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80年前老照片,带你走进民国时期的蒙古草原


包头,在古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自古是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水草丰美野鹿成群的茫茫草原。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音译,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因此,包头也称鹿城。秦始皇派蒙恬筑长城,就在今包头地区设九原郡九原县,是我国最早设置的郡县之一。九原县就是如今包头市九原区麻池古城。图为80年前的包头集市。

1635年,皇太极征讨察哈尔,漠南蒙古大部分归顺后,皇太极将原属于满八旗之外的原有蒙古牛录再加上新来的内外喀喇沁蒙古合编成蒙八旗,人数约七千八百多人,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如今的老包头地区在当时就隶属于土默特右旗第六甲沙尔沁章盖,图为80年前的包头百姓。

当时沙尔沁章盖的世袭章盖就是巴氏家族。如今的包头东河区拐子街,建于康熙年间的包头召就是巴氏家族的家庙。图为80年前的包头五当召,是内蒙古最大藏传佛教寺院,建于乾隆年间,是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在五当沟敖包山修建。原名巴达嘎尔庙,巴达嘎尔是藏语白莲花的意思。


随着第一批“走西口”的汉人进入草原,绝大多数留在了呼和浩特、包头一带。1737年,遂在博托河西岸大青山台地形成村落,初名布特村、泊头村,光绪年间正式命名为包头村。1809年设为包头镇。1850年黄河码头移至包头南海子后,包头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和转运码头。图为80年前包头南海子。

图为80年前包头城纺线的人。1865年,因为以马化龙为首的宁夏金积堡回民起义迫近包头,当时的大同总兵马升来到包头镇驻防,为了加强防御在包头镇的外围挖壕沟筑土墙。平定叛乱后,随即马升协同当时的包头巡检崔际平于1870年开始修建城池。

1870年大同总兵马升开始修筑包头城,至1873年完成,此城为土夯城墙,周长约7公里,墙高约5米,有城门5座,城外还有深1米的护城壕。有了城池再加上后来平绥铁路的通车,包头成为了西北地区的商业重镇。图为80年前的包头城墙。

清朝时,蒙古人在草原上放牧,是不需要纳赋税的,但要承担起戍边的责任。随着“走西口”汉人的增加,都是租种旗人的土地垦殖耕种。当年走西口来到包头的,大多数都是河曲或府谷人,据史料记载,从1875年到1940年,在内蒙古定居的河曲人约有10多万人。图为80年前运输的马车,道上有深深的车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