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一農民家避雨,問他姓啥?老農回答後被立即封為“牧馬千戶”,為什麼呢?

秉燭讀春秋


朱元璋在農民家裡避雨,問他姓啥,老農回答後立即被封為牧馬千戶,是什麼原因呢?

貧苦草根出身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簡直成了人們茶餘飯後八卦的對象。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也非常多,大多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就像今天的這個故事也是一樣的。

其實,我已經寫過好多有關朱元璋的民間傳說故事了,比如劉伯溫送他一筐魚的故事,吃西瓜殺瓜農的故事,殺美女的故事,馬皇后下葬當天大雨傾盆的故事,真的都挺精彩的。



今天這個牧馬千戶的故事一樣很精彩。話說朱元璋心愛的女人,馬皇后去世以後,朱元璋就把她安葬在明孝陵裡面。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故事,估計就像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愛情故事一樣,千古絕唱。

雖然朱元璋沒有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樣建了層觀,在自己上班的地方就能遠遠的看見他媳婦的墳墓。但是也是隔三差五的直接跑到孝陵去看望馬皇后和馬皇后說說話聊聊天。



朱元璋選擇的這塊百年之後,安葬自己的地方風水很佳。植被茂密,山清水秀,他非常的滿意。守陵人都找好了,他同時在那建了一個牧馬千戶,就是養馬養鹿的地方。他就想找一個非常合適的人來管理,來放馬養鹿。

但是找來找去就是感覺沒有合適的,大臣找到的人,他朱元璋偏偏沒有那種感覺,總覺得不是最合適的人。

這天又是大雨傾盆,他又去看馬皇后,走到半路雨越下越大,在附近才找到了一個農舍,於是敲開了門,開門的是一個臉上滄桑的男人。

一直對於農民關懷備至,有農民情結的朱元璋,坐下來和老農開始聊天兒,聊著聊著就像是見了故人一樣,特別的投機。

家長裡短的朱元璋就和老農聊了起來。朱元璋問老農,你姓啥呀?老農說我姓董啊。

朱元璋就在心裡想”董”這個字,心裡暗暗吃了一驚,我的個天了,他把這個字拆開來不就是“千里草“嗎,千里地的草,那不就茂盛嗎?



然後又問他全名是什麼?老農說我叫董茂,茂盛的茂。

這次朱元璋聽了直接驚的站了起來,不由得大呼一聲好名字。

朱元璋想自己眾裡尋他千百度的人不就在此嗎?千里草,又茂盛,不正好是自己的牧馬千戶的負責人嗎?

於是順理成章,朱元璋就把這個叫董茂的老人封為自己“牧馬千戶“的負責人了。

也是該著這個老農有福,他得感謝他的老爹給他取了一個好名字。作為一個人來說生的好是很好的,但是名字取得好也非常關鍵哦。

據說朱元璋欽定的這個人呢,對他忠心耿耿,把馬和鹿養的很膘肥體壯的,即使有盜墓的人,也是表現的非常勇猛,最後在和盜墓的人鬥爭的過程中被殺了。

但這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牧馬千戶這個職務的負責人是在朱元璋死後才確定的,所以和朱元璋沒有關係。


歷史漫談君


朱元璋創造了一個奇蹟——他曾經只是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乞丐、和尚,可是,最後卻只用了15年的時間打敗了所有人,當上了俯視一切的皇帝。

他開創了一個享國276載的明朝,恢復了漢人衣冠,可謂是千古之功。

他一朝得“鹿”,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為了穩固自家的江山,不讓別人有機會奪走朱家的“鹿”,他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收了武將的兵權,廢了丞相,禁止宦官干政,打壓了豪門,降低了百姓的生活壓力。

可是,這麼一來,朱元璋也得罪了一直以來的既得利益階層,他們是豪門貴族,是地主士紳,也是所謂的“讀書人”,朱元璋動了他們嘴裡的肉,他們對此雖然敢怒不敢言,卻敢在書上編寫朱元璋一樁樁、一件件的“糗事”。

他們想讓朱元璋成為所有人眼裡的“暴君”,在中國歷史上,每一個真正想為百姓謀福利的人,最後沒有幾個人能夠獲得好名聲。

縱然朱元璋是開創一朝、主宰億萬生靈的皇帝,也沒能例外。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擁有最多野史和故事的一個皇帝,他因為宮女深夜給他送來一碗粥而殺了宮女,他因為看到碗裡有頭髮而想殺了廚師,他也曾因為吃個瓜聊個天而想殺了瓜農。

