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墓”為什麼會在杭州西湖?

歷史一書生


于謙雖然是在北京被殺的,但中國人都有落葉歸根的傳統,因為于謙是杭州人,所以他死後的最好歸處應該是杭州老家。

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想要落葉歸根談何容易,還好一個叫陳逵的官員感動于謙的忠義,便收斂了他的屍體。在一年後,他的樣子接收了棺木並葬在了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而於謙也最終“迴歸故里、落葉歸根”。

于謙的墳墓會在杭州西湖邊上,也是比較有淵源的事。

當時的南宋英雄岳飛,也是一位忠臣,而他的屍首也是被人偷偷的背出來後,葬在了西湖邊上。于謙跟岳飛一起埋葬在這裡,其實也是有一種用岳飛的典故來諷刺明朝皇帝的意思。當時的人認為,岳飛跟于謙都是忠臣,也都是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讓英雄含恨而死,兩人葬在一個地區也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吧!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虜後,于謙升任兵部尚書,他力排眾議反對南遷,擁立景帝繼位後調集全國兵力守護北京。在北京保衛戰中,于謙領導明軍擊退瓦剌軍,取得了勝利。也先本來想趁俘虜明英宗後向明朝索取物資,但得知明朝已經擁立新帝,在幾次談判破裂後,無奈放回明英宗。

景泰八年,明朝二帝爭奪皇位,成為“奪門之變”,明英宗復辟,而護國功臣于謙因當時擁立景帝,而招英明懷恨,最後以“謀逆罪”被殺。最後屍首被陳逵偷偷收斂,贊於三台山,可憐一代忠臣竟落得如此下場,讓人不甚唏噓。

成化二年,于謙案終於被平反,明孝宗為了表彰于謙的功績,賜諡“肅愍”,並在于謙的墓旁邊建了功祠,設春秋二祭,形成了祠墓合一的格局,這也算是對忠臣的一個比較好的交代了。可惜于謙墓回來被毀,儘管1982年是被重建,但原本的格局已經無法復原。

除了岳飛和于謙外,此地還埋葬了另外一名忠義之士—張蒼水,後人因對三人的尊敬,將他們併成為“西湖三傑”。

1988年,為了紀念了于謙誕生600逐年,政府在其墓道兩側配置了仿明式石翁仲、石獸、牌坊等,再一次修復于謙墓。現在的于謙墓已經成為了西湖重要的風景旅遊景點,每天前往祭奠于謙的遊客絡繹不絕。


大國布衣


于謙平生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但是最近新聞上面沒有聽說于謙“仙逝”啊,怎麼搞的人還在,墳就已經修好了?

慢著,等一下,肯定有一點問題。然後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一個于謙,可不是講相聲的于謙。正如之前的文章當中,不是也有一個周立波,死後把遺產全部捐掉嘛。

于謙的前半生可謂是順風順水,24歲便考中了進士,從此可謂是順風順水。當然古代更講究裙帶關係,于謙的前半生之所以能夠平步青雲,主要還是有人賞識他。

當時朱高煦叛亂,明宣宗御駕親征,于謙擔任御史。後來朱高煦投降,于謙當著眾人的面把他罵得抬不起頭,跪在地上一個勁的說罪該萬死。明宣宗甚是欣慰,給他提了官。

在明宣宗、明英宗時期,于謙出任晉豫巡撫。結束任期準備走的時候,幾千人請求留下。在他治理的時間內,晉豫百姓安康,土匪連山都不敢下。可惜于謙回到朝中後,開始出現轉變。

明英宗初年的時候,朝廷當中還有三楊三人為官清廉,處處為百姓著想。再加上于謙也是如此,所以說但凡於謙提出來的建議,基本上可以立刻得到實施。但是後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主事。

一時間大量的人前來巴結,唯獨于謙每次上奏的時候,都不給他送任何禮物。結果被他記恨在心,挑唆別人彈劾于謙,結果於謙被打入大牢。還是幾千名百姓上書,才把于謙給放了出來。


在正統十四年的時候,瓦剌軍大舉來犯。太監王振極力攛掇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中了敵人的陷阱,明英宗在土木堡地區被俘虜。消息傳回北京之後,一時間朝堂大亂,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此事。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來星象有變,應該南遷到南京。結果此人被于謙大罵一頓,拿南宋的事情來舉例子,認為遷都會動人心,力主留下來抗敵。他的建議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此時攝政王郕王也就是後來的明代宗,非常信任於謙,把他提任為兵部尚書,負責保衛京城的安全。同時為了懲治王振,很多人提出來應該把他誅殺。

