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作過程中,畫家的個性和技法,孰輕孰重呢?

詩夜城主


所謂技法,在這裡是指某一藝術領域的專業技巧和表現手法。所謂個性,是指藝術家作品獨具的風格。



我以為,個性是藝術家的標籤,是藝術家作品獨具的品位和氣質。而個性要靠技法作支撐,技法是個性的基礎和前提,離開了技法也就無所謂個性。只有在創作技法上瑧於成熟的藝術家才能彰顯出自己作品的個性。


縱觀古今中外所有的藝術大師哪一個不是由精湛絕倫的技法體現出其作品獨一無二的個性呢!以書法來說,從書聖王羲之父子到唐代顏歐柳趙四大家到宋代蘇黃米蔡,每位大師的字都獨樹一幟,個性張揚,但這些都是建立在他們深厚的筆墨技法書法造詣基礎上形成的,沒有技法,字尚不能為人所賞所知,談何個性乎?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時勢造化,藝術大師輩出。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波里切利、貝利尼、喬爾喬內、提香、魯本斯等大師的畫作各個精采絕倫,卻又個性鮮明,誰的作品一眼即可辨出。這是因為,每一位大師都是在繪畫上深鑽細研,精雕細刻,練就了爐火純青的繪畫技法,才成就了獨有的個性。達芬奇的凝重深沉,米開朗基羅的雄渾有力,拉斐爾的寧靜唯美,喬爾喬內的典雅淡定,提香的飽滿熱烈,魯本斯的豪放灑脫等等,這些十足鮮明的個性都是建立在畫家高超絕妙運用自如的技法上的。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攬不得瓷器活。藝術家正是憑藉成熟甚至精湛絕倫的技法彰顯出自己獨有的氣質和個性。所謂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等等概繫於此。


燈影書畫


技法與個性,在藝術創作中,尤其在一定高度時,儘量去拋棄,因為他們能成就你,也能毀掉你。也許我這麼說很多人不理解,沒關係,這正是藝術的魅力。



謝謝你的提問。畫家進入創作階段,說明已經對技法有一定的造詣了。所以,適度釋放一些自己的個性,可以給創作帶來新的感受。

關於技法是一個什麼東西?我們說,技法有兩個層面。


一個層面是我們在學習傳統階段,需要紮紮實實的修煉技法。

繪畫藝術,沒有技法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說,繪畫是技術還是藝術?說的就是技法的重要性。

如果技法沒有什麼突破,當然就只有技術了。


那麼技法的突破,往往不可能在學習階段而是在創作階段。

創作就是對自己的檢驗,在創作中發現問題,你才會知道解決問題。在創作中應用技法,你才會感到技法是有限的。

所以,創作階段要適度釋放自己的個性。


我們學習傳統的時候,往往是在臨摹中渡過自己的學習和感受的,這就勢必會壓抑你的個性。

因為你在臨摹,你在沉浸於大師的絕妙技法之中,如果任意發揮自己,那麼,也學不好基礎性技法。

第二個層面是在創作的過程當中,需要研究技法,這些技法往往是自己的想法,可能不一定完善,但是需要完善,所以,技法仍然需要學習研究。


如果在創作中能夠運用自如,那麼說明自己的技法也在成熟。

如果自己的技法成熟了,個性也就完全釋放出來了。

當然,對於不同的畫家來說,對技法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不如說,有的人可能更喜歡回顧傳統,那麼,他也不會參入自己的個性的,假如深入傳統也有很高的成就,好像個性不個性也無所謂了。


歷史上也有喜歡沉浸於古典藝術技法的藝術家,他們也會取得一定的成就。

但是,藝術的最高境界還是需要創新的。

你要創新,沒有個性甚至鮮明的個性,那是談不上創新的。


最後,個性和技法孰輕孰重的問題,我覺得,對於初期創作的人來說還是偏重技法的完善好一些。

對於技法嫻熟的畫家來說,最好偏重於個性。

個性包括藝術的各個方面的因素。比如造型、色彩、構圖、題材、思想等等,如果能夠在任何一個方面取得獨特的表現方法,都可以呈現出自己的個性的。


那麼,我們還沒有進入創作的朋友,也不要糾結技法與個性的問題。我們應該瞭解一下學習繪畫藝術的發展路徑,將來自然會正確處理好這些關係的。

俗話說“水到渠成”。如果我們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認真學習藝術,思考藝術,其實技法個性都不是什麼問題的。


