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有“大爱”感谢“你们”用行动告诉我“南京温度”

战“疫”中有“大爱”

感谢“你们”用行动告诉我“南京温度”

南报网讯 对于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民警来说,最近有这样一种温暖,在南京公安基层一线所队中“蔓延”,这种温暖比病毒更加强大,迅速传播在这座城市中奔走在第一线的“警察蓝”心中,让人倍感温暖。

感谢你护我安“宁”,也请保护好自己

1月29日下午2点多,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兴隆派出所内,一小朋友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派出所接处警大厅,拿出随身带着的一百个口罩,递给前台值班民警。见警察叔叔一头雾水,小朋友解释道,家里前期买了许多口罩,警察叔叔需要上门走访排查更需要它,并向警察叔叔们送上亲切的问候,希望警察叔叔们保护好自己。随后,小朋友认认真真的向值班民警敬了一个少先队礼,值班民警对小朋友表示感谢,并立即回了一个敬礼。

1月29日早晨8点多,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梅山派出所收到一名热心市民赠送的四盒口罩。在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等物资较为紧缺的时刻,这名热心市民一心惦记着在一线奋战的派出所民警,自购四盒口罩后悄悄放在派出所门卫处,不愿留下姓名,在保安再三道谢及追问下,留下自己是河南人的信息后便转身离开。此后民警进行寻找,希望知道他是谁,当面道一声感谢,但由于防控一线工作繁忙,民警并未能准确找到这位热心市民,只知道他来自河南……

“你们坚持在防疫一线,请保护好自己!”1月28日上午,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铁心桥派出所收到一份特别的新春“礼物”。近期各地都在防控疫情,防控期间物资比较缺乏,民警们纷纷下社区走访提醒,在收到民警宣传防护提醒时,市民刘先生得知一线民警外出执勤所需口罩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几番努力,花费1万多元多渠道自购了50盒口罩,第一时间送到所内,面对疫情主动担起社会责任,“你们为我们战斗在一线,我们也想为你们的安全献出微薄之力!”

据了解,市民刘先生正是雨花台辖区一家软件公司的负责人,这批口罩是刘先生代表自己的企业无偿捐赠的。

“民警们在一线非常不容易,也要保护好自己。你们平日里守护辖区安宁,此时更是奋战在第一线上,这是我们的心意,你们一定要收下!”收到口罩后,在民警的感谢中,刘先生这样说道。

在这个特殊时刻,这些热心的“无名者”来自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却不约而同地用自己的方式和爱心感动着坚守在岗位上的一线民警,给每天奋战在一线的民警们带来了无尽的“温暖”。

在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时,网友们常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而此时,南京公安民警们也会更加清楚:“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我在守护着谁!”

不留姓名的快递小哥

1月28日下午4点多,一名快递小哥拎着一口袋口罩还有800元现金来到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板桥派出所,表示要将口罩和现金捐赠给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公安民警使用。值班民警接待了这位热心的快递小哥,首先向快递小哥表达了感谢,但随后民警委婉地拒绝了其捐赠现金的好意。该快递小哥表示,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自己不能帮上什么忙,看到公安民警不顾个人安危、不辞辛苦地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他十分感动,就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提供一点帮助。民警表示其心意已经感受到,但公安机关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不能接受群众的现金捐助,让其将现金收回。

快递小哥表示自己工作也很忙,还有很多快递等待投递,自己非常信任警察同志,表示希望民警可以代其将800元现金捐赠给武汉市相关慈善部门,去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民警随后表示一定帮其代捐,并代表武汉市人民向其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其提供身份信息进行登记,但该快递小哥不愿意留下姓名,向民警表示做好事不留名,随后匆匆离开了板桥派出所。

经统计,该快递小哥共捐赠口罩10盒,现金800元。随后,民警通过电子平台将这位快递小哥委托捐赠的800元现金捐给了武汉相关慈善机构。

小夫妻派出所里丢下400只口罩

1 月 29 日上午9 点多,一对 30 多岁的小夫妻抱着一些东西就走进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横溪派出所。民警原以为两人是来办事的,刚想上前指引。没想到两人将 400 只口罩放在接警大厅的长台上,留下了一句 “辛苦你们了” 就转身匆匆走了。民警后期经过清点发现,这批口罩里除了医用外科口罩外,还有 50 个非常难买的 3M 口罩。

当民警追到派出所门口,希望小夫妻留下姓名,或者拍张合影时,小夫妻却表示,“你们别管了,口罩就收下吧。”接着,两人就上了私家车离开了。

后来经过民警清点发现,小夫妻送的这批口罩中,除了 350 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外,还有市民上销售紧俏的 3M 口罩 50 个。“收到这批口罩我们都很激动,在这个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他们的行为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也一定会利用好这批口罩!”民警表示。

这个敬礼就是最好的感谢

1月27日晚上11点半左右,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十村警务站接报警在大厂地铁站附近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迷路,民警随即出警到现场。报警人告诉民警,老人称自己姓尹,今年81岁了,外出遛弯迷了路,满脚泥巴,在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由于老人年纪较大听力不是很好,现场交流比较困难,民警决定先将老人带回警务站再帮助其找寻家人。在警务站民警为老人准备了口罩,热水,并为其测量体温,在与老人的进一步交流,得知其家人的信息后,民警通过警务平台查询到老人家的联系方式,并与其取得联系。随后老人的家人赶到站内,将老人接回。临走前,老人突然举手给民警敬了一个礼表达谢意。

这“疫”战,我们一起

“爸爸,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呀?”值班间隙,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沙洲所民警胡俊彦抽空和在无锡老家的两周岁孩子视频。原本定于初五和妻子一同回老家陪老人孩子过年的计划因为这场疫情搁置。

今年是胡俊彦和妻子吴梦洁相识相伴的第四个年头。作为一名刑警,常常因为工作需要连续出差、加班,不着家是一种常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全靠妻子吴梦洁和父母操持。妻子吴梦洁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工作也很繁忙,但照顾家庭没有一点怨言。“以前我出去抓人或者熬夜审人什么的,她比较担心我,害怕我有危险,或者身体吃不消。”这次轮到妻子上“前线”,轮到胡俊彦有点担心。“我们常常被认为是’高危行业’,以前除了医患纠纷以外,我也不是那么担心我妻子,但是这次疫情发生后,我觉得医院面临的压力比我们大很多,说不担心是假的。”

大年初二,胡俊彦在知晓分局抽调警力前往防疫观察点后,第一时间向所领导请战;妻子吴梦洁这个春节在医院忙的没有停下来,从大年初一就坚守在防疫一线,对彼此的担心只能通过微信传达。翻开胡俊彦的与妻子的聊天记录,“勤换口罩”“记得吃饭”每一句叮咛,每一声回复,就是一封“平安信”。去看儿子的日期一再后延,“只有大家都平安团聚了,我们的小家才会更幸福!”。

通讯员 宁公宣 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