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墓”為什麼會在杭州西湖?

歷史一書生


抽菸、喝酒、燙頭,於大爺的三大愛好。

呸,這個於大爺還好著呢,那為什麼杭州會有一個“于謙墓”呢?

于謙,作為明朝的名臣,民族英雄,卻最終被誣陷,含冤而死,那于謙到底為何而死呢?

1449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之下,不顧群臣的反對,把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太子,並且讓自己的弟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瓦剌。由於在軍中各項軍事政務都由王振專斷,行軍速度極慢,並且經常隨意性更改行軍路線,導致士兵們疲憊不堪,由於組織不當,指揮錯誤,加之士兵的疲憊不堪,使得瓦剌軍抓住機會進攻未站穩腳的明軍,使得明軍大敗,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位大臣戰死,而明英宗則被俘,耽誤戰機的王振慘遭殺害,製造了震驚朝野的“土木堡之變”。

瓦剌軍大勝,一直進攻至北京,而此時的京城只有十萬的老弱兵力,很多人主張南遷,就在這時于謙力排眾議,反對南遷,擁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就是景泰帝,加固京師城防,最終贏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而於謙也成為了明朝的大功臣,成為了新一任的兵部尚書。

但是,瓦剌不久之後將俘虜的明英宗送了回來,而國家已經有了新的皇帝了,於是這種尷尬的景象就出現了,但是明英宗卻知趣的去南宮坐起了太上皇,本以為這樣就可以了結一生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到了1457年,景泰帝朱祁鈺病種,而石亨、徐有貞等人竟然迎太上皇恢復皇位,並把于謙等人逮捕入獄,這就是著名的“奪門之變”。

本不想殺于謙的明英宗,又害怕復辟之事出師無名,只得將於謙推出崇文門外斬首,一代名臣就這慘遭殺害。

但是死在北京的于謙,為何墓會在杭州呢?

都督同知陳逵,深感於謙的忠義之心,於是就幫他收殮屍體。

于謙出生在杭州的錢塘江,杭州是他魂牽夢繞的故鄉,於是在一年之後于謙的養子的於康,將其遺骨遷到杭州,並將其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

明孝宗繼位之後,追于謙為少保,追諡"肅愍"。明神宗時,改諡"忠肅"。,而於謙墓與岳飛墓、張煌言墓都葬在西湖之畔,而三人也並稱為“西湖三傑”。


歷史文武君


于謙平生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但是最近新聞上面沒有聽說于謙“仙逝”啊,怎麼搞的人還在,墳就已經修好了?

慢著,等一下,肯定有一點問題。然後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一個于謙,可不是講相聲的于謙。正如之前的文章當中,不是也有一個周立波,死後把遺產全部捐掉嘛。

于謙的前半生可謂是順風順水,24歲便考中了進士,從此可謂是順風順水。當然古代更講究裙帶關係,于謙的前半生之所以能夠平步青雲,主要還是有人賞識他。

當時朱高煦叛亂,明宣宗御駕親征,于謙擔任御史。後來朱高煦投降,于謙當著眾人的面把他罵得抬不起頭,跪在地上一個勁的說罪該萬死。明宣宗甚是欣慰,給他提了官。

在明宣宗、明英宗時期,于謙出任晉豫巡撫。結束任期準備走的時候,幾千人請求留下。在他治理的時間內,晉豫百姓安康,土匪連山都不敢下。可惜于謙回到朝中後,開始出現轉變。

明英宗初年的時候,朝廷當中還有三楊三人為官清廉,處處為百姓著想。再加上于謙也是如此,所以說但凡於謙提出來的建議,基本上可以立刻得到實施。但是後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主事。

一時間大量的人前來巴結,唯獨于謙每次上奏的時候,都不給他送任何禮物。結果被他記恨在心,挑唆別人彈劾于謙,結果於謙被打入大牢。還是幾千名百姓上書,才把于謙給放了出來。


在正統十四年的時候,瓦剌軍大舉來犯。太監王振極力攛掇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中了敵人的陷阱,明英宗在土木堡地區被俘虜。消息傳回北京之後,一時間朝堂大亂,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此事。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來星象有變,應該南遷到南京。結果此人被于謙大罵一頓,拿南宋的事情來舉例子,認為遷都會動人心,力主留下來抗敵。他的建議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此時攝政王郕王也就是後來的明代宗,非常信任於謙,把他提任為兵部尚書,負責保衛京城的安全。同時為了懲治王振,很多人提出來應該把他誅殺。

但是由於王振在朝廷黨羽眾多,雖然建議提了出來,但是遭到很多人反對。明代宗準備擇日再議,但是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出手,當場打死了王振的黨羽馬順。

