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被臺灣民眾誤讀的“第三勢力”是什麼?他存的在有什麼意義?

“第三勢力”這個詞一直被廣泛應用,卻從沒有比較嚴謹一致的定義以及深度分析,有不少學者是把除了國民黨和民進黨之外的政黨稱之為第三勢力,換言之,也就是“臺獨”政黨、統派政黨以及其他屬性的政黨,把“一種勢力”視為一個陣營其實不妥當。

解讀:被臺灣民眾誤讀的“第三勢力”是什麼?他存的在有什麼意義?

其實,一種政治勢力應該是政治上主張一致或基本一致,而不是巨大差異或者既然不同的對立。民進黨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成立並且倡導政治民主,與國民黨的爭鬥成為臺灣政治發展的一條主線,至今仍是保持這樣的局勢。

解讀:被臺灣民眾誤讀的“第三勢力”是什麼?他存的在有什麼意義?

雖然近30年來不斷有新的政黨湧現並希望能夠超越藍綠營,如新黨、親民黨、臺聯黨、時代力量黨、民眾黨等,至今仍未有一個政黨能夠成功的原因並不複雜,在臺灣統獨成為主要矛盾以及延伸之下,那麼不管任何黨派想要發展和壯大,就無法迴避政治定位兩岸關係的問題,也就是必須面對與回應是“統”還是“獨”這個問題,而最後也不外乎是歸於藍綠兩營。若不願面對或者刻意迴避這個問題,那麼就是典型的泡沫政黨,就如臺灣其他300個左右的政黨,是無法發展和壯大的。

解讀:被臺灣民眾誤讀的“第三勢力”是什麼?他存的在有什麼意義?

而在這些不斷湧現的小政黨中,柯文哲所成立的臺灣民眾黨所執行的“白色力量”,或許能夠成為第三勢力來發展和壯大。柯文哲的崛起是民進黨打敗國民黨的一種策略和手段而造就了他的“白色力量”。為了壯大和延續,柯文哲對於兩岸的問題是採取了“墨綠”的策略,他對兩岸關係發展提出“五個相互”原則與策略,主張“友中”與“不仇中”,也稱“兩岸一家親”為壯大民眾黨提供了空間。但話說回來,柯文哲對兩岸發展的問題採取了暫時迴避的策略,但並非長遠之計,也就是說遲早要面對這個問題,而這也預示著民眾黨的發展前景會受到同樣的考驗。

解讀:被臺灣民眾誤讀的“第三勢力”是什麼?他存的在有什麼意義?

臺灣政治結構與政治生態中政黨眾多,並且分歧很大,甚至是對立關係,國民黨和民進黨在政治上的主張就存在很大差異,並非一個整體力量,而這也是所謂的第三勢力無法壯大的因素之一。需要強調的是,除了國民黨和民進黨,其他第三方黨派想要在“地方立法機構”發揮影響力並不樂觀,不管是親民黨還是時代力量黨,大都是卡在這個關。

解讀:被臺灣民眾誤讀的“第三勢力”是什麼?他存的在有什麼意義?

觀察臺灣政黨現象可以得出,除了國民黨和民進黨之外,其他比較有知名度或者影響力的小黨都大同小異,屬“個人領袖型政黨”,終將難以持續發展和壯大成為有號召力的大政黨。也由此可見,臺灣地區除了國民黨和民進黨之外,崛起的政黨眾多,但幾乎都是屬於某一政治領袖的個人型政黨,雖然這些政黨都在爭奪第三大黨的地位,但絕對不會成為真正的第三勢力。“統”還是“獨”這一矛盾不解決,臺灣就沒有第三勢力可以發展和壯大的空間,所以切莫再誤用、誤讀臺灣所謂的第三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