控制在85~90度之間,這樣可以延長紅茶的沖泡次數。另外還可以通過控制沖泡出湯的時間,比如說在前一到三泡可以控制在3~5秒內,後面逐漸增加沖泡的時間,從5秒到10秒到15秒,這樣可以持續沖泡10泡以上。這也是增加紅茶耐泡度的一種方式。


予言茶事


滇紅茶因為以大葉茶為原料,構成茶湯的多酚類內含物質較多,所以比一般紅茶耐泡。

下面逐一分析:

一款茶耐不耐泡,除了它自身的質地,還要看沖泡的水溫,茶葉的用量,坐湯的時間。拿滇紅來舉個例子,主要看幾點!基因很重要。滇紅,

以雲南大葉種茶為原料製作,本身構成茶湯的多酚類內含物質更多。而茶葉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耐泡度。為什麼你泡的紅茶不耐泡?

  整碎程度不可忽略。茶葉越完整,就越耐泡。比如一些紅碎茶,由於茶葉中的物質較容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很差,只能喝上1、2泡,滇紅耐泡度卻是非常好。

  投茶量要準確。投茶量5克,對應的是標準的120毫升白瓷蓋碗。要根據泡茶容器的實際大小,以5克為基數,增減茶量。不然容器過大投茶量卻很少,它的滋味會很寡淡。

  沖泡水溫是基礎。滇紅如果用高溫沖泡,會逼出它的滋味,茶湯不僅容易酸澀,而且很不耐泡。喝滇紅水溫控制在85℃是比較適宜的。

  坐杯時間不宜過長。一開始出湯要較快,若是往後,它的浸出速率變緩,則時間稍稍延長。濃淡的把握,要以適口為珍為原則。

  茶葉的綜合評測

滇紅苗鋒秀麗完整,幹茶金毫覆蓋,細嫩綿軟。從觀感上就很舒服。

  一經熱水沖泡,聞香迷人,帶有愉悅的花蜜香氣。喝一下茶湯,口感純淨,有些霸道之感,轉而迅速覺得甜香蜜意。

  葉底色澤紅勻鮮亮,葉片柔嫩完整,有活性,大約可沖泡7泡以上。喝完後的杯底還會留香。而且這款有著200g大份量,是不可多得的口糧紅茶。

  

滇紅,源自雲南鳳慶。滇紅的生長環境是許多紅茶不能比及的。滇紅來自雲南鳳慶,海拔高,有雨熱同季和乾涼同季的特點,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冬暖夏涼,雨量集中,是生產滇紅的好地方。而且茶區雲霧繚繞、峰巒起伏,自古就有“日出見紫氣,雨來滿山雲”之說,品質優秀的滇紅幾乎都產自這裡。

  紅茶柔和,暖胃,香氣內斂。紅茶的比拼中,論誰的營養最豐盛,非滇紅莫屬。

  自大葉種茶樹本身就於普通茶樹的含有較多的茶多酚,經過紅茶的製作工序,形成對人體的有益營養物質也近乎倍於普通紅茶,成為紅茶中的佼佼者。從營養的角度上來講,抗氧化小能手的茶多酚類物質豐富,長期飲用對於人體有益。

最後祝大家在看頭條的時候能夠開開心心,每天過的快快樂樂,做事順順利利,身體健健康康!謝謝。


新農人助力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說一下中國紅茶的四大類,那就是滇紅茶、英德紅茶、正山小種、祁門紅茶這四大類,這裡說的一般紅茶,估計通常是指正山小種多些。

從樹種上來看,滇紅是大葉種,比起正山小種這些小葉種紅茶來說,品種的不同,耐泡度自然不一樣。

這是造成不同紅茶之間耐泡度的差異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因素,還有其他的樹齡,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古樹紅茶,那這個就更加耐泡了。


花香大紅袍


雲南樹種為大葉喬木,並且海拔高內含物豐富,如果茶胚地道的話,自然耐泡度高




常金651


因為雲南的茶和其他地方的茶有很多“不一樣”。

1.雲南的海拔比較高,海拔在1700米/3000米左右,而且海拔高的茶樹很多,空氣新鮮無汙染,日照好,而且有晝夜溫差。

2.茶樹樹齡比較大,大部分都是古樹,200/1000年的都很多,(當時茶葉不值錢,被砍了好多古茶樹,太可惜啦)樹大根深,內含物質豐富,內含物質豐富的茶耐泡度會高。

3,大葉種,內含物質豐富。

其實每一種茶都有獨特的“地域香”,每一個地方的茶都有不同的口感,哪怕製作工藝是一樣的。因為每個地方的土壤,空氣質量,空氣溼度,海拔,茶樹樹齡,周圍環境等等因素導致口味不一樣。

這裡有提到滇紅,在我知道的是茶葉的發源地就是(雲南)。在唐代雲南就有茶葉上供朝廷,後來天寶戰爭到安史之亂唐朝和雲南(那時候不是雲南,叫什麼忘記了)已經斷交了,在那之後陸羽的《茶經》問世。而茶也是興於唐宋。





簡解小主


滇紅茶

原指以鳳慶(原來叫順寧)為中心、用雲南大中葉群體種和勐庫大葉種經過微凋、發酵、揉捻、烘乾而成,它耐泡是因為原料品種以及生長環境。

上世紀抗日戰爭爆發,一位湘籍漢子馮紹裘帶領一幫人,在鳳慶潛心研發出來,因地處雲南(滇),故取名滇紅,據說:這個品牌的茶,在當時也為抗日作出貢獻。

現在的滇紅茶範指雲南所產的紅茶。

二十多年前,研發高產量品種,什麼高優、百號等等,產量、外形好多了,但不怎麼好喝了、不耐泡了,記住要好喝、耐泡,還是要選擇好的原料。





龍捲風22177686


決定滇紅茶耐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雲南大葉種獨特的茶種決定了它比其他茶具備更豐富的內質;

2、臨滄地區高海拔茶,茶底的苦味更重,說明具有更多的茶鹼,這些茶鹼在製作紅茶時發酵成茶多鹼,更易溶於水,所以我建議茶友使用100℃的沸水沖泡滇紅,而不是按沖泡正山小種那樣要先降溫再衝泡;

3、要想讓滇紅茶更好喝、更醇和,建議喝隔一年的滇紅。


黃爺說茶


古樹茶樹相對比較耐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