因為在所有的反對聲中,他的話語最響。當時明代宗(此時還不是),嚇得立刻要退走。還是于謙使勁架著他,才讓他看著馬順被打死都沒走成。

如果當時所有的人都軟弱,也就沒有明朝後來200年的基業了。考慮到太子還小,于謙等人就奏請皇太后,希望能夠把郕王立為皇帝。雖然他推脫再三,但是在於謙等人的堅持下明代宗登基。



雖然後方有了主心骨,但是瓦剌大軍挾持明英宗打到了北京城下。這也是由於瓦剌軍多次用政治要挾,告訴他們如果不投降,就殺掉明英宗。但是另立新君又沒有人敢提出來建議,擔心明英宗秋後算賬。

然而於謙不怕死,他提出了江山為重君為輕的話語,也就有了明代宗。不過由於明朝的精銳,基本上都淪陷在了土木堡。北京城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加起來10萬人不到,如何抵擋即將到來的大軍?

雖然于謙是一個文人出身,但是此次保衛戰充分體現了他的膽識。打仗主要有三點需要解決,第一是武器裝備,第二個是人員,第三個是糧食。

他一邊命令各地緊急加制武器裝備,一邊動員全國參軍,另外還讓前來北京的士兵自帶乾糧,有運輸乾糧前往北京的商戶,一切費用也是由朝廷承擔。

因此在短短的時間內,解決了這些大難題,明朝也終於有了一戰之力。在後來將近4個月的保衛戰當中,于謙始終都是戰鬥在第一線。並且下了死命令:這場戰役要麼贏要麼死,誰都不準開城門。

經過幾個月的戰役,再加上軍民齊心,終於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勝利。雖然後來明英宗回國,但是被明代宗軟禁起來。由於此時于謙立功最大,明代宗也是對他呵護有加,升官加薪是最基本的。


而於謙本人也沒有得意忘形,仍然恪守之前的兢兢業業。但是沒想到幾年之後明代宗去世,明英宗在徐有貞等人的策劃下重新奪權。很多人擔心的事情終於來了,明英宗對於謙來了一個秋後算賬。

據說于謙不僅遭受了凌遲知死,死後甚至還被砍去了四肢。由於于謙本人便是杭州人,所以他死後,百姓自發的把他的靈柩運回到了杭州埋葬,因此杭州就有了一個于謙墓。

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諷刺,于謙基本上犯的是和岳飛相似的錯誤,結果下場是一個都比一個慘。但是面對國家危亡之時,兩人是拋棄個人的性命,大膽的做出如此決定,實在是令人欽佩。

杭州西湖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如今埋有于謙、岳飛、張蒼水(三人稱西湖三傑)、武松、秋瑾等人的墓穴。不過很多人對於謙並不瞭解,也是由於相關宣傳不多的緣故。所以說相對於岳飛墓,此地比較淒涼。


史之策


于謙雖然是在北京被殺的,但中國人都有落葉歸根的傳統,因為于謙是杭州人,所以他死後的最好歸處應該是杭州老家。

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想要落葉歸根談何容易,還好一個叫陳逵的官員感動于謙的忠義,便收斂了他的屍體。在一年後,他的樣子接收了棺木並葬在了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而於謙也最終“迴歸故里、落葉歸根”。

于謙的墳墓會在杭州西湖邊上,也是比較有淵源的事。

當時的南宋英雄岳飛,也是一位忠臣,而他的屍首也是被人偷偷的背出來後,葬在了西湖邊上。于謙跟岳飛一起埋葬在這裡,其實也是有一種用岳飛的典故來諷刺明朝皇帝的意思。當時的人認為,岳飛跟于謙都是忠臣,也都是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讓英雄含恨而死,兩人葬在一個地區也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吧!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虜後,于謙升任兵部尚書,他力排眾議反對南遷,擁立景帝繼位後調集全國兵力守護北京。在北京保衛戰中,于謙領導明軍擊退瓦剌軍,取得了勝利。也先本來想趁俘虜明英宗後向明朝索取物資,但得知明朝已經擁立新帝,在幾次談判破裂後,無奈放回明英宗。

景泰八年,明朝二帝爭奪皇位,成為“奪門之變”,明英宗復辟,而護國功臣于謙因當時擁立景帝,而招英明懷恨,最後以“謀逆罪”被殺。最後屍首被陳逵偷偷收斂,贊於三台山,可憐一代忠臣竟落得如此下場,讓人不甚唏噓。

成化二年,于謙案終於被平反,明孝宗為了表彰于謙的功績,賜諡“肅愍”,並在于謙的墓旁邊建了功祠,設春秋二祭,形成了祠墓合一的格局,這也算是對忠臣的一個比較好的交代了。可惜于謙墓回來被毀,儘管1982年是被重建,但原本的格局已經無法復原。

