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大學和選專業,究竟哪一個更重要?

體育快遞員


好專業重要還是好學校重要,這個問題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甚至針對某一個人來說,這個問題也無法得出任一答案。好學校和好專業都能給予你優勢,二者都是優勢,只存在比較優勢大小,不存在判斷對錯。

考慮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弄清楚,一個人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大家明白,其實我們絕大部分人讀書的最終目的是錢、權、社會地位等等,絕非主要是為了周總理之中華崛起,也非世界和平。

如果你是這絕大部分人中的一員,那你就往掙錢方面考慮。下面就漸漸說得很清晰了,你覺得你看好某個專業未來一定很賺錢,能保你富貴一生。那就請你去某個專業很強,但學校相比較來說不是那麼好的大學。

如果你覺得好專業在未來並不能給你想要的,也沒有什麼專業執念的話,就去好學校。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環境是很不相同的,好學校能夠提供給你的機會也絕不是每個學校都能提供的。(某國企去施工城市二本學校做宣傳,過後老師請求一個實習機會,但是別人最低要求,211學校)

如果你具有科研精神,去好專業!一定要去好專業!

其實大學是一個平臺,你可以在其上肆意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在大學中學到東西,以後出來有出息,不只是學好書本上的知識!你以後需要的設計圈,你的思維邏輯,你的氣質,你的做事能力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很好的培養!以後人生方向也可以在其中找到!

回到問題,我更傾向於好大學(因為我覺得我並不需要完全靠專業吃飯,我只需要我那個本本),大學是一個很好很好的平臺,用起來啊!


加冰青檸不加糖


大家好。就你提出的問題,用我家的親歷來回答你。我是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一個小貧困縣的家庭,家裡十分貧困,沒有能力讓孩子補課,但讓孩子走出去是我們一家人的最大願望。我有一雙兒女,老大是女兒,18歲的2003年參加高考,當年的考題實在太深了,自恢復高考以來是最深的一年,大家可以上網查詢當年查詢當年錄取情況,我女兒考了535分,這分數實在是難報志願,因為這年的分數沒有可參考的,估不準錄取分數線是多少,所以就猜著報了東北大學,最後也如願錄取了理學院學化學,說實在的錄取分數線出來之後,感覺報的不是很可心。大學四年過後她要考研,說瀋陽離家太遠了,回家太不變,考研她就選擇了吉林大學,以390分考上了繼續學化學,三年研究生畢業,到了2010年正是進入全國就業高峰,就業十分艱難的時候。她冷靜的思考一段,決定離開黑龍江,去濱海城市大連就業,她決心一定,不管能掙多少錢,她說都要去,開始來大連找了兩個單位都不錄用。最後她選擇了考取國家公務員,以所學專業對口,過五關斬六將,在3000比2的競爭情況下,得到了她想獲得的工作。現在工作很穩定。化學專業並不是好專業,這可能是她命好,也可能是她運氣好。

兒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由於姐姐在大連工作,兒子也想來大連。第一年考了532分,剛過重點段幾分,被大連交通大學錄取,還是化學專業。後來他和姐姐商量最後放棄了,繼續復讀一年。第二年首選還是大連理工,考取610分,以一分之差和大連理工無緣。最後調劑到哈工程電子專業。四年大學生活太還是沒有死心,考研還是報考大連理工,這次他改了一個和電子相關的專業--通信。兒子的想法和女兒不一樣,他心野,放棄在大連工作,總想出去闖一闖,畢業最後選擇了北京一家大型國企搞研發。大家可能說,北漂了,是的。但是還沒那麼漂,因為他們單位不用等積分落戶,在籤三方協議的時候就答應給落朝陽區戶口。

根據我家的親身經歷,我覺得首先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喜歡愛好什麼,將來就業幹什麼,這很重要。也就是把學啥專業,上那一個學校,在那一個城市就業安家 ,要幹啥工作倒過來考慮。在學校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還是要以專業為主。我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在用人單位,他們是很清楚,他們需要的人才那個學校是最棒的。我的意見,僅供參考。


