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什麼植物適合在家做盆景?

劉軍240395849


說到野外有哪些植物適合擺放家中做盆景,就想要了解之所以擺放的初衷,有朋友是為了美化居家的環境——

那麼,這個時候,造型優美、枝葉茂盛的闊葉綠植,能夠讓家中增添那麼一抹綠色,多了些許生機。

也有人是希望彰顯品位,提升檔次,那麼蒼勁古樸、意境豐富的獨特造型藝術盆景,就給家中添上了那麼一些藝術的氣息,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的文藝,讓空氣中彷彿都有了那麼一些雅緻的味道。

還有人是想要寓意美好,對那些不能輕易觸著的風啊、水呀有執著的追求,那麼內涵豐富、象徵美好的造型盆景,也能夠淨化人的心靈,給人修身養性。

說了這麼多,終歸還是離不開自己的喜歡,只有在喜歡的前提下,才能夠將盆景照顧得當,它雖然不像動物一樣,需要精心的餵養,也不會因為淘氣給主人帶來一些煩惱,但是植物也是生命,仔細的來說,它有自己的靈性,需要照顧和關愛,在擺放家居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養護的難易過程,根據以上3點需求,推薦三種比較符合家居擺放的易養護盆景。

1、榕樹,這是屬於喬木類的一種,他隨圓形的葉片色澤深綠且有光澤,強力的生命很容易生長的茂盛,造型多種多樣,有氣生根,能看葉、可觀根、品意境、它耐貧瘠易養護,濃密而小巧的葉片能夠輕易的給家中佈滿了綠色,充滿生機,要注意的是這本是一種熱帶植物,應將它放置在陽臺光照和通風良好的地方。

2、金銀花,屬於藤本植物的金銀花,藤蔓又多又長,很容易進行纏繞塑造古樸的造型,花開白色又能變黃,很是惹人喜愛,這也是它金銀花名字的由來,不但可作為盆景,因為其優秀的纏繞能力,可製作走廊花架、以及水石假山等,其適應能力強,能耐乾旱、耐潮溼、性喜陽、還耐陰,對高溫和寒冷也能很好的抵抗,有句言語就能夠很好的表達它養護的特性,說“澇死莊稼旱死草,凍死石榴曬傷瓜,不會影響金銀花”是能夠彰顯品位,提升檔次的優良盆景之一,並且名為金銀,有財源廣進的寓意。

3,五針松,松樹常青的特色,有著長壽不老的寓意,在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身體健康、永駐年輕、長壽不老,再加上五針松多是造型端莊、姿態高雅,帶給觀賞者的感覺像是一個長壽的長者,挺拔健壯的屹立著,其鱗狀的樹皮彷彿是長者的皺紋,在講述著它經歷過的故事和滄桑的歷史,那濃密的枝葉,就像矯捷健壯的四肢在表達著它的強健挺拔和生命力的旺盛、是蒼勁而優美、是觀賞價值高的優質盆景樹種。

以上三種植物都有著不同的風格寓意和造型意境,優劣終要看個人的喜歡,每個人的欣賞和藝術感受都是不同,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這裡我也只是僅提供一些參考意見,感謝您的閱讀。

農村大曹


人們不僅喜歡綻放花蕾的盆花,更酷愛雄奇秀麗的盆景。以它特有的藝術魅力在尺寸之間盤於盆中,如蛟龍,如畫中景美不勝收。

優美的盆景來自自然,高於自然的藝術珍品製作技術也就比較複雜,但平時只要多觀察,但平時只要多掌握的,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樹樁盆景的製作要點,供樹友盆友指點學習。


選材

做盆景的樹種很多,一般來說,凡葉、幹、花、果、跟、可供觀賞的花木均可作為盆景觀賞的,如松柏類的五針松,黑松,翠板等。觀葉類榆樹,三角楓,銀杏等,觀花類的梅花,杜鵑,紫藤,六月雪等。觀果類的桂花、石榴、南天竹類,選擇時要注意三點