但是由於王振在朝廷黨羽眾多,雖然建議提了出來,但是遭到很多人反對。明代宗準備擇日再議,但是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出手,當場打死了王振的黨羽馬順。

因為在所有的反對聲中,他的話語最響。當時明代宗(此時還不是),嚇得立刻要退走。還是于謙使勁架著他,才讓他看著馬順被打死都沒走成。

如果當時所有的人都軟弱,也就沒有明朝後來200年的基業了。考慮到太子還小,于謙等人就奏請皇太后,希望能夠把郕王立為皇帝。雖然他推脫再三,但是在於謙等人的堅持下明代宗登基。



雖然後方有了主心骨,但是瓦剌大軍挾持明英宗打到了北京城下。這也是由於瓦剌軍多次用政治要挾,告訴他們如果不投降,就殺掉明英宗。但是另立新君又沒有人敢提出來建議,擔心明英宗秋後算賬。

然而於謙不怕死,他提出了江山為重君為輕的話語,也就有了明代宗。不過由於明朝的精銳,基本上都淪陷在了土木堡。北京城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加起來10萬人不到,如何抵擋即將到來的大軍?

雖然于謙是一個文人出身,但是此次保衛戰充分體現了他的膽識。打仗主要有三點需要解決,第一是武器裝備,第二個是人員,第三個是糧食。

他一邊命令各地緊急加制武器裝備,一邊動員全國參軍,另外還讓前來北京的士兵自帶乾糧,有運輸乾糧前往北京的商戶,一切費用也是由朝廷承擔。

因此在短短的時間內,解決了這些大難題,明朝也終於有了一戰之力。在後來將近4個月的保衛戰當中,于謙始終都是戰鬥在第一線。並且下了死命令:這場戰役要麼贏要麼死,誰都不準開城門。

經過幾個月的戰役,再加上軍民齊心,終於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勝利。雖然後來明英宗回國,但是被明代宗軟禁起來。由於此時于謙立功最大,明代宗也是對他呵護有加,升官加薪是最基本的。


而於謙本人也沒有得意忘形,仍然恪守之前的兢兢業業。但是沒想到幾年之後明代宗去世,明英宗在徐有貞等人的策劃下重新奪權。很多人擔心的事情終於來了,明英宗對於謙來了一個秋後算賬。

據說于謙不僅遭受了凌遲知死,死後甚至還被砍去了四肢。由於于謙本人便是杭州人,所以他死後,百姓自發的把他的靈柩運回到了杭州埋葬,因此杭州就有了一個于謙墓。

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諷刺,于謙基本上犯的是和岳飛相似的錯誤,結果下場是一個都比一個慘。但是面對國家危亡之時,兩人是拋棄個人的性命,大膽的做出如此決定,實在是令人欽佩。

杭州西湖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如今埋有于謙、岳飛、張蒼水(三人稱西湖三傑)、武松、秋瑾等人的墓穴。不過很多人對於謙並不瞭解,也是由於相關宣傳不多的緣故。所以說相對於岳飛墓,此地比較淒涼。


史之策


1,勇敢的太監

明朝有很多勇敢的太監,王振就是其中之一。

王振原本是個鄉村教師,快50歲時覺得當老師沒啥前途,50而知天命,得乾點正事了,他去買了一把刀,回來後磨得飛快,然後一天夜裡關起門來給自己作了個小手術。

傷口好了以後他就託門子進宮為皇帝服務,當了一名太監。

王振一開始在太子朱祁鎮的府裡當差,由於會來事,很快受到太子的倚重,明宣宗去世,朱祁鎮即位,是為明英宗,這年他只有九歲。


英宗的奶奶張太后攝政,由於張太后很賢明,對內抑制外戚和太監的權利,對外任用著名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來統攝朝政。


朱祁鎮雖然沖齡即位,朝政過度倒是很平穩。

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三楊之一的楊榮去世,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張太后去世,兩年後三楊之一的楊士奇去世,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三楊最後一位楊溥去世,隨著太后和三楊的離世,年輕的皇帝越來越倚重老太監王振了。