用戶9777981651913


如果是上985的高校沒有專業可選,上211的高校可以選擇到好專業。我有個朋友的女兒15年高考,她的成績可上南京大學,父親要求她報廈門大學,報廈門大學可以選擇到學校的品牌專業,孩子任性選擇了南京大學,結果專業被調劑到工商管理,現在到了找工作時候後悔極了。雖然是985的高校,這專業的工資待遇還不如專科的高鐵乘務員專業。還有一個讀的是211院校的國貿專業,現在找了工作是證券公司實習生月工資才2500元。高鐵乘務員的工資是前6個是實習期,月工資是5000元,後面月工資是8800元一年後拿到手的工資是11000元。


多營936


我兒子高考上不了重本,就選一個二本的軟件工程專業,大四上學期到私企實習,包住包吃月4500元,畢業後到軟件公司上班包住包吃6500元,還有師傅帶著。其間中山大學畢業生因專業難找好工作,到培訓公司學習軟件知識二丶三個月後到其公司應聘,卻被拒之門外。好學校和好專業怎樣抉擇,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故家喬木


我兒子2018年高考。兒子就讀於一所很好的高中,從上高三,成績直線上升,從年組30多名前進且穩定在前五名。高考理綜特別不順手,高考連年組五十都沒進去。報志願時糾結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學校就去吉林大學,要是專業優先可以去南郵。最後選擇了學校。結果出來好一陣後悔啊!不過今年兒子成功轉專業啦!


穩穩的幸福144796975


選大學選的是高校實力和地域

選什麼大學在分數出來的那一刻已經確定的差不多了,當然也有搏一搏的,可是概率太小,不建議玩這麼大。因為現在二三本合併,稍強一些的大學都開始全一本招生,一旦退檔就得不償失。同樣因此,分數一出,大家所去的大學就是同一層次了,不同層次有各自的競爭,把握好自己才是最好的。

好大學有好大學的優勢,大師的教導、優良的設備、豐富的資源,很讓人羨慕,可這也是多年努力的收穫,至於能不能把握還要看大學期間是否努力。同樣的,哪怕差一些的學校,也有相應的資源與條件可以提供給你,小學長的學姐就說過“無論學校怎樣,先把自己做好,做到第一”。另外,小學長建議儘量選在省會城市,這裡會有各種實踐活動,要麼能拓展你的視野,要麼能鍛鍊你的能力。且你學校的周邊會有很多很好的學校,世界是開放的,你去旁聽去和老師交流他們也會很喜歡,就算是一張站票也可以站到“軟臥”裡啊。

選專業選的是行業或領域前景

70年代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醫學類、機械類等理工科專業熱門;80年代的財經、政法熱,再帶動金融、外貿、財會、法律等專業一起成為“熱門專業”;現如今的教育、食品、旅遊、傳播、遊戲,服務業相關專業走向大趨勢。

冷熱交替中要能看到國家戰略,建國初的工業發展帶動理工科,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自然需要財經政法人才,如今中國國力強盛、經濟發展,第三產業勢必百花齊放,如何滿足個性化的需求並提供服務。所以報專業前要麼問問自己的興趣,要麼從化工材料、土木建築、機械、電子信息、管理、社會科學這樣的大領域中選取,沒有興趣可以培養興趣,能力不足在行業發展的趨勢中你自會成長。盲目的報“熱門專業”只會讀的了無生趣,熱門相應的也就是行業內人才濟濟,競爭壓力必然大,選專業需以人為本,適合自己的才是好專業。

專業和學校固然是很重要,不過,就一輩子而然,小學長覺得做事踏實、做人有趣這些性格品質更為重要,這也是教育所要教育的。


雙魚小學長


針對這個問題,我首先用一句話概括:即:分數優等重學校、成績兩難選城市、尾巴後面定專業。

下面我就詳細進行說明:

1、分數優等看學校:這句話針對的是各省高分段的考生,也就是前3%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是各省高考的佼佼者,特別是前1%的學生,基本是穩進985工程大學的。這些學生一定是要把學校的選擇放到第一位。也就是說在學校的選擇過程中,一定要有這樣一個思路:就是能上985不上211;能上211不上普通一本。當然這些學校的選擇一定是在專業有所選擇的前提下進行的。畢竟985、211乃至雙一流學科的各個學校,都是有自己的獨特的校園文化和專業底蘊的。他們所擁有的各種教育資源也是不是其他學校可以比擬的。