除了岳飛和于謙外,此地還埋葬了另外一名忠義之士—張蒼水,後人因對三人的尊敬,將他們併成為“西湖三傑”。

1988年,為了紀念了于謙誕生600逐年,政府在其墓道兩側配置了仿明式石翁仲、石獸、牌坊等,再一次修復于謙墓。現在的于謙墓已經成為了西湖重要的風景旅遊景點,每天前往祭奠于謙的遊客絡繹不絕。


大國布衣


在相同的名字之下,明朝的于謙有著與現在於謙完全不同的人生境遇。

明朝的于謙出生於浙江杭州,是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

他的性格與他所寫的詩一樣,非常的剛直,不為權貴所折腰,在英宗時期所有人都忙著掐媚權宦王振的時候,于謙挺直了自己的腰,避身在了汙濁之外。

而也由於他在朝堂中的置身度外,導致他受到了王振的記恨,被王振找個藉口關押了起來。


要不是百姓們知道他的廉潔、感恩他在職務上的盡心盡責,特地聚眾為他求情的話,可能他就栽在了王振的手中。

在明英宗御駕親征使得明朝核心大軍盡數敗於蒙古人之手後,明帝國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在蒙古軍隊的逼近下,當時朝堂中不少人就動起了遷都到南京的念頭。

而也正在這個最危急關頭的時候,于謙站了出來,當時,他言辭激烈地駁斥了朝中大臣們遷都到南京的想法,力主死守在北京、抵住蒙古大軍的侵襲。

然後為了更好地抵抗蒙古人的進攻,他就帶人擁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使得明帝國重新出現了主心骨,並調集各地軍隊來到北京抵擋住了蒙古人的進攻,使得蒙古人最終只能無奈地折返回去。


如果歷史中於謙沒有制止住大臣們南遷的想法、沒有帶人守住北京城的話,那麼明帝國的命運將會是非常可悲的。

接下來,明朝最好的結局就是如同歷史中的南宋一樣,在南遷之後,憑藉著長江的阻隔擋住蒙古大軍的侵襲,成為一個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權。

而最差的結局就是堅守於北京,這時候可能會如同明朝末年一樣,在都城和皇帝被滅之後,力量徹底潰散,直至被滅國。

從這種種危險的結局,我們就可以知道于謙為明帝國所做出的貢獻有多麼巨大了。

洗刷冤屈的于謙

不過他這位大明江山的恩人結局卻並不是特別好,由於他擁立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鈺死得早,所以在曾經被蒙古人俘虜的明英宗重掌大權後,在明英宗手下一些奸臣們的慫恿下,于謙就被明英宗抄家、判處了死刑。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于謙一生廉潔,所以當明英宗在派人抄了他的家時,竟然無法在他的家中找出太多錢財,他家中唯一最珍貴的東西,就是被他珍而重之保存起來衣袍、鐵劍。



這些物品,正是明代宗感念他的功勞賜予他的。

在於謙被處死後,很多人恐懼於朝中奸臣的報復而不敢收斂他的遺體,在這個時候,唯有一名將領因為太過於敬重於謙而幫于謙收斂了遺體,然後將其遺體轉交給了其養子。

至於在北京被處死的于謙後來為什麼會被下葬在杭州西湖旁邊,主要原因就是于謙是杭州人,為了讓他的遺體落土歸根,他的養子才會帶著他的遺體千里奔波回到了杭州,下葬在西湖邊上。



在明英宗去世後,明英宗的兒子成化皇帝繼位,正是在這個時候,被從流放地放回來的于謙之子找到了成化皇帝,請求成化皇帝為他的父親平反。

而成化皇帝顯然也知道于謙對大明江山的貢獻,所以在於謙之子的請求下,他也不管于謙的罪名是不是自己父親決定的,直接就給於謙平反了。

然後在朱佑樘上位後,更是直接給於謙追授了光祿大夫、柱國、太傅等的榮耀,在他的墳墓周圍給他修建了一座紀念祠堂,以感念他的貢獻。


孤客生


一說到于謙墓大家肯定會納悶,那人活得好好的,怎麼會有墳墓?其實我們說的這個于謙是明代的忠臣,跟後世油嘴滑舌的於大爺可不是一個人,更不是一類人。

于謙是個民族英雄,是個耿直不阿、頂天立地的國家棟梁。他曾經寫過一首流傳千古的詩叫《詠石灰》,生動地表達了自己的價值取向:"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他的一生,大義凜然、光明磊落、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把榮辱和生死置之度外。

土木堡之變,英宗皇帝親征被俘,明朝的精銳在戰鬥中損失殆盡。大明人心惶惶,大臣驚恐萬狀,太后不知所措。投降派侍講徐珵(即徐有貞)等人被瓦剌嚇破膽,提出遷都南京以避鋒芒。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關鍵時刻於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在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一大批主戰派官員官員鼎力支持下,攝政的郕王朱祁鈺堅定了抵抗到底的決心。

