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本身不造成恐慌,真相的缺席才令人恐慌

真相本身不造成恐慌,真相的缺席才令人恐慌

這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是我們心中的希望。


關於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你應該瞭解和知道的11個常識和教訓。


01. 沒有哪個國家會蠢到拿病毒當基因武器

——一些網民謠傳新型冠狀病毒是西方國家專門用來毀滅中國人的基因武器,真是扯淡。沒有哪個國家會蠢到拿病毒當基因武器,世上根本不存在“只感染黃種人不感染白種人”的病毒。


02. 戴口罩是衛生常識

——不要嘲笑和譏諷戴口罩的人,不是說疫情爆發了才需要戴口罩,平時感冒了或在流感高發季節戴口罩,本來就是衛生常識。當一個人為了健康戴上口罩,不代表他嫌棄周圍的人髒,代表的是他對旁人的負責。


03. 疫情防護不能搞成地域歧視

——現在有些地方有的人,把武漢人當成仇人一樣,這是不對的。武漢各所大學開始放假的時間是1月9日至1月13日,在疫情曝光之前,大部分外地學生已經離開武漢,他們並不知情,怎能責怪他們。還有很多武漢人,早在1月21日之前就買好了票,準備回家探親或外出旅行,他們那時根本不知道疫情,出行只是正常的探親和旅遊,不是跑到外面避難,怎能責怪他們。很多人罵武漢人“出逃”害人,有沒有故意出逃的,有,但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武漢人知道封城消息後都選擇了留守。每個地方,是應該對武漢人格外防範,這沒什麼好說的,但格外防範之餘,也應該制定方案對他們進行妥善安置,不能把他們當作仇人一樣對待。


04. 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疫苗,也是避免恐慌最好的辦法

——白巖松說: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疫苗。誠然,自由的信息流通本身就是一種免疫機制。 無數次事實證明,信息公開是避免恐慌的最好辦法。信息公開不是製造恐慌,而是最好的全民動員和警覺。


05.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普通老百姓

——疫情爆發後,很多80後、90後、00後,都指責中老年人不戴口罩,出門害人。但我覺得李誕說得好,當我們指責父輩時,應該先了解他們的成長背景。我們是靠信息時代長大的,父母是靠傳統常識長大的,沒法比。當你瞭解他們的成長背景後,你就會寬容,然後把批評指責換成耐心輔導。


06. 保護好自己就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在疫情爆發期間,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保護好自己不被感染,就是對一線醫護人員的最大支持,就是對社會做出的最大貢獻。


真相本身不造成恐慌,真相的缺席才令人恐慌


07. 政府不是萬能的,更不是全能的

——有一些事情,我們一方面要鞭策政府,但一方面也要理解政府——政府不是萬能的,更不是全能的,特別是在重大疫情的處理上,沒有哪個方案是完美的,沒有哪項措施是萬全的,很多事情只能做相對優的選擇,無法面面俱到的將每個人照顧妥帖。


8. 個人的悲慘遭遇放在平時只是個人的,但放在重大疫情時期就會被放大成群體的

——有個網民說得特別好:武漢的疫情比電視裡的重,比微博上、微信群裡的輕。新浪微博上、微信朋友圈裡呈現的疫情,比真實的疫情嚴重得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互聯網是放大器:個人的悲慘遭遇放在平時只是個人的,但放在重大疫情時期就會被放大成群體的。


9. 不要以自己的價值觀為尺度去丈量世間萬物

——網民“一隻蹦蹦跳跳的尤物”說:在大型危機事件面前,有些人表現出了超出合理範圍的悲天憫人,而有些人則表現出了匪夷所思的冷酷無情。前者要求全人類和他們情緒同步,拋棄一切正向情緒和娛樂性日常,他們不明白你為什麼還要追劇?為什麼還要看搞笑視頻?如果你不能保持時刻悲痛,他們就覺得你沒道德。而另一種人則是用冷酷無情來質疑一切,否定一切,在災難面前,他們對所有捐助渠道表達出不信任,覺得是藉機發國難財,對所有捐助行為嗤之以鼻,覺得國家在推卸責任,當國家開始調動人力物力解決問題時,他們又會說你們早幹嘛去了?——做人不要這麼狹隘,不要以自己的價值觀為標準去衡量一切。羅素說,須知參差多態,才是幸福的本源。


10. 每個發生都是一份照見

——每個發生都是一份照見:透過疫情,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問題,比如有些地方政府缺少現代化治理能力,比如很多民眾缺乏基本的安全防範意識……這些照見,都需要我們好好去補課完善。疫情,也是改善的契機。


11. 萬物之中,希望最美

——《肖申克的救贖》有一句經典臺詞:“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那就是希望。”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來不了的春天,我們一定要堅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 The End -


真相本身不造成恐慌,真相的缺席才令人恐慌

文章簡介:本文來自“拾遺”(ID:shiyi201633)。一個有趣、有品、有態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