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醫患關係會這麼緊張?

人民小醫生


其實從醫生這個行業出現開始,醫生和患者的關係,就存在衝突。哪怕是在古代,醫生也可能因為看不好病被打,甚至一不小心就被砍頭了,就連神醫華佗也免不了被病人給害了命的命運。

現代社會,隨著醫學的發展,各種檢查手段取代了原本僅僅靠個人知識的望聞問切。而網絡大爆炸帶來的信息革命,讓很多人的信息來源魚龍混雜,這就導致了醫生和病人之間,信息的更加不對等。

而媒體們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一個好的媒體可以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自媒體時代的口誅筆伐,為了吸引眼球而帶的節奏,也讓很多人起到了一些反面的作用。人血饅頭可以帶來流量和金錢,有的人才不會管什麼醫患關係緊張不緊張。

醫患關係緊張不是一天兩天,有醫生有病人,就有醫患關係。現代的醫患關係緊張也並非一日之寒,在將來也不可能完全消失。緊張的根源還是在於信息不對等和訴求得不到滿足,從而引起了衝突。

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理由都歸結於病人的不理解,也不能因為一些醫生的不作為,不正確的行為而把所有過錯都推到醫生身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醫患關係的改善之路,必將是一個長久的努力過程。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從國家把本該屬於公共服務的醫療機構推向了市場,醫院為了生存和斂財開始,不改變醫院迴歸公益現狀醫患關係惡化將持續發展。


東風神速


老實說,現在醫生確沒什麼本領私技術,全靠醫療儀器看病,小小感冒花幾千元,全身查個遍,還不如當年的赤腳醫生本領大,我們這裡有位七十多歲的老赤腳醫生,每天看病的擠滿了患者,什麼疑難雜症都來尋醫,最多不過一百元醫療費。


用戶6265159764302


當醫療機構進入市場化後矛盾就隨之而來了!一個要治病一個要賺錢矛盾是必然的!


JACKY8891


1.自醫療體制市場化,醫療商業化以後醫患關係日趨緊張,矛盾愈演愈烈

2.遍地開花的以蒲田系農民為主體的私營醫院批准其行醫,不但擾亂了良好的醫療秩序更慘烈的結果是敗壞了醫德。

3.一切向錢看的大環境使部分醫院和醫生走上了貪心斂財甚至是貪腐之路導致本己矛盾的醫患關係雪上加霜。


手機用戶醫者一1


我認為是從醫生向病人索取紅包開始的。本來,醫生應該奉行救死抉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後來,一切都向錢看,甚至明碼標價。據某地醫院傳聞,婦產科生孩子,需要剖腹產,頭天,手術醫生會來告知,明天我主刀,病人家屬會遞上1000元的紅包,再會兒,麻醉醫生來了,一句明天手術我負責麻醉,又遞了個紅包,800元。這已經成了慣例,你不送行嗎?萬一……到醫院看病,並不都是有錢人,有的已經是家徒四壁了,再這樣下去,病人能不怨聲載道嗎?醫患不緊張嗎?我是個老病號,雖不是廈門人,但家離廈門近,所以有個風吹草動,我都去廈門的醫院診治。先後到過,海滄醫院 ,廈門第三醫院,廈門中山醫院,廈門心臟中心等,他們都是不用送紅包的醫院。他們的服務態度也另人滿意,不管是醫生,護士,還是相關人員,都是這樣熱情,貼心。你說,這樣的醫院,這樣醫護人員,你會去對他們施暴嗎?所以,有果必有因,我認為,人要以誠相待,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矛盾不激化,哪來的緊張關係。我認為,廈門的醫院這方面做得好,沒紅包醫院,起碼先獲得患者的信任。這是我個人的感受,對不對,大家都可以商榷。


樂天知命57085860


15年因痛風去株洲某醫院看大夫,左說右說,大夫堅持要我去照個片,好嗎,一個片花去了我幾百塊錢。然後看了片子,診斷結果是右膝懷疑是骨質增生或骨刺。然後大手筆開藥,記得有一種消炎止痛的藥一下子給我開了二十盒!反正那天我從醫院出來後,總有一種被騙的感覺。16年,我媽因為關節炎也到了同一家醫院治療,我順便把頭一年照的片拿給主治大夫看看。大夫看了片子,一口認定我這是關節炎,並且說是和我老媽的一模一樣。我蒙圈了,到底是哪個大夫是對的。兩次就診,花費千多塊錢,痛風卻一直不見好轉。如此就更加使我對醫院有了不同的看法。


點點蟲蟲飛1


給你們說個真實案例,17年我的大腿內側長了很多癬,又癢又疼,就去了市人民醫院檢查,那個醫生給我檢查了很多項,最後和我說可能是梅毒,當時我就嚇傻了,藥都沒拿就跑去另外一家醫院檢查了,和那位醫生說了我的症狀,安慰我說那只是癬叫我放心。你們說我當時是什麼心情


虎譚煎餅


我有一個堂哥在石家莊某醫院是個外科大夫,90年代的時候堂哥醫院的廣告在電視上,收音機上播放的相當厲害,就很多種疑難雜症。我們同學有一個皮膚病的託我找堂哥,去醫院看皮膚病。我給堂哥打了一個電話,打問他們醫院看皮膚病的效果怎麼樣,堂哥說,科室都外包了,都是騙人的遊醫,一年往醫院交很多錢呢……。就是從醫院外包科室開始醫患關係緊張起來了!


老闆72349016


外賣小哥倒在了送餐路上,猝死症狀。一群人抬著他火速衝向醫院急救,醫院保安和護士見狀立馬幫忙把病人抬入急救,其中有一個護士用發顫的手撥通了醫生的電話。


搶救幾十分鐘,以失敗告終,確認死亡。

暫時無法聯繫家屬,所以只能先把死者送往殯儀館冷凍起來。


送他來醫院的人都無法和死者家屬取得聯繫,死者手機有密碼鎖,醫生把他的手機卡取出來裝到自己的手機裡,挨個撥打通訊錄裡的電話,終於聯繫到了死者的妹妹。


一群家屬浩浩蕩蕩來到了醫院,直接要找院方給個說法,為什麼他孩子還沒死就送去冷凍了?說著濃厚的方言,罵著難聽的話。一位懷孕四個月的女醫生(參與了搶救)出來給他們解釋,凌晨兩三點,一個孕婦,面對著十幾個罵罵咧咧蠻不講理的中老年人,試著講解判定死亡的醫學定義和死亡原因的檢驗流程。結果可想而知,女醫生被罵的受不了,躲了起來。


她是在凌晨義無反顧地去搶救猝死病人的醫生,盡了100%努力但還是挽救不了這條生命,出了手術室,等待她的不是安慰、是咒罵和威脅。


(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