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二個字(德,徳)都念de嗎?為什麼有些書法家都寫後面這個呢?

最愛的是健康


是的,都念de,這兩種寫法其實是同一個字。為什麼一些書法家寫後面這種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大部分書法家都是臨古帖過來的,而在古代的碑帖當中,真草篆隸基本上都是寫成“徳”字的。

請看古代碑帖中的寫法:


1、先看楷書寫法

  • 晉 · 王羲之 · 黃庭經


  • 隋 · 智永 · 真草千字文


  • 唐 · 柳公權 · 玄秘塔碑


  • 唐 · 歐陽詢 · 九成宮醴泉銘


  • 唐 · 顏真卿 · 多寶塔碑



2、再看行書

  • 晉 · 王羲之 · 興福寺半截碑


  • 唐 · 陸柬之 · 文賦


  • 唐 · 歐陽詢 · 千宇文


  • 宋 · 米芾 · 張都人帖


  • 元 · 趙孟頫 · 陋室銘


3、再看隸書


  • 漢 · 曹全碑

  • 漢 · 華山廟碑


4、再看篆書

  • 秦 · 李斯 · 唐人摹刻《嶧山刻石》


  • 元 · 周伯琦 · 陋室銘


為什麼古人都這麼寫呢?深究起來就是造字法的問題了。

雖然現在這個二個字(德,徳)都念de,而且現代漢語把“德”字作為規範字,把“徳”作為異體字,但是書法家們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寫,更多的人是習慣了寫成“徳”字(中間少一橫的寫法)。



麓風軒


德,徳,de,二字哪個最通用?

“德”de上聲,

1,好的品行;

2,道德,人們共同生活行為的準則,規範;

3,信念;

4,恩惠;

《老子》下篇,德經: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譯文;

高層次的“德”不自認為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

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

高層次的“德”是順其自然,無意表現他的“德”。

低層次的“德”是做道德事,有意表現它的作為。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譯文

赤子——指初生的嬰兒。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出生的嬰兒。

通過學習《老子》道德經,能夠充分認識“德”字,在中華文明文化文學藝術裡面的重大作用。

您提到的前面這個“德”字,是屬於繁體字被人們廣泛應用與各個語言文字應用裡面。

順便為條友們出一個老的猜字謎;

二人戎邊立當兵,

十架飛機飛在空,

四國當中做準備,

一心要打某國兵。

注“迷面經過加工處理。”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不管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修德立身是最大的獲益者。

至於第二個“徳”這是經過文字改革簡化修正以後的“徳”,究竟被廣泛應用與否,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謝謝大家

收起

🍁🍃🌲🌴🐫








野駱駝9005184025938


LV.182018-07-01

“德”字的寫法,字中少一橫或多一橫,其原因並不簡單,它反映了這個字在我國文字書寫史中的演變過程。除甲骨文較難搜索外,“德”字最早的寫法,見於周代的青銅器《麥彝》,“雙人旁”的半邊,只寫個“四”字,上無“十”下無“一”無“心”。而在周代的《散氏盤》中,其寫法已與後代的寫法相近,但“德”字中間無一橫。這種寫法從先秦至漢魏六朝至隋至唐初,在大篆、小篆、竹簡、帛書以及漢隸、魏碑中,“德”字中間無一橫的寫法都一貫未變。唐高祖李淵在未做皇帝時,曾寫過一篇《為男世民祈疾疏》,其中“合家大小福德”的“德”字中間即無一橫。此碑文拓片現收入《中國書法史國錄》中。從歷代經典書法碑帖中,可以發現,楷書偶有橫畫,行書幾乎見不到有橫,而顏真卿的幾乎每個字都加了橫。“德”字中間多寫一橫,在唐代中期始見。唐代大書法家李陽冰,是李白的族叔,開元天寶年間人。李白曾贈詩“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他始學李斯《嶧山碑》,書家評論他:“承玉筋筆法,然在體勢上變其法。”他學秦小篆變勢又變體,在他書寫的篆書《千字文》中,“德建名立”的“德”字,在字中間添寫了一橫。這是“德”字有一橫的始見。幾乎與其同時,書法家史惟則在《薦福寺大戒德律師碑額》中,“德”字也加了一橫。“德”字之中無一橫的寫法,沿至清初,事情來了一次出人意料的顛覆。康熙49年(1710年),下旨編《康熙字典》,諭曰:“勒為成書,垂世永久”。康熙55年(1716年)書成,大學士、陳邦彥在序中寫道:“官府吏民,亦有所遵守焉。”在《康熙字典》中,收入的德字,赫然是有一橫的“德”字。這樣的結果是,清以前,無一橫的“德”字是通用的規範字,有一橫的“德”字是書家偶一為之的異體字,《康熙字典》問世後,這種情況就倒了過來。清代在典籍文書中必須使用有一橫的“德”字,民間亦通用成例。但對書法家的書寫則並不限制,如《篆書字典》中收入了清代鄧石如的兩個篆書“德”字,一字有一橫,一字無一橫。《中國書法史圖錄》收入成親王永瑆的一幅格言,在:“以道德為廣宅”一句中之“德”字即無一橫。紀老師文中的乾秀才寫無一橫之“德”沒錯,但“同治年間也有一字多寫”卻有待商榷。我認為“德”字在有清一代,可寫無一橫的“德”字只限於書法家。須知《康熙字典》中的規範字,在清代是不可隨便逾越的~