2、成績兩難選城市。這一部分學生主要指的是哪些可以在排名在後211選一個一般的專業。但是又能進普通一本大學選一個較好的專業。在這種情況下,我的意見就是優選考慮城市。在城市確定的情況下來選擇專業和學校。一定是用專業來定學校,而不能用學校來定專業。在選擇專業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專業在這個城市是不是具有一種產業鏈。比如說學光電學光電工程,最好的選擇就是武漢。因為武漢是中國的光谷,它的相關配套產業是非常齊全的。選經濟金融類首選上海,因為是上海是中國的經濟大都市。

3、尾巴後面定專業。就是說考試成績在後面的學生一定以專業的選擇為第一選擇,也是首要選擇。實事求是的講,成績考到後面的學生,不管是從他的自律性上來講,還是從他的學習能力上來說都是比較欠缺的。當然我們不否定,有一些孩子因發揮失常而到這一個區間段的。經常出現的那種三本考研最後到名校的學生往往是這一部分學生。所以這一部分學生的特性決定了他們一定要選擇一個比較實用的應用性、操作性比較強的專業,畢業之後首先能做到自己養活自己,在此基礎上,才可能談到將來事業的發展。

所以說,是選大學比較重要?還是選專業比較重要?這和你的高考的分數是密切相關的,只要是分數足夠高,那麼你就可以即選大學,又可以選專業。而分數差強人意的情況下,按照我所提出的“分數優等重學校,成績兩難選城市、尾巴後面定專業”這樣一個思想,就一定可以做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現實選擇。

我是甘肅高考志願幫,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有益的啟示!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交流!


甘肅高考志願幫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你處於什麼樣的分數,可以有什麼樣的選擇。這也是高考志願填報的魅力所在。

基本上沒有兩個人的選擇會是一樣的,填出一份一模一樣的志願填報的方案。

這和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雖然不至於上升到哲學問題,但確實要具體看。

我根據自己的經驗,高中低來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吧。

1、考生A考了620分(2017年山東理科)

擺在這個考生的面前有2條路,一個是找個985,專業有可選擇性,不多;一個是找個實力不錯的211高校,基本能進學校的王牌專業或者熱門專業

重慶大學最低投檔620分,可選專業:採礦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生物醫學

中南大學最低投檔620分,可選專業消防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安全工程、生物技術等

如果選擇武漢理工,基本上可以在土木、交通運輸和車輛三個就業特別好的專業中選擇一個,熱門的計算機可能是有點夠嗆的。

如果你不是那麼在乎一個985的招牌,想找個工科好就業的學校,建議選擇武漢理工的好專業。

2、考生B考了560分(2018年山東理科)

這個分數段說高不高,基本上211、一流學科高校去不了;說低呢又不低,普通的省重點可以去。也是個有點尷尬的分數。

這個分數段的很多考生更多的考慮這幾個學校,我到底選擇哪所,把這個作為我想去的第一志願,而忘記了專業。

比如山東科技最低投檔分554分

青島科技大學最低553分

濟南大學最低539分

青島理工大學547分

如果讓我推薦,我首推山東科技大學,山科是最早被定為山東省重點的高校之一,而且現在校區搬到了青島,各種優勢都有。

不過大家也需要注意下,如果調劑到冷門的專業還是慎重選擇,也許為了專業可以適當降低一下學校的檔次。

3、考生C考了460分

這個時候就別考慮專業問題了,先考慮一下我能否走的了吧,專業反而是其次了。

首要的任務是保證要有個公辦的正規本科上,而不要報成民辦本科或者滑檔到專科。


煮酒論高考


我個人覺得,選好專業更重要。理由如下:

1.為什麼很多大學排名相對比較靠後,但是生源很好,因為專業就業率高。比如上財,央財,對外經貿,北外,上外,北郵等211學校錄取分數秒殺一眾985,一方面當然是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了,還有原因就是就業前景好。我們在判斷學校好壞的時候,不能單純地看各種機構的排名,其實錄取分數代表了全國考生的選擇,而且這種選擇不僅有其歷史意義,還有前瞻性。各大學薪酬排名情況見下圖。

2.很多學生都在專業和學校之間尋求一種平衡。有的學生家庭條件不錯,所以需要一個排名更好的學校來拿個學位,所以會在分數允許情況下傾向於選擇一個985學校,畢竟985在國內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的。而有的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可能會傾向於選擇一個容易就業的,比如財經類,或者北郵西電等通訊類。具體還是根據個人愛好,家庭情況來做選擇。

