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集團暴漲17倍,A股疫情概念股名單出爐,是否能跑贏大盤?

中國醫療集團兩日暴漲1758%

從港股各板塊今日表現看,醫藥保健設備與服務、香港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等板塊整體跌幅均在3.5%以上,

其中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技術硬件與設備、醫藥保健設備與服務、消費者服務等板塊領跌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醫藥板塊中的中國醫療集團再次延續強勢表現。1月29日大漲280%而停牌的中國醫療集團,1月30日繼續走高,盤中漲幅一度達569.77%,股價最高達2.88港元/股。截至收盤,中國醫療集團上漲388.37%,股價報2.10港元/股,近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達1758.41%。Wind數據顯示,中國醫療集團股東中暫無機構持股。

中醫集團暴漲17倍,A股疫情概念股名單出爐,是否能跑贏大盤?

1月29日,中國醫療集團公告稱,旗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特別項目組研究發現利托那韋(Ritonavir)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有抑制作用和療效報告,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也發現其在細胞層面上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有較好抑制作用。公告還稱,目前集團關聯公司萬全萬特廈門有限公司是一家唯一國內歷史上生產過該產品製劑,同時擁有原料批文、申請相關專利的企業,且公司已經向國家藥監局申請重新恢復生產。

A股疫情概念股名單出爐

中醫集團暴漲17倍,A股疫情概念股名單出爐,是否能跑贏大盤?

港股疫情概念股已經啟動,節後A股相關個股或有所表現。中信建投醫藥團隊研報指出,短期看與疫情相關的投資主線順序為:診斷、治療性器械及藥品、藥店以及互聯網醫療等。

不過,疫情概念股的投資機會或屬於偏短期的主題投資機會。中泰證券李迅雷、唐軍發佈研報指出,選取“非典”期間受關注度較高的16只概念股,從它們在“非典”期間(2002年12月16日到2003年6月底)的最大漲幅來看,多數個股的最大漲幅都顯著超過上證綜指和醫藥生物指數同期的最大漲幅,可見,當時疫情引起的股價反應是很明顯的。但如果再往後看半年,發現“非典”概念股的超額漲幅基本都全跌回去了。從2002年12月16日到2003年底期間,“非典”概念股的平均漲跌幅相對上證綜指和醫藥生物指數都沒有超額漲幅,而且明顯跑輸上證綜指。

2003年“非典”醫藥概念股跑輸上證綜指:

中醫集團暴漲17倍,A股疫情概念股名單出爐,是否能跑贏大盤?

從16只“非典”概念股構成等權指數的走勢看,也印證了疫情對股價的影響是基於情緒的短暫且過度反應。

歷史上“非典”概念股跑輸大盤

中醫集團暴漲17倍,A股疫情概念股名單出爐,是否能跑贏大盤?

通過現金流貼現模型定量評估事件性衝擊對公司價值的影響可以看出,如果是事件性的、一次性的利好,即使對當期業績影響很大(盈利翻倍),對股價的理論影響也很小。相反,如果對長期盈利趨勢有影響,則對股價的影響會更大,比如在歐美市場某一公司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時,即使對近期業績影響不那麼大,但股價的反應一點都“不吝嗇”。因此,投資者對相關概念股需要保持理性,謹慎參與。

關注逆向買入機會

從歷史經驗看,與疫情概念股先漲後跌對應的是,往往前期受疫情影響的板塊和個股在事件過後也紛紛反彈,因此疫情帶來的市場波動也提供了逆向買入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