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值得看得一本書:90歲的恆子奶奶用5個特點顛覆工作的本質

人生,只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

2020年值得看得一本書:90歲的恆子奶奶用5個特點顛覆工作的本質

​幾個朋友在微信群聊天,一個吐槽道:“工作了一年攢的錢還是付不了首付,我什麼時候能不用住在出租屋裡!”

另外幾個說:

"好多大公司都在裁員,我目前的工作沒有任何增值空間,要不要跳槽啊?"

“工作就是為了錢嗎?我也想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

“結婚了,是不是就要考慮如何讓家庭和工作平衡?”

"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同事吵架,怎麼處理職場的人際關係?"

……

如果是以前聽到這些煩惱,我也會焦慮,感感嘆生活真的太不容易了。但這周花了兩個小時看了一本哲理性的小書,一位90歲的恆子奶奶,用自己的工作經驗和人生智慧寫了一本溫暖的書:《人間值得》。

90歲的恆子奶奶,心理醫生,一生只從事一個事業,心理精神科,工作了70年,她用通透的語言安慰了我們這些在大城市打拼的焦慮的年輕人:只要活著,人生總會有辦法的。即使有什麼不順心,也不要太在意。

2020年值得看得一本書:90歲的恆子奶奶用5個特點顛覆工作的本質

01

你是為了什麼而工作?——為了賺錢養活自己

在剛開始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準備聽這個老奶奶講,工作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個人價值等等。

沒想到恆子奶奶的道理很樸實:當你面對“為了什麼而工作”感到迷茫時,你就乾脆而果斷地告訴自己“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而已。”為了錢而工作,並不是可恥的事情,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我認為非常了不起。

在春節的這次疫情面前,大家都宅在家,不能出門,當有外物威脅到生命健康,所有複雜的事情都變得很簡單,全家人身體健康,有一份可以養活家人的工作,就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所以何必為生活的困惑而糾結呢?

工作本身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當你想通了這點,就不用刻意去追求工作的意義了。


2020年值得看得一本書:90歲的恆子奶奶用5個特點顛覆工作的本質

02

沒必要對工作期待太高,學會享受工作、生活比什麼都重要

在剛進入一家公司,對新的工作抱有憧憬,對自己的職位有更美好的期待,願意拼命工作,忍受加班,只是現實情況是,當自己得心應手後,就不滿足於當前的狀態,期待能升職,能加薪。

一旦發現公司滿足不了這個需求,就想跳槽或者轉行。然後,就此循環下去。

恆子奶奶說:“當人活到七老八十的時候,勝利與失敗都毫無意義。我不關心頭銜和職位,這些都如過眼雲煙。如果自己和家人健康、精力充沛,有幾個知己可以交談,還有什麼其他奢望呢?相反,如果你拼命工作,身體狀況因此變得糟糕,自己和家人關係疏遠,即使掙了很多錢,那又有什麼幸福可言?”

在新型肺炎時期,所有人都宅在家,公司也延遲復工,一是體會了生命的可貴,二是能工作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人,除了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工作上,更重要的是要學會享受工作、生活。

2020年值得看得一本書:90歲的恆子奶奶用5個特點顛覆工作的本質

03

你不喜歡工作,也沒有關係,先去做,總比瞎想強

如果人人能有機會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不想上班吧。這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承認自己的期待比說謊來得坦誠。在沒有這樣的家庭背景下,只希望能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但喜歡可遇不可求。恆子奶奶88歲前,每週工作6天,每天工作滿滿,但她從沒說過喜歡工作。大多數的普通人為了生存,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只能依靠工作來養活自己。

如果你還在糾結是找個喜歡的工作,還是先把目前的工作做好,先去行動吧,行動才是促進工作的良藥。只有行動了,你才有機會去發現新的可能。比如最近不能出門,也不能去上班,剛開始很開心,但玩久了,竟然有點期待去上班了。

恆子奶奶說,如果你能遇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那再好不過。但這種情況就像買彩票,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斷工作著,或許哪一天就會遇到一份讓你喜歡的工作。

不管怎樣,你要先出門去工作,才有機會碰上喜歡的。

2020年值得看得一本書:90歲的恆子奶奶用5個特點顛覆工作的本質

04

工作的去留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如果覺得“這個工作對自己沒有益處”,或者“已經不能忍受了”,那麼幹脆離開。公司不過是“別人賺錢的工具”,如果這個工具緊緊地束縛住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或家人的幸福,那麼逃離也無妨。一旦決定“逃離”,你應該自信地離開。

在決定跳槽前,儘量不要裸辭。一是考慮到經濟生存問題,二是為了給自己充足的時間找一個自己滿意的工作。當你在一家公司工作,身心非常疲憊,甚至影響到健康,準備要離開的時候,就要為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提前做規劃。

假如可以,即便你非常熱愛目前的工作,在空閒時,也要考慮下:“萬一哪天你不能忍受現在的工作,你還能做什麼?你有哪些更好的去處?”

未雨綢繆,總比匆忙進入下一份工作更強。當然前提是,如果你選擇辭職或跳槽,都要對自己的決定有所承擔,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2020年值得看得一本書:90歲的恆子奶奶用5個特點顛覆工作的本質

05

在職場,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剛入職場的新人在對工作流程不是很清楚時,總是期待有人指導或者領導培訓自己熟悉工作業務,運氣好,可能你會遇到一個完善的公司,有領導專門帶領你熟悉工作內容,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份運氣。

在職場,你有沒有聽到過這樣的抱怨:

“我這周有約會,讓小王幫我做一個PPT數據分析,他都不幹,一點樂於助人的精神都沒有。”

“我來公司兩週了,主管都不給我培訓下。”

“小蘭的推廣能力比較強,但都不主動教我,太沒有人情味了。”

“上次我要接孩子,讓同事小明幫我做了收尾的工作,但這次讓小明幫忙,他卻拒絕了,小明變了。”

恆子奶奶說,“無論在職場還是家庭,只要是別人給予的東西,自己就應該感謝對方。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和別人相處,人際關係就不可能出現大的問題。”

在職場,一定要明白: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因為這不是別人的義務,是你自己的事情,職場裡沒有那麼多理所當然的幫助。

如果要日常工作中,的確需要請求幫助,態度一定誠懇、謙虛,抱著感恩的心態去請教。當你學會了尊重別人的付出,別人也才能真心指導你,但你切記不可養成依賴的心態,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軌跡,工作也是一樣,沒必要和別人比較,只要是你自己做的決定,就去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說到底,工作的最終目的都是服務於自己的生活,不必強求功成名就,但能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意義就是好的工作。

祝願大家都能享受自己的工作,並樂在其中。

END

關注青梅一歌。專注分享職場和個人成長故事。每年讀100本書,瑜伽重度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