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早教識字,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嗎,為什麼?

六個爸媽


我是一位四個孩子的寶媽,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在幾年前從事巧虎早教工作時,因為裡面的教材,三歲開始就教孩子認字了。我真正看到,有很多父母關於幼兒時期的孩子是否要認字的態度褒貶不一。

大概有這幾類:

1.希望越早認字越好.

2有些父母是順其自然.

3不會過早和刻意地讓孩子認字,也不過於順其自然等老師教,而是一旦發現孩子的文字敏感期時,父母有意識的去引導和利用一些工具去讓孩子認字。

4.不想讓孩子在小學之前認字

父母的態度不同,孩子的認字結果肯定不同,前面三類父母在我們中國是最常見的。第四類父母是主觀的不想孩子認字。估計就像上面提問的,怕影響孩子的想象力,或者過於崇外,說什麼要孩子快樂教育,等孩子上小學時再學。現在的教材比以前難很多,我也做過家教,我發現不認字的孩子上一年級後,學得非常地吃力!

想象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畫畫,講故事,做手工等,認字多的孩子的畫裡依然有天馬行空,認字多的孩子編的故事裡依然可以趣味橫生……,誰能證明識字就扼殺了想象力?用什麼證明識字扼殺了想象力?無從考證,所以這種觀點我是反對的。

我自己教育孩子沒有規定一定得用什麼育兒方式,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都不同,做父母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各種敏感期,多啟發,多陪伴,多引導。除了要開發孩子的各種智力,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習慣問題!

最後配上我兒子對文字感興趣不斷髮問的一張照片,記錄孩子們特別的瞬間!



莊稼姐姐


一般3歲的孩子可以買卡片或者繪本玩了。4歲左右是可以開始接觸認字的。3到6歲的孩子會經歷一個識字的敏感期,孩子會對漢子符號產生很大的興趣,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的慾望,利用一些現象對孩子對漢子意識的引導,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

我家寶寶也在小班,幼兒園也教認字,使用認字卡片。老師一般是先教繪本故事,然後每個繪本故事有幾張識字卡片。一學期下來也就20左右個字或者詞組。在家裡當著遊戲玩,寶寶還是挺開心的,挺樂意去學的。學會後有時候在路上看到同樣的字都會叫我看。




baobao1106


這個問題最近我也超級苦惱,我家兒子三歲三個月,在當地一家有名的幼兒園上學,但是這個幼兒園跟公立幼兒園一樣的,是不教寫字的,說要響應國家號召。

但是我身邊的親戚朋友又叫我跟兒子額外報班學習要不上小學跟不上。我表妹的孩子五歲,就暑假寒假都有去學習。

其實我覺得孩子要不要學識字根本沒有必要爭議,主要的是教育方法的問題。只要教育得當,每個孩子都能像學會說話一樣自然學會讀書寫字。

我兒子只有三歲,因為學習老師不讓教寫字,我也沒教,只是我會教他識字,給他讀繪本學唐詩和英語。還沒有去報班,都是自己每天花時間去教的,現在他懂得唐詩也有十多首,兒歌超多,英文單詞也很多。但是就是不會寫,我是非常贊成在幼兒時期早教的,那時候他的學習能力超棒,每天在娛樂中就能學會。






猴七寶007


我們這邊的一個幼兒園就是這樣的。我兒子小班上了一學期,我覺得挺好的。好幾冊書,有故事跟兒歌,編的朗朗上口,孩子拿過來就會指著念,當然,指的地方可能文不對字。會背很多兒歌,還會講故事。一學期也認識很多的字。

幼兒園早教識字,有針對寶寶的方法,也不會很嚴格的。想象力也是在學習中引導的。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這個。


玩具屋的童童阿姨


我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我不知道這句話是怎麼來的。現在孩子壓力相當的大,我在上個月的月底因為公司和社區的安排去了一所學校,幫家長協助孩子下車上學,書包一拎好重呢;有的孩子既要背書包又要背樂器,看著都累。

有的家長更厲害,孩子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早教了;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報名早教班、興趣班,都是一刻不停的