1一是以植株矮小,姿態別緻,技細葉茂或花果豔麗為佳,二是要萌芽力強,修剪壽命長,三羅要考慮造型的流派和風格。

2挖掘,花木可通過野外採挖,或自己培育或到花木店購買,如到野外挖掘應在秋季樹木落葉後或春季萌芽前。荒郊野外路旁河畔等處尋找,也可到大河的岸邊荒地均可尋道。挖掘時應保護根系,並連泥土一塊挖回來保證成活率。

3養坯。養壞即樹樁作為盆景前的培育和初步加工。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要求管理良好,生長健壯,並根據樹樁的形態和造型設計,做好修剪,摘芽等工作。

4造型。即通過人工整形,使樹樁形成奇、勁、古、雅、等多種風格。成為真正的觀賞藝術品。加工時需要掌握因材施教,因排作型的原則,常用的加工造型方法有:


(1)盤扎。利用鐵絲或銅絲盤扎技幹,去從各種形狀,盤扎順序應先從主幹在支幹的順序。彎曲度要合適,避免損傷支幹,到一定時間。還必須解除鐵絲,以必免鐵絲現入樹皮,影響樹木生長和美觀。

(2)修剪。主要是減去平行重複的、交叉的、直立、的、輪生的枝條。塑冠層次分明,疏密得當,奇秀多姿,修剪整形,主要用於萌芽力強的樹種,修剪時間,落葉樹種應在休眠期進行,長青樹應在生長旺季進行。

(3)機械修整。有割幹、剝皮、雕琢、折技等方法。渴死樹幹疤痕累累,呈現蒼老古雅之狀,處理知幹一少不宜多,面積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大了,多了會導致死亡枯萎。

(4)提根。使根系落露出土面,樁景顯得古樸奇特,蒼勁有力,提根的方法很多,如先把老樁栽於深盆逐年還淺盆使根部逐漸裸露在外。也可以把樁景植於深盆,盆上部放河沙,下部放土壤使根系扎入土中後,逐漸取出河砂,使根部裸露在外,然後孜入淺盆即可。



通過各種加工造型的手法,使盆景達到姿態穩重,生動有力,老態橫生,神韻萬千為目地。

5為樁配奇石。在樹樁盆景中常用山石與樹木相配,可使樹石相應,更能體現出山石趣,配奇石更能烘托出松的蒼勁,竹配石顯得瀟灑,但用山石亭臺人物點綴時,切忌太多太雜太亂,以免失去自然的韻味給人留下雜亂無趣的印象,喧賓奪主影響整體氣韻。

6選盆、配架重中之重。風景山水,必須有相應的花盆和支架,才能渾然一體完美無瑕。為此選花盆時花盆的樣式深淺,大小、質地、色澤一定要適合樁景與之相呼應。直乾式合載樹木宜用試盆,懸崖式宜用深筒盆,斜乾式宜用中等深試的花盆,並且多用透水透氣古色古香的紫砂盆與樁景相配。盆架可就地取材可用樹根竹編制作古色古香。

盤景是自然藝術的巧妙結合,是大自然風之神彩的濃縮和昇華,它不僅可以美化人們的居住環境,工作環境,文化生活,同時還可以陶冶人們的情緒,激發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如果自己能親手製作盆景,還可以學到不少樂趣。

