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貞說錯了什麼話?

西廠大督主


徐有貞在土木堡之變後極力主張遷都,而掌權的孫太后和繼位的景泰皇帝朱祁鈺卻主張固守北京。就當時的形勢看遷都是時局不利的選擇之一,只不過沒有被最高統治者採納,而徐有貞就成為了這場的京師保衛戰的反對者被貶黜。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的形勢不容樂觀

土木堡之變的是明英宗朱祁鎮決策失誤導致的,當然大太監王振執意讓皇帝去他們家光宗耀祖也是明軍慘敗皇帝被俘的直接原因。當時的瓦剌部也先已經統一了分裂的蒙古部成為了草原上最強大的勢力而到了英宗時代的明朝已經無法同強盛的永樂皇帝朱棣相提並論了,皇帝親征本來就是風險很大的事情,加上朱祁鎮並不懂軍事,雖然有五十萬大軍護著他但想取勝也不那麼容易。

反觀也先的部隊不僅身經百戰而且兵強馬壯,草原騎兵機動能力強利於長途奔襲,因此在平地野戰明軍自然是不佔先機。由於明軍一字擺開還碰上了連綿陰雨加上不能踩踏莊稼,整支部隊被分割,在首尾不能呼應的被動局面下被蒙古軍偷襲,明軍慘敗。

土木堡之戰明軍不僅主帥皇帝朱祁鎮被俘,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鄺埜,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皆戰死。

此役過後明軍元氣大傷,一線的作戰部隊基本消耗殆盡,京城只有二線部隊面對強大的瓦剌也先已經處於明顯的劣勢。

于謙主張固守徐有貞主張遷都,徐有貞因此被貶黜

徐有貞以天象為理由勸導遷都,遭到了以于謙為首固守派的強力反對,徐有貞的遷都派最終全部被貶黜。孫太后面對也先裹挾英宗的不利局面,不得不推舉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並決心固守北京。

也先的部隊雖然一路破關斬將到達北京城下卻遭到了以于謙為首的明軍的抵抗,蒙古軍久攻不下士氣低沉。在各路勤王部隊的協助下明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也先敗退回大漠。

徐有貞說錯話也是當時的形勢所致

在明軍形勢不利的局面下,徐有貞保守的選擇遷都也是順應形勢的一種判斷。只不過他的主張沒有受到最高統治者的青睞,可謂是成了此次決策的對立面。作為反對派被打擊也是必然,當然徐有貞並沒有因此倒下,在隱忍多年後他和石亨、曹吉祥一起發動了奪門之變最終翻身成為了內閣首輔。

歷史就是這樣機遇和挑戰並存,抓住機遇就會青雲直上,當然決策失誤也會身敗名裂,這就是時勢造英雄。


秋雨魯北說歷史


徐有貞一生,說過三句重要的話。

第一句話,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仕途和人生。

後兩句話,卻將一個千古英雄陷害致死,自己也背上佞臣之名。

先來看一下,徐有貞是個什麼樣的人。土木之役前,徐有貞任職翰林院侍講。能擔任這一職務的,均是有真才實學之人。事實上,徐有貞的確博學多才。他對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陰陽五行等學問均有一定的研究。然而,人無完人,徐有貞最大的問題在於他的功名利祿之心也遠超他人,這就成為他最令人詬病之處。

土木之役後,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此時的徐有貞還沒有改名字,叫徐珵。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在這個時候說出來的。因為他覺得亂局之下,能行投機之事。徐珵自詡精通星象之學,於是上書獻策:“天命已去,唯有南遷以避禍。”卻遭到朝臣一致反對。太監金英“叱出之”,于謙有言:“建議南遷之人,可殺。”此後,終明代宗朱祁鈺一朝,徐珵再也不受重用。

於是,徐珵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徐有貞。其間,他充分發揮己之所長,在地方頗有政績。因治理黃河水患有功,升任左都副御史,仕途迎來轉機。