朱祁鎮稱呼王振為老先生,滿朝文武都喊王振翁父,大約是乾爹的意思吧,當年的窮教書先生王振一時間權勢煊赫。

正統十四年瓦剌太師也先派人給大明送來了貢馬,王振刻意壓低馬的價格,導致來使大怒而去,這年七月也先就率領大軍進犯大明,王振攛掇明英宗親征。

滿朝文武都勸英宗不可親征,但是無奈朱祁鎮只聽王振的話,率領五十萬大軍親征也先。

由於王振的各種神操作,50萬大軍被也先擊散,朱祁鎮被擒。

2,天文學家和于謙

皇帝被擒,京城慌了。

怎麼辦呢?有個喜歡研究天文學的大臣叫徐珵給當時監國的朱祁鈺進言:

驗之星象,稽之歷數,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紓難。

這時候有人跳出來說:說南遷的都該殺頭。

這人就是于謙。

于謙當時任兵部侍郎,在他的堅持下,大明王朝避免了像南宋那樣淪為半壁江山。

于謙和眾大臣擁立朱祁鈺為皇帝,是為景泰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大明新皇即位,前皇帝朱祁鎮在也先手裡就顯得很雞肋。

景泰帝封于謙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抵抗瓦剌的入侵,于謙一方面奏請景泰帝下旨各地前來勤王,另一方面于謙動員京城軍民在趁著也先大軍沒來前把城外的糧食搶到城內。

由於手握朱祁鎮這個王牌,也先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他的行軍速度不算太快,而且從紫荊關進京,一路上遇到了明軍頑強的抵抗,也導致行軍速度緩慢,這就給各地部隊進京勤王留出了時間。

當也先兵臨北京城下時,于謙已經聚集了二十二萬精兵,這些兵馬和也先的瓦剌軍相比,人數已經佔了優勢。

當瓦剌軍兵臨城下時,大將石亨提出據城堅守,反正有糧草有堅城,耗也耗死他,于謙不同意,他說:

奈何示弱,使敵益輕我。

于謙部署了九個城門的出兵陣容,自己親自率兵出德勝門,出城後城門關閉,並且下了死命令: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這是置之死地的背水一戰,軍兵知道沒有退路,只有死戰。

也先本以為有朱祁鎮在手,京城我有:



視京城可旦夕下。

沒想到踢到了鋼板,人家明軍不但另立新君,還嚴陣以待的準備和他血拼。兩方部隊相持五日,瓦剌一方損兵折將沒有佔到便宜,後勤補給也快跟不上了,而明朝勤王的部隊還在源源不斷的趕來,也先知道自己佔不著便宜了,於是下令退兵。

也先退回草原後,知道自己打不贏明朝,於是又派人求和,同時請求把朱祁鎮這個燙手的山芋送回大明。

景泰帝不願意接手這位北狩的太上皇,于謙勸他說:

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

朱祁鈺對於謙很倚重,聽了這話也沒辦法說:

從汝,從汝

語氣中更多的是無奈或者賭氣的意味。

3,天下冤之

朱祁鎮回到大明朝當了八年的太上皇,景泰八年,景泰帝病重,大臣徐有貞大將石亨太監曹吉祥密謀擁立太上皇復位。

這三人裡,石亨是在北京保衛戰裡,被于謙從監獄裡撈出來重用的將軍,徐有貞是哪位主張南遷的天文學家。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鎮復位。

景泰帝被太監蔣安勒死在病床上。

擁立景泰帝的于謙被下獄,朱祁鎮本來還想留于謙一命,畢竟他挽救大明朝於即倒之時,沒有于謙大約大明朝的半壁江上都會落入瓦剌之手。

但是天文學家徐有貞卻上書皇帝,說如果不殺于謙,則這次復辟師出無名。



於是朱祁鎮在復位六天後,下令殺于謙於鬧市。

于謙被殺,有位叫朵兒的人,拿著酒去于謙死的菜市口祭奠他痛哭失聲,他是擁立英宗復位的太監曹吉祥手下的指揮使,曹吉祥知道他這種不分敵我的行為後很憤怒,拿鞭子抽了他一頓,但是第二天朵兒依舊提著酒去菜市口大哭。

于謙的屍骨被一位叫陳逵的都督同知收殮,第二年又讓他的遺骨葉落歸根回到了杭州老家。

朱祁鎮復位八年後去世,他兒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成化帝。成化帝即位後給於謙冤案昭雪,在杭州建了祠堂祭祀,于謙和岳飛張蒼水成了著名的西湖三義。


