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我活在世上,

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

遇见些有趣的事。

倘能如我所愿,

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沉默的大多数》

偶然一次机会,我在图书馆借到了一本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

一看这书名我便想到了沉默时的自己,于是扪心自问:“到底为什么保持沉默?”

《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喜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王小波的,这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天才型作家,有人评价他是中国的乔伊斯与卡夫卡,还有人甚至评价说他足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多人也都喜欢读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杂文,他的杂文对当代中国年轻人而言几乎比得上鲁迅。】

他是我看到的在痛苦环境下快乐的思考者。

他的这些文章游走于个人与人类、外向与内省、幽默与严肃、情感与理智、常识与哲学、逻辑与悖谬的多重张力之间,形成了他风格独具的“小波体”。

沉默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这只是他们在面对很多场景时习惯闭嘴,及时想说也要咽下去,慢慢地也就沉默了。

沉默是好事还是坏事?王小波在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其实在映射沉默背后真实的社会:我们不擅长发声那就保持沉默吧,就当一头特立独行的猪。他那朴实但辛辣的文字中,是对自我的思考,更多的是他对沉默与发声的见解。

《沉默的大多数》写道:

我从记事时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的乱嚷嚷。从那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坪炉可以炼钢,我还知道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的要死。总而言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天吃饭时,每人碗里有一片腊肉。我弟弟见了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冲上阳台,向全世界放声高呼。结果被爸臭揍一顿。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一直比较深沉......

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至于我最终选择沉默多年,其主要的原因: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书中谈了伦理问题(尤其是社会伦理),在他眼中,伦理问题的是与非,不在于一己之言,因为世界上没有能估计所有人的圣人。正如书中萧伯纳笔下的安德谢夫老爷子对自己的儿子所斥:“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为伦理是大家的事。

我发现,不管处在哪个年代,社会伦理问题永远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就拿我们现在的社会来说,互联网的极速发展,已经使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加速了,包括人的话语权使用次数。网上随便一个事件出来,人们恨不得马上出来当一个“正义”的捍卫者,站在道德制高点发表自己的言论。且不说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个有正义感的发言人,但我敢确定,他也是个沉默大多数的其中之一。

其实,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觉得自己已经明辨是非实则一无所能的人。不是每个自以为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谢老夫子这样清醒的父亲,能给出逆耳的劝诫。

《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代表,向读者静静地讲述自己沉默的选择与原因,以及自己决定不在沉默的契机与感悟。

谦逊,是发声者的态度。什么是一个合格的发声者,正如书中作者想表达的:把自己的观点是非坦坦荡荡的交付公论。

我们渐渐忘了自己作为发声者的一种权利、责任,只会一味跟随网络的风向,很多时候都看不清真实到底是什么。

把判定是非的权力从一个人扩散到公众,把发声者的角色从决定者转化成建议者、传递者,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长且远。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沉默的大多数》的背景是七十年代,这是一个无数中国学者耿耿于怀的年代。

有趣的是,王小波先生笔下的那个充满血与泪的年代,却是平淡的。他用诙谐自嘲的笔触,写下了那个时代“无话可说”的伙伴以及“无味”的思维。

他亲历痛苦,却能思考痛苦——是什么造就了那个年代。

坦然地面对过去,自信地面对未来,其实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意义之一。

《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