當然,朱元璋的故事裡也不全是砍頭,也曾送過一官半職給別人,除了他的一個發小,還有一個老農也得到了他送的官帽子。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很喜歡搞建設,他曾經因為南京城太小太破,配不上一國首都的身份,所以不惜斥巨資讓人擴修南京城,當然,沈萬三在這事上也沒少出錢出力。

除了擴修南京城,朱元璋還啟動了一項所有皇帝即位之後都不會落下的工程——修皇陵,讓自己百年之後能有一個歸宿。

朱元璋將自己的陵墓選在了鐘山之南,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這鐘山之中鬱鬱蔥蔥,山上有很多鹿,為了保護可愛的小鹿鹿們,朱元璋專門頒佈了一個禁令,禁止在鐘山捕獵,否則,哼哼,砍頭!

此外,他又在鐘山設了一個孝陵衛,畢竟是他自己的陵墓,總得讓人保護好死後的自己。這個孝陵衛下設一個牧馬千戶,管理牧馬之事。

朱元璋為什麼會決定禁止捕鹿,難道是因為他喜歡鹿?實際上,自從秦時趙高“指鹿為馬”,蒯通一句“秦失其鹿”之後,鹿便被賦予了特殊的政治意義,鹿即江山,鹿即帝位!他自己的陵墓旁有鹿,豈不正合了他坐擁江山的天數?

所以,他決定保護鐘山上的鹿,即為保護好老朱家的江山,不讓人打壞主意。

他又決定在鐘山養馬,天下太平之時可以馬護鹿,天下危亂之際又可策馬逐鹿,不可謂不妙。

不過,讓誰來當這個牧馬千戶,朱元璋卻很頭疼。

這一日,朱元璋又玩起了微服出行,他決定去看看孝陵的工作進度,看看負責修建陵墓的人有沒有偷工減料。

他在一片孝陵工地上視察了一圈,心中也算滿意,所以視察結束後便踏上了返程的路。

可是,朱元璋一行人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雨,嘩啦啦地下,他是微服出行,所以也沒有帶雨傘,只好找一個地方避避雨。

他們看到不遠處有一間茅草屋,所以便跑了過去,敲開了門,給他們開門的是一個老農。

老農開門後,看著嘩啦啦的雨,便知道他們是來自己家中避雨的,所以便熱情地邀他們進去了,然後給他們倒了水喝。

朱元璋喝了水,看了看這間雖然破敗,但也勉強能夠遮風擋雨的草屋,心中很是感慨,在他自己的陵墓旁,竟還生活著這麼貧苦的人,看著看著,便和老農聊了起來。

朱元璋隨隨意意地問道:老伯呀,敢問你叫什麼名字?

這個老農活了幾十年,倒也有一點眼力見,看著朱元璋一行人的穿著和言行,便知他們非富即貴,所以也老老實實地回道:小老兒姓董,董茂,茂盛的茂。

朱元璋在嘴裡小聲地念叨了老農的名字幾遍,突然“哈哈哈”地笑了起來,笑得老農不知所措,也笑得隨行人員一臉茫然,只聽他說到:董者,千里草也,鹿吃草,馬也吃草,千里茂盛之草,可養鹿,也可養千里馬,好,好,好!

聽了朱元璋的解釋,眾人瞬間恍然。當然,只有董茂仍然沒怎麼反應過來,他茫然地看著朱元璋他們,這,哪跟哪呀?

董茂還沒想明白,又聽朱元璋對他說了句:我喜歡你這名字,我決定了,讓你當孝陵衛的牧馬千戶,你且等著吧!

朱元璋這個突然的決定,驚住了所有人,讓這麼一個沒什麼見識的老農當孝陵衛的牧馬千戶真的合適?

董茂也呆了,“啊”了一聲,正想問問朱元璋是個什麼意思,卻見朱元璋已經走出了茅草屋,此時雨已經停了。

沒過多久,這間茅草屋外又來了人,說是帶著皇帝的聖旨來的,嚇得董茂一哆嗦給跪下了。

只聽來人宣讀了一遍聖旨,文鄒鄒的,董茂倒也沒怎麼聽明白,只知道皇帝讓自己當了什麼牧馬千戶,子子孫孫世襲這個官職。

董茂繼而想起了之前來他家躲雨的那個人說過的話,那個人也說過要讓他當孝陵衛的牧馬千戶,想到這,董茂頓時又哆嗦了起來,原來那個人正是當今皇帝!