=======================================



于謙的拿首著名的《石灰吟》,彷彿他一生的寫照


薛白袍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確認一下,這個“于謙墓”的主人是哪位。現在提起于謙,恐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會想到那位抽菸、喝酒、燙頭的于謙老師。

顯然,這個問題的主人公不是我們可愛的於老師。那問題的主人公到底是誰呢?我給大家說一首詩,大家就知道是誰了。

《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石灰吟》可以說太過出名了。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那麼答案出來了,問題的主人公是明代的于謙,他寫了一首流傳至今的《石灰吟》。

那麼這位明代的于謙又是何許人也呢?根據《明史.于謙傳》記載,于謙是明朝名臣,永樂十九年進士出身,宣德初年,任命于謙為御史,于謙開始了仕途之路,最後到正統十三年(1448),到京師任兵部左侍郎。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時,他堅決反對遷都南京,擁立景帝,調集各路軍馬嚴守京師,升兵部尚書。保衛京師時,他親自督戰,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刺軍的進攻。加少保,總督軍務。

于謙為官清廉正直,從不巴結權貴,不避嫌怨,所以和權臣石亨、徐有貞及宦官曹吉祥矛盾很深。

上面講到了一個歷史事件,土木堡之變。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英宗被俘。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的士卒不到十萬,人心震驚惶恐,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于謙請成阝王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馬上開赴京師,依然策劃部署,人心稍為安定。于謙立即被升為兵部尚書。可以說,此時的大明王朝可是靠著于謙在撐著。

後來,英宗被也先俘虜了一年,發現明朝內部並沒有什麼異常,就把英宗送回來了。可這時候是景帝在位,景帝又是于謙在危難時刻為了明朝推舉上去的。于謙同意接納英宗回來,但是還堅持景帝為皇帝。

等到景帝八年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幫助英宗復位,英宗又重新當上了皇帝,景帝被囚禁,于謙也被下獄。最後于謙被判謀反罪,處以極刑並被抄家,族人流放。為什麼于謙被誣陷謀反罪成立呢?就是上面說的,英宗出征之前,立自己的兩歲兒子為太子,可英宗被俘之後呢,于謙卻擁立了景帝。而後來幫助英宗復位的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跟于謙還有矛盾,在英宗面前說了很多於謙的壞話,受盡委屈的英宗聽信了讒言,所以才使得於謙蒙冤受難。

于謙被處死的時候是被拋屍街頭的,根本無墓可言。所以在北京自然沒有他的墓。

等到成化初年,于謙的兒子于冕被赦免之後為父申冤,于謙得以平反昭雪。

弘治二年,明孝宗追封于謙,並且賜在墓建祠堂。于謙是杭州人,所以他的墓,與祠堂自然就建在杭州了。

以上,便是我的答案,我是神哥話古文,希望大家認可我的答案能夠給點個贊,謝謝!


神哥話古文


在相同的名字之下,明朝的于謙有著與現在於謙完全不同的人生境遇。

明朝的于謙出生於浙江杭州,是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

他的性格與他所寫的詩一樣,非常的剛直,不為權貴所折腰,在英宗時期所有人都忙著掐媚權宦王振的時候,于謙挺直了自己的腰,避身在了汙濁之外。

而也由於他在朝堂中的置身度外,導致他受到了王振的記恨,被王振找個藉口關押了起來。

要不是百姓們知道他的廉潔、感恩他在職務上的盡心盡責,特地聚眾為他求情的話,可能他就栽在了王振的手中。

在明英宗御駕親征使得明朝核心大軍盡數敗於蒙古人之手後,明帝國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在蒙古軍隊的逼近下,當時朝堂中不少人就動起了遷都到南京的念頭。

而也正在這個最危急關頭的時候,于謙站了出來,當時,他言辭激烈地駁斥了朝中大臣們遷都到南京的想法,力主死守在北京、抵住蒙古大軍的侵襲。

然後為了更好地抵抗蒙古人的進攻,他就帶人擁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使得明帝國重新出現了主心骨,並調集各地軍隊來到北京抵擋住了蒙古人的進攻,使得蒙古人最終只能無奈地折返回去。

如果歷史中於謙沒有制止住大臣們南遷的想法、沒有帶人守住北京城的話,那麼明帝國的命運將會是非常可悲的。

接下來,明朝最好的結局就是如同歷史中的南宋一樣,在南遷之後,憑藉著長江的阻隔擋住蒙古大軍的侵襲,成為一個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權。

