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水浒:明明更有才干的黄文炳为何最终会败在宋江手里?

《水浒传》中宋江刺配江州这一段故事写得极为精彩,每次读完这段故事,我都会为这个被作者强行冠以“黄蜂刺”之称的黄文炳而深感惋惜:和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宋江比起来,

黄文炳明明更有才干,更忠于朝廷,心肠也没那么歹毒,最终却败在了宋江手里,不但连累自己一家几十口人被宋江杀死,自己也落得被活剐的悲惨下场。

冷眼看水浒:明明更有才干的黄文炳为何最终会败在宋江手里?

黄文炳

1、黄文炳比宋江更有才干

黄文炳是江州附近的无为军的在闲通判,所谓在闲通判,是指被剥夺通判之职而赋闲在家。至于黄文炳是什么原因被剥夺了这一职务,书中没说。我们知道的是,黄文炳费尽心思攀附上了江州知府蔡九,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蔡九举荐而出职做官。

宋江则是由山东郓城县押司一职而沦为杀人犯,恰遇天下大赦,得以从轻发落,刺配江州。

由此可见黄文炳和宋江都曾在官府衙门任职,都是读书人出身,这是他们的相似之处。但黄文炳和宋江比起来,明显黄文炳比宋江更有才干。

从两个细节对比可以看得出黄文炳比宋江更有才干。

第一个细节对比。

宋江通过上下打点江州牢城营,获得众人好感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自由度,他不像别的囚犯要老老实实待在牢城营,而是可以出来逛街喝酒。宋江独自一人在浔阳楼喝闷酒,想到自己郁郁不得志,便酒后疏狂,在浔阳楼墙壁上题写诗词。

文人都有这毛病,题写诗词倒也罢了,他偏偏要在诗词中发泄心中的愤懑和委屈,要命的是,居然有“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和“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两句惊世骇俗的诗句。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几杯酒下肚,宋江的政治敏感性几乎消失殆尽。

黄文炳闲逛浔阳楼时,能从满墙壁的题诗题词中发现宋江题写的诗词是“另类的”——他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黄文炳之所以锁定宋江题写的是“反诗”,理由是宋江诗词中有两处符合“反诗”的标准。

第一处是“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得对社会有多大仇恨的人才写得出这么血腥的诗句?这不是反诗是什么?第二处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得有多大的造反野心,才敢耻笑黄巢都不算大丈夫?这不是反诗是什么?

第二个细节对比。

宋江见戴宗慌慌忙忙来通报消息说官府要捉拿他,顿时吓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平时的精明能干瞬时没了踪影,只知道嘟囔着“我今番必是死也!”还是戴宗急中生智,建议他赶紧装疯卖傻,或许能瞒过官府,躲过一劫。

宋江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果真按戴宗建议,在屎尿里打滚,的确瞒过了前来捉拿他的官兵。由此可见,宋江遇到紧急事情并没有有效的应对之策,实属平庸之人。

相比之下,黄文炳比宋江强多了。宋江装疯卖傻,在屎尿里打滚,虽然瞒过了前来捉拿他的官兵,但很快被黄文炳识破了他的雕虫小技。他建议蔡九知府,只要把牢城营的差拨等人叫来,宋江立即现了原形。

黄文炳遇到事情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下子就窥见了宋江葫芦里卖了什么药。宋江在黄文炳面前简直处处受制,很明显,他的才干远远不如黄文炳。

冷眼看水浒:明明更有才干的黄文炳为何最终会败在宋江手里?

宋江题反诗

2、黄文炳比宋江更忠于朝廷

黄文炳和宋江有类似之处,都是读书人出身,都曾经在官府衙门里做过。按道理来说,两个人都应该对朝廷忠心耿耿,都应该以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为己任。但相比之下,黄文炳比宋江更忠于朝廷。

黄文炳比宋江更忠于朝廷的第一个表现是黄文炳想要出职做官。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黄文炳成了在闲通判,但黄文炳后来的表现,的确是一个读书人该有的觉悟和姿态——始终怀抱着一个理想和抱负,想要出职做官,以报效朝廷。

黄文炳想要出职做官,于私而言,的确是他有想要出人头地的迫切想法;于公而言,他也有读书人共有的理想和抱负,就是要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黄文炳比宋江更忠于朝廷的第二个表现是黄文炳锲而不舍地揭发宋江题写反诗。按道理来说,黄文炳看到了宋江题写的诗词,未尝不可以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笑置之。

但黄文炳锲而不舍地揭发宋江题写反诗,其中固然有他想借此出职做官的私心,但不可否认的是,见到有人题写反诗,便义无反顾地坚持揭发,这难道不是忠于朝廷的表现吗?