在於謙和眾大臣努力下,明朝終於打退了瓦剌的多次進犯,打贏了北京保衛戰,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迫使他們求和,釋放了被俘的英宗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在執政的時候非常信任於謙,但于謙從不阿諛奉承,代宗大興土木,他敢於站出來直言相勸。代宗生活有一點奢侈的苗頭,于謙毫不諱言,以百姓疾苦來打動他。

于謙掌握軍權,但對於部下的過失,于謙從不護短,一旦發現,就毫不留情指出來,觸犯法律的依法嚴懲、毫不手軟。

由於剛直不阿的于謙不太顧忌官場潛規則,遭到了一幫大臣們的圍攻和打壓。

都御史羅通說于謙誇大戰績,矇蔽聖聰,御史顧曜說于謙家長作風,獨斷專行;大家紛紛整他的材料,把他當做眼中釘。

幸虧明代宗朱祁鈺慧眼識珠,保持清醒,排除干擾,對於謙繼續委以重任,才可以讓他施展才華,實現抱負。

可是英宗皇帝被釋放後,一幫妒忌于謙的文武大臣為了個人私利,支持英宗復辟,在公元1457年正月發動了奪門之變,病入膏肓的皇帝、代宗朱祁鈺被趕下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被將軍石亨和文官徐有貞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于謙不幸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在眾人的蠱惑下,英宗下定了除掉于謙的決心。

這年正月二十三,于謙被朝廷下令以謀反罪處死,在自己曾經誓死保衛的崇文門外從容就義,年僅59歲。

于謙被處死後,他的"反動事蹟"被通告各地,各級官府發動人民憤怒聲討。

于謙"謀反"被處死,全國人民不明真相,但三軍將士對此心知肚明,知道于謙是忠臣,是被冤枉的。

有一個叫朵兒的指揮官,得知于謙死訊,前往刑場,用酒肉祭奠忠魂;儘管後來他受到上司責罵鞭打、但第二天繼續去祭奠。

都指揮僉陳逵愛憐于謙的忠勇,冒險將他的屍體收斂。

因為于謙出生在杭州,于謙被害一年後,過了一年,他的養子於康把于謙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

于謙死後,當年陷害於謙的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謀反的謀反,貪汙的貪汙,瀆職的瀆職,先後被處死。內憂外患的時候,英宗這才想起于謙的好,但為時已晚。

明憲宗成化初年,為了籠絡人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搞建設,朝廷開始平反冤假錯案,于謙被恢復官職,沉冤得以昭雪,他的兒子于冕也被赦免。

五十多年前的特殊歲月中,由於人所共知的原因,于謙墓和不遠處的岳飛墓、武松墓都被年輕人毀壞。

直到1982年,有人提出重建於謙墓,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重新建造了于謙墳墓。修建後的于謙墓高約2米,四周用青磚砌成,墓碑也重新刻寫,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諡忠肅於公墓"字樣,墓前還專門設有祭桌和香爐,以供人們祭奠。

20世紀末的1998年,是于謙誕辰600週年,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有關部門在墓道兩側新增了一座仿明式石翁仲、一對石獸及一座牌坊,對墓區環境進行了大幅度整理,于謙祠也被修葺一新,並建立了于謙名字命名的景區。

于謙墓、于謙祠如今已成為西湖的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忠烈永垂不朽,陷害他的小人和姦佞遺臭萬年。于謙有知,也該含笑九泉了。


歷來現實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確認一下,這個“于謙墓”的主人是哪位。現在提起于謙,恐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會想到那位抽菸、喝酒、燙頭的于謙老師。

顯然,這個問題的主人公不是我們可愛的於老師。那問題的主人公到底是誰呢?我給大家說一首詩,大家就知道是誰了。

《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石灰吟》可以說太過出名了。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那麼答案出來了,問題的主人公是明代的于謙,他寫了一首流傳至今的《石灰吟》。

那麼這位明代的于謙又是何許人也呢?根據《明史.于謙傳》記載,于謙是明朝名臣,永樂十九年進士出身,宣德初年,任命于謙為御史,于謙開始了仕途之路,最後到正統十三年(1448),到京師任兵部左侍郎。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時,他堅決反對遷都南京,擁立景帝,調集各路軍馬嚴守京師,升兵部尚書。保衛京師時,他親自督戰,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刺軍的進攻。加少保,總督軍務。

于謙為官清廉正直,從不巴結權貴,不避嫌怨,所以和權臣石亨、徐有貞及宦官曹吉祥矛盾很深。

上面講到了一個歷史事件,土木堡之變。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英宗被俘。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的士卒不到十萬,人心震驚惶恐,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于謙請成阝王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馬上開赴京師,依然策劃部署,人心稍為安定。于謙立即被升為兵部尚書。可以說,此時的大明王朝可是靠著于謙在撐著。

