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人像可以用大光圈嗎為什麼?

柳侍墨


環境人像可以用大光圈。

什麼是環境人像?我的理解是有一定指向意義的環境裡的人像。比如教室裡的老師、工廠裡的工人、攝影棚裡的攝影師等等。也就是說人像屬於這裡,環境可以反向說明人像。

環境人像,人像依然是主體。環境和人像,強相關、互相依存。所以不能使用大光圈完全虛化。但適當虛化不影響我們看清楚環境,適當的大光圈虛化一點點背景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攝影作為藝術,常常沒有顛撲不破的公式。比如虛的主體、曝光不足的主體也可能是好作品;比如攝影作品裡的主體沒有一致的C位;比如未必畫面越簡潔越好等等。

也就是說環境攝影,一般是全景深,但是也可以用大光圈適當虛化最後邊的背景,以更好的突出主體。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環境人像的一些簡單的見解。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幫忙點個贊。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見,可以留言指點,謝謝。


攝影中級班


環境人像可以用大光圈嗎為什麼?我的回答是可以選擇性的用。

所謂環境人像,字面理解就是帶有環境信息的人像。但是這個環境要和人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否則就是旅遊紀念照了。

比如這個環境就是人物工作或者生活的環境。這個環境可以起到對人物的身份、職業、信仰、生存狀態、生活方式等信息的說明。甚至對人物的情緒表達有一個鋪墊作用。


所以環境人像儘管拍攝的主體是人物,但是環境信息也至關重要。題主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我想可能是擔心大光圈鏡頭會把背景信息虛化的緣故吧。

拍攝環境人像的鏡頭光圈怎麼設置,這個要看具體的拍攝環境了。如果環境(背景)和人物幾乎處在同一個焦平面內,那麼光圈只要不是特別大的話,人物和環境信息都能交代清晰。

另外,如果拍攝環境比較暗,大光圈可以增加進光量,尤其是手持拍攝,保持一個安全的快門速度還是很重要的。所有說還是把人物拍清楚為主。至於環境信息,只要不是虛的一塌糊塗,能交代出該有的信息就好。

再有,如果是相對遠距離的拍攝,鏡頭光圈的大小對環境信息的虛化程度影響也不是很大。

總之,光圈的大小隻要不影響環境信息的表達為好。一般來不建議使用大光圈,但是特殊環境下,在儘量不影響環境信息的情況下可以適當使用大光圈。

本文配圖中的圖1和圖2就屬於環境人像,圖3則是旅遊紀念照,大家自行體會一下。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也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支持。


手機攝影手冊


可以,景深小防止背景過於雜亂;快門速度快,便於抓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