千千千里馬


繪畫藝術中技法和個性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統一。對於初學繪畫藝術的人,應該是技法重要,技法基礎學好了,基本功紮實牢固,創作繪畫作品就能表現自己的個性。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表現出的不同的個性的藝術作品。當藝術家的繪畫技法都到達嫻熟條件下,可出現有的藝術家強調個性比技法重要;有的藝術家強調技法比個性重要。這就是不同的藝術家有著個自的藝術風格。



繪畫是藝術的形式之一。是藝術家深入現實社會生活中體驗、觀察、提取的原始材料,經過自己的各性情感和藝術手法創作出反映時代風格的藝術作品。例如,俄羅斯畫家以繪畫為武器,揭露社會黑暗,歌頌革命者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就是以自己的個性表現藝術風格。蘇里柯夫的《近衛軍臨行的早晨》、列賓的《伏爾加縴夫》等繪畫作品。表現出近衛軍的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以及勞動人民痛苦掙扎的沉重嘆息。呈現出真實的感染力,具有審美價值藝術形象性。



“超寫實主義”畫派創作的繪畫作品,強調技法的重要性,以功底紮實的熟練性,創作的繪畫作品比一般繪畫作品更比真、更細膩,如同拍攝的照片。思想內容上是把現實、流行、產品結合一起的風格。它的特點是普及的、短暫的、易忘的,藝術價值不太高,容易被人們所遺忘。


黃智637


不思進取、''老老實實''學習藝術,是大忌。做人必須厚道、老老實實,搞藝術就要''跳皮''了。''跳皮''就是打破一些習慣常規,走自己的路,去摸索、探索出適合自己個性、藝術特色作品出來。這個具有特點特色的作品,又必須在前人的基礎上努力完成。因為,我們本民族的繪畫藝術有自己的獨立之處、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沿著這條軌道前進。

如果創新失去了本民族的優秀的東西,創新出來具有某種個性、技法也不能代表本民族的藝術了。因此,個性、技法都是為民族藝術服務的。餘秋雨先生說得好:有個性的藝術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就是每個民族獨有的藝術,才能進入世界之藝術之林。失去了本民族高於其他民族藝術先進性時,創新也不能代表本民族特徵了,也就不能代表本民族獨立之地位了。

具有個性、技法好作品,才是藝術作品最基本的保證。很多有個性的作品,其實技法並不是怎麼高明的。技法佔其比重並不是很大。

藝術到了最高境界:有法變無法了。藝術技法過程:無法~有法~無法。最後決定藝術作品生命力還是個性!

丟掉了本民族的個性之創新、丟失了本民族高明的個性之創新,意味著不是本民族的作品了。也就不能代表民族之藝術了。

個性決定作品!


石千石519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個人拙見,畫家的個性和技法,都重要

技法是地基,而藝術個性,是在牢固的地基上自由施展發揮的

如果你的技法功底很差,縱然你腦袋裡經常閃現許多藝術靈感,許多想法,你也表現不出來,或者說是表現不到位,達不到你心中所期待的效果

西方美術史上,傳統寫實古典畫派自然不用說,不具備紮實的繪畫技法,你是無法準確客觀嚴謹地描繪客觀對象的

直到發展到後來的印象派,二十世紀的西方現代藝術,提倡藝術自由發揮個性和創意的時代,許多畫家都在大膽地發揮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

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甚至敢於用剪紙,抽象變形,誇張的手法來大膽表現自己獨特的藝術個性也許不懂繪畫的觀眾會說,馬蒂斯拿著剪刀亂剪一通,全是亂七八糟抽象的圖案,這種剪紙的藝術個性連小盆友都可以做到,是否就不需要具備紮實的傳統基本功了?

其實不然,馬蒂斯的素描作品《睡在床上的舞者》 可以看出,馬蒂斯還是具備紮實的繪畫基本功西方現代藝術,是一個提倡自由,創新,個性的藝術時代,許多畫家推陳出新,打破寫實繪畫的傳統規則,甚至打破傳統的繪畫材料創作

比如杜尚那個反藝術的天才,戲謔地在蒙娜麗莎臉上加兩筆鬍子,展示自己的藝術個性和創新的想法

是否杜尚的這點把戲,就隨意添上兩筆鬍子,就不需要紮實的繪畫基本功了嗎?

