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寶寶喊媽媽什麼感覺?

聶小護育兒記


初為人母,當聽到自己的寶寶喊自己“媽媽”,內心是激動的,緊張的,還有興奮!這一聲媽媽意味著從今往後,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多了一個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與自己一輩子都脫不了親密關係的人!自己再也不會孤單寂寞,有了牽掛,有了寄託,感覺一瞬間自己長大了,有了孩子的女人,不管年齡多少,都會感覺自己一下強大起來了,因為當媽媽了,不會再向自己的父母撒嬌,那樣幼稚;不會整天在家邋遢,因為寶寶需要照顧;不會煮飯的,也學會了多種營養餐,因為要保證寶寶的成長……是寶寶讓我們女人無所不能!無所畏懼!沒生過寶寶的女人,人生或多或少都有缺憾的!

所以感謝寶寶的第一聲啼哭,喚醒了初為人母內心的慈愛!內心的責任,擔當!一個有孩子的家庭,經常都是充滿歡聲笑語,所以,當經常有人說孩子要感恩父母這話的時候,我內心就有個聲音補充說“孩子感恩父母是道德,父母感恩孩子是慈悲!”

所以,我感謝自己寶寶的到來,他是我的天使!




哇丫娃


我兒子第1次叫媽媽是在5個月的時候。非常偶然的機會,嘴巴里面蹦出了媽媽兩個字。

至今都還記得稚嫩的小聲音,時常縈繞在耳邊。

如果要說感受的話。我覺得下面三個詞可以囊括。

驚喜

因為一般寶寶說話都是在一歲後左右,我兒子6個月的時候就第1次叫出了媽媽兩個字,讓我非常驚喜。


雖然知道這是無意識的行為。

之前還在和老公說,兒子究竟第一聲會叫爸爸還是媽媽?答案是媽媽,感覺勝利了。

苦盡甘來

有一種之前的所有付出都得到了回報的感覺。

腦海中開始回放這6個月來的場景。

每天早上拖著嚴重睡眠不足的身體強撐著起床。睡懶覺是不可能的,孩子都醒得非常早。因為寶寶早上要吃奶。

雖然家人都在幫忙,但是媽媽這個角色始終是無法讓人來代替。

白天一整天要陪同孩子。帶他玩兒,哄他入睡,給他做輔食。到了晚上半夜還要起來喂2~3次奶。

因為是母乳的寶寶,對母親的依賴更明顯一些。

這6個月來,不曾有一天離開過寶寶。無微不至的照顧他。所以感覺這一生慢慢來的非常的值得。

動聽

我兒子屬於嗓門非常洪亮的寶寶。

還記得我剖腹產時,剛聽醫生說男孩5斤1兩的時候就伴隨著非常洪亮的哭啼聲。

我以為寶寶哭聲都是這麼哄的。後來對比了周圍的朋友的寶寶才發現只有我兒子的聲音如此的洪亮。


雖然聽習慣了寶寶平時哭鬧的聲音,但是當他第1次冷靜的說出兩個單字的時候覺得這個聲音簡直是天使發出來的又甜又幹脆還夾雜著一點撒嬌的語氣。

瞬間覺得所有的睡眠不足,體力不支,腰痠背疼都煙消雲散。

後記: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現在覺得孩子叫你爸爸媽媽非常的甜,等有一天他會說話了,不停的在耳邊縈繞,爸爸這是什麼?媽媽那是什麼?那個怎麼這樣的時候,你會覺得非常的吵人,簡直是噪音。

那又有什麼關係呢?至少我會記得她第一聲叫我時候的感受。雖然有可能後面的感受會不盡相同,但那是人生不同時刻的不同感受。

期待你寶寶第一聲叫你的時候吧,如果有機會一定要錄下來哦。這是最珍貴的回憶。


我是yegela,專注育兒、孕產領域。歡迎關注我


恩可愛的麻麻


說說我的經驗。

我家孩子說話很早,第一次清晰地叫媽媽,在4個半月,當時她餓了要吃奶,就對著我帶著哭腔一直喊“媽媽,媽媽”。

當時,我驚呆了。懷疑自己聽錯了。她一直在喊,大概喊了幾十聲。我趕緊拿起手機,視頻記錄下來這一刻,視頻裡,是她最後喊的十幾次。

在這之前,我一直想象著,孩子10個月左右,我開始教她說“媽媽”,慢慢的她真的會說了,第一次脫口而出,然後熱淚盈眶。很有畫面感吧,大概這是很多媽媽夢想中的場景。

可是,她說的也太早了吧,而且,我還沒教吶!