後來,英宗被也先俘虜了一年,發現明朝內部並沒有什麼異常,就把英宗送回來了。可這時候是景帝在位,景帝又是于謙在危難時刻為了明朝推舉上去的。于謙同意接納英宗回來,但是還堅持景帝為皇帝。

等到景帝八年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幫助英宗復位,英宗又重新當上了皇帝,景帝被囚禁,于謙也被下獄。最後于謙被判謀反罪,處以極刑並被抄家,族人流放。為什麼于謙被誣陷謀反罪成立呢?就是上面說的,英宗出征之前,立自己的兩歲兒子為太子,可英宗被俘之後呢,于謙卻擁立了景帝。而後來幫助英宗復位的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跟于謙還有矛盾,在英宗面前說了很多於謙的壞話,受盡委屈的英宗聽信了讒言,所以才使得於謙蒙冤受難。

于謙被處死的時候是被拋屍街頭的,根本無墓可言。所以在北京自然沒有他的墓。

等到成化初年,于謙的兒子于冕被赦免之後為父申冤,于謙得以平反昭雪。

弘治二年,明孝宗追封于謙,並且賜在墓建祠堂。于謙是杭州人,所以他的墓,與祠堂自然就建在杭州了。

以上,便是我的答案,我是神哥話古文,希望大家認可我的答案能夠給點個贊,謝謝!


神哥話古文


于謙是杭州人。


雖然于謙才學過人,而且是進士及第,不過一直也只是當了一個小小的御史。宣德元年于謙的人生迎來了轉折,主要是因為他罵人罵得太漂亮了。

宣德元年,朱瞻基平定了他的叔叔朱高煦的叛亂,估計是為了顯示一下勝利者的威嚴,朱瞻基就指派身邊跟著出來的御史于謙痛斥朱高煦,讓他認識了造反的錯誤。結果於謙引經據典,罵的朱高煦無地自容。小皇帝朱瞻基聽了幾乎要拍手叫好,一開心就升官兒,直接升了江西巡按。之後仕途越來越順。


雖然在明英宗一期時和權監王振發生了衝突,不過由於在百姓和其他官員中風評極佳,也沒發生什麼大事。


後來,土木堡之變,大明精銳盡喪,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都被蒙古人抓去了。


許多膽小怕事的人主張像南宋一樣南遷,以保證大明的半壁江山。但是于謙力排眾議,不僅擁戴明代宗朱祁鈺繼位,還堅持固守北京城,並且親自整頓京城防務督戰。


于謙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可以說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才保住了大明的江山。


後來,明英宗以及一干人等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登上皇位(明英宗二期)。


幫助明英宗奪回皇位的人力主殺掉于謙,理由是明代宗重病時,于謙等人不想著讓明英宗重新繼位,而是想重新迎襄王做新皇帝。


聽到手下的話,剛剛又重新坐上皇位的明英宗確實有些猶豫,畢竟大明的江山都是于謙保下來的,支支吾吾地說:于謙確實有功勞啊。


但是幫助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的一干人等勸說,不殺于謙,明英宗復位師出無名。


這樣明英宗思考了一下,才決定殺掉于謙。


于謙為什麼會被殺呢,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危急時刻擁立了明代宗。等到明英宗復位之後,對於明英宗二期的一干班底來說,他就是前朝舊臣,是要被除掉的對象。


于謙被殺之後,許多仰慕他的人幫忙收斂了他的屍體,不久之後,于謙的養子於康將屍體帶回,安葬在於謙的家鄉——杭州。


一盤拉條子


小編也是一名謙粉,但是小編說的這個于謙不是說相聲的那個於大爺,說的而是于謙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的于謙,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說到到。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杭州)人。

于謙墓

曾任監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撫。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後,升兵部尚書,擁立景帝,抗擊瓦剌南侵,捍衛京師。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復位後被害,次年(1458年)歸落於杭州三臺山。成化二年(1466年)詔復原官,弘治二年(1489年)詔立祠墓側,額曰"旌功"。墓於1966年底毀,1982年重修,現存於謙祠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佔地面積4618.21平方米。墓坐西朝東,平面呈馬蹄形,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前立"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諡忠肅於公墓"碑一方, 1982年由書法家沙孟海重書。墓道長100米,墓前祭臺,香爐均為明代遺物。

于謙是明代名臣,他和岳飛、張蒼水並稱"西湖三雄"。于謙(1398-1457),明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廷益。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後,從兵部侍郎升任尚書,擁立景帝,反對南遷。調集重兵,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剌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次年(景泰元年),也先因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景泰八年(1457年)"奪門之變"中英宗復辟,于謙以"謀逆罪"被殺,葬於三台山。

