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團結一心,中國加油”——今日份心靈雞湯。

意料之中,也是期望之外,世界衛生組織最終還是將新冠肺炎列入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我看到人們在各種轉發有關這一決定的擔憂、預言、悲傷、憤怒、恐慌……與此同時,也有人還在發國難財,或者趁亂散播恐慌言論爆眼球掙流量唯恐天下不夠亂。

痛心!

在我看來,特殊時期,真正的善意,應當是萬眾一心共渡難關。後方的群眾,當用溫暖的文字或科學的知識撫慰人們的心理創傷、修補已有的感染漏洞、避免可能的風險,用我們力所能及的行動或語言協助一線崗位正與死神搶奪生命的白衣天使,以及不顧感染風險堅守在超市、運輸、快遞、警衛等崗位的勞動者們。

每個人,都應當首先打好自己的防疫戰,同時,成為科學知識和積極心態的火炬傳遞者。

因此,無論你是否面臨著返工,建議你都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保障: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圖片來自”疾控人“


▍佩戴口罩——反覆強調!

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各界組織和自媒體都已經充分宣傳到位,這裡就不再贅述。但是,據我所知,很多朋友面臨口罩告罄的擔憂,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有藍色的醫用外科口罩,或者一次性醫用口罩(三層,帶防水層的),你可以將普通棉紗口罩、或者自制棉紗口罩貼臉戴,再或者,將乾淨棉布毛巾等自制成口罩貼臉戴。再在最外層罩上醫用口罩——這樣可以避免外層醫用口罩的防水層被哈氣浸溼而破壞防護效果,且內層口罩可以通過清洗浸泡蒸煮等方法反覆使用。

每次外出回來,先用75%的酒精對外層口罩進行噴灑消毒。沒有75%酒精的,還可以想辦法買一個家用的紫外燈,用紫外線消毒,但是要注意在儘可能小的空間裡讓有限照射量的紫外線發揮正常消毒光照量(比如在沒有綠植的衛生間這樣相對小的空間裡),且在開關紫外燈的時候戴好墨鏡、避免傷眼

如果連最普通的醫用口罩都沒有,那就至少戴個自制棉布口罩(厚一些),比一點兒防護沒有還是要多哪怕一點點保護的。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圖片來自”世界衛生組織“

▍勤洗手——反覆強調!

對新冠病毒的防患,洗手甚至應該成為比戴口罩更應當重視的預防措施——因為最容易被忽視或輕敵。我覺得丁香醫生的這篇,對手傳播疾病風險的分析及洗手重要性的解讀特別到位,大家非常有必要深度學習提高重視度:疫情期間,有件事可能比戴口罩還重要,很多人忽視了

六步或七步洗手法,大家都知道了吧?再次放方法圖在這裡,建議一邊洗手一邊唱《生日快樂》歌,保證你洗手時長不少於這首歌的時長(中英文各一遍的總時長)。

另外,下面這張清晰度略低的總結,是我從朋友圈獲得的,不清楚是不是鍾院士的原話,但我個人認為知識點還是很好的。我個人選擇儘量走樓梯,如果不得不乘坐電梯、以及需要按單元門的門禁出入,我會用鑰匙尖去觸碰,並隨時對這個部位消毒。如果你問我沒有消毒劑或酒精該怎麼辦,我也回答不出來,因為這是大家都在面臨的問題。只能提醒尚有條件的朋友多注意。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愛心提示:頻繁洗手會加速老年人手部皮膚的乾燥皸裂,提醒老人每次洗手後及時塗抹護手霜,非常有必要!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保證室內暖和、定時開窗通風

如果室內溫度太低,容易讓體弱的朋友或者老年人因受寒而感冒,導致抗病能力下降,增加易感風險。所以,如果家裡暖氣不足,可以適度開空調,達到老人的舒適度,同時注意加溼。

但是,不能因為要保持室內溫度而門窗緊閉。適度開窗通風、更新室內空氣,是有助於降低可能存在的病毒量的(比如偶爾會買菜外出)。所以,上午下午各開窗通風15-30分鐘,是很有必要的。開窗前要適當增加衣服,避免坐在風口處。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圖片來自”中國營養學會“

▍合理加強營養,不盲信“特效”

營養是每個人抗病能力的基石,沒有強健的身體,無力對抗感染。膳食指南,是大家最簡單易行的飲食參考。

非常時期,體重正常的朋友,請不要減肥,不當的減重反而會降低你的抗病能力。而體重超標的朋友,鑑於你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避免大吃大喝或營養失衡,同時加強居家環境中的體育運動,是幫助你實現健康體重、增強抗病毒能力的關鍵。我前一篇推文中講解過居家運動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你可以複習參考。

基於以上,合理三餐,保證所有食物組,加強優質蛋白質(奶、蛋、肉)和新鮮果蔬,保證每天不少於1500毫升飲水量(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少於2500-3000毫升)是你要嚴格遵守的飲食準則。

當然,我深知很多朋友實現不了豐富的食物儲備,也不可能達到每天12種、一週25種食物的多樣性。那麼,你可以先儘可能按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的飲食結構來安排食物比例,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個人條件去實現多樣性或豐富度。新鮮果蔬和雜穀類中的一些植物化學素,是可以聯合增強免疫的,強烈建議你不要偏食——哪怕各組食物都只有一種,也比缺了其中任何一組要強!