董茂當了牧馬千戶之後,享受到了很好的福利待遇,比如他家裡哪怕有個窗戶壞了,有個門關不上了,官府也會馬上派人來給他修好。

董茂從一個只知耕作的小老百姓,頓時翻身成為了一個衛所的正五品千戶,竟然只是因為一個名字。

這個看上去似乎只是在說一個老農因為名字取得好而改變命運的故事,可實際上,故事的背後卻是在罵朱元璋用人不當,是在罵朱元璋昏庸。

朱元璋創造了奇蹟,對於一個創造了奇蹟的“臭乞丐”,雖然會有很多人崇拜的羨慕,可是,被朱元璋動了蛋糕和自視甚高的人卻會想方設法地向他潑波髒水。


寧糊塗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喜歡微服私訪的皇帝,在很多野史和小說中,又很多故事,讓老朱的形象更加飽滿,更加人性化。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在南京營建了都城,又在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下建設了自己的皇家園林——孝陵。孝陵開工建設於1381年,到1405年才結束,用了整整25年,數十萬軍隊和民工在孝陵地區揮灑了汗水,終於把孝陵建設成鬱鬱蔥蔥的皇家園林。

歷朝歷代的皇陵,都有被盜墓賊光顧的事情。朱元璋為了避免死後被盜墓賊驚擾,專門組建了一支軍隊用來守衛孝陵,被稱為孝陵衛。孝陵衛和錦衣衛、金吾衛等部隊一樣,是明朝的軍隊基層單位。明朝的衛所制度中,5600人設為一個衛,1120人設為千戶所,112人設為百戶所。

孝陵衛鬱鬱蔥蔥,植被條件很好,朱元璋決定在這裡養馬,孝陵衛的五個千戶所中,就有一個所專門作為養馬部隊存在。可是,一切準備停當後,朱元璋為這個養馬千戶的人選犯了愁。

養馬是一個技術活,派出普通的基層軍官去養,成了外行領導內行,馬越養越瘦,越養越弱,越養越少,還不夠財政往裡面貼錢,根本無法支援軍隊。如果這個養馬千戶上下其手,剋扣軍馬糧草,騙取國家財政補貼,甚至走私軍馬,很容易走上貪汙腐敗的不歸路。

幸好,一次意外解決了朱元璋的大問題。

這一天,朱元璋到孝陵附近微服私訪,正在遊山玩水之間,天降大雨,把大明皇帝淋成一個落湯雞。朱元璋匆忙之間走進一戶農家,在農戶家受到了最尊貴的待遇。農民給朱元璋拿出最好的衣服,拿出最好的茶水來招待他。朱元璋深受感動之餘,和老農攀談起來。原來,老農名字叫董茂,每年的馬政攤派中,他總能超額完成任務。

這裡要說說明朝的馬政。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規定:“江南十一戶,江北五戶共養馬一匹。”就是說,明朝的百姓要利用農忙時間為朝廷養馬,這屬於徭役的範圍。可以說,幾乎每一個大明百姓都對養馬這件事不陌生。

朱元璋回去以後,立刻下旨,讓董茂擔任孝陵衛的“牧馬千戶”。說白了就是“弼馬溫”。

朱元璋為什麼會讓一個普通農民當養馬千戶呢?恐怕主要基於如下三點:

1,董茂的名字拆開來就是“千里草,茂盛”,這對於養馬來說簡直就是最好的兆頭。古時候人們都迷信神秘力量的作用,朱元璋也不例外。

2,有養馬的經驗,屬於專業技術人才。相信朱元璋和董茂的閒聊中,也聊到了有關馬政的東西。知屋漏者在宇下,董茂對馬政的觀點,應該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視。

3,董茂對朱元璋的招待,讓朱元璋感受到了他的貧窮和貧窮背後的善良淳樸。朱元璋用人最重視德才兼備,董茂符合這一要求。

就這樣,董茂從那個破茅草屋中走出,成了一個世襲罔替的“養馬千戶”,朱元璋的用人態度,也讓人交口稱讚。

不過,董茂一人並不足以改變明朝馬政不斷腐敗的情況,明朝和蒙古的鬥爭中,也始終存在著馬匹不足的問題。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因為當了弼馬溫而大鬧天宮,恐怕背後就是這種腐敗馬政的體現。