但徐有貞並不滿足於此。對於一個渴望更大權勢的人來說,他的慾望還在更高處。終於,徐有貞等到了機會,並決定鋌而走險。

1457年正月,朱祁鈺病重。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在十六日晚,破牆而入,從南宮將太上皇朱祁鎮接到了奉天殿。朱祁鎮重新奪回皇位,是為“奪門之變”。徐有貞因擁立之功而被明英宗朱祁鎮大加封賞,一躍進入內閣,並擔任兵部尚書,成為朝廷重臣。

徐有貞當天就下令抓捕了于謙等人,為了這一天,他已經忍耐了很久。于謙帶領滿朝文武在土木之役後,擊敗瓦剌大軍,保衛大明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舉國上下,無不視於謙為忠臣和英雄。然而對徐有貞來說,他對於謙的仇恨已是刻骨銘心,必除之而後快。

他們的仇恨從何而來?或許于謙根本沒有意識到,他早已得罪了徐有貞這個睚眥必報的小人。然而,徐有貞卻不會忘記,更不會放下。

其一,便是徐有貞建議南遷,遭到于謙斥責,說他怯懦而提議南逃,該殺!這讓徐有貞在滿朝文武面前丟盡臉面,更遭到無盡的嘲諷。

其二,徐有貞想要擔任國子監祭酒,曾託于謙向朱祁鈺推薦自己。然而,朱祁鈺對這個建議南遷之人十分鄙夷,根本不予理會。徐有貞卻偏執地認為是于謙從中作梗,於是仇恨加深。

其三,于謙始終是徐有貞的邁不過去的絆腳石。徐有貞渴望更高權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于謙不除,他難以上位。

明英宗朱祁鎮很難下定決心殺掉于謙,他對徐有貞說:“謙實有功。”徐有貞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於是他說出了第二句話:“不殺于謙,此舉無名!”

朱祁鎮動搖了。因為徐有貞誣陷於謙等人的罪名是迎立藩王為帝,如果不殺于謙,就證明朱祁鎮復位是非正義的,不合法的。所以說,于謙必須背上謀逆的罪名,他非死不可。

還有難題在阻礙徐有貞為于謙定罪,那就是沒有證據,加上于謙錚錚鐵骨,寧死不認罪。這時候,卑鄙的徐有貞說出了第三句話:“雖無顯跡,意有之。”於是,一句“意欲謀逆”便為于謙定了死罪。幾日後,于謙在崇文門外被處斬。

徐有貞有才華,有權謀,也有政績,而後人均將他視為奸佞之臣。細品這三句話中,徐有貞人品德行可見一斑。

《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很快,徐有貞和石亨、曹吉祥等人的內部矛盾便激化了,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短短几個月後,石亨佔據上風,徐有貞被下獄,而後充軍雲南,最終回鄉,病死在老家。







史文書苑


徐有貞

徐有貞之所以被後人認為是奸佞小人,是因為他參與了奪門之變,並慫恿明英宗朱祁鎮殺死於謙。于謙是民族英雄,他的死為後人嘆惜,作為罪魁禍首,徐有貞自然就成了奸臣。

實際上,徐有貞和于謙是有私仇的。朱祁鎮兵敗土木堡時,也先以朱祁鎮作為要挾,率軍攻打京城。當時明朝精銳喪盡,京城只有數萬的雜牌軍隊,加上皇帝被俘,人心不穩,大明真的是面臨生死存亡。這時,朝中群臣有兩個看法:1.徐有貞提出遷都;2.于謙堅持保衛北京。

徐有貞

徐有貞提出遷都之時,于謙怒罵徐有貞:“提議南遷的應當斬首。”這一罵可是在朝堂之上、大庭廣眾之下罵的,徐有貞臉都丟盡了。

珵大言曰:“驗之星象,稽之歷數,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紓難。”太監金英叱之,胡濙、陳循鹹執不可。兵部侍郎于謙曰:“言南遷者,可斬也。”珵大沮,不敢復言。