我们再来看看宋江的表现。

宋江在山东郓城县做押司,明明知道晁盖等人劫了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他却稳住奉命前来捉拿晁盖的何涛,悄悄跑去晁盖庄上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要晁盖赶紧逃脱官府的捉拿。宋江作为官府中人,干这种事情难道不是不忠于朝廷吗?

宋江因为自己和晁盖私通往来的证据被阎婆惜攥在手里,害怕阎婆惜告官,情急之下杀了阎婆惜亡命江湖。后来得遇大赦,得以从轻发落,刺配江州。其实,这样的结局是谁导致的呢?还不是宋江自己吗?可他有怨气,所以才会在浔阳楼墙壁上写下那两句惊世骇俗的“反诗”。宋江这样的表现,难道不是不忠于朝廷吗?

冷眼看水浒:明明更有才干的黄文炳为何最终会败在宋江手里?

蔡九知府和黄文炳

3、黄文炳心肠没有宋江那么歹毒

反复读了这一段故事,我真的有点不明白作者施耐庵为何要把“黄蜂刺”这个难听的绰号安在黄文炳身上,这是明显缺乏证据的啊!

有的读者说黄文炳揭发宋江题写反诗,可见黄文炳心肠歹毒,算得上“黄蜂刺”。那么请问,宋江题写的那两句不是反诗是什么?那可是宋江亲笔题写在墙壁上的啊,黄文炳冤枉宋江了吗?宋江明明白白题写了反诗,难道黄文炳就举报不得?

又有读者说黄文炳紧紧揪住宋江题写反诗一案不放手,要把宋江置于死地,可见黄文炳心肠歹毒,算得上“黄蜂刺”。于私而言,黄文炳赋闲在家已久,迫切想要找个机会出职做官,所以要通过揭发宋江题写反诗而立功,这有什么错吗?于公而言,宋江明目张胆题写反诗,作为危害社会的危险分子,难道不是人人得而诛之吗?

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黄文炳害死过一条人命,说他是“黄蜂刺”,实在有种无中生有,强加于人的感觉。

和黄文炳相比,宋江才是真正心肠歹毒之人。

黄文炳揭发宋江题写反诗,而且紧紧揪住宋江不放手,让江州知府蔡九最后判处宋江择日斩首,倘若不是晁盖等人劫了法场救走宋江,宋江的确性命难保。由此,宋江对黄文炳恨之入骨,得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央求众人和他一起去杀了黄文炳。后来,在众人相助之下,宋江不但杀了黄文炳一家老小几十口人,还叫李逵活剐了黄文炳,终于让他发泄了心头之恨。这样的宋江,难道不是心肠歹毒之人吗?

宋江疯狂报复黄文炳,还勉强可以说是因为黄文炳揭发宋江题写反诗,惹来他的入骨恨之。那么,青州城外几百户百姓以及秦明一家老小和宋江又有什么仇怨呢?秦明带兵前来征剿清风山,被宋江和花荣设计打得大败。宋江为了迫使秦明上清风山入伙,故意叫人扮作秦明,带人趁着夜色到青州城外放火杀人,导致几百户无辜百姓惨死,又连累秦明一家老小被青州知府杀死。这样的宋江,难道不是心肠歹毒之人吗?

冷眼看水浒:明明更有才干的黄文炳为何最终会败在宋江手里?

晁盖

4、黄文炳为何会败在宋江手里?

最终回到文章开篇的问题,黄文炳明明比宋江更有才干,更忠于朝廷,心肠也没有宋江那么歹毒,为什么黄文炳最终会败在宋江手里,甚至害得一家老小几十口被宋江杀死,自己也被活剐?这就是因为黄文炳的力量和宋江比起来过于悬殊。

黄文炳其实是孤军奋战,他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江州知府蔡九只是一个关系松散的靠山,只有在江州知府的府衙里,黄文炳才能得到蔡九的关照和庇佑。离开府衙,黄文炳其实就是一个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一个普通百姓。

而宋江呢,看起来似乎比黄文炳更惨,是个刺配囚徒,但他一旦不当这个囚徒的时候,他的身后是以晁盖为首的整个梁山,还有宋江一路结识的江湖好汉,这些人是什么人?说白了,就是一群亡命之徒,而且是人多势众、数次打败官兵的亡命之徒。

黄文炳遇到宋江,就是“秀才遇到兵”的下场。黄文炳一个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一个普通百姓,怎么是宋江身后这群人多势众、数次打败官兵的亡命之徒的对手呢?

黄文炳心思缜密、才干突出,什么都估算到了,就是没有估算到会有晁盖等这么强悍的势力在宋江背后做强有力的靠山和支撑,所以导致了自己的悲惨结局,这也是黄文炳最终会败在宋江手里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