海韻椰城


我認為還是認識點字比較好,至少從小讓孩子在腦海中對漢字有個概念,不至於上小學時對漢字太陌生,當然,不能強行要求必須認識多少或者必須會寫複雜的字。可以認識一些簡單的漢字。我兒子每天都要我給他講故事,他想認識故事中簡單的漢字,每次讀故事的時候看到自己認識的字,會很開心,我覺得上幼兒園可以培養孩子對漢字的學習興趣,不一定要他們寫漢字。


Leilani87


不會。我70年代的人,那時候,基本沒有幼兒園,更別說識字了。我想象力還是差。這麼些也沒啥建樹。我開始數數都差不多上小學一年級了。提前學和上小學, 學習,沒什麼。關鍵的關鍵要跟對人,做對事!才能成就人生。


夏大花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就根據我身邊的情況來說一說吧!


先來說一說我們這邊幼兒園中教學內容方面的情況:

01

在公立幼兒園,三歲就可以上小班,四歲,中班,五歲大班。孩子在上小班跟中班的時候,識字和算術都不教,只讓孩子看繪本,圖畫比較多的那種。主要在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直到孩子上了大班的第二學期,才開始給孩子教一些簡單的字詞,並且對數學中1-5的合成和分解也慢慢的有了滲透。

02

民辦幼兒園就不一樣了。大多從孩子上中班的時候,就比較普遍性的給孩子教認字了。到了大班的時候,一些基礎的字,大部分孩子都已經認識了。10以內的計算,在大班就給孩子都講過了。同時還開展各種才藝培訓班。因此,民辦幼兒園的收費就要貴一點,孩子學的內容就要多一點。


下面我說說自己孩子的情況和感受。供題主進行參考。

我的孩子現在上一年級!她進的是我們這的公辦幼兒園,個人覺得挺不錯的。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就考慮過她將來上一年級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第一,孩子上了一年級不認識字,讀課文會遇到很多問題怎麼辦?做數學題讀不懂題怎麼辦?

第二,孩子在上一年級會學習很多生字!在短時間內認識很多字,孩子是否能跟上老師的進度?

第三,現在都是得閱讀者得天下,為了孩子閱讀的能力和興趣的培養,是不是應該提前多識字呢?


二、針對孩子的情況,我是這樣做的!

1、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每天堅持給孩子聽故事,讀繪本!提升孩子的故事興趣性!

2、在孩子上大班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認字!從最簡單的開始,將孩子認識的每個字寫到便籤上,貼到牆上!每天睡覺前將已經認識的字複習一遍!當然這裡識字的方法有很多!但主要以調動孩子的興趣為主!

3、在孩子大班畢業後,也沒 有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仍然是讓孩子持續認字,讀書!到了小學開學上一年級,就已經認識很多字了!

上一年級後,除了在書寫和拼音方面比較吃力外,在讀背方面都比較不錯!


通過以上,個人覺得,幼兒園的早教識字,對孩子而言還是有好處的!並且通過識字,孩子可能會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01

想象力是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之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給孩子提前識字,可以讓孩子瞭解字詞的含義,讓想象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如中國文化中的象形字,給孩子講講起源,孩子不僅認下了這個字,還能通過想象,瞭解古代的文化生活!

02

識字越多,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會越強!瞭解的東西也會越多!

我們最終是要培養孩子的自主閱讀的好習慣!提前識字,會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我一個同事的孩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看沒有注音版的小說了!是班裡公認的學霸!畢業發言時,即興發揮,著實震撼了全校師生!有膽識,有內容,文采斐然!