歷史知事


朱元璋趣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應該是奇聞趣事最多的皇帝之一,由於他曲折的身世和超強的管理能力,這位明太祖在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故事。而關於“牧馬千戶”的故事也非常有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身世不重要,能力不重要,文憑不重要,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故事來自明朝董谷所著的《碧裡雜存》中,下面先引用一下原文:

千里草

高皇帝初作孝陵於鐘山之陽,因山多鹿,禁人捕獵,而設教陵衛于山下,特置牧馬千戶所,蓋取義鹿馬欲其蕃息耳。所既置矣,尚虛典守之職。他日因微行至陵所,歸途遇雨,偶於民家門屋下憩焉。問其何姓,曰:“董氏也。”聖意遂注,曰:“千里草,馬所宜也。”即拜其人為千戶,以典斯收。至今子孫世掌所印,不得而易。牆門每壞,官府輒為之修雲。

故事概述:

朱元璋在為自己選陵墓寶地的時候,最開始看中了鐘山的南邊。後來看到山上有很多鹿,覺得這裡靈氣充足,於是便下令禁止所有人禁止在這裡捕獵,而且還在山腳下安排了守陵的衛士,並在此處建造了一座“牧馬千戶所”,把自己皇族要用的御馬和這些鹿都在此地飼養。

很快這座辦公室就建好了,但一直沒有合適的人來擔任飼養員一職,朱元璋也為此而煩惱。有一天他微服出巡想去陵所看看,不想半路途中下起了大雨,他便就近找了一戶農舍前去避雨。

在農夫家中朱元璋也跟他拉起了家常,問農夫:“你姓什麼啊?”

農夫說:“我姓董。”

朱元璋大喜:“董字拆開來就是千里草,你這是五行帶草,八字缺馬啊!你來幫我養馬吧。”

於是這位農夫被封為“牧馬千戶”,而且這個官職是世襲的,他的子孫可以繼承這個官職,子子輩輩在這裡為皇家養馬養鹿,就連家裡的牆啊,門啊壞了,都是官府幫他們修。這是真正的“鐵飯碗”啊!


水煮汗青


此問題本身就是一個腦洞大開、胡周八咧之題,現也胡週一把,權當飯後談資,博君一笑。

原本世上本無人類,女媧依照自己模樣,用黃土捏泥人,累了之後就用小皮鞭抽打泥土成人,她親手捏製而成的泥人都成了高官巨賈,用鞭子甩出來的泥點做的人則成了下等人。並且特殊人物皆有特殊之處,如隋文帝楊堅“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沉深嚴重,” 此長想是“龍顏戴幹”,帝王之身。

話說元朝未年帝王荒淫、官府腐敗,天災人禍,民間哀鴻遍野,死傷無數。1327年,太上老君奉玉帝之旨找到女媧,商量捏造一人,下凡拯救人類。

女媧領旨後捏泥造人,本想讓他降生至豪門大戶之家,但轉念一想:“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將其投胎至安徽濠州鍾離朱世珍之家,小名重八。

小重八自幼因家貧無錢讀書,以給地主放牛餬口,15歲時家鄉發生嚴重旱災,次年蝗蟲遮日,莊稼顆粒無收,隨之溫疫肆虐,半個月內老父、大哥、大哥長子、老母接連病亡。

小重八在草草埋葬了親人之後,為了活命,到皇覺寺出家,當和尚的日子裡每日外出化齋,受盡了白眼,25歲時與發小湯和投奔郭子興,參加紅巾軍,並改名“朱元璋”,意為誅(朱)滅元朝的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並贏得馬氏(馬皇后)芳心。

終於在40歲時建大明王國,因為出身貧寒,他稱帝后為了不忘本,在皇宮裡的空地全部種滿蔬菜,大力推行農民歸耕,獎勵墾荒,興修水利,還徒富民,抑豪強,解放奴婢等良策,在位31年,是中國封建王朝最清廉的31年。

話分兩頭,再說女媧在造朱元璋時,與身邊一個皮鞭抽打出的小泥人發生沾連,在朱元璋托胎之時,兩人約定“董茂”為號,人間相見。

朱元璋登基稱帝后,與所有帝王一樣,開始為自己百年之後營建陵寢,他選定南京紫金山風水寶地,只見此地背靠主山,山環水繞,主山來龍深遠,氣貫隆盛,左右山脈環護,前面綠水緩緩,天門已開,地戶已閉,真乃千載難遇之寶地。