而最差的結局就是堅守於北京,這時候可能會如同明朝末年一樣,在都城和皇帝被滅之後,力量徹底潰散,直至被滅國。

從這種種危險的結局,我們就可以知道于謙為明帝國所做出的貢獻有多麼巨大了。

洗刷冤屈的于謙

不過他這位大明江山的恩人結局卻並不是特別好,由於他擁立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鈺死得早,所以在曾經被蒙古人俘虜的明英宗重掌大權後,在明英宗手下一些奸臣們的慫恿下,于謙就被明英宗抄家、判處了死刑。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于謙一生廉潔,所以當明英宗在派人抄了他的家時,竟然無法在他的家中找出太多錢財,他家中唯一最珍貴的東西,就是被他珍而重之保存起來衣袍、鐵劍。


這些物品,正是明代宗感念他的功勞賜予他的。

在於謙被處死後,很多人恐懼於朝中奸臣的報復而不敢收斂他的遺體,在這個時候,唯有一名將領因為太過於敬重於謙而幫于謙收斂了遺體,然後將其遺體轉交給了其養子。

至於在北京被處死的于謙後來為什麼會被下葬在杭州西湖旁邊,主要原因就是于謙是杭州人,為了讓他的遺體落土歸根,他的養子才會帶著他的遺體千里奔波回到了杭州,下葬在西湖邊上。


在明英宗去世後,明英宗的兒子成化皇帝繼位,正是在這個時候,被從流放地放回來的于謙之子找到了成化皇帝,請求成化皇帝為他的父親平反。

而成化皇帝顯然也知道于謙對大明江山的貢獻,所以在於謙之子的請求下,他也不管于謙的罪名是不是自己父親決定的,直接就給於謙平反了。

然後在朱佑樘上位後,更是直接給於謙追授了光祿大夫、柱國、太傅等的榮耀,在他的墳墓周圍給他修建了一座紀念祠堂,以感念他的貢獻。


孤客生


“于謙墓在杭州”,有些相聲愛好者可能心裡有點不爽了,人家相聲大師于謙活的好好的,這不是詛咒人家嗎?

這裡說的于謙可不是說相聲的于謙老師,而是明朝名臣于謙。

于謙的墓為什麼在杭州?這很好回答,因為于謙本身就是杭州錢塘縣人,古人講究落葉歸根,于謙死後被葬在杭州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不過關於于謙,還有很多奇怪的事,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三人被稱為“西湖三傑”,于謙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最終卻沒能善終,這倒是很奇怪。

(于謙雕像)

于謙侍奉三位皇帝,歷經明朝四次帝王更替。

于謙服侍過明朝的三位皇帝,經歷了明朝的四次皇帝退位繼承。

于謙服侍的第一位皇帝就是明宣宗,公元1421年,于謙參加科舉考試高中,成了進士從此進入仕途。

5年後,漢王造反,于謙跟隨明宣宗出兵,打敗漢王,並以理服人怒斥漢王,從此得到明宣宗賞識,平步青雲。

于謙服侍的第二位皇帝是明英宗,他一生的跌宕起伏都和這位明英宗有很大的關係。

(明英宗戰敗劇照)

明英宗在位時,當時有一個叫王振的大臣,手裡掌握著大權,當時外官進京面聖時,一般都要給王振先送一份豐厚的禮品。于謙就不信這個邪,所以根本沒把王振放在眼裡,這下壞了。王振誣陷於謙,于謙被關進了刑部大牢。

最後還是因為山西、河南兩地的百姓和官員,集體上書,才救了于謙。

于謙服侍的第三位皇帝是明代宗,明代宗原本並不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最終卻合理繼承皇位,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故事。

明英宗在位時,明朝和瓦刺戰亂不斷,有一次明英宗竟然被瓦刺抓去了,真夠窩囊的。天下不可一日無主,所以明代宗繼位了。

明代宗繼位,于謙也有很大的功勞,所以明代宗對於謙也是很好的。

既然于謙深得明代宗賞識,最終為何含冤而死呢?其實並非明代宗殺了他,而是另有其人。

(明英宗復辟劇照)

兵臨城下,于謙不顧舊主皇帝安危,是為了家國天下,還是公報私仇呢?