結果於謙主持大局,擊敗也先,成了英雄。徐有貞的地位就尷尬了,他成了滿朝上下嘲笑的對象,連明景帝朱祁鈺也嘲笑徐有貞,以至於連官場升遷都成了問題。

于謙

坦率地講,徐有貞提前南遷的看法可能在當時並不適宜,卻也是拾遺補漏的看法。南遷並不會影響到北京保衛戰,只是給大明留條後路而已。明朝危難之時,總有人會提出要南遷。崇禎末年,李自成在兵臨城下之前,曾有多位大臣提出南遷,結果崇禎猶豫不決,錯失良機。明朝亡了,後人常常感慨,當時要是南遷,那明朝就不會亡了。那麼如果崇禎擊敗李自成,當時提出南遷的大臣會不會和徐有貞一樣成為奸佞小人呢?甚至還有可能被崇禎殺死。

徐有貞作為朝廷官員,對此事發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見,即便事實證明他的意見是錯的,他也不該被嘲笑。總不至於提個意見不被採納,提意見的人就變成奸臣了吧?所以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于謙,于謙當堂怒罵使徐有貞下不了臺,雖然于謙當時只是想斷絕朝中群臣南遷的想法,以穩定人心,但徐有貞還是和于謙結下樑子。

徐有貞

這是一個英雄成敗論的問題,于謙掌握大局,擊敗也先,挽救大明。于謙成了英雄,徐有貞就成了反面人物。如果於謙失敗,明朝滅亡,于謙就成了罪人,後人就會感慨:當初為什麼不聽徐有貞的建議呢?

不過和明朝末年崇禎所面臨的絕境不一樣,也先攻打北京時,明朝的情況要好很多:1.精銳軍隊被殲,京城只有數萬雜牌軍隊,但周邊有勤王軍隊近20萬;2.明朝自仁宣之治後經濟有所恢復,錢糧充盈;3.武器裝備先進,而且儲備充足;4.在於謙的努力之下,軍心可用;5.明朝只有也先一個敵人,外部環境良好。

于謙

大明還遠遠不到絕境,徐有貞卻在此時提出南遷的看法確實是不妥,這表明徐有貞為人目光短淺。徐有貞當時任翰林院侍講,是個文史修撰類的官職,不管是從官職的職能上還是官職大小上,這種國家大事都輪不到他插嘴。所以,徐有貞這是禍從口出。

其實徐有貞是非常有才華的,他還是個治水的能手。景泰三年,黃河沙灣河段(在今山東陽穀)決口數年,朝廷眾多官員束手無策,徐有貞出馬花了三年時間,解決黃河沙灣河段決口問題。後來,徐有貞多次去山東治水,成功平息水患,明景帝朱祁鈺大為讚賞。

朱祁鎮

後來,徐有貞與石亨、曹吉祥等人密謀迎回明英宗朱祁鎮,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奪門之變。朱祁鎮重新當上皇帝,自然要大開殺戒,除掉一些朱祁鈺時代的重臣,于謙也在列。雖然朱祁鎮可能也不喜歡于謙,但于謙畢竟是有功於大明的功臣,朱祁鎮一時心軟。徐有貞卻知道於公於私,他都不能放過於謙,他對朱祁鎮說:“不殺于謙,復辟師出無名。”

《明史》:坐以謀逆,處極刑。奏上,英宗尚猶豫曰:“于謙實有功。”有貞進曰:“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帝意遂決。

