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專有前途嗎?

天生wo麗質


大專是否有用

就現在,在我們國家 ,有三類學校,學生畢業後都擁有大專文憑,這三類學校分別是高職(高等職業學校)、高專(高等專科學校)和高技(高等技工學校)。

一般情況下,高中學生選擇高專,中職學生選擇高職,技工學校選擇高技。

大專是否有用?先看下面幾組數據:

1.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我國中職招生平均佔高中階段招生的41.27%,沿海省份比例甚至更高,有的接近50%。這就意味著初中畢業學生,有接近50%學生分流到職業學校包括中職和技能類學校。

2.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2019年要對高職院校實施擴招,擴招人數是100萬人。

3. 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獨立學院265所),其中高職(專科)院校1418所;全國普通專科招生368.83萬人,佔普通本專科人數的46.63%;全國普通專科在校生1133.70萬人,佔普通本專科人數的40.05%。

4.以佛山某中職學校為例,近三年畢業學生人數分別為900、800、800人,進入高一級學校(高職)就讀的學生人數分別為500、600、700,升學比例分別為56%、75%、88%。2019年的數據特別明顯,大部分學生選擇升學,選擇讀高職院校,只有極少數學生選擇就業。

5.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打通了中職、高職、本科鏈接通道。中職學生可以讀高職,同樣,高職院校畢業學生可以選擇繼續生造,讀本科。《2018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全國共有155所高職院校公佈升本率,升本率排在前五位的學校是:

6.教育部為了減少衝突,特地將中職學校學生參加的高職高考時間提前到每年的1月進行(原來與高考時間一致)。中職學校學生為了增加上高職的機會,採取多種渠道,全方位輔導學生,提升升學比例。比如部分學校,為了讓學生在高職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自發組織輔導班,讓有升大意願的學生安心複習,迎考。

從以上情況,可以得出來,大專院校在我國的體量,在我國的重要地位,以高職為龍頭的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的舉足輕重地位。

個人覺得,不能以是否讀大專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出息,有前途。大專院校也像本科院校一樣,只是提供一個人成長的土壤。

最後就高職、高專、高技做一個簡單的區分:高專偏向於理論,走的是本科教育的路線,但層次低於本科。而高職偏向於實踐,培養的是有較強動手能力的畢業生。而高職注重技能的培養,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根據市場調查的結果,目前職高學生更受用人單位歡迎。





一介辛孺哈哈哈



大專有前途嗎?有。比高中文憑多!

該不該讀大專?如果不讀大專,能夠上本科就上本科。如果只能夠讀大專,那麼就讀!

千萬不要覺得只能上大專就不讀書直接進社會了。這一刻的放棄很容易,但未來你還想要這個文憑就很難了,缺失了大學的時光難道不是一種遺憾嗎?

一紙文憑有決定你未來生死的影響嗎?那真的不是。我來講三個真實的案例。

我堂哥,讀的湖大的專科,大家都覺得他未來就是打工混吃了,但是他考上了湖大的專升本,又讀了兩年,後來考了湖大的研究生,第一次沒考上,再戰,第二次調劑去了其他的高校。

畢業後拿著家裡給的一萬塊錢在北京找了一個月的工作,因為在研究院跟著導師發了高質量的論文,加上導師的推薦,進了北京的航天系統,拿到了北京的戶口和編制。在航天系統工作期間考了博士,博士讀完繼續工作,現在人在加拿大的訪問。

我堂姐,讀的專科,後來讀了專升本,拿了個本科的證,然後就發現很難找工作,在各個不同的公司旋轉,做過一個月600塊的工廠臨時工,考過各種不同的證,但是還是找不到好工作,後來好不容易去了水電站當臨時工,大家覺得這就是她很好的工作了。

後來我堂姐去考了公務員,考了幾年,終於有一年考上了離家比較遠的地方的公務員,真的走向了穩定,成為了國家幹部,去年還拿了榮譽。

我堂妹,讀的專科,實在不愛讀書,沒有專套本也沒有專升本,拿著專科文憑就去了廣州找工作,最開始一個月3500,做外貿公司業務員,等著季度獎金,住著公司宿舍。後來覺得這樣實在沒前途,自己應聘去了銀行做客服(客服專科就可以了),非常累非常累非常累,但是工資和業績掛鉤,順利上萬。再後來她去了深圳,換了家效益更好的銀行上班,非常累,幾個月後工資就破萬,年底拿著不錯的分紅。她的同學都拿著一個月3000的時候她已經一個月一萬五了。

這都是非常真實的例子,他們一步步在我眼前走到今天,他們都曾經被長輩認為“這一輩就廢了”的人也在行業中做出了動人貢獻,有了自己的人生。

而我呢,我當年跟我堂哥的考試分數差不多,我去讀了一個學費很貴的本科,大四考了研究生,後來考到學校當老師,一個月拿著硬性工資,但是做的事我喜歡,我從小就喜歡當老師。