明代宗繼位後,瓦刺大軍還是死纏爛打,明代宗給了于謙22萬大軍,讓他在北京城外抵禦瓦刺大軍,保證京城安全。

就在兩軍對峙時,瓦刺拿出了明英宗做人質,可是于謙卻根本沒有顧忌明英宗安危,最後瓦刺大軍無奈放了明英宗。

有人說于謙是為了天下安危,不考慮明英宗,也有人說是為了報明英宗當初冤枉自己的大仇。

(于謙刑場劇照)

總之於謙的死和明英宗有很大關係,儘管明代宗在位,他也重用信任於謙,于謙還是難逃一死,這又是為何呢?

公元1457年,明朝內部發生了動盪,明英宗率兵發動政變,奪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皇位。

此時忠於明代宗的于謙成了明英宗的眼中釘,再加上之前敵人拿自己做人質,于謙卻不理不睬,明英宗懷恨在心,但沒有辦法處置於謙。

最後是石亨等人誣陷於謙,明英宗趁機殺了于謙。

于謙一生為了大明王朝,在大明與瓦刺的戰爭中,起到關鍵作用,最後還是冤死了。


斯幽說歷史


抽菸、喝酒、燙頭,於大爺的三大愛好。

呸,這個於大爺還好著呢,那為什麼杭州會有一個“于謙墓”呢?

于謙,作為明朝的名臣,民族英雄,卻最終被誣陷,含冤而死,那于謙到底為何而死呢?

1449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之下,不顧群臣的反對,把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太子,並且讓自己的弟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瓦剌。由於在軍中各項軍事政務都由王振專斷,行軍速度極慢,並且經常隨意性更改行軍路線,導致士兵們疲憊不堪,由於組織不當,指揮錯誤,加之士兵的疲憊不堪,使得瓦剌軍抓住機會進攻未站穩腳的明軍,使得明軍大敗,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位大臣戰死,而明英宗則被俘,耽誤戰機的王振慘遭殺害,製造了震驚朝野的“土木堡之變”。

瓦剌軍大勝,一直進攻至北京,而此時的京城只有十萬的老弱兵力,很多人主張南遷,就在這時于謙力排眾議,反對南遷,擁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就是景泰帝,加固京師城防,最終贏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而於謙也成為了明朝的大功臣,成為了新一任的兵部尚書。

但是,瓦剌不久之後將俘虜的明英宗送了回來,而國家已經有了新的皇帝了,於是這種尷尬的景象就出現了,但是明英宗卻知趣的去南宮坐起了太上皇,本以為這樣就可以了結一生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1457年,景泰帝朱祁鈺病種,而石亨、徐有貞等人竟然迎太上皇恢復皇位,並把于謙等人逮捕入獄,這就是著名的“奪門之變”。

本不想殺于謙的明英宗,又害怕復辟之事出師無名,只得將於謙推出崇文門外斬首,一代名臣就這慘遭殺害。

但是死在北京的于謙,為何墓會在杭州呢?

都督同知陳逵,深感於謙的忠義之心,於是就幫他收殮屍體。

于謙出生在杭州的錢塘江,杭州是他魂牽夢繞的故鄉,於是在一年之後于謙的養子的於康,將其遺骨遷到杭州,並將其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

明孝宗繼位之後,追于謙為少保,追諡"肅愍"。明神宗時,改諡"忠肅"。,而於謙墓與岳飛墓、張煌言墓都葬在西湖之畔,而三人也並稱為“西湖三傑”。


歷史文武君


提起“于謙”這個名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位當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于謙,而很少有人會想到五百多年前,曾憑藉一己之力挽救大明朝於危亡之中的民族英雄于謙,當然了選擇性的忽略並不是永久性的遺忘,大家平常之所以會很少提及民族英雄于謙也是生活環境和社會輿論導向的影響而造成的,各位大可不必介懷。

公元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率大軍南下襲擾大明邊境,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不顧于謙,鄺埜等朝中重臣的勸阻執意親征,結果便是發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最後明英宗被俘,朝中眾多文武大臣被殺,二十萬明朝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

而也先則趁勢裹挾明英宗繼續南侵直逼京師,大明朝遇到了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朝廷內外一片低迷,京師之內軍心渙散,看來亡國滅種就在眼前,在此情況下於謙,王直等大臣力排眾議迎立朱祁鈺登基,並堅決反對南遷而堅守北京,最終大明朝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從而度過這一次的危機。

危機解除後,朱祁鈺得到了于謙等忠臣的輔佐,使得大明朝進入穩定發展時期,君臣一心,堪稱歷代之典範,但好景不長,公元1457年,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趁朱祁鈺病重之機發動奪門之變,最後朱祁鎮成功復辟,而朱祁鈺沒過多久便悽然死去,朱祁鈺死後,于謙很快就被清算並被捕入獄,沒多久就被判了斬決。


