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辛茹苦,1個爹能養活6個孩子,而6個孩子卻養活不了一個爹?

今天寫下這個標題,心裡很沉重,想想以前生活那麼困難,一個爹揹負著全家人的生活重擔,養活了6個孩子,並把他們一個個養大成人,這時,自己也老了,卻沒想到,自己的6個孩子,卻養不活一個爹?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含辛茹苦,1個爹能養活6個孩子,而6個孩子卻養活不了一個爹?


記得有這麼一個吳姓的老人,年輕的時候,曾當過大隊書記,他聰明幹練,是員虎將,不僅把所在大隊的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條,多次受到上級的表揚,他本人也年年被上級評為先進人物。

老人一生共生育了6個兒女,3男3女,有人說,老人的命好。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這麼多孩子要吃要喝,生活壓力多大,可想而知。可是,倔強的老人,硬是憑著自己的艱苦奮鬥,把所有的兒女都養大成人。


含辛茹苦,1個爹能養活6個孩子,而6個孩子卻養活不了一個爹?


為此,他不遠千里,去過東北,販賣過耕牛;騎自行車帶著好幾百斤的花生,去過百里外的城市叫賣;風餐露宿,去過道路泥濘的山裡集賣過農具;挑燈夜戰,編過無數個條筐頭,換個三五塊錢;記不清多少年多少次了,老人都是這樣馬不停蹄、忙忙碌碌度過。

雖然,這麼多年的辛苦勞作,並沒有讓這個家庭富裕起來,但是6個孩子都健健康康長大了,並且都娶妻生子或嫁人成家,老人已經很不錯了。他內心無愧於孩子們,他毫不保留地付出了自己所有的聰明才智與全部精力。


含辛茹苦,1個爹能養活6個孩子,而6個孩子卻養活不了一個爹?


無情的歲月,也讓這位吃苦耐勞的老人,真的衰老了,他的腰板不再挺拔,腿腳都不那麼方便了,眼花耳聾,失去了昔日的光華。而他的6個兒女,像長大出窩的小鳥,一個個都飛走了。偌大的家裡,只剩下孤獨的老人。

開始,兄妹們對贍養老人,還能達成一致。決定留下離家近最小的妹子,也就是小六照顧老人平常的生活起居,而其他兄妹,除了生活條件不好的小五之外,每月出資給在家的小六發工錢,以此彌補她因為照顧老人,家中沒法掙錢的狀況。


含辛茹苦,1個爹能養活6個孩子,而6個孩子卻養活不了一個爹?


按理說,這樣下去也是可以的,可是沒過半年,兄妹之間有人不幹了,有人覺得不公平,覺得小六過得不好,可以少出點錢,但不能不出錢。這話也沒問題,其實,贍養老人,不分生活窮富,都要責任和義務。

至於怎麼解決這個爭議?我覺得這幾個兄妹,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聊聊,本著大家庭和睦、團結,以及不傷兄妹之間的感情出發,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都儘自己的努力,保證老人度過幸福的晚年,這才是最重要的。


含辛茹苦,1個爹能養活6個孩子,而6個孩子卻養活不了一個爹?


未來,已經80歲的老人,還有多少日子在世?我們還有多少機會,去贍養老人?又能盡多少責任和義務?一旦有一天,老人不在了,會不會為此感到懊悔,以及沒能好好贍養老人而感到深深地遺憾?

金錢再多,都買不了父母在世的日子。也換不來兄妹之間的情誼。即使有生生世世,反覆輪迴,和你做親兄妹的,永遠只有那幾個人。我們的父母,也只能是唯一的。


含辛茹苦,1個爹能養活6個孩子,而6個孩子卻養活不了一個爹?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在,是兒女之福氣。一旦父母不在了,心裡就沒有那個家了,或許,我們都不想

再回去了。因為心裡再也感受不到父母之愛,哪怕我們的父母,並不是很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