朱元璋在洪武14年,調動全國能工巧匠進行修那建,陵墓周長45公里,宮殿宏偉巍峨,附近奇石異木,山上珍禽猛獸,應有盡有。

一天,太祖又想起了馬皇后,不禁一陣心酸,於是來到孝陵祭拜馬皇后,祭拜時想了以前有苦,以前的愛,不禁淚如雨下,或許感動了上蒼,方才還是睛萬里,突然瓢潑大雨傾盆而下。

太祖快步跑到旁邊一座草屋避雨,屋中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午男子見來了客人立即起身讓座,找來乾淨衣衫讓其換上。見到午間,安排了民間小吃招待客人。

兩人對坐小酌,主人給老朱他們盛了一碗青菜豆腐湯,讓老朱瞬間想起了當年的“珍珠翡翠白菜湯”,冥冥之中似乎又想起了什麼,忙問:小哥姓名,主人答道:董茂。

老朱一聽“董茂”,不知為什麼就想對其封官進爵。

老朱想到:“董”拆開了就是“千里草”,“茂”就是草木豐盛的意思。用了這樣的人來養馬,草木豈有不肥的道理?,我何不在此建個牧馬千戶所,飼養軍馬供將士使用,豈不美哉!

回宮後立即下旨,成立牧馬千戶所(廳級),封董茂為牧馬千戶副所長(主持工作),實行世襲制。

董茂大喜過望,沒想到幾輩子頭頂高粱花子,竟突然吃上了皇糧,當上了國家幹部,這真是祖墳冒青煙呀!

所以說“命中有的終須有,命中無的莫強求”,“人生得意須儘快,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就是人的命,天註定!


美麗青春您真痘




朱元璋被稱為“布衣天子”,他來自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所以他本能地和貧苦農民距離更近,而和官員的親近度非常一般。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官員,特別是貪汙腐敗的官員,朱元璋恨之入骨,只要發現就會嚴肅處理。

有一次,朱元璋在一農民家避雨,問了老農姓名後,封老農為“牧馬千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朱元璋去孝陵,因為避雨,認識了一個農戶



朱元璋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對於自己的結髮妻子馬皇后,一直以來非常喜歡和尊敬。但是,1382年,馬皇后去世了,朱元璋的天感覺塌了。

馬皇后在當年9月葬在了孝陵,但這個孝陵當時主體並未完工,為了督促孝陵的建設,另外為了看看馬皇后,朱元璋次年春天去了孝陵所在地紫金山。

在紫金山,朱元看到了山花爛漫,看到了山鹿成群,看到了草木茂盛,於是決定設一“牧馬千戶”機構,相關人員很快就開始了調兵遣將,架構很快搭建起來了,但缺一個合適的領頭人。

有一天,朱元璋在視察完孝陵建設後,返城途中,下起了瓢潑大雨,不一會的功夫,朱元璋身上就被打溼了,而雨卻沒有停的意思。



無奈的朱元璋躲進了一個農戶家裡,男主人一看朱元璋渾身溼漉漉的,於是拿了一套乾淨的粗布衣服,給朱元璋換上了,然後兩人就家長裡短地聊了起來。從聊天的過程來看,朱元璋聊的很開心,因為自己就出生於農村,所以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漸漸地,朱元璋有了欣賞之意,便問道:“你是做什麼的?”

農戶回答“一直給人做關於放馬、養馬的工作。”

“原來如此,你叫什麼名字?”朱元璋繼續問道。

“我叫董茂。”農戶回答道。

聽到這個名字,朱元璋有點驚訝,又有點若有所思,貌似有了主意,不久就回了京城。

農戶董茂被封官



朱元璋回去後,開始安排吏部官員,啟用董茂這個人,封董茂為“牧馬千戶”。當朝廷官員到達董茂家,宣佈了皇帝的意思時,董茂很驚訝,怎麼會這樣呢?

啥也不說了,先上任再說。

不久之後,董茂瞭解到,自己能擔任牧馬千戶這個職位,一是因為自己善良的行為,特別是給“那套衣服”的行為,深深感動了朱元璋,認為董茂品德非常好,可堪重用;二是因為董茂是養馬、放馬出身,做個牧馬千戶,這是專業對口,能最大限度發揮才能;三是董茂的名字,讓朱元璋加了分,“董”就是千里草,“茂”就是茂盛的意思,“董茂”這個名字,就是千里茂盛的草原,這樣的名字太對應“牧馬千戶”這個職位了。

牧馬千戶這個職位到底是幹什麼的呢?其實就是帶著人養馬養鹿,看守陵墓。關鍵是牧馬千戶這個職位,是可以世襲的。也就是說,董茂的一個舉動解決了自己的工作,也解決了子孫後代的工作。

董茂獲得的所有一切,其實就是對他善意行為的一個回饋,善良是一種品質,是一種能給他人溫暖的品質。

董茂的品德、行為和專業,配得起“牧馬千戶”那個職位,一切的取得都源於那份“善良”。



這個故事記載於清初褚人獲的《堅瓠集》,有人說,那是野史,野史怎麼了?正史不見得一定真,野史也不見得就一定假,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保持那份善良”,永遠!