驚喜過後,隨即有一種失落感。好像突然被剝奪了孩子第一任口語老師的機會,讓我還有點難以接受。


和媽媽一起長大


我是一個帶娃三年的媽媽,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家娃五六個月就可以發“母嘛母嘛”這種不清晰的叫媽媽的發音。但是當時聽到沒有太多的感覺。感覺他有點不太明白媽媽是什麼意思。只是跟著大人學發音。

一歲四個月的時候,男孩子說話慢,他可以咿咿呀呀說一些單詞了。但是感覺還是不太會說話。媽媽這個詞他也是很少發的,我感覺他還是不懂,我我沒有太多的驚喜。心想男孩說話慢就等等吧。

這個月份的時候我媽,也就是孩子外婆來了,我每天都在家裡大喊:“媽媽~”或者喊:“媽!”。每當我話音落下,一個小小的聲音就跟著喊:“媽媽~”“媽~”

是的,他最開始喊完全是模仿。他甚至衝著外婆也喊媽媽,但是終於發出了無比清晰的“媽媽”,我們感到啼笑皆非又很開心。

後來外婆走了,他還是可以清晰準確的喊我“媽媽”了。媽媽,媽媽的叫聲出現在了我的生活裡。

現在兩歲十個月了,每天都“媽媽、媽媽”叫個不停。

我想最驚喜的是寶寶終於清晰明白媽媽的含義並由衷喊媽媽的那陣子自己是最欣慰的吧。

以上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豬豬男孩小小樂


寶寶的每一次成長都會讓媽媽激動、喜悅,還有好動。

我家兩個孩子都是先叫爸爸才叫媽媽的。寶寶牙牙學語的時候一般都是先發音“爸爸或者媽媽的”,這個因寶寶而異。像我家寶寶第一次叫的就是“爸爸”,當聽到孩子叫爸爸而不是媽媽的時候,有絲絲的失落和大大的醋味。心裡想著自己每天沒日沒夜的照顧,怎麼最先喊的是爸爸而不是媽媽呢。

當聽到寶寶喊“媽媽”的時候,心裡特別的激動和喜悅,心裡想孩子終於會叫媽媽了。以後不用再只聽到“爸爸”而沒聽到“媽媽”了。同時也很感動孩子長大了。終於會要開口說話了,孩子一天天長大也就沒有那麼辛苦那麼累了。

孩子的沒一個成長階段,作為媽媽都是很敏感的。記得大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開第一個家長會,那時孩子還表演了一個節目。我在臺下看著孩子,眼淚直接就往下掉了。我也不知道這是喜悅的眼淚還是委屈的眼類。喜悅是我的孩子又長大了一些了。他可以獨立面對舞臺,面對那麼多人都不怯場。委屈的是,這麼多年的沒日沒夜的照顧,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照顧著我自己的寶寶,現在終於是可以放手的時候了。

做了媽媽後,悔會變得很敏感,孩子的每一瞬間都會清楚的烙印在了心裡。第一次笑,第一次哭,第一次說話,第一次唱歌,第一次關心人,第一次上學等等。


全職寶媽小包


其實我寶寶叫第一聲媽媽,並不是很清晰,是發出來muamua的聲音,當時她眼睛專注的看著我,神情很認真,儘管不標準,但我還是心裡甜的發膩,激動了一整天,到現在都記得那萌萌的怯生生的聲音,雖然現在每天都喊的清晰了,也聽的習慣了,但還是覺得最初的那聲muamua最動聽。



醉芒果


很開心😀😀還記得寶寶第一次叫我的情形。那一天,寶寶才三個多月,拉粑粑了,老公,婆婆還有我都正巧圍在她身邊,換好尿布,我剛走到房門口,寶寶突然發出了類似媽媽的叫聲,我立馬停下來,跟她講,再喊一遍,可惜沒有再聽到😬,不過當時感覺到真的很開心,也好神奇ヾ ^_^♪,現在孩子已經長大,還是會想起小時候萌噠噠的樣子