我沒有像我堂哥讀博士有北京戶口,沒有像我姐姐當公務員,沒有像我妹妹拿著過萬的工資,我也有我的小天地。

人生真的是自己走出來的,不是在別人嘴巴里說出來的,不管上專科還是上本科,如果有條件就繼續讀書,給你未來一些能夠選擇的空間。人生很長,未來有很多年可以打工賺錢,但是很多機會錯過了就不在了。


春風十里書香遠


如果你沒有考上本科,而是考上了大專,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踏實認真的學習,掌握一門好的技術,自己的專業學精,將來畢業走向社會也是不錯的,我上學的時候學的就是大專,也就是以前的師專,學的是數學教育,畢業以後,在一所中學教學,上學的時候就比較認真,專業課學的很好,在上師專的時候屙多次德國獎學金,畢業工作了之後,我覺得對我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教學工作也是很出色的,由於上學的時候專業課學得比較過硬,所以在教學期間嗯,沒有碰到過多的難題,並且還經常幫助其他老師,所以,無論本科或者大專,只要學得精,學得專,學得好,畢業的時候都有出路,如果不好好學習,即便是考上重點大學,也是不行的,所以無論幹哪一行都要認認真真,不要洩氣,加油


阿蓮數學老師


你好,很高興為您服務解答這個問題!

先說下我看了你這個問題的感受,在我們國家,“學歷鄙視鏈”一直都存在,985的看不上211的,211看不上普通本科的,一本看不上二本的,二本看不上三本的,就連三本都看不上專科的。甚至有人認為,讀高職專科給家人丟臉。但是,我想說的是,在現實工作中,雖然學歷很重要,學校背景很重要,但是有一樣你們忽視了的,就是是否順應時代潮流,是否符合國家發展需求。其實,讀高職專科,很多並不比普通本科差,尤其是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專業。

咱們國家近年來非常鼓勵學生報考高職專科,因為,隨著技術的革新,社會的進步,高技能人才已經出現短缺的現象。因此,在前不久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鼓勵更多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在今年更是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可見國家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視。

因此,未來高技能人才的薪資待遇或許比本科生還吃香,一點都不比本科差。尤其是現代製造業和新興產業等10個領域。未來10年,將會有大量的高職專科學生從事這些行業,而且從業人員超過70%的比例來自高職專科院校。

再來看下未來的前景:新興領域緊缺高技能人才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製造業大國,但遠不是製造業強國。我國要想完成製造業大國到製造業強國的轉變,也面臨很多新的挑戰。首先,核心關鍵技術的缺失。其次是,高技能人才的欠缺。我國現在的製造業的兩個特點,1個是製造技術薄弱,另1個就是高端尚未成型。因此,要想從低端製造業變成高端製造業,除了技術的革新,還有另一個挑戰,就是高技能人才的欠缺。

另一個高技能人才極端欠缺的行業,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點就是知識密集、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處於成長的初期階段,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比如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都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人才的欠缺,也是制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家鼓勵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原因。只有加強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才是從傳統制造業轉型為智能製造,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力保障。因此,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從2019年開始,將圍繞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10個高技能人才緊缺的領域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培訓。

總結:雖然在社會上“學歷鄙視鏈”一直存在,但是並不是絕對的。用人單位,更不能以膚淺的唯學歷論來定位。國家的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擁有高技能的專門性人才。在未來10年,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10個領域將會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更少不了這方面的緊缺性人才。這些相關專業的高職專科生,畢業待遇或許並不比本科生差,甚至更好。





中華鉛筆刀


讀大專不一定有前途,但不讀更沒有前途。

1.學歷太低,適應不了現在的社會

如果不讀大專,那就說明只有高中的文憑。在現在這個社會本科,碩士,博士雖說不是遍地都是,但也差不多是滿街走了。這些受過正規教育的高學歷的人才,雖然不能說他們個個都很優秀,但起碼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訓練,掌握了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在職業競爭中,已經佔據了很大的優勢,搶得了先機。這些人尚且找工作都不容易,何況我們一個小小的高中文憑呢?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日益高漲。高中學歷只是一個基礎教育,文化教育。沒有學習過專業的理論和專業的技能,因此根本無法適應當前高速發展的社會。根本無法與高學歷的人才相競爭 。如果不改變,很多機會,高中文憑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啊,如此一來,只能乖乖的被社會淘汰。當然,當今社會,以高中文憑闖天下,也會有人成功的,但是這種概率太少了,我們只好忽略不計。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只能做一些粗活重活。更會讓你看不到希望和前途。



2.讀大專,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項先進實用的技術,才能有前途。

大學院校以職業技術教育為主,歸根到底,讀個大專就是為了學習一門技術。但大專學校裡面有多達將近600個的專業。選擇的時候,以專業的實用性,先進性為基本原則。通俗來說就是接地氣,避免一些大而空的專業,或者是連本科畢業都難以就業的專業,實用性當然就是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比較容易使用的,用的上的。所謂先進,指的是這一門技術比較前沿的,也是社會急需的。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結合就業的背景,以後工作的地域等等,綜合考慮,最後做出一個選擇。



總之,讀不了大學,讀個專科也很有必要。別人手裡有本科碩士博士學位。我們也不能兩手空空,什麼也沒有。與別人比學歷比不了,但我們手中至少有一門精湛的先進的技術。這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緣故吧。



你說 ,讀大專有前途嗎?