少年立志,十二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十二歲時于謙即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為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于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授御史,後官至兵部侍郎。

于謙像

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舉侵犯邊疆,宦官王振建議英宗親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京師震動。皇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將於謙擢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向南遷都避敵,于謙挺身而出,駁斥了各種投降主義的論調,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堅持保衛北京,繼續抗敵。九月郕王即帝位,為明代宗。十月,也先挾持英宗破紫荊關威脅京師,于謙分遣諸將列陣九門迎敵,並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弟孛羅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請求議和,同意歸還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宮,稱上皇。當時閩浙有葉宗留、鄧茂七,廣東有黃肅養分別叛亂,湖廣、廣西、貴州等地均有少數民族作亂,都被于謙平定。

景泰八年,將軍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發兵擁立英宗復辟。英宗復位後,石亨和曹吉祥等誣陷於謙製造不軌言論,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理案件,判定於謙犯謀逆罪,判處死刑。英宗以于謙對國家有功,不忍心殺他,徐有貞奏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遂以"意欲"謀逆罪處死,其子于冕充軍,發戍山西龍門,其妻張氏發戍山海關。《明史》載於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沒時家無餘資。錦衣衛發現于謙的正屋大鎖牢牢鎖著,裡面放著皇帝御賜的蟒衣、劍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淚。成化年間,其子于冕獲赦,上疏為父平反,明憲宗親自審理,弘治二年(1489年),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肅愍"。葬於杭州西湖三臺山麓,賜祠於其墓曰"旌功"。萬曆年間,明神宗改諡號"忠肅"。留有《於忠肅集》。後世尊于謙為民族英雄。

明成化二年(1466年),于謙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諡"肅愍",並在墓旁建旌功祠,設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1966年,于謙墓區被毀。1982年,重建於謙墓,將原七座墳塋改為一座,墓高2米,青磚環砌,重刻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諡忠肅於公墓",墓前設祭桌、香爐。1998年,為紀念于謙誕生600週年,在墓道兩側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獸及牌坊,整治墓區環境,修復于謙祠,建成於謙景區。在這次湖西綜合保護工程中,于謙祠又經保護整修,恢復了于謙祠牌坊和甬道,現已成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觀。于謙墓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于謙墓的標識牌

原墓坐西朝東,呈馬蹄形,有七座墳,墓側建旌功祠,又名于謙祠,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道長90米。後毀於1966年,今于謙墓為1982年重建。對於謙,清代袁枚曾讚頌道:"賴於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2006年05月25日,于謙墓作為明至清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在這裡大家就明白了這個不是大家所的說相聲的於大爺,而是一名民族英雄。


給個老婆餅


這個于謙可不是德雲社的于謙,那個于謙,除了喜歡抽菸、喝酒、燙頭,還會捧個哏,逗逗樂,唱個搖滾,而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于謙,是古代版于謙,這個于謙,喜歡做個詩,寫個詞,而且還是個英雄。

于謙死時年僅59歲,不是病死的,也不是戰死的,而是被人冤枉死的。他的死不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爭議非常之大,百姓為他哭泣,大臣為他嘆息,甚至皇太后也為他茶飯不思。

他死後葬在了杭州西湖北畔,為何埋葬於此呢?

因為他出生在杭州,青山塑造了他清奇孤傲的品格,綠水賦予他清靈灑脫的詩人氣質。他生於杭州,死後魂歸故里,安眠在了杭州湖畔,日夜與清風明月為伴,與青山綠水為鄰,也算找到了人生好歸處。

而在三公里的西湖北畔,有位大英雄也同樣埋葬於此,與于謙墓遙相呼應,互訴衷腸,這個人便是精忠報國岳飛。

這兩個大英雄,雖然身處不同時代,一個是宋朝,一個是明朝,相差三百餘年,但兩人命運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就像是人生的複製粘貼,或者說穿越輪迴。

兩人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志向遠大。

岳飛的志向是精忠報國,他的後背刺有精忠報國金光閃閃四個大字,這麼高調這麼另類的愛國表達方式,令人自嘆弗如。

于謙的志向也是報效國家,他偶像是零丁洋裡嘆零丁的文天祥,他將文天祥的畫像掛在書房裡面,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

文采飛揚。

岳飛不僅能馳騁沙場,而且還是個詞作大家,他留下來的佳作很多,讀起來慷慨激昂、熱血沸騰,比較有名的有《滿江紅》、《小重山》等等。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氣勢直衝雲霄。

于謙是明朝著名詩人,他的作品情真意切,立意深刻,經常託物言志,比較有名的是《石灰吟》、《北風吹》等等。

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氣在人間。錚錚傲骨令人欽佩。

救國安民。

靖康之恥,宋朝不僅丟掉了京城,連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倆也被活捉了去,宋朝既丟人,又丟城,國家差點淪喪。要不是岳飛趕跑了金兀朮,怕宋朝就此熄火了!