小木的麻麻


首先我覺得大部分媽媽都會非常的激動,會覺得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寶寶第一次奶聲奶氣的叫媽媽,太幸福了,那種感覺是金錢買不來的,沒有當媽媽體會不到那種感覺………

我們家是個可愛的兒子,他走路也比較遲,說話也很遲,看到別人家的的寶寶很清楚的叫著媽媽的時候,我是非常的羨慕,同時又很期待我們家寶寶也會叫我,記得有天那天下午他沒有午睡,突然間了我一聲媽媽,我當時又驚又喜,趕緊讓他在叫我一聲,第一次聽他叫我媽媽真的是非常的感動,我趕緊打電話給我老公說了這件事,我老公當時也很搞笑還很吃醋的說為何不先叫爸爸,哈哈哈哈……

我相信每個當媽媽的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期,特別是寶寶無理取鬧愛哭鬧的時候,我們家寶寶特別會看我的眼色,我快要生氣之前,他總會過來抱抱你,不斷的叫媽媽……那個時候突然覺得脾氣就下去了,看著眼前這麼可愛的孩子一口一口的叫著媽媽,覺得心情都好了,這就是孩子的魅力吧

其實叫我們一聲媽媽,其中也包含了太多的責任,我們把小生命帶到了這個世界上,我們是他們的領路人,我們責任重大……



凡人蘋果


記得我家寶寶第一次叫媽媽的時候,其實他並不是叫媽媽,只是發出媽媽的聲音。那天我回去已經很晚了,他在陽臺上玩,在爬行墊上爬來爬去的我放下包包去逗她,他拿著一個玩具一直在搖,然後邊搖邊叫媽媽,媽媽……

其實我聽的並不是很真切,我趕緊跑到他的旁邊,讓他在繼續叫。小小的腦袋懵懵懂懂的看著我,然後就笑了起來我家寶寶每次在我下班回家的時候,看到我都會對著我露出燦爛的笑容,這樣即便一天的疲累都會被這個笑容所感染,所磨滅。

雖然他那天並沒有再繼續叫我媽媽,但是隻要聽到這個發音,我就覺得非常的開心。寶寶從無意識的叫媽媽,到後來的有意識的叫媽媽,每一次都讓我激動無比,充滿了柔情。或許這就是做母親的心情噠孩子的每一個舉動都可以牽動你的心絃。


笛媽說育兒


當時的感覺已經記憶模糊了,當寶寶會叫媽媽了,我們就著手從這幾方面培養他。

第一、自我意識培養

那時候寶貝還不會走,我和寶爸發現孩子對鏡子特別感興趣,拿到手機照相時,他對相機裡的我們也感到好奇,於是我們就有意識的培養寶寶的自我意識。通過做鏡子游戲,讓孩子指鏡子裡的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然後指爸爸的耳朵、眼睛……通過這個遊戲,讓孩子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直到現在孩子兩歲多了,我們偶爾還會做鏡子游戲。


第二、記憶力培養

我相信大部分爸爸媽媽和我一樣都發現,孩子的記憶力真好。在寶寶會叫媽媽時期是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開始,如果教育得當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的。我們最好利用遊戲讓孩子邊玩邊學,切記不可拔苗助長。如果孩子對動物感興趣,我們可以找一些動物圖畫,讓寶寶看著圖畫,給他說動物名稱,再講述它的特點,做個情景描述,反覆多次進行,孩子就可以在一堆動物圖片種找出你所描述的動物,在這一個過程中一定要多鼓勵孩子,培養他的性趣,這樣不僅鍛鍊他手腦並用,而且可以讓他能維持幾天甚至更長時間的記憶力。


第三、思維能力培養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具備了最初的思維能力,所以玩個遊戲時可以減少直觀的遊戲,增加一些能夠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發展的遊戲。比如:藏貓貓,由爸爸爸和媽媽共同陪寶寶玩。還有可以在桌子上擺上1-2個孩子喜歡的小物品,在孩子眼前用布將物品蒙起來,然後問寶寶:“東西去哪裡了”經過家長的指引很快孩子就能找出物品。這個遊戲讓寶寶能夠明白東西即使被矇住了,但依然存在,這也是思維能力發展的一個過程。現在孩子兩歲多了,拿一個心愛的玩具,也會用毛巾等將他們裹起來,有時候能裹一個美人魚。


另外這個時期也要注重好奇心培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