于謙死了,就死在了那座八年前他曾拼盡全力而想要保護的城市之中,面對死亡,他沒有絲毫的畏懼,甚至異常坦然,彷彿很久之前就預言到了一般,死亡對於他來講竟如朋友一般,是那麼的熟悉。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詩如其人,可以說這就是他一生的寫照。

于謙死後,很多人都是悲痛不已,其中一個叫陳逵的官員更是被于謙的忠義所感動而出面收斂了于謙的屍體,一年後,于謙的養子於康接收了他的棺槨並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從此于謙的墓就在杭州落戶了,那麼于謙死於北京為何要葬在杭州呢?歸其原因應該是“于謙是杭州人,葬在杭州符合我們‘落葉歸根’的傳統思想”。


但很不幸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于謙的墓遭到毀壞,而我們如今看到的于謙墓也只是後來重建的吧了……


鹹魚閒聊


小編也是一名謙粉,但是小編說的這個于謙不是說相聲的那個於大爺,說的而是于謙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的于謙,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說到到。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杭州)人。

于謙墓

曾任監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撫。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後,升兵部尚書,擁立景帝,抗擊瓦剌南侵,捍衛京師。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復位後被害,次年(1458年)歸落於杭州三臺山。成化二年(1466年)詔復原官,弘治二年(1489年)詔立祠墓側,額曰"旌功"。墓於1966年底毀,1982年重修,現存於謙祠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佔地面積4618.21平方米。墓坐西朝東,平面呈馬蹄形,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前立"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諡忠肅於公墓"碑一方, 1982年由書法家沙孟海重書。墓道長100米,墓前祭臺,香爐均為明代遺物。

于謙是明代名臣,他和岳飛、張蒼水並稱"西湖三雄"。于謙(1398-1457),明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廷益。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後,從兵部侍郎升任尚書,擁立景帝,反對南遷。調集重兵,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剌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次年(景泰元年),也先因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景泰八年(1457年)"奪門之變"中英宗復辟,于謙以"謀逆罪"被殺,葬於三台山。

少年立志,十二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十二歲時于謙即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為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于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授御史,後官至兵部侍郎。

于謙像

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舉侵犯邊疆,宦官王振建議英宗親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京師震動。皇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將於謙擢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向南遷都避敵,于謙挺身而出,駁斥了各種投降主義的論調,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堅持保衛北京,繼續抗敵。九月郕王即帝位,為明代宗。十月,也先挾持英宗破紫荊關威脅京師,于謙分遣諸將列陣九門迎敵,並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弟孛羅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請求議和,同意歸還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宮,稱上皇。當時閩浙有葉宗留、鄧茂七,廣東有黃肅養分別叛亂,湖廣、廣西、貴州等地均有少數民族作亂,都被于謙平定。

景泰八年,將軍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發兵擁立英宗復辟。英宗復位後,石亨和曹吉祥等誣陷於謙製造不軌言論,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理案件,判定於謙犯謀逆罪,判處死刑。英宗以于謙對國家有功,不忍心殺他,徐有貞奏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遂以"意欲"謀逆罪處死,其子于冕充軍,發戍山西龍門,其妻張氏發戍山海關。《明史》載於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沒時家無餘資。錦衣衛發現于謙的正屋大鎖牢牢鎖著,裡面放著皇帝御賜的蟒衣、劍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淚。成化年間,其子于冕獲赦,上疏為父平反,明憲宗親自審理,弘治二年(1489年),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肅愍"。葬於杭州西湖三臺山麓,賜祠於其墓曰"旌功"。萬曆年間,明神宗改諡號"忠肅"。留有《於忠肅集》。後世尊于謙為民族英雄。

明成化二年(1466年),于謙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諡"肅愍",並在墓旁建旌功祠,設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1966年,于謙墓區被毀。1982年,重建於謙墓,將原七座墳塋改為一座,墓高2米,青磚環砌,重刻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諡忠肅於公墓",墓前設祭桌、香爐。1998年,為紀念于謙誕生600週年,在墓道兩側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獸及牌坊,整治墓區環境,修復于謙祠,建成於謙景區。在這次湖西綜合保護工程中,于謙祠又經保護整修,恢復了于謙祠牌坊和甬道,現已成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觀。于謙墓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于謙墓的標識牌