土木堡之戰,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明朝五十萬主力大軍全軍覆沒,朱祁鎮被活捉。北京城被團團包圍,士氣低落,人心思變。關鍵時刻,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帶領眾將取得了京師保衛戰巨大勝利。

功成遭戮。

岳飛趁著士氣正盛,準備帶兵直搗黃龍,但趙構連下了十二道金牌,岳飛沒法只得放棄大好機會,遺憾迴歸京城。沒想到剛回到朝廷,就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京師保衛戰之後,也先迫於壓力釋放了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這下子明朝有了兩個皇帝,當時朱祁鈺準備殺了朱祁鎮,但在於謙力保下,朱祁鎮留了條性命但失去了人生自由。令于謙沒想到的是,七年後朱祁鈺病死,朱祁鎮成功復辟,剛坐上皇位就殺掉了恩人于謙。

綜合來看,于謙和岳飛都是大英雄,但他們性格都有缺陷,耿直太多而圓滑不足,立功太大招人嫉恨,文人氣質過重而政治經驗不足,悲慘結局令人唏噓啊!





高培楓


大明忠臣于謙墓在杭州西湖,這個事情並不奇怪,因為于謙的故鄉在浙江杭州。古人向來有葉落歸根,歸葬故里的傳統,因此,于謙死後才被人安葬在了杭州西湖旁。不過,于謙能夠歸葬故里,的確經歷了不少波折。

于謙出生於洪武末年的1398年,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考中進士入仕為官。明宣德初年,于謙獲得明宣宗朱瞻基重用,升任監察御史。曾追隨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為他嚴詞斥責朱高煦的罪狀,嚇得朱高煦趴在地上瑟瑟發抖,直稱罪該萬死,獲得了宣宗的賞識。

于謙是一個非常講原則的人,做事認真嚴謹,不畏直言進諫,治理地方功績卓著。他在地方任巡按、巡撫時,曾為數百名囚犯昭雪冤獄;彈劾不法的貪官汙吏。同時,他還建言朝廷用地方府庫所存餘糧,主動調查並救濟那些受水旱災害的百姓,給與必要的救助,維護了地方穩定。于謙在巡撫河南時,發現黃河不時有決口出現,他就建立了亭長制,每一個亭長負責一定里程的黃河堤岸,負責加厚修築堤壩。

踏實做好每件事情的于謙,受到宣宗,以及英宗朱祁鎮的信任。宣宗和英宗對於于謙所提建議,所請事項,沒有不準的。

于謙廉潔耿直,每次入京也不向京城權貴送禮,不免得罪一些人。但因為于謙能做事,再加上皇帝的信任,也沒人過於難為于謙。可是,在主政的楊士奇、楊榮、楊溥(合稱三楊)等明代賢相去世後,大太監王振開始把持朝政。

于謙因為和得罪過王振的一名御史同名,為王振所害,被判處死刑,差點丟了性命。後來,王振發現自己針對錯人了,就主動放了于謙,將於謙貶官了事。

于謙算是躲過一劫,而英宗卻在王振的忽悠下,御駕親征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大太監王振被殺,一百餘名官員戰死,明軍近二十萬主力大軍,全軍覆沒。

英宗出征前,于謙被調入京師任兵部左侍郎,留守京城,負責處理兵部事宜。英宗被俘,瓦剌大軍南下,有大臣主張放棄北京,南遷避敵。而於謙則主張誓死防衛京師,得到了當時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的支持。

國不可一日無主,在於謙等大臣的一致請求下,郕王朱祁鈺繼皇帝位,即明代宗,奉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同時,代宗發佈檄文,調集周邊府縣的兵馬,前來北京勤王,敕令于謙為提督,統領各路兵馬。

于謙之所以留名青史,為世人所知,正是因為他在1449年所指揮的“北京保衛戰”。瓦剌首領也先,挾持英宗一路破關,直逼京師。于謙調集了22萬明軍,分佈在京稱九門之外,關閉城門,擺開陣勢直面瓦剌大軍。

于謙親自在城外督戰,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此令一下,明軍將士皆知退後必死,個個爭先,奮勇殺敵。瓦剌軍隊數量畢竟有限,採取了單門進攻的策略,而明軍則相互支援,並借用火槍、大炮,奮勇殺敵,在京城外數敗瓦剌的先鋒軍隊。瓦拉軍被迫撤退,而明軍則主動追擊,最後兩軍在京城外的土城對峙五日後,瓦剌撤軍。于謙則調遣部隊,一路追擊,一直追到居庸關外才收兵還師。