藍風破曉


明太祖朱元璋真乃性情中人,一高興,一個老農民家頓時福從天降,獲得了一個世襲罔替的千戶職位,這種幸運,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話說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終日忙碌於國事,等到天下差不多安定下來,才著手考慮自己的陵墓建設,而他的明孝陵也是從洪武14年開始建造,直到朱棣當皇帝3年後才建成,期間歷時25年,調動了十萬軍隊和民工建造,陵墓周長45公里,不僅宮殿巍峨,佈置華麗,裡面還有松柏十萬株,有上千頭鹿,在陵墓內奔走覓食,很是熱鬧。

朱元璋到了晚年,眼看陵墓也修好大半了,他也開始為陵墓的一些細節做安排。

首先,皇帝最怕的就是有盜賊挖陵墓盜取財物,畢竟,歷朝歷代的帝王陵墓沒有不被盜掘過的,太祖皇帝可不願意身後也遭遇此事,於是,他設置了孝陵衛,建立專門的看守部隊。

明代,軍隊設置裡有衛和所,比如5600人設為一個衛,1120人設為千戶所,112人設為百戶所。

當時鐘山上,生活著許多的野鹿,它們成群結隊地在山間奔走覓食,看的皇帝真是龍心大悅,他下旨禁止民間捕獵野鹿,也不準老百姓到陵園區域內砍樹,另外他還決定在山下也設置一個千戶所的職位,利用鐘山這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來養馬,他希望養的馬也能像這些鹿群一樣,越來越多。

不過尋思了好久,這個養馬的千戶所的人選一直定不下來,這讓朱元璋很焦躁。

話說有一天,朱元璋出去轉轉,考察民情,順便去自己的陵園轉轉,看看施工進度,在半道上,忽然下起了大雨,身邊又沒帶什麼雨具,匆忙之下,他看旁邊有戶人家,就躲進去避雨。

朱元璋問主人家討了些茶喝,然後和主人家攀談起來,這一聊就聊得很是開心,朱元璋高興之餘,就問起主人家的姓名,老農民說,名曰董茂。

朱元璋一聽,就在心裡默唸:董茂,千里草,茂盛,那馬和鹿還不得養的好麼。

恩,朱元璋把董茂二字拆分一看,董字可以拆分成“草”“千”“裡”,如果讓他來負責養馬和養鹿,那肯定能養的很好,這樣孝陵就不會冷清了。

於是,朱元璋下旨,任命董茂為“牧馬千戶”,負責養馬養鹿,也負責看守陵墓的職責,這個職位世襲罔替,只要大明朝一直在,這個職位就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如果董家的房子壞了,朝廷也會撥款予以維修(即拜為千戶,以典斯牧,子孫世掌所印。門牆每壞,官府為之修葺。)

應該說,在恰當的時機,皇帝和老農民碰到一起,結果皆大歡喜,皇帝的慷慨令人欽佩,農民的幸運讓人羨慕,活脫脫一個君愛民、民愛君的動人故事。

當然,故事自然就是故事,這不過是朱元璋系列“微服私訪記”故事中的一個罷了,要麼想殺掉賣西瓜的農民,要麼又和寺廟裡的和尚扯上了關係,這樣一個日理萬機的皇帝,還要到民間處理這麼多事情,真是太忙了。


雲中史記


朱元璋驅逐韃虜,趕走元朝,使得中原再次回到了漢人的統治之下,漢文化得以綿延不絕,堪稱當時的“民族英雄”。

在明朝統一天下後,由於古人十分迷信,視死如生,對自己的身後之事相當看中。天下穩定後,朱元璋就開始著手經營自己的地下宮殿“明孝陵”。

為了不破壞鐘山的原始生態,朱元璋下令不得隨意捕殺野生的鹿以及要求建立衛所,專門負責養馬,他要讓自己的孝陵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

有一次,朱元璋閒來無事,就想到自己的“地下宮殿”去看看工程的進度如何,是否有偷工減料的欺瞞行為。朱元璋微服出行,僅僅帶了兩個隨從,恰巧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磅礴大雨,朱元璋就到了附近的一戶農戶去避雨。

閒來無事,朱元璋就開始和農民一起聊家常,比如今年的生成咋樣,對皇帝的感覺如何等等,到最後朱元璋詢問農戶的姓名時,讓朱元璋眼前一亮,此人就是我要找的“牧馬千戶”!

