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不愛讀書的高中生?

SmileTotoro


主動?從內而外,現實中是難得了。我孩子今年高二,同樣面對這個問題。正在觀念形成期,多點交流提醒,希望從意識層次認識到這點。再回頭複習,尋找一下自我感覺,希望找回勃勃的生命力。保持一項他喜歡的體育項目(乒乓球)。選科及專業方向都是他自己選擇,我只是參考一下,平時學習情況,我只遠遠的關心著,無特殊時不加干涉。現實中灌輸式教育,時勢!個人奈何不了。


全乙枝


無論高中還是初中,或者是小學,只要是學生,之所以不主動學習,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體會不到被尊重,被接納,被認同的感覺,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所以缺乏內動力。而要解決這個現象,並不能像西醫一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僅僅從行為上矯治,而應該向我們中醫所倡導的辯證施治。

按照馬斯洛的內心需求理論,由底層到表層的需求順序為:生理需求,安全感,歸屬感,認同感,以及自我價值實現五個層面。在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層面,現在學生們應該不缺乏,孩子們衣食無憂,所以這一層面應該沒有問題;在安全感和和歸屬感層面,他們渴望有一個完整的家,有愛他們的爸爸媽媽,也是一個穩定的家,父母關係和諧穩定,他們相親相愛、相扶相攜,有大致相同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即積極健康向上的家風家教;而且親子關係也很溫馨順暢,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信任和接納,理解、支持和欣賞,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可以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有理想抱負的人;在此基礎之上,孩子水到渠成的產生被認同的渴求,這種被認同不僅僅是指被父母認同,而且是被老師被同學們所認同,所以在新的集體環境中,在學校裡,處理好師生關係、生生關係,也很重要。在學校環境中,同樣處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考驗孩子的情商,所以也要學會尊重、信任、接納別人,學會理解、支持、欣賞別人,以建立一種穩定和諧的人際關係,融入到大集體中,耳濡目染的接受了集體品學兼優的價值觀,這樣孩子就有了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自然會產生一個好的學習狀態😁;在最表層的自我價值實現層面,也就是人生理想、信念教育,這個要貫穿到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中,但一定要有一個順序,即首先滿足了她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他才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學習成績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不瞭解不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比如TA真的想吃一顆蘋果,而你洗了一顆好梨,削得乾乾淨淨,滿臉熱情的遞給TA,孩子是不會接受的,關鍵是父母還會苛責孩子,指責孩子不懂事、不珍惜,不理解爸爸媽媽的付出,產生誤解和矛盾,而事實的真相是,孩子只是需要一顆蘋果,哪怕這顆蘋果又小又醜,TA都會得到滿足,從心底感激父母,並與父母建立深層次的鏈接,這就是尊重與理解。所以孩子教育從來就不是一個單方面的問題,我們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也在希望父母是什麼樣的人,而只有在尊重,信任,接納的基礎之上,才會產生正確的溝通與鏈接,彼此能量才不會抵消。

說到底,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心與心的鏈接,心與心的碰撞,是生命與生命的互動。


毽翻飛


高中生現在應該處於青春期吧,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主要還是以教育和引導為主,你就不要指望,他們有過高的自我認識,就像過來人一樣,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的思維,所以說,儘量讓孩子多去接觸,多去實踐,用實踐來執導他的思想,她自己經歷之後的那種感覺才真正是屬於他自己的思想


哎呀呀大劉


要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主動學習。當然我說的學習是考試,不是看小說。

人的學習動力,往往和他的主觀意願相一致,越是對自己未來有要求的孩子,學習的動力就越足。但我想奉勸一句的是,高中的孩子,本來學習壓力就大,如果能多給孩子點時間在家裡放鬆,讓他多感受到家人的愛和溫暖,總比逼著他要分數強一百倍,畢竟家,才是他一生最值得牽掛和愛的地方!



大姚123F


其實這種情況,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主動學習,說明還是會學習,就是不太積極。我認為還有很大的拯救空間。為什麼會不主動學習,說到底就是沒興趣,不知道為什麼學習。這是典型的缺少自己主見,需要給與鼓勵和刺激。如果他有一個目標,他就不會懶散。以我自己的經驗,高中時,我也不主動學習,基本就是完成老師作業,當時就是混混沌沌,跟著學就完事,完成任務的心態。這個時期還是青春期,叛逆期,最見不得家長說教。最好是結合當事人的興趣來逐步漸進。


一條柴犬的野望


我覺得首先要和他談心,瞭解他不主動學習的原因。是貪玩還是有別的其他想法。

他/她已是少年快轉變成青年,就要為自己負責。既然上了高中,無疑要考大學,要向著自己理想的目標奮鬥前進,那麼此時的你不主動學習,你不是背離你的初衷嗎?人生只一次,錯過的時間無法重來,成人和孩子的區別在於明白掌握這些道理,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振作起來,有困難可以向家長,老師提出,但消極怠工不主動去努力,將來要後悔的,可以給他講身邊的實例,瞭解他的想法,主動開導,勸解,引導他正視現實,正視自己,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爭取,爭取理想的未來


希望之帆5


確定目標,一直洗腦,監督陪讀,嚴肅對待,直到可以放手,每天要問一遍自己:你確定有負責任了嗎。。。是不是太難了[捂臉][捂臉]


璟護康


高中是人生關鍵的時期、應該珍惜這個黃金時期、可以帶他去985的大學和普通的大學去參觀看一下、薰陶一下!讓他感受一下好的大學的氛圍


小福子丫


首先一點是這時期孩子的主觀意識比較強,平等的溝通才是最主要的方法。


水機日常


高中生不愛讀書,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有這樣的幾類,先對號入座,然後再“對症下藥”。

1.學習基礎太差,跟不上,在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完全跟聽天書一樣,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像“坐牢”,因為無法在短期內提升成績,這種“坐牢”的感受真的很不爽。

2.青春期叛逆,想要迫切的證明自己已經長大,想要出去賺錢,想要逃離父母的管束,獲得他們想要的自由,在內心排斥學習,覺得學習無用。

3.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比如:家長經常會說上學無用論,大學畢業也一樣找不到工作,大學畢業還不如初中畢業做生意等等,這些言行舉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4.在學校交友不慎。結交的朋友中都是不愛學習、不認真學習的小夥伴,大家之間相互影響,形成一個不愛學習的小團體組織。

5.和老師之間有“小矛盾”,因為老師的不重視、甚至老師無心說過的一句話,讓他們感覺到失去所謂的“自尊”,不想學習,不想在學校的環境中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每個不愛學習的孩子都有本質的原因,但是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夠展開說服教育,很多孩子也會理解學習的重要性,也會給自己制定“宏偉”的目標,但是目標制定之後的執行,其實是最困難的事,很多成績不好不愛學習的孩子,內心也有壓力,也想把成績提高,也制定了各種規劃,但經常是“三分鐘熱度”,三五天或者半個月之後發現自己堅持認真學習,但是還沒有提高成績,再次放棄。

要想讓不愛學習的孩子愛上學習,最主要的是父母的溝通和監督,先找出問題,幫孩子解開所謂的“內心的包袱”,然後就是持續的陪伴(當然對家長來說更多的是煎熬和忍耐)。

在過程中一定需要孩子班主任和各位任課老師的幫助,要知道在青春期老師的作用非常大,也要更多的和老師溝通,經常溝通,家長和學校的老師一起配合,才能讓孩子真心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