結語:

給孩子提前識字是好事,但是也要考慮到孩子的興趣,不能讓孩子在識字的同時,卻產生厭煩情緒!因此,對於認字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不能太刻意的去做,可以身邊常識,遊戲的形式,讓孩子進行識字!既讓孩子識字了,還讓孩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中學教之道


識字為什麼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呢?對於這樣的觀點我不敢苟同,於是查遍全網就發現這麼一個例子:

在美國,一個3歲的小女孩指著禮品盒上的“OPEN”,對媽媽說,這是“O”媽媽大吃一驚,得知是幼兒園老師教的,轉頭就把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過早教識字,剝奪了孩子的想象力她女兒之前會把“O”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如今孩子失去了這種想象力……

不得不承認美國人的腦回路確實與眾不同,老師教給孩子這個圓圈可以讀O,就把孩子把O想象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的能力給扼殺了?且不論這件事的真實性,但就這個O,老師也許只是在讀單詞時被孩子聽到了,孩子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強,記住了這個圓圈可以發O的音,這不妨礙孩子把O想象成其它東西吧?

回過頭來說國內幼兒園的指讀,我現在每天陪孩子閱讀繪本,也是按照指讀的方式進行,由於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孩子很多時候不能把文字串聯起來去理解文字要表達的意思,這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通過繪本上的圖畫去理解文字的意思,這樣反而會激發孩子的想象力。這個時候的識字並不會把漢字拆成筆畫教給孩子,而是通過將漢字整體作為一個圖形成像在孩子的腦海裡,很多時候孩子只會發音,並不知道意思是什麼。

昨晚陪孩子讀繪本,讀到“電閃雷鳴”的成語時,孩子立刻就說: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又打雷又有閃電。當孩子這樣說時,他的腦海裡肯定有劃破夜空的閃電和轟隆隆的打雷聲。

所以我不認為幼兒園以兒歌指讀的方式識字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homework


對於識字這個問題,有很多家長糾結,教太早了怕破壞孩子的想象力,教晚了或不教又怕影響孩子小學學習。

一、“讓孩子提早認字,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有依據

題主擔心的問題,確有這樣的說法,是日本的繪本之父松居直說的。

他說:“讓孩子提早認字,或強迫他們早日養成自己看圖畫書的習慣,很容易讓孩子形成閱讀障礙,還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

過早識字有負面影響,尤其是不做閱讀,把識字當成一種任務,拿獨立的字卡讓孩子教孩子來認,這是違背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和早期教育原則的。

還有研究者指出,面對同樣一本圖文並茂的閱讀材料,識字的孩子和不識字的孩子在閱讀中的表現是不一樣的。識字的孩子首先關注的是文字,它可以通過文字來了解畫面的意思,從而不去對畫面進行想象,這在某種程度上會限制孩子想象力的發展。而不識字的孩子,可以對畫面進行充分的想象,儘管與故事的內容大相徑庭,但是這個過程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

這個就是你擔心的問題,但是,多早算早呢,我想這個跟孩子的個體也有關係,有的孩子可能3歲就對文字敏感,而有的孩子5歲也不敏感。

這就要看孩子什麼時候到識字敏感期了,到了識字敏感,就不應該算過早。在這之前,最好不要強迫孩子識字。

二、孩子的識字敏感期

這個識字敏感期也是有說法的。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對文字符號突然非常感興趣最早會出現在4歲半,一般是在5歲才會出現。孩子在5歲以後,大腦發育更加成熟,逐漸具備了永久性記憶的能力,此時學習的抽象事物,不僅能理解,也能夠被記住。所以,讓孩子在5歲左右開始識字,應該說是最科學合理的時間。

我家孩子識字大概是在4歲半左右,但是前期經過了2年的親子閱讀,基本上每天都會閱讀,到4歲半突然認識了很多字,應該是到了識字敏感期。

對於經常進行親子閱讀的孩子來說,識字敏感期會出現的早一些,從沒有親子閱讀的孩子識字敏感期出現得晚,甚至不會出現。

三、建議的做法

我的建議是,在4歲半以前大量閱讀,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等待識字敏感期的出現。 到了5、6歲,如果仍然沒有出現,用一些有趣的方法識字也可以達到目的,比如悟空識字,四五快讀等,這些方法遠勝過單獨使用字卡。

當然通過生活中和閱讀中識字是最無痛的方法,如果能通過這樣的方法識字當然是最好的。

關於識字對於破壞想象力的說法也不必如洪水猛獸般不必因噎廢食也不要填鴨式識字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引導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