水仙不開花142



這看起來基本相同的兩個字,就是一個讀音,也是一個意思。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不同的寫法,是因為古人在書寫的習慣上,採用不少異體字的寫法,同樣的一個字,在不同書家的筆下就會呈現不同的書寫狀態。

德字,就是這樣的例子。

很明顯,我們在學習生字的時候,正確的寫法是有那一橫的,也是字典上明文規定了的,如果一個學生寫出了缺一橫的德字,肯定會被判錯。

而在這個書法的創作中,這樣的寫法卻屢見不鮮,甚至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寫法。

古代的書家,為了求得書寫的簡便和美觀,大多采用隨心所欲的自我變換式,目的就是讓這個字變得更好看,也更容易書寫。

意思卻是一樣的。

也不單單一個德字,其他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都存在少筆或多筆的寫法,這在書法創作中已然約定俗成 成為了皆可接受的一種慣例。

比方我們經常可見的“不”字、“杯”字、“寫”字、“書”字、“富”字、“壽”字、“幹”字、“娘”字等等,都是這樣的寫法,總體不下上千個這樣的例子,都存在這樣的情況,這就要求書寫者必須熟練掌握各類異體字的寫法,使得這種變體正確而規範,容易被認得出來,也容易被人記住。

我們知道康熙大帝題字的承德“避暑山莊”四個大字,最突出的就是“避”字出現了異樣的寫法,使得外人看起來怎麼看怎麼彆扭,說是錯字吧又不敢明言,因為皇帝象徵著權貴和尊望,不僅不能說是錯別字,還要說寫得好寫得妙,代表了帝王的最高水平。

經常從事書法創作的人,都會知道,這絕不是一個錯別字,而是一個習以為常的異體字,見慣不怪,也就習以為常了。

倒是希望沒接觸過書法創作的讀者觀眾,能夠翻閱一下歷代的書法瑰寶,從中找出書寫的規律,而不是在品讀時出現這樣的尷尬和落寞。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唸了幾千年,都下來了德就是德,有一橫和無一橫考究起來意義深遠,有這麼一個方瑤:兩撇撇過西,一豎下泥,十四來喝酒,一心想回家。這就是德字,修德就得一心一意,無專一的心,德從何來,開始造這個字時沒有一橫,後來就有了一橫,道佛之家就非常滿意,書法中送或賣最好寫這個,德,取之滿意!


天山130386596


同為德字之音,少一筆之寫,常見與書法藝術之書寫,此等情況,在書法作品見之甚多。

比如:王義之《蘭亭集序》中的惠風和暢之惠之便少寫二筆,以心之二點以代之,變形之寫如岸字,常寫作㟁,群之寫成群等不一而舉。

這應屬於一個獨特書法藝術的範疇,歷來久遠。孔子在刪訂《春秋》之時,增減一筆,以譽褒貶,應屬來源。

德有幾個層面,修養與心有得,曰德。君子進德修業意指恩惠。月令有天德,月德,木德均言天地四時旺氣,還有以德增福之意。

書面應用,應以正字為準,不應胡亂書寫,以示規範!


淨心修道


漢字也是不斷在使用的過程中演化的喲,最早的早期的石刻裡德字沒有那一橫,到了唐代又出現了多一橫的德字。所以真要論的話,多一橫的德字才是書法家的異體字喲。至於為何多一橫,有可能是筆誤,也有可能是增加其他內涵。這種做法在孔門的對聯上也有,表示文章通天。還有蟲二的題字,實際上表示風月無邊。心上多一橫,是不是有一心為公、恆心的意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至於為什麼加一橫的德字成為正體字,那是因為康熙字典收錄時把它作為了正體字,少一橫的反而成了異體字。這種變化也很正常,就跟英式英語美式英語的拼法也有不同。書法家的藝術除了形美之外,有些也追求獨特的文化意味,這也是漢字裡比較獨特的文化趣味吧!


樂學讀書會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書法家在書寫的過程中為了符合自己的書寫節奏,會增加或者減省筆畫,從古至今都有,作為藝術表現,是允許的,當然,僅僅限於藝術範疇,在實用書寫上如果這樣寫,就會被認為是錯別字了。

藝術性的書寫,會存在錯別字,碑別字,通假字,因為書法家更多追求的視覺效果,其次,書法家也是人,寫錯字,漏字,別字,也是正常的。即使是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書的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也都出現了上述情況。很多優秀的書法作品,都是即興書寫的,這就難免會出現錯字漏字和別字,但這絲毫不影響作品的藝術表現。

作為日常書寫的文字,是需要非常嚴謹的,如果是藝術創作,過於嚴謹就顯得刻板了。

以上是個人淺見。


凌川


野狐試答

不是兩個字,是一個字。書法是線條的藝術,線條的疏密多少要和章法佈局統一協調,為了照顧平衡會對一些字的筆畫進行增減。筆畫少的有時會多加一筆,比如“京”字,有時會給下面的口中加一橫,“勤”字左下的三橫常寫兩橫,“播”右上的一撇常省掉……但這些都是有先例可援,約定俗成,不能自己隨便來增減字的筆畫。


野狐習禪


通用不存在其他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