原來這個農戶就董茂,董拆開來唸就是“千里草”,茂自然代表茂盛,繁茂之意。這麼好的名字不就預示著自己的陵寢之地草木繁茂嘛,於是朱元璋龍心大悅,當場公佈身份並且封此人為牧馬千戶。

可見,一個好的名字有時候會給自己帶來多麼幸運的機遇,該農戶也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牧馬千戶一職也世襲罔替,祖祖輩輩為朱皇帝守衛著他的地下宮殿。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朱元璋的這個故事,將會告訴大家,在古代,取一個好的名字,是多麼的重要。一個好的名字即可以成就一個人的一生榮華,也可以讓一個大才子,恍然間與原本已經到手的狀元,失之交臂。

朱元璋出巡偶遇大雨,在路旁一戶農家避雨。閒談中,朱元璋得知了農夫的姓名,就立刻將這名農夫封為了“牧馬千戶”。這個故事還真不是現代人編的,而是從清朝時,就流傳下來的一個傳說,可信度還是比較強的。

朱元璋布衣出身,是中國曆代開國帝王中,出身最底層,最貧苦的一個了。朱元璋小時候,家中根本就沒有餘錢送他去私塾讀書識字。為了生活,他還要每天去給地主家放牛,換一些口糧補給家人。

因為遭遇天災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哥哥竟然在一個月內先後去世。可是,朱元璋卻連埋葬家人的墓地都沒有。最後,還是在好心的鄉紳劉繼祖的幫助下,朱元璋才有了一個可以埋葬父母、兄長的地方。

朱元璋所經歷的這些過往,都深深的烙印在了心中,時時刺痛著他。所以,朱元璋在大業已成,定都南京後,除了按照常制,在南京建造皇宮之外,也同時在鳳陽老家,將自己父母家人的陵墓擴建修葺一新。

朱元璋在重修祖陵時,也在南京城附近給自己選了一塊風水寶地,作為自己萬年之後安葬的陵墓。這座皇陵,就是現代著名的南京明孝陵。孝陵所在地,周圍群峰林立,層巒疊嶂,背依鐘山(即紫金山)主峰,為山水所環繞,且草木繁盛,鬱鬱蔥蔥,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朱元璋在親自前往視察之後,對於選址非常滿意,最讓朱元璋興奮的是,這裡還有很多梅花鹿出沒。在鹿群的襯托下,整片山巒顯得更加的生機盎然,一片欣欣向榮。這讓朱元璋覺得,大明的江山,也將會像這裡一樣,繁盛萬載。

朱元璋想到這裡,不免有些擔心,如果有人進山獵鹿,會不會破壞風水呀?於是,他立刻下令,皇陵附近,禁止捕獵,還在山下設立了孝陵衛,用來守衛。同時,又在孝陵衛設置了牧馬千戶所,專門負責皇陵附近的養鹿牧馬工作。

朱元璋因為太喜歡鐘山優美的環境,就經常微服到這裡走一走,看一看。這一天,朱元璋快要走到衛所時,突然天降大雨。路旁正好有一戶農家,朱元璋奔入避雨。農戶主人熱情的招待了朱元璋一行人,還陪朱元璋閒聊。

朱元璋問農夫姓名,農夫回答說自己叫董茂。

朱元璋一聽,眼前一亮。朱元璋雖然年少時不識字,但自雲遊三年再次回到皇覺寺(龍興寺)之後,在寺中僧人的幫助下,開始學習識字,閱讀了大量經卷書籍。在從軍之後,更是督促徐達等人,要多讀書。所以,朱元璋後來讀了很多的典籍,其中就包括《後漢書》中關於董卓的童謠讖語:“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董字,拆開就是千里草,後面再加一個“茂”字,豈不是千里草地,繁榮茂盛的意思,豈不是正適合養鹿牧馬。朱元璋想到這裡,直誇農家主人的名字起得好。他又想到牧馬千戶所恰恰還缺一名典守,於是,朱元璋亮明瞭身份,賜封農戶主為牧馬千戶,專門負責皇陵周邊的鹿馬養牧。同時,朱元璋還特別下旨,准許農主的子孫後代,世代掌印,永駐此地。