謝謝閱讀,謝謝關注。


華科喻家山森林


部分人認為大專沒有本科好,誠然,在文憑學歷方面確實是這樣,但是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

我覺得不對,大專在某種情況下不比本科差!

我一直認為,無論是大專還是本科,相對而言都是大學的生活,大學的學習不止在於學校和學歷的好壞。拋開名校優校本身優勢,在大學的生活還是靠自己。

去年,某名校以部分學生未按時完成學業為理由將他們勸退,這在社會上也引起了不少的反響。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上了名校的學生不一定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大專或者普通學校學習的學生也並比別人差!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還是看自己的態度。不要糾結自己在哪個學校上學,要弄清自己在接下來的大學生活該做那些事。是舒服墮落地度過還是刻苦努力,狠狠滴給所有的質疑和不自信一個響亮的耳光?

相信自己吧,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是人才在哪兒都會被挖掘,當然,前提是你得是真金!!


大跌眼鏡的冷知識


有且很有!理由如下:

1)專業設置:大專與本科相比較,大專(高職)更強調專業的實踐技能,因此,大部分高職(大專)院校都建立了對應專業的實踐操作基地,大專院校的專業設置也更為貼近行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

2)專升本:大專院校的學生如果要提升自己的學歷,可以報考目標大學的本科專業,參加專升本考試,依然有就讀大學並獲取本科學歷的機會;

3)就業:企業用人成本持續高漲的情況下,大部分企業的崗位,尤其是注重技能方面要求的崗位,與二本、三本院校的畢業生相比,企業對高職(大專)的學生更為歡迎。

無論是高職,還是本科,打鐵還需自身硬,你有突出的競爭優勢,自然就會獲得企業的青睞,既然已經就讀大專了,就無需為大專或本科學歷而糾結。


小白職道


如果是汽車修理專業,畢業後去四s店,應該還是有些發展空間的,如果愛鑽研,說不定今後可以自己開個店,享受一下當小老闆的滋味啊。


小城市下水道1


大專至少是大學,現在大學毛入學率已超過40%,而且會越來越高,以後年輕人大部分是大專以上畢業生,那麼尋找就業崗位時,大專以上就成了初始門檻,上大專未必有前途,如果連大專不上,連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都沒有。除非你是天才,上大學是為了至少能和大部分年輕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職業教育在線


當你真正用到學歷的時候,你才發現學歷真的是很重要的,在那些說學習無用論,學歷無用論的人來說,大專本科或者更高的是層次,都是沒用的,但是對於我們普通的人,積極向上的人,努力想改變當前,不如意或者是不順利的人生局面的時候,學歷可以當做我們的一個跳板,比如大專層次的人可以考一些證件,比如教師資格證都是專科層次以上才可以考的,那麼,你考了一個教師資格證之後呢,就可以從事教育行業,教育培訓,教師,代課老師等等都可以,所以說,如果說你是一個大專學歷,以前在餐廳做服務員,或者是在超市導購等等再做那些勞動力比較繁重的活,那麼你想改變自己,你又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這個學歷可以考取更好的一些東西,說明你對目前的自己不認可,那麼你想提高自己,很想的,把自己的潛力全部都激發出來,到底要看一看自己的能力有多少?到那個時候你再回頭看一看的,現在的時候的話,你的努力絕對絕對沒有白費,所以說,專科升本科或者本科考研究生等等都是對自我的一些提高,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一些,想把自己的能力全部都激發出來,看看到底有多強,我身邊有一個朋友,之前他也是大專學歷,畢業之後在一個很小的縣城一個工廠幹活,所以說,她想通過大專的一個學歷當做跳板,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因為之前她考的比較早,所以說那個時候教師資格證還是比較認可的,再加上他的能力比較強,後來進入一家教育輔導培訓機構做輔導老師,而且現在他的能力還有授課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回個頭才發現,這才是需要的工作,因為工作能力得到了展現,所以說現在的成績做得很不錯,規模得很大,當然了,收入也是之前在工廠做工做的多得多,現在聽說他有考研究生的打算,老話不是說麼,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從她的身上,我發現一些正能量的卻是一些,積極向上的一些方面,在現在看來,你說學歷有沒有用?我給你們發一些他的輔導機構的圖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