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改變了這個冬春:我在,我見證

我們的徵集長短不限,可以兩三句,也可以四五段。文字請留言或發往郵箱:

[email protected]

1

“我在,我參與”

醫護、司機等職業人守在一線。而大多數人,

可能只是勸說了家人戴口罩,向他們轉發科普文章,在網上轉發、共享求助信息,吐槽一個現象,與不同觀點爭論,為一種正義辯護、呼喚。

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也不得不是參與者。

怎樣向家人講述疫情是一個挑戰。在他們和身邊人看來,戴口罩可能是怪異的,不被接受。人們相信家人朋友等熟人是安全的、值得信賴的,危險只在陌生的遠處,如果跑到近處,那可能被認為只是命該如此。而相較於口罩,現在被忽略的還有“洗手”。

與勸說家人戴口罩不同,吐槽、辯護或轉發可能往往不能產生直觀的改變,甚至不被理解,陷入非議。這低估了網絡參與。我們刷手機的一個動作就可能為他人帶去信息、信心,也為政策執行帶去反思。這是一個可能遇到觀點碰撞乃至“撕裂”的過程。

當然,如果你願意講述在家自我隔離或參與救助——無論你身處何方——我們和其他書友同樣期待。

2

“我在,我閱讀”

帶上你的閱讀經驗來理解這個不同尋常的季節。舉目望去,我們和你一樣有困惑。

如果說“悲憫”“同理”是一種延綿至今的“道統”,為什麼有旁觀者能狂熱地敲著鍵盤“有罪推定”,首先居高臨下地嘲諷“造謠”,然後讓對方“自證清白”;如果說“武漢加油”是勵志的、有愛的,為什麼在抽象的高喊聲之下,從武漢回來或從武漢出來的具體的人,迅速從多數人變成不受歡迎的少數人,甚至遭致謾罵,失去作為人的尊嚴和隱私。

無論是懷疑不確定的求助信息,還是懼怕病毒、遠離感染者,實際上都是人之常情,都是疫情蔓延過程中的必要舉措,那麼人性的邊界在哪?

同理,一個村莊的路口站著村民手持道具“大刀”、木棍提防外人進入,或者用石頭或泥沙阻礙外地尤其是鄂字車輛駛入,何嘗不是在進行保護,何嘗又不是人之常情。然而,在“啼笑皆非”的背後,我們要如何理解私人執法權在緊急情況下的產生,以及眼前的這一鄉村治理秩序?

同樣的困惑,還包括究竟什麼是“謠言”,什麼是“負面情緒”,等等。

你或許在這個季節也產生過其他困惑。“宅”在家的日子,這些困惑或疫情的方方面面讓你想起讀過、想讀或在讀的哪本書?比如它的哪句話,哪些情節、闡述或角度?

文字請留言或發往郵箱:[email protected]。明天(29日)晚上十點前,我們都守在電腦屏幕前等著你,隨後將篩選整理推出。


可以兩三句,也可以四五段。但是,需要“參與”來自你真實的經歷,“閱讀”來自你的原創感想。

本文為獨家內容。

作者|羅東 ;

校對:翟永軍。

封面題圖素材來自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2019)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