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农场渠

家乡的农场渠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大渠,因为建立国营灵武农场而开凿,故名农场渠(第一农场渠)。整个农场的土地都依靠它灌溉,所以它是我们农场的生命之渠。它就像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血管,通向手指,通向脚底,将黄河水引向农场的四面八方每一寸土地上,让田野上的禾苗茁壮成长,让果园里的瓜果甘甜适口,让猪羊膘肥体壮,更让老老少少农场人英姿飒爽……

家乡的农场渠

记得小时候,每到炎热夏季,农场渠便成了农场人的戏水乐园,从五、六岁的小孩到十七、八岁的大半小子,还有三、四十岁以上的大人,不约而同来到渠边。大一点会游泳的孩子在没过头顶深水里玩耍,或仰泳,或扎猛子,或狗刨。不会游泳的,则在半米深的渠边瞎扑腾过过瘾。玩累了,躺在农场渠边细软的沙地上晒晒太阳,待养足了精神,又跳入到渠水中潇洒嬉戏。到了秋天,稻田里不需灌溉,农场渠的水也就小了,渠里又会随处可见一群一群的鱼儿游荡,也到了我们捉鱼的季节,运气好时,会捉上些大的鲤鱼和鲫鱼拿回家清炖或油炸,味道鲜美极了。

长大后,我有幸成为一名水利工作者,也渐渐知道了有关家乡这条农场渠的来历。

农场渠是秦渠唯一的一条支干渠。1950年,为解决农场的灌溉用水并向天水渠(梧桐树渠)供水,宁夏省政府决定扩整秦渠,增大水量,在秦渠郭家桥处建闸分水,新开农场渠。由于它是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国营农场—-国营灵武农场输水灌溉,因此也被称为“第一农场渠”。

第一农场渠由宁夏省水利局于1950年勘测设计。渠口起自秦渠郭家桥向北行经新华桥、灵武农场、梧桐树史家壕,最后到梧桐树北滩入西沟,全长31.6公里。计划灌溉面积17万亩,设计渠首引水量18立方米/每秒,渠道比降1/3000到1/4000,挖填土方91.3万立方米,建筑物38座,工程费47.36万元。

1951年4月12日,农场渠开工兴建,由河东工程处施工,与秦渠上段扩展工程同时进行。由于是建国后宁夏省首建新渠,故集中了宁夏省主要水利技术力量,参加建设的有吴尚贤(中国知名水利专家)、李桂荣、马英杰、郑忠孝等宁夏水利专家,灵武农场何文干同志也被抽调协助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等任务。开工前从西安招聘了30多名技工,从事石料加工和砌筑,由外地购来钢筋和水泥。施工中,以招聘技工为骨干配合本地石、木、铁工和民工组成作业组,实行评工计分,按劳付酬。宁夏省委书记潘自力、朱敏曾到工地视察,建设厅厅长郝玉山、水利局局长张兴经常到工地指导,这条渠功效高,进度快,质量好。当年10月底竣工,完成渠道31.6公里,其中农场渠流经农场24公里多,由南向北纵贯全场,挖填土方72万立方米,渠上有各种功能的附设建筑物34座,其中:桥17座,斗门15座,包括分水闸、退水闸、石砌跌水、石砌斗门、公路桥梁等,共投入使用劳动力工日140万左右,工程费37.1万元。

家乡的农场渠

1951年11月10日,在农场渠渠首郭家桥分水闸处,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开闸放水仪式,有6000多人参观和目睹了放水典礼和庆功大会。

农场渠建成后,何文干被任命为农场渠管理所副所长,后来生产科李发潮、高礼同志陆续担任过灵武农场农场渠管理专干。

1966年,受“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影响,第一农场渠也被改名叫“解放渠”。

自第一农场渠建成以后,天水渠分9段由农场渠供水,每条支斗渠都经过农场,跨越西沟几个渡槽向梧桐树乡输水。直到1975年,为解决天水渠输水战线长,避免农场和当地农民群众灌水纠纷等问题,在农场渠三号跌水(新华桥龙三村)上游建分水闸,在灵武农场一号渠南面新建梧干渠,农场渠水直接进入梧桐树乡,解决了梧桐树乡灌溉难的问题,天水渠也就改名叫梧干渠了。

第一农场渠是新型渠道,走向合理、渠线顺直,冲淤平衡,渠系建筑物齐全,工程质量好,使得农场灌溉面积稳定,农业生产好转,粮食产量逐年上升。

以后,农场渠堤上陆续栽植了白杨树,大家在农场渠两侧渠堤上骑车、行走常来常往也就形成了小路。这两条小路和渠堤上的白杨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成为农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骑上自行车出远门时,就会骑行在这些白杨树下。夏天,渠边的白杨树可以遮挡阳光暴晒;冬天,渠边的白杨树可以遮挡凛冽寒风。1985年开始,由于“天牛”肆虐危害,这些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杨树也逐渐被采伐掉,渠边陆续种植起刺槐、臭椿、新疆杨等树种。”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场渠渠道断面也由土渠变成水泥板砌护渠,流速更加舒畅,架设其上的桥,也由以前的木桥、小桥变成钢筋混凝土大桥,农场渠边通往外界土路也变成沥青油路,农场渠堤上的小路也逐渐在人们视野中消失,渠边的树少了,草也少了,但在农场渠里玩水、嬉戏、捉鱼的情景却总出现在我梦里,令我心潮起伏,久久难眠…

渠水悠悠,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