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諾貝爾文學獎又讓人大跌眼鏡,頒給了一位哲學家

1. 要像行動者那樣思考,要像思考者那樣行動。

2. 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3. 要生存就要變化,要變化就要成長,要成長就要不斷地自我創新。

4. 我們的精神生活中充滿了無法預知的東西。

5. 對於有意識的生命來說,存在就是改變,改變就是成熟,成熟就是不斷地自我創作。

這一次,諾貝爾文學獎又讓人大跌眼鏡,頒給了一位哲學家

柏格森(1859—1941年):

亨利·柏格森,法國哲學家,文筆優美,思想富於吸引力,1927年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從中學時代起便對哲學、心理學、生物學發生興趣,尤其文學。其寫作風格獨特,表達方式充滿詩意。代表著作有《創造進化論》、《直覺意識的研究》、《物質與記憶》等。

柏格森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然而現當代的哲學家沒有一個敢承認他們沒有受到柏格森的影響,雖然他的名字不被提到、他的論述不被引用。

1859年,柏格森出生在倫敦,9歲時隨父母遷徙到巴黎。他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大學,在中學做哲學老師。

柏格森的第一部哲學專著《時間與自由意志》發表於1889年,第二部哲學論著《物質與記憶》1896年出版後就一舉成名。

1907年,他的代表作《創造進化論》出版,全面闡述了其生命哲學體系,從此名聲大振,許多人都擁入法蘭西學院來聆聽他講授哲學,在法國甚至出現了“柏格森熱”。

1914年,當選為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和法蘭西科學院院士。1927年又因哲學著作《創造進化論》獲諾貝爾文學獎。

柏格森是猶太人,反對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1941年死於巴黎。

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不但在哲學史上的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他的文字優美,猶如一部長篇詩歌,即便你無法讀懂他的哲學思想,你也會被他的詩歌感動,這就是直覺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就是柏格森一再推崇的直覺體系:所有最能長存且最富成效的哲學體系是那些源於直覺的體系。

柏格森認為生命是不斷變化的,記憶是自動疊加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改變。人類的記憶保存和機體改變,就像電腦的即時保存功能,不斷改變不斷更新不斷保存,你能查閱的永遠都是最新保存的結果,想要翻找過去的歷史時刻,就要看你的內存有多大,流量有多寬。

“我們能否更進一步,說生命就像有意識的活動一樣是發明、是不斷的創造呢?”

這一次,諾貝爾文學獎又讓人大跌眼鏡,頒給了一位哲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