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才傲视当朝的诗人,虽学业有成,却好学不懈,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文才傲视当朝的诗人,虽学业有成,却好学不懈,值得我们学习


有才不羁真性情,厌倦仕途,托病告归,好学不歇停。

钱福(1461—1504)明代状元,字与谦,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自号鹤滩。钱福是个怪人。他和“诗仙”李白一样,特别爱喝酒,还喜欢“撒酒疯”。

钱福常常借着酒劲数落别人,以至于好多人就不喜欢他,可他为人却特别仗义。不光人品好,钱福的诗文也很有名气。

钱福生于明英宗天顺五年,他自小就是个神童。其天资聪敏,才思过人,七岁就会写文章了。钱福少年时即为名秀才,与同县顾清、沈悦齐名,人称“三杰”。曾游小赤壁,对客放歌:“六丁拔出天地骨,一柱镇压东江东。”那时的人都认为这是奇句。

弘治三年,钱福状元及第,官至翰林院修撰,诗文雄视当世。

不过才三年时间,钱福就厌倦了官场生活。于是他便以重病为由,从此托病不出。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一点是,成功不会从天降!钱福之所以能有如此才情,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托病回乡的钱福,虽然才名俱得,也没有官职之累,但他却从来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明日歌》就是他对自己的鞭策和要求。

一个文才傲视当朝的诗人,虽学业有成,却好学不懈,值得我们学习


轶事典故之诚实应考

据说,会试前几日,考官李东阳对钱福说,“有个题目麻烦你做一下。”钱福须臾即成,李东阳大加称赞。等到科考时,第二场的题目就是李东阳此前命他做过的。会试之后,李东阳对他说:“兄才高,然而文章事先做过,考时自然不会费力。”

钱福答道:我入考场后,原做过的文章都已忘记了。李东阳听了很不高兴,便要来他的卷子看,结果发现,钱福的试文确实是重新构思的,而且比之前写的还要好。李东阳私下里对人说:“钱福可惜没中解元。”人们当时不解其意。后钱福连登会元、状元,大家才明白,李东阳是为钱福未能连中三元而可惜。

明日歌


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歌》作者之争议

这首诗歌是明代文人钱福的一首诗歌。有人认为是续文嘉的《今日歌》而作,其实只要看两者的生卒年即可知,应该是文嘉(1501~1583)续钱福(1461—1504)的《明日歌》而作《今日歌》。

另有记载文嘉也作有《明日歌》。因此,明日歌的作者待考证的有两个,分别是钱鹤滩(又名钱福)和文嘉,历来说法不一。

《华商晨报》(2009 年 3 月 11 日)《〈明日歌〉的作者有两个?》一文载:《四库全书》的记载和《文氏五家诗》表明《明日歌》作者是文嘉,所以,很多人倾向于《明日歌》的作者是文嘉。

《咬文嚼字》(2013年第11期第43-44页)《〈明日歌〉的作者不是清代人》一文载:钱鹤滩有《鹤滩稿》(明万历三十六年沈思梅居刻本)等著作流传至今。《明日歌》一诗即收录在《鹤滩稿》卷一之中。且文中对于钱鹤滩的身份做了补充说明,即“钱先生讳福,字与谦,家近放鹤滩,因自号鹤滩云。”,并对其孝中进士的事及卒年做了介绍。

可见,虽然对于《明日歌》的作者难有定论,但对于钱福与文嘉谁作于先,谁续于后还是很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