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不在一起,同在一线

大象新闻记者 张静 孙玥

1月30日,河南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37名医务人员抵达武汉的第五天,正式进入病区工作的第二天。大象新闻记者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连线一线的医务人员,记录下了他们当天的工作和感受。其中,有一对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夫妻,妻子是奔赴武汉一线工作的护士,丈夫虽然留在河南,但他们的医院,也成为了省级救治定点医院。两个人虽不在一起,却同在一线。

1月30日

河南医疗队队员、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护士王月(下午5:00左右):

昨天,开了11楼的病区,今天10楼的病区也开了。我是在第二组,暂时还没正式进入病区,目前还在培训和学习。两个病区一开,大概明天我就要进入病区了。

这两天,从病区回来的队友,我们和他们交流的时间仅限于吃饭的时候。因为他们在医院接触过病人了,尽管都穿着防护服,但是也要求尽量减少接触,防止交叉感染,除了吃饭时间,他们基本都待在病房里。

抗“疫”日志②|1月30日,不在一起,同在一线

听同事讲,现在病人的情绪还是很稳定的,非常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工作虽然有困难,但都在有条不紊地探索和进行着。我们属于隔离病房,家属是不允许进入的,除了给病人打针输液,病人从吃喝拉撒到心理辅导,包括生活垃圾到医疗垃圾的处理,我们护士要全权负责,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我很坚定,我做好准备了!

让我们很佩服的是武汉的同行们,已经奋战了这么久了。虽然现在全国的兄弟姐妹来支援他们了,但是他们熬过了最难熬的时候,我们对武汉的医生护士都非常敬佩。今天湖北省的副省长专程来看望我们,交代我们要保护自己,饮食好休息好工作好。

我还记得出发时,妈妈一而再再而三交代我,说他们不会给我打电话的,等我有时间的时候给他们回个信息报个平安就行。每次想到她说的这句话,我都特别感动。

老公,爸妈,你媳妇和你们的女儿会照顾自己的,你们在家照顾好自己。咱们淮河医院也成为省级救治定点医院了,你也要注意防护。另外,千万不要让我们家的狗下楼了。

临床医生徐明珑:

昨天,我们医院也成为了省级救治定点医院了。医院暂时封院,全部人员补充到临床一线。趁着医院还没有病例,大家在做着充分的准备。

今天又是忙了大半天,协调医用物资。其实春节时候,医院的物资就开始紧缺了,发热门诊量很大,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平时储备比较少,大家都在筹集物资。

抗“疫”日志②|1月30日,不在一起,同在一线

自从爱人去了武汉,我俩每天都争取能聊会儿天,聊的都是业务上的东西,如何消毒隔离,如何处理病人的分泌物,一旦暴露之后怎么处理等,很少聊疫情本身。面对疫情,每个医务人员都会有恐惧,加上对于疾病是未知的。尤其是武汉那边,没有身临其境,感受不了那种气氛,只能鼓励她不要恐惧这些东西。

老婆,记得当时你主动报名了我们的救援队伍。大年三十晚上,突然接到医院通知,说要出征了。一边收拾行李,你还问我去不去,我说这时候不去什么时候去。我一直很为你骄傲和自豪的,你在医院重要的科室工作过,还被公派到国外学习过,我充分相信你的能力!

老婆,既然去了,你就安心工作,只不过是换了一家医院,干的事情都一样!老婆,我不太擅长表达感情,以你的水平,我其实不太担心你的安危,我相信你没有问题的。你在那里注意利用现有的条件,规范操作。加油!你走之前,一再交代我把咱家的狗看好,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它的。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

重症医学科护士李建顺(上午10点30分):

今天,是我们正式进入病区工作的第二天。目前我们白天每个班四个小时,夜班是十二个小时,每个班医生护士总共是11个人。

抗“疫”日志②|1月30日,不在一起,同在一线

我是中午12点开始上班,现在马上就要统一乘车出发去医院。昨天在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11楼,给我们开设了一个病区,收治了30个病人。今天将要开设第二个病区,也会开始收治病人,我们也做好了准备。

在这里的工作,我们既是守护病人的医护人员,也是他们的心理疏导师,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在医院的“家人”。一会儿,11点左右,我们到医院先吃饭,然后穿好隔离服进入病区。因为这些病人和家人联系的方式只有一部手机,他们不能接触家属,所以我们还有一项职责,就是要把病人的饭给他们带到病房。他们的食物是医院食堂统一供应的,营养和口味都能保障,经过卫生检测后,由我们带给他们,有些自理能力较差的病人,我们还要帮助他们进食。

抗“疫”日志②|1月30日,不在一起,同在一线

其实,这两天也有苦恼。因为进入病区要穿隔离服,还要戴护目镜。但是呼吸导致雾气蒙住镜片,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这两天,大家都在想办法,看怎么能减少护目镜上的雾气。刚才,我出去找了个药店,买点石蜡涂到镜片上试试。

抗“疫”日志②|1月30日,不在一起,同在一线

买完石蜡回到住处的时候,有一个小细节,保安看到我戴着党徽,他惊喜地说:“你是党员啊!”听了这句话,我心里特别自豪,从他的语气中,听到了对我们的信任。这枚党徽,是在出发的时候,我院党组织亲自为我们每一位党员佩戴的。到武汉的每一天,我们都戴着,时刻铭记着组织对我们的嘱托。

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所有人都相信,阴霾会很快消散,疫情会很快得到控制,更美好的明天即将到来。

河南援鄂医疗队护理组大组长张卫青(下午5点半):

筹建一个新的院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今天刚接管新院区的时候,其实大家的工作量还是有点大,我一大早不到8点就进去了,到下午5点才出来,本来一个班排的是四个小时,但是今天一早进去就出不来了,因为实在是事情太多了。

抗“疫”日志②|1月30日,不在一起,同在一线

在新开的病区里,除了医生护士和病人,没有保洁员、护理员,除了我们日常的医疗工作,我们护理队员还要承担保洁、消杀、以及照顾病人日常起居的所有工作。就连大家每天的一日三餐也都需要护士们派发到每个病房,如果是不能自理的病人,护士还要照顾病人吃饭。

抗“疫”日志②|1月30日,不在一起,同在一线

目前我们接管的62个病人都是疑似病人,这其中还有危重病人,但是经过在院治疗,病情都有所好转。今天是进病区的第二天,大家的工作状态都很好。在我看来,来疫区就是来打硬仗的,大家都在积极的应对,我也相信,河南医疗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好队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