原墓坐西朝東,呈馬蹄形,有七座墳,墓側建旌功祠,又名于謙祠,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道長90米。後毀於1966年,今于謙墓為1982年重建。對於謙,清代袁枚曾讚頌道:"賴於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2006年05月25日,于謙墓作為明至清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在這裡大家就明白了這個不是大家所的說相聲的於大爺,而是一名民族英雄。


給個老婆餅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石灰吟》,膾炙人口,但提到作者,恐怕有些人不是很清楚。他就是明朝歷史上名將之一,于謙於龍圖。他在國家危難之際,力挽狂瀾,保衛了國家不被外族侵略。今天就為大家講講他的故事。

一、驚天之變

明正統十四年,在大太監王振慫恿下,熱血青年明宣宗朱祁鎮置兵部諸位大臣苦苦相勸於不顧,一意孤行,御駕親征,親率50萬餘大軍北征瓦刺,出征路上,一切軍政事務全交由太監王振專斷。隨行大臣連發表意見的權利都沒有。致使軍隊混亂不堪,王振在行軍途中,為顯示自己威風,竟私自調令軍隊遠行上百里,來到自己的家鄉蔚州(今河北蔚縣),使軍隊苦不堪言,最終在遭遇瓦刺軍隊後,幾十萬軍隊一觸即潰,狼狽敗退於土木堡,被瓦刺軍隊包圍後,又飢又渴並且疲勞不堪的明軍戰力瞬間成了渣,四面圍攻的瓦刺軍隊破陣而入,明軍突圍過程中,英國公張甫、成國公張勇等皇親國戚,全部戰死,御駕親征的熱血皇帝,也成了瓦刺的階下囚。

土木堡之變後,皇帝朱祁鎮被敵軍俘虜,這天大的消息傳回京城,瞬間炸開了鍋,朝堂之上,一片慌亂,國不可一日無君,這連皇帝都被敵人捉去了,當時可謂是明朝開國以來最危急的時刻,一時間國不將國,一派亡國之相。

二、代宗監國

關鍵時刻,還是朱祁鎮的親生母親,張皇太后及時主持大局,採取了相關措施,避免了事態進一步惡化。

首先解決的是群龍無首的問題。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個問題刻不容緩,張皇太后在召集幾位首輔大臣秘密商議後,便下旨由朱祁鎮異母兄弟絾王朱祁鈺代替皇帝處理國事,這便是明代宗。剛解決監國問題,噩耗又傳來,瓦刺軍隊進攻到北京城了!

土木堡之變後,明軍主力潰散,京師空虛,瓦刺首領也先敏銳的感覺到大明實際上是外強中乾,於是率軍南進,企圖趁熱打鐵,一舉拿下北京。

大難臨頭,大臣們基本分為兩派,一派是主戰派,另一唄,則是議和派,也就是逃跑派,主張南遷,而且主張南遷的官員不在少數,這也怪不得他們,畢竟,怕死是人的本性。畢竟南遷後,雖說大明丟失了一半江山,自己還可以繼續當官。

三、力挽狂瀾

正統十四年八月十八,大明王朝的國運在這一天被決定。早朝上,以徐有貞為首的大臣們痛哭流涕,主張遷都,代宗無可奈何,這個時候,一聲怒吼,挽救了大明的命運。

“建議南遷者,該殺!!!”

發言者,正是我們的主角,兵部侍郎于謙!

在我國曆史上,每次國家出現危難,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我們稱為英雄。

後面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在明軍元氣大傷,軍備空虛的情況下,于謙率領捉衿見肘的兵力,打贏了北京保衛戰,保住了大明的江山。其中艱難兇險,不為人知。

當所有人都對現狀絕望時,是他,挺身而出,擔當重任,以一己之力,挽大廈將傾之時。

力挽狂瀾者,絕非匹夫,國士也。

四、功成遇難

故事的結局,卻不是皆大歡喜,在英宗復位後,因徐有貞與于謙不和,皇帝聽信讒言,以莫須有罪名捉拿于謙,次年正月二十二,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在這座曾捨命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他最後的結局--斬立決。

人間再無於龍圖!!!

于謙死後,天下為他鳴冤,就連錦衣衛的人都冒著觸怒皇帝的危險為他收屍,並且把他的屍首歸斂,送回于謙的杭州老家。英宗去世後,憲宗皇帝迅速為于謙平反。等到孝宗繼位後,于謙被追贈光祿大夫,在杭州建立了祠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