其實不然,看下圖杜尚以父親為模特畫的油畫,才知道杜尚的繪畫基本功不是吹的



所以,個人拙見,藝術個性,是在繪畫牢固的基本功之上的,任由畫家遊刃有餘發揮的藝術個性語言

再抽象,再有個性創意的畫家,都具備紮實牢固的繪畫基本功

而個性的藝術風格,個人拙見,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而不是矯揉造作,刻意捏造的個性


等你的繪畫基本功成熟牢固之後,結合你的性格,個性,生活經歷,生活感悟,自然而然會流露出屬於你獨特個性的藝術語言,所以是藝術個性是自然流出來的,而不是刻意造出來的


比如你明明適合畫豪放的寫意繪畫風格,你卻刻意死摳細緻的寫實風格,畫面反而會有矯揉造作之氣

藝術個性,應該是純天然的個性語言

回答完畢 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頭條朋友們,你們覺得畫家的個性,技法,孰輕孰重呢?


藝術狂人2


藝術家技術嫻熟,那麼個性會更重要。反之初學者基本功還沒有打紮實,學好專業技能更為緊迫!

事實上創作的過程中很難分清孰輕孰重,個性是自然的流露,你想控制都控制不了的,個性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和後天學習塑造出的品質,會貫穿創作的始終。

技法也是不斷的精進過程,每天練習每天都在變化,在創作的裡面也一直在進步,每一幅作品裡面個性像基因一樣都在那裡面,每一幅作品技法都在更成熟但永遠沒有最成熟。

所以帶著真情去畫,遇到困難想辦法去解決,畫的多了個性和技法都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恰到好處的出現在作品中。





倫勃朗的光影


作為一名山水畫家,我想說:創作過程中畫家的個性比技法重要!

先說個性:優秀的畫家大凡都有個性,性格含蓄或奔放,靦腆或剛強,且是誇大了的個性,常說某個畫家個性強,就是這道理。我認為這個性是帶動作品面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得不強。


都知道藝術貴在獨創!畫家的作品獨具一格,有強烈的個人面貌,才會有生命力,才會有存世的價值。這藝術作品上的面貌都是個性所催發出的,個性重要吧!


再說技法:世上每一門技術活都有技法,畫畫就是門手藝,畫家的技法都是幾十年如一日地修煉得來,有的畫家技法好,墨守成規,作品平平沒法突破,而有的畫家在繼承前人的技法上大膽創新,作品獨出新意,這些,跟畫家的個性非常非常有關係。

有個性就不會庸俗,是優秀畫家的堅定信條!


陳莊水墨畫家


以我的理解,一個畫家在創作中,技法是根,個性是枝葉,只有根脈扎得深,才能枝繁葉茂,看起來充滿生機活力。若枝葉茂盛,根脈不夠發達,終究要枯萎。

或者說,技法是骨,個性是肉,沒有技法的支撐,肉是軟綿綿的,看不到應有的塑性。若光有骨而沒有肉,畫面看起來會幹巴巴的,沒有氣息。

在具體創作中,技法和個性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分階段來說明。

一個人在學習繪畫階段,都需要從臨摹階段開始,臨摹是為了掌握古人現成的經驗和技法,如果跳開這一步,直接進行創作,那根本不可能,就如同老虎吃天無處下爪。

臨摹是一種理性的學習,是在用筆過程中逐漸掌握古人的在創作過程中的習慣、思維、構圖、佈局,等等,只有通過大量臨摹才能體會到這些奧妙之處。

因此,臨摹中幾乎不需要畫家來展示自己的個性,只需把古人的用筆經驗和技法消化掉,變成自己的本領,就足矣。

從這個層面看,臨摹、學習過程中,技法更重要。

當一名畫家掌握了較高技法,同時建立了較高的繪畫信心和理論基礎,心中自有丘壑後,他對繪畫的理解就提升了較多層次,這時的畫家,就會產生脫離古人影子的強烈願望。用俗話來說就是,翅膀長硬了,該自己單飛了。

這時也是畫家表現個性的時刻了,在創作中,畫家會時刻想著怎麼把個性融合進作品裡,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畫面形式。

只有畫家能熟練地把個性凝注在創作中,他肯定算得上一個比較成功的畫家,其作品也更具備生命力。在能熟練表現個性時,畫家必定掌握了精湛的技法,否則,他還沒有脫離臨摹的影響。

總體來說,臨摹和學習階段,技法更重要,初級創作階段,兩者同樣重要,在自由創作階段,個性最為重要。能進入自由創作階段的畫家,都是大畫家了。


鴻鵠迎罡


有個性才有識別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