3.2018年290萬人考研,足以說明就業形勢的嚴峻性,所以如果家庭條件普通,最好在分數允許情況下選擇容易就業的,像西電北郵這種學校就業會好於很多綜合類985,待遇也比較高。當然也不是一定的,如果你確實對某個冷門方向比較擅長,你也可以考慮的。但是選過後,你畢業就後悔了,哈哈哈,這是真的。每年都有很多能夠去清北的,而選擇了復交,就是因為,復旦的金融交大的安泰經管畢業,就業遠遠好於北大的地質,清華的化學等。

選擇是一方面,努力也很重要,冷門專業你做到前1%,依然有很好的出路,熱門專業你在後1%,依然會被時代淘汰。

加油!皮卡丘們!




另一個視角看世界


選擇大學與專業,好比選擇結婚對象。大學好比一個家庭,專業好比家庭中將要結婚的子女。

名牌大學就好比一個有背景有錢的家庭,但是名牌大學的專業也不一定都好就業,也會有一些爛的專業,不好找工作,如同家中的子女,有的很優秀很有前途,有的比較差沒什麼發展前途。

普通大學相當於一個沒有什麼背景也沒錢的家庭,學校的專業有的也很容易就業而且就業質量比較好,當然也有差的專業,如同普通人家的孩子,有的也很有出息有發展潛力,有的沒什麼發展潛力,只是很普通人。

完美的結婚對象,是在一個很有背景的家庭中,找一個很優秀很有發展前途的子女,本身家庭出身好,本人也好。這就好比在一所名牌大學,讀了一個好的專業。最差的結果當然是在沒背景的家庭中,找了一個沒潛力沒前途的子女做對象,這就好比普通學校的爛專業。

還有中間兩種情況,名牌大學的爛專業,普通學校的好專業,好比有背景家庭裡的沒發展潛力的子女,以及普通家庭裡有發展潛力的子女。

有背景有錢的家庭,在平時能夠更好地培養子女的素質,在子女結婚時給予的助力比較大,但在結婚後還是要自食其力,不可能再依靠家庭,如果自己發展不好,婚後生活可能會每況愈下。好比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學校時學習的氛圍好,基本素質高,在初次就業時也會自帶光環,但在就業後的發展,還是要靠自己,如果專業不好進入的行業不好,個人前途也能很好起來。

沒有背景沒有錢的家庭,平時給予子女的培養一般,在子女結婚時給予的助力不多,不過要是子女發展潛力釋放出來,自己的生活將逐漸改善,生活會越過越好。好比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在學校時氛圍一般,基本素質一般,就業時學校帶來的助力不大。但是好專業能夠進入好行業好崗位,工作之後只看業績不再看

學校出身了,將來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好學校爛專業與普通學校好專業,各有利弊

囉嗦了半天,不知道各位看官看明白沒有?學校與專業,對學生來講,各有利弊。

選擇好學校的爛專業, 後續可以通過考研或轉專業來改換專業,通過個人努力彌補專業方面的劣勢;

選擇普通學校的好專業,在後續的發展中也會經過一段比較艱難的磨鍊期,當個人能力具有足夠說服力時,也就無所謂在哪個學校畢業了。但是無法改變的,是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學校出身。

喜歡的專業,才是正確的專業

選擇學校與專業,真的如選擇結婚對象。選對了,結婚(入學)後愉快的生活(學習),日子越來越美;選的不對,結婚(入學)後痛苦的生活(學習) ,要麼分手(改專業),要麼繼續痛苦地生活(學習)下去,當然也有人選擇了逃避學習混日子。經過四年的痛苦的學習,有多少人能夠學業有成呢?

選擇的對不對,關鍵是看學生是不是喜歡所學的專業,如果喜歡,就是選對了;如果不喜歡,就是選的不對。

關於學校與專業,高考第一志願給的建議是:兼顧與平衡。當在學校與專業不能兩全時,最好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兼顧了學校與專業。比如你喜歡車輛工程專業,如果無法進入好學校的車輛工程,可以考慮選擇好學校裡與車輛工程相近的機械類專業,將來在考研時再選擇車輛工程方向,也是可以的。

我是吉林樺甸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