古人非常講究好風水和好寓意,起個好名字自然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有了一個好名字,一不小心還能得到一份好工作,這可是很多人,奮鬥無數年都可能得不到的好事情呀。如果這位董茂,起名叫做董一一,或者董重一,不要說升官了,估計被殺頭都有可能。朱元璋聽到後,可能會想,你這是在嘲笑我麼。

朱元璋以名取人的事情,還發生在一次殿試選狀元時。洪武十八年的殿試,朱元璋前一天夢見宮中有一巨釘,第二天閱卷時,發現有一名貢士名叫“丁顯”,毫不猶豫的就將狀元授予了丁顯。

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同樣信奉。在永樂二十二年的殿試中,原定狀元名叫孫曰恭,可是在朱棣眼中,曰恭合在一起,不就是“暴”字麼。朱棣覺得不吉利,大筆一揮,點了另外一名叫做“邢寬”的人作為狀元。邢寬即刑寬,寓意以寬治天下。而孫曰恭只能屈居探花了。

最搞笑的一個,是清朝順治年間的一名原定狀元,大名叫做“王國均”。順治一看,喲,你想做什麼,難道是要咒朕做“亡國君”。順治直接將王國均從一甲狀元,給貶到了三甲之列。

雖然我們現代對於名字之類的,看得比較開了。但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還是不要怕麻煩,給孩子取一個具有比較好寓意的名字吧。


奕天讀歷史


又到了羽評郡主講故事的時候了,大家拿好小板凳坐好,開課了!

明太祖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現在流傳在民間的奇聞異事也是數不勝數,今天就講將朱元璋在推行全民養馬時發生的一件趣事。

朱元璋甚至戰馬的需求,在當時一直供不應求,所以他下決策推行全民養馬,江淮地區養馬之人眾多,但是馬太多,總得有人管,要不全亂套。

在這之前還得說說朱元璋登基皇帝之後所做的一件事,就是在鐘山南麓建造皇帝陵寢,也就是孝陵,並設孝陵衛在此守護。

“衛”和“所”本事明朝初期軍隊的編制單位,5600人的隊伍稱“衛”,1120人的隊伍稱之為“所”,當時在鐘山上有許多野鹿,朱元璋認為這是吉祥徵兆,遂下令不得捕殺,並且在此設牧群千戶所,就是在這裡四周養馬。

朱元璋是希望這裡的馬越來越多,最好是超過鐘山上的野鹿數量,但是既然在這裡養馬,總得找一個人負責管理,這天,朱元璋前去察看孝陵的建造進程,然而在回來的路上開始下零星小雨,朱元璋邊去一農民家避雨。

他進屋之後,因為身後有龐大的隊伍跟隨,農民自然是不敢怠慢,於是熱情招待,既然是避雨,朱元璋也想了解下百姓的情況,於是就問農民姓名,農民開口答到“姓董名茂”,朱元璋一聽,“董”字不就是草、千、裡組成的嗎?這“千里的草”,最適合養馬,正好自己又缺一個養馬的“千戶”。

待到朱元璋回到宮中,即刻下令命董茂為牧群千戶所的所長,也就是所謂的“牧馬千戶”,不僅如此,農民家世世代代都要在此養馬,而農民董茂也是一臉蒙圈,僅僅因為自己的一個姓氏就突如其來的得了一個官職。

事實上,農民董茂並不會養馬,他只是個種田的農民,而朱元璋純粹是圖一個好兆頭,首先朱元璋選擇在南方養馬就是個錯誤的決定,況且還選個不會養馬的農民,這事聽上去就不靠譜,自古養馬的場所都設在北方,北方人少地廣,水草茂盛,氣候乾爽,朱元璋在江淮地區已經當時的南京確實推行養馬,但也是迫不得已,這裡養出來的馬整體質量並不好。

這個“董”字拆成草、千、裡,雖說是個好兆頭,但是這件趣事並非反應的是養馬,而是朱元璋喜歡的拆字遊戲,古人多迷信,朱元璋時期的文字獄甚多,據說當時就連豬都不能叫,很多官員有可能只是因為一句話或者一個字就被摘了官帽,丟了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