我是筆與字的愛


筆與字的愛




從個人經驗來說,綠蘿、吊蘭、虎皮蘭沒有養護門檻,它們的共同點是頑強,極其耐造,耐陰耐曬,即便你忘了澆水,只要在它們徹底死掉前,澆上水,照樣滿血復活。

如果你在園藝方面特別沒天分,或者特別懶,養它們就好了。

如果你連經常澆水都做不到,買個滴灌花器,如果還想進階,再買個植物燈。可以幫你省很多事情。

左邊就是可以實現自助澆灌的花器,右邊就是能夠模仿太陽光照的植物燈了。

我們買了同款植物燈來養魚和水藻,住綠喵豆豆簡直愛不釋手。

有小朋友的家庭,儘量避開“有毒植物”——龜背竹、橡皮樹、滴水觀音、水仙、風信子、馬蹄蓮等,汁液或葉子都有一定毒性。

求求你放過多肉吧

不知道多肉的大眾狂熱是從何而起,多少人陷於買了死,死了再買的迷之循環。

但多肉是沙漠植物,人家喜歡乾燥的環境和充足的光照,潮溼的環境會殺死它們,室內環境也不適合它們,說你呢,南方人,求你放過多肉吧。

如果你在養花養草方面有點野心,瞭解一下植物的基本喜好和需要,是基本的。

即便養在室內,你也要讓它們適當地通風、光照。有時間讓它們到陽臺上透透氣,它們會活的更好。

在光照充分、常年溫度保持在5攝氏度以上的室內,這些網紅都可以養:龜背竹、琴葉榕、天堂鳥,以及中國風植物文竹、蝴蝶蘭、蕨類植物等等。接下來的課題分兩部分:ins畫風植物和新中式畫風植物。

ins網紅植物
龜背竹

龜背竹這種老網紅,就像江湖老前輩一樣,擁躉眾多卻不流俗,盛名久遠永不過氣。長壽安康的寓意輕鬆收編老幹部,冷淡文藝的畫風又能迷倒小文青。

90年代電視劇《我愛我家》裡也有額,老少通吃長盛不衰。

龜背竹原產於墨西哥南方的熱帶雨林地區,耐熱性就不用說了,耐寒性一般。

土壤:肥沃疏鬆、吸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

溫度: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5~20℃,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停滯。

光照:因為是雨林植物裡的偏下方的角色,不喜歡強烈的直射陽光,但是長時間的缺光會造成徒長和莖比較軟,放到室內的明亮的場所比較好,比如窗邊,陽臺的角落。

龜背竹汁液有毒,所以在修剪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沾到,另外也要儘量遠離貓貓狗狗。

澆水:需要充足的水分,日常澆水,可每日1次,夏季早、晚各1次,天氣乾燥時需要經常向葉面噴水。

比較搞笑的是,有的龜背竹養著養著就成了綠蘿。據說這些裂紋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在熱帶雨林地帶,深裂和穿孔有利於它抵抗充沛的雨量。

琴葉榕

琴葉榕沉寂多年後,終於在國內生活美學中站穩腳跟。琴葉榕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因姿態優美,葉面神似小提琴而得名。

像不像小提琴,也挺像西遊記裡的芭蕉扇耶。

遺憾的是,在室內養活一顆琴葉榕差不多也是一門玄學。你在廣東的庭院和街道,經常能看到高大挺拔的琴葉榕,長得鬱鬱蔥蔥的,一旦搬進室內,裝進了花盆裡,它就成了嬌弱的林黛玉。

足以見得,大自然才是植物最好的生長環境。

養護tips:

光照: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環境,明亮的散射光下就能生長良好,夏季應避免陽光直射,若放在室外必須遮陰,冬季應當增加光照。

溫度:生長適溫為25℃至35℃,琴葉榕耐寒力相對較弱,15℃左右休眠,5℃以上可安全越冬。

像這種光照充足的室內環境,就十分適合它。

除了養護的問題,大部分琴葉榕在發貨前,已經註定了死亡命運。

商家錯誤的分株、移盆方式,嚴重傷害了植株的根系。

發貨時間不對,琴葉榕是那麼怕冷的植物,負責的賣家不會在冬季發貨。

養護TIPS:

土壤:要求排水良好的疏鬆、肥沃、pH值6-7的沙壤土。

澆水:保證充足的有規律的水分供應。除了9月~2月當植株需要保持乾燥以外,其它時候就應該要保持土壤溼潤了,不能積水;

陽光:鶴望蘭是一種喜光植物,可以放在陽光下直接曬,在室內的話最好是整天有亮光。夏天陽光太強要適當的遮蔭,冬天需要充足的陽光;

溫度:冬季溫度不能低於5℃,生長期適溫為20-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