最後,于謙還是被朱祁鎮殺了。


波瀾不驚的世界


在歷史上,他已經被定位為奸佞之臣。在《大明風華》中,他還沒做出奸佞之事,就已經黑了。他出場之時,其形象一看就是個油嘴滑舌的小人,而且他還把鬍子給刮乾淨了,要知道古人向來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棄。徐有貞之所以被後人認為是奸佞小人,是因為他參與了奪門之變,並慫恿明英宗朱祁鎮殺死於謙。于謙是民族英雄,他的死為後人嘆惜,作為罪魁禍首,徐有貞自然就成了奸臣。實際上,徐有貞和于謙是有私仇的。朱祁鎮兵敗土木堡時,也先以朱祁鎮作為要挾,率軍攻打京城。當時明朝精銳喪盡,京城只有數萬的雜牌軍隊,加上皇帝被俘,人心不穩,大明真的是面臨生死存亡。這時,朝中群臣有兩個看法:1.徐有貞提出遷都;2.于謙堅持保衛北京。徐有貞提出遷都之時,于謙怒罵徐有貞:“提議南遷的應當斬首。”這一罵可是在朝堂之上、大庭廣眾之下罵的,徐有貞臉都丟盡了。珵大言曰:“驗之星象,稽之歷數,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紓難。”太監金英叱之,胡濙、陳循鹹執不可。兵部侍郎于謙曰:“言南遷者,可斬也。”珵大沮,不敢復言。結果於謙主持大局,擊敗也先,成了英雄。徐有貞的地位就尷尬了,他成了滿朝上下嘲笑的對象,連明景帝朱祁鈺也嘲笑徐有貞,以至於連官場升遷都成了問題。坦率地講,徐有貞提前南遷的看法可能在當時並不適宜,卻也是拾遺補漏的看法。南遷並不會影響到北京保衛戰,只是給大明留條後路而已。明朝危難之時,總有人會提出要南遷。崇禎末年,李自成在兵臨城下之前,曾有多位大臣提出南遷,結果崇禎猶豫不決,錯失良機。明朝亡了,後人常常感慨,當時要是南遷,那明朝就不會亡了。那麼如果崇禎擊敗李自成,當時提出南遷的大臣會不會和徐有貞一樣成為奸佞小人呢?甚至還有可能被崇禎殺死。徐有貞作為朝廷官員,對此事發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見,即便事實證明他的意見是錯的,他也不該被嘲笑。總不至於提個意見不被採納,提意見的人就變成奸臣了吧?所以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于謙,于謙當堂怒罵使徐有貞下不了臺,雖然于謙當時只是想斷絕朝中群臣南遷的想法,以穩定人心,但徐有貞還是和于謙結下樑子。這是一個英雄成敗論的問題,于謙掌握大局,擊敗也先,挽救大明。于謙成了英雄,徐有貞就成了反面人物。如果於謙失敗,明朝滅亡,于謙就成了罪人,後人就會感慨:當初為什麼不聽徐有貞的建議呢?不過和明朝末年崇禎所面臨的絕境不一樣,也先攻打北京時,明朝的情況要好很多:1.精銳軍隊被殲,京城只有數萬雜牌軍隊,但周邊有勤王軍隊近20萬;2.明朝自仁宣之治後經濟有所恢復,錢糧充盈;3.武器裝備先進,而且儲備充足;4.在於謙的努力之下,軍心可用;5.明朝只有也先一個敵人,外部環境良好。大明還遠遠不到絕境,徐有貞卻在此時提出南遷的看法確實是不妥,這表明徐有貞為人目光短淺。徐有貞當時任翰林院侍講,是個文史修撰類的官職,不管是從官職的職能上還是官職大小上,這種國家大事都輪不到他插嘴。所以,徐有貞這是禍從口出。其實徐有貞是非常有才華的,他還是個治水的能手。景泰三年,黃河沙灣河段(在今山東陽穀)決口數年,朝廷眾多官員束手無策,徐有貞出馬花了三年時間,解決黃河沙灣河段決口問題。後來,徐有貞多次去山東治水,成功平息水患,明景帝朱祁鈺大為讚賞。後來,徐有貞與石亨、曹吉祥等人密謀迎回明英宗朱祁鎮,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奪門之變。朱祁鎮重新當上皇帝,自然要大開殺戒,除掉一些朱祁鈺時代的重臣,于謙也在列。雖然朱祁鎮可能也不喜歡于謙,但于謙畢竟是有功於大明的功臣,朱祁鎮一時心軟。徐有貞卻知道於公於私,他都不能放過於謙,他對朱祁鎮說:“不殺于謙,復辟師出無名。”

《明史》:坐以謀逆,處極刑。奏上,英宗尚猶豫曰:“于謙實有功。”有貞進曰:“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帝意遂決。最後,于謙還是被朱祁鎮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