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吴语区前十大姓

以2015年洞头改区前的区划为准,把浙南吴语区范围限定为除去苍南、洞头(原苍南县的龙港、金乡都有吴语分布,这里为了方便计算姑且不去考虑原苍南县的这部分吴语人口了,直接以鳌江作为浙南吴语的南界;并且龙港陈姓16%、金乡陈姓18%的比例实在是太闽语区了)的温州地区+台州地区+金华地区+衢州地区+丽水地区+宁海、象山二县(虽然象山北部属于甬江小片,但全县的姓氏构成太浙南了,林姓在象山北部仍有与温州永嘉相仿的比例,所以研究姓氏的时候依旧把象山算入浙南吴语区)。2016年末,浙南吴语区户籍人口接近2400万,前十大姓依次为:

1、陈(8.6%)

2、王(6.1%)

3、张(4.3%)

4、吴(3.7%)

5、李(3.5%)

6、徐(3.5%)

7、林(3.4%)

8、周(3.2%)

9、郑(3.0%)

10、叶(2.9%)

浙南吴语区前十大姓


可见浙南吴语区前十大姓可分为三个层次:

前三位:浙南吴语区和太湖片吴语区(范围是除去宁海、象山、建德、淳安以外的杭嘉湖甬绍舟+上海+苏锡常+启东、海门、靖江、丹阳,户籍前三依次为王6.1%、张5.7%、陈5.6%)前三大姓相同,只是排序有异。陈姓比例达到了太湖片吴语区的1.5倍以上,其中有11个县市陈姓比例超过10%(太湖片吴语区这一数字是0),有4个县市超过12%,有2个县市超过14%(磐安、天台),自身比例的大幅提升直接使在太湖片吴语区仅排第三的陈姓跃居浙南吴语区的第一位,而第二位的王姓人数只及陈姓的70%,体现了浙南吴语区陈姓的高首位度;依靠台州的爆发,浙南吴语区王姓比例与太湖片吴语区其实是持平的,而张姓则大幅下滑,跌到了5%以下。

第四至七位:扣除闽语区苍南、洞头后,作为福建姓氏代表的林姓在真正意义上的浙南吴语区其实是进不了前五的,基本都在象山到平阳的沿海以及内陆的泰顺,浙西、浙中乃至台州内陆林姓并不多;吴姓能跃居第四还是因为在浙西南地区超给力,特别是在庆元县,吴姓比例竟高达33%!李姓比例相对于太湖片吴语区略微升高,但依旧只有全国平均比例的一半,表明浙南吴语区依旧是这个全国大姓的弱势分布区;徐姓和太湖片吴语区一样达到3%以上比例,超出全国平均一倍以上,特别是在衢州地区和金华西部的兰溪、武义徐是第一大姓,高比例的徐姓把浙南吴语区同闽语区、粤语区区别开来了。

第八至十位:周姓在浙西南的衢州、丽水有着5%左右的高比例,但在金华、台州两个人口大市都不到2.5%大大拉低了在整个浙南吴语区的比例;郑姓在温台和衢州较多,尤其是衢州地区郑是第二大姓;叶姓则是最具浙南特色的姓氏,全国叶姓最集中的地区正是浙南闽北,其中在丽水地区叶是前三大姓,在宁海、三门、温岭、乐清等沿海县市比例均在3%以上。

浙南吴语区前十大姓

永嘉楠溪江

此外还有一些未进入前十,但在浙南吴语区仍有一定分布的姓氏,在这里简单提一下:黄姓,温州、金华地区较多,但在台州、丽水、衢州的比例均不到2%,导致浙南吴语区虽邻近闽语区(黄姓是闽语区第三大姓)黄姓却未能进入前十;金姓,在温州、台州、金华都有一定分布,以临海、温岭、永嘉、义乌、东阳等县市最为集中;胡姓,在宁海、永康、庆元、文成等县都是前三大姓,比例均超过5%;刘姓,在丽水、衢州、温州西南部有较大规模的聚居,但由于有台州这个全国刘姓比例最低的地级市存在,整个浙南吴语区刘姓依旧不入前15;蔡姓,基本都集中在温台沿海;应姓,主要聚居在浙南吴语区中部的永康、缙云、仙居一线;钟姓、雷姓、蓝姓,浙西南畲族聚居区的大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