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翻倍、来源不明……杭州又一批口罩销售违法案例曝光

价格翻倍、来源不明……杭州又一批口罩销售违法案例曝光

7.5元一个的口罩涨到单价16元?口罩“穿越”,生产日期竟为2020年2月6日?这些行为都要严惩!

1月30日,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工作下发紧急通知,在全杭州市开展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商品价格专项检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价格监管工作,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各类价格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二批疫情防护用品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1月22日,钱塘新区市场监管局接举报,对杭州益万家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学林店大幅抬高KN95型口罩销售价格的行为进行检查。经查,当事人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将原零售价75元/盒的氪星牌9501CM型口罩(十只装),大幅提价到160元/盒对外销售,且未进行明码标价。当事人行为涉嫌哄抬价格,钱塘新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将作出行政处罚。

1月22日,钱塘新区市场监管分局对正京元大药房杭州学林街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销售的口罩,包装上标注的主要内容为日文,未标注中文品名、生产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等内容。经营者现场无法提供该批口罩的进货来源凭证,也无法提供该批口罩海关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材料。当事人涉嫌销售来源不明的口罩产品,执法人员当场对现场待售的60包(50个/包)口罩予以扣押,对此已立案调查。

1月29日,拱墅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对位于方家花苑的杭州昊康大药房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检查发现该公司售卖的标称为“飘安牌一次性使用口罩”,外包装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20年2月6日,且当事人无法提供随货同行单等进货材料。经初步调查,当事人通过微信交易的方式,从河南省长垣县卖家手中购进上述批次口罩后被查获。当事人涉嫌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行为,拱墅区市场监管局对不符合要求的口罩已予以扣押,并已立案调查。

1月27日,富阳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投诉,对杭州富阳章村大药房销售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发现当事人仓库内有口罩一箱,数量约300包,每包20只,共计约6000个;在包装内有一张产品合格证,显示“生产批号:20200205;生产日期:2020年2月6日”;现场负责人称该批口罩于2020年1月27日从安徽华缘医药有限公司购入。当事人因销售标签不真实的医疗器械,涉嫌违反《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相关规定,目前案件已立案调查。

价格翻倍、来源不明……杭州又一批口罩销售违法案例曝光

1月29日,富阳区市场监管局收到相关线索在对富阳巨源药店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店内65只“折叠式颗粒物防护口罩”的外包装袋上标注:“广州市冠桦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冠桦及注册商标标识”等相关信息。执法人员通过中国商标网查询,发现广州市冠桦劳保用品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与口罩外包装所示商标不一致。经询问,该店于1月29日以130元/袋的价格通过微信平台进购该类口罩10袋(每袋共10只),同日以180元/袋销售,存在未明码标价的行为,截至查获时已售出1袋(10只),赠送他人25只。当事人的行为涉嫌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及未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已立案调查。

1月29日,富阳区市场监管局在对杭州富阳藏蓝服饰店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在店内销售的糖果牌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外包装上标有“99.9%细菌过滤效率”“KN90阻隔空气微粒与细菌”“通过美国尼尔森实验室权威认证(BFE细菌过滤效率)99.9%”,当事人当场无法提供产品检验报告等其他资证。当事人的行为涉嫌向消费者虚假宣传,富阳区市场监管局当场责令下架并已立案调查。

价格翻倍、来源不明……杭州又一批口罩销售违法案例曝光

记者了解到,本次专项行动检查重点场所为杭州市内的药店、农贸市场、超市、商业综合体等场所。检查重点对象为口罩、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卫生防疫用品及板蓝根、维生素片等常备药品;猪肉、大米、面粉、食用油、禽蛋、调味品及白菜、萝卜、大蒜、生姜、苹果等主要农副产品。

专项检查将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相互串通、操纵价格,不明码标价,低标高结、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手段实施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下一步,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快速行动,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检查,进一步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点商品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和频次,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哄抬价格等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加快查办案件的速度,对查实的案件,依据《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予以从重处罚,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

同时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对典型案例及时予以公开曝光,做到查处一批、曝光一批,保持对违法经营者的高压态势,有力震慑违法经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