由此可見,只要激勵起將士的士氣,指揮得當,奮勇殺敵,即使並非精銳之師,照樣可以挫敗強敵。即使是精銳之師,指揮不當,照樣會全軍覆沒。王振指揮的土木堡之戰和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就是兩個很深刻的戰例。

于謙因為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獲得代宗嘉獎,加封少保銜,總督軍務。此後,在於謙的指揮下,數次擊退瓦剌對邊境的襲擾。原本,瓦剌首領也先準備拿英宗跟明朝換些好處,結果,明軍根本不予理會,英宗反而成了也先的一個累贅。也先想歸還英宗,代宗自然不願英宗返回,最後還是在於謙的勸說下,代宗才派了使者,迎回了英宗。

宋朝時,宋高宗趙構,不願迎回徽欽二帝的原因終於在現實中發生了。英宗返回京師後,被代宗軟禁在廢棄的南宮之中,吃盡了苦頭。最艱難的時刻,經常吃不飽飯,連顆乘涼的大樹都被砍掉了,只能由英宗原配錢皇后做些針線活(這也是英宗後來廢除明朝後妃殉葬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因),託人變賣,聊以餬口。這英宗的太上皇當的的確有點慘。

英宗是一個情商、智商頗高之人,他隱忍了下來,終於等到了七年之後的“奪門之變”。景泰八年正月,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趁代宗病重,聯合發兵,擁立英宗復位。

石亨在北京保衛戰後,因為功勞不及於謙,卻被封侯爵,心中羞愧,就主動推薦、提拔于謙之子于冕。可是于謙卻公開斥責石亨循私情,不去推薦、提拔那些隱士,及軍中有功的低級將領,卻來推薦自己的兒子。這于謙的確是耿直到了無可救藥了,話說巴掌不打笑臉人麼,畢竟對方並無惡意,雖然不至於徇私舞弊,投桃報李,卻也沒必要公開指責。于謙的公開指責,就有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之嫌了,自此,石亨與于謙結怨。

在奪門之變後,石亨就聯合曹吉祥,誣陷於謙言行多有不軌,甚至要另立太子之類,判于謙死刑。但是,英宗又不傻,念及于謙功勞,不願處決于謙。參加奪門之變的徐有貞進言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那意思就是,于謙擁立了代宗,如果要復位,則要證明代宗得位不正,那麼于謙就是首犯。徐有貞的一句話,徹底斷送了于謙,英宗下旨以謀逆罪斬殺于謙,判其子于冕充軍。

于謙死後,錦衣衛去抄沒家產,發現于謙家無餘財,僅有供奉於正室的、代宗所賞賜的蟒袍、寶劍等物。不過公道自在人心,雖然有時候能夠站出來的並不是大多數。于謙去世後,大太監曹吉祥手下一名叫做朵兒的指揮使,每天到于謙行刑之地,撒酒祭奠,悲痛哭泣。曹吉祥得知後,憤怒鞭打他,朵兒依然如故,天天前往祭奠。

于謙能夠歸葬故里,則受恩於另外一位堅守正義,敢作敢為的明朝大臣都督同知陳逵。陳逵在於謙遇難後,被于謙忠義所感,收斂了于謙的屍體予以安葬,並在第二年,將於謙歸葬杭州。這就是于謙墓在杭州的原因。

英宗的母親孫皇太后瞭解代宗登基,北京保衛戰的整個過程,非常看重於謙,聽聞于謙被處死,連續數日唉聲嘆氣。英宗除了有時候頭腦發熱,好大喜功之外,並非一個昏庸之人,英宗很快就想明白自己做了錯事,也是異常的懊悔。其後,哪怕是有大臣用於謙之事譏諷他,英宗也都默認不語。英宗之後借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的內鬥,除掉了三人,于謙之仇始報。而為于謙昭雪平反的事情,英宗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憲宗朱見深。

英宗崩逝,憲宗繼位,很快赦免了于謙之子于冕。于冕上書為父鳴冤,憲宗親自審理,下詔給於謙平反。憲宗詔書中言:“先帝在時已知其冤,而朕心中著實哀憫他的忠誠。”

憲宗之子,孝宗朱佑樘登基的第二年,又追贈于謙“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號“肅愍”,改葬于謙於杭州西湖三臺山麓,即現在於謙墓所在的位置。同時,孝宗欽賜“在墓建祠”,名曰“旌功”,杭州自此有了于謙祠。

這就是于謙雖然死於北京,而於謙墓和祠堂卻在杭州的整個過程。


明朝的皇帝也並沒有忘了于謙。到了萬曆年間,明神宗朱翊鈞改於謙諡號為“忠肅”,再次表彰于謙的忠心報國之舉。于謙成為了抗擊異族入侵的大英雄,他的事蹟,從此之後也被人們廣為傳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