對於你所聽聞的各種“特效”營養素或食物,很多都是誤解和謠傳。當然,會有人問:不是專家說的嗎?嗯,專家也各有所長。這樣說吧:如果你不會去找一個口腔科專家看心臟病、或者你不會去找一個肛腸科醫生看肺炎,那麼,就請你更多采納營養專業人士關於營養與食物的建議——畢竟術業有專攻。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飲用高濃度酒殺病毒——這只是個美好願望

酒精是第一類致癌物(請參考舊文: , ),飲用酒精除了增加多種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並不能幫助殺滅病毒。酒精只有在外用時才有對病毒的滅活功效,且最佳濃度是75%或左右

維生素C可以提升免疫力——長期以來的誤區

在動物實驗中,大劑量補充維生素C,確實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改善動物的免疫功能。但,不能因此忽視了它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更不能直接用於人類身上。畢竟,到目前為止,真的沒有高質量研究證實大量補充維生素C可以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在我過去的一篇推文中( ),我跟大家科普過:除非有明確的維生素C缺乏,否則長期大劑量補充維生素C容易增加腹瀉、尿酸鹽結石、半胱胺酸鹽結石、草酸鹽結石等隱患。

不過,我們確實需要客觀看待特殊時期的特殊需求:如果因為物資缺乏而導致新鮮果蔬攝入量大大減少、無法滿足日常需求,適量補充維生素C,幫助維持人體需求,還是可以的。但是,依舊不建議大量補充,相對比較安全穩妥的選擇是複合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一方面因為它裡面各種營養素的補充量都“不是大量的”,另一方面,在物資缺乏的時期,我們經由飲食應該獲取、卻沒有達到推薦攝入量的營養素,不止維生素C一種。

而如果你的物質儲備充足,你可能只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限制外出會影響我們經由日曬獲得維生素D,建議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

就算你非要單獨補充維生素C,我的善意提醒是:請少補一點兒,至少不要整粒“LD伸”,特別是有高尿酸血癥的朋友們。咱們折中減半,可否?畢竟,你每天的推薦攝入量也不過100毫克而已

吃大蒜抗病毒——請小心您的胃

大蒜素是個好東西,但是,在科學試驗中,試驗動物服用的大蒜素的量,如果按體重放大若干倍到人類身上,需要在24小時內吃好多好多好多大蒜,才有可能有幫助!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病毒還沒被弄死,你可能已經早早地被大蒜嗆死、或者辣死了——直接傷害胃黏膜,讓你不得不去本來避之不及的醫院。

得不償失啊!

保健品幫老人增強免疫——那要看是什麼來源

首先,保健品這個概念就是不存在的,在 一文及後續幾篇推文中,我已經多次科普過“保健食品”的概念,它們要有質監部門的“藍帽子”標識,以保證吃不壞咱家老人。

另外,諸如口服全營養補充劑、優質蛋白質補充劑這類營養補充劑,確實適合進食能力差/不足,或者消化能力不足,或者因為一些基礎疾病而需求量增加的老弱群體,但是請一定要在醫生和註冊營養師的指導下使用。以免選擇不當或使用不當而南轅北轍,沒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帶來副作用,那可就太遺憾了!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加強居家環境中的體育鍛煉

上一篇推文寫過,複習即可,不贅述。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不過度恐慌,要常懷感恩

關於如何區分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狀及普通感冒症狀,有很多呼吸科感染科專家已經跟大家科普過。大家要聽來自官微或正規醫療機構的建議,以免信息不實和誤導。

過度恐慌,容易加重心理負擔,對你的抗病能力並無幫助。即便是你擔心自己的某些症狀,你也可以通過網上的問診平臺和義務醫學支援熱線來幫助你分辨。勝過瞎猜或盲目扎堆就診——在這個時期,醫院是個相當不安全的地方,千萬不要因為恐慌導致本來只是個小感冒的你反而染上了流感病毒或新冠病毒。

所謂常懷感恩,是要想到:畢竟還有這麼多醫務人員能夠幫助大家,也還有這麼多社會力量及親朋好友互相支持。也希望大家經由這次疫情增加同理心、憐憫心,以及對醫護人員的尊重與信任。畢竟,關鍵時刻,是他們在捨棄個人安危不顧生死衝鋒陷陣!他們是最善良的一個群體,無論有無疫情,愛護好他們,才是愛護我們整個民族的健康!

看到這些天依舊有病患侮辱、謾罵、毆打、傷害醫護的暴力事件發生,心裡悲憤交加:床位與救治效果,不是一線醫護能夠左右和確定的,特別是對於有基礎疾病的高危患者。作為醫護與病患,大家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本應當團結理解,共同對抗病毒,而不是互相傷害。

舉個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例子:

初六,我父親腦梗了,梗的面積雖然不大,但已經影響單側功能,需要住院治療。我趕到醫院的時候,父親正在急診輸液室輸液,老人騙我沒有病床,其實是有他自己的很多顧慮。而在我聯繫到首診醫生,知道神內病房有床位並逐一安頓好一切後,我心裡更多的,已經不再是害怕,而是感恩:腦梗是個大事兒,若換作平時,聯繫床位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兒。而哪怕是全市都在支援疫情,依舊有專科醫生可以堅守崗位,這對於患者來說,已經是莫大的幸事!

所以,在我跟主管醫生溝通完所有事宜離開病房前,我除了真誠感謝,還認真地對他道了一句“新年快樂”!

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每個人在疫情面前也都會有區別於他人的困難。感同身受雖然很難,但我們可以做到降低恐慌與心懷感恩,將溫暖的文字傳遞給你關心的人,將科學的防疫知識傳播給你可以觸及的角落。我可以,你也可以!


我們一起:給武漢加油!給湖北加油!給中國加油!


抵禦病毒面前,如何保障自己的免疫力

—— 全文終 ——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專業營養科普內容(成人及母嬰),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搜索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