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艇的中流砥柱:“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俄罗斯海军隶下的一艘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是苏联1144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4号舰。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舰战斗舰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现役的非航空母舰核动力水面作战舰艇。也是俄罗斯海军现役的最强大水面舰艇。

主要用于实施远洋反舰、反潜和防空作战。在作战时,它主要充当海上编队的核心力量,与其它舰只共同组成导弹巡洋舰编队,执行攻击敌方战斗舰艇和破坏敌方交通线的任务。

1986年4月25日作为1144型巡洋舰的四号舰(尤里·安德罗波夫号)在波罗的海造船厂开工,建造序号803,1989年4月29日下水。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该级舰,由于经济低迷,俄罗斯政府无力负担,该级舰陆续除役,尤里·安德罗波夫号在完成了80%的工程量之后被中止建造 。

1992年初,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视察北方舰队时拍板继续建造该舰,同时下令“基洛夫”级全数易名。

1992年5月27日,俄罗斯海军对现役的四艘基洛夫级巡洋舰进行了改名,前3艘改用俄罗斯籍海军名将命名,4号舰则以俄海军的缔造者“彼得大帝”号之名命名。

为确保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能够顺利建成入役,俄罗斯政府和海军在国防预算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仍然节省开支继续为该舰拨款,使其得到特殊的照顾。

1995年,彼得大帝号舷号更改为183。1996年8月,彼得大帝号在俄罗斯海军300周年庆典前挂上安德烈旗,编入北方舰队,成为北方舰队旗舰,但其真正服役却是在1998年4月18/19日,同时在这一年将舷号更改为099。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外型类似于二次大战时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具有明显的外飘船体剖面和丰满的尾部水线面。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外形设计比较紧凑,艏部细长,顶端上翘;艉部呈方形,设有飞行甲板,下方为机库,从舰体最宽处到艉部末端的宽度几乎不变。

彼得大帝号的舰体结构采用纵骨架式,甲板室采用的是钢、铝合金的混合结构,重要舱室如指挥舱、弹药舱等部位都有厚装甲钢板防护,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反舰导弹攻击造成的损害。

彼得大帝号虽然也有为数众多的天线,但是电子天线基本上被集成到了中间的主桅杆上,整体外形为内倾斜构造;和凌乱的苏联其他舰船相比,其前后甲板相当光滑。

彼得大帝号上层建筑主要布置在中后部分为两部分,秉承了苏联设计的一贯作风,在其上密密麻麻布置了海量电子设备;舰体前部主要是导弹发射区,也是全舰主要的火力投射区,有各型垂直发射装置;上层建筑后方为一门主炮以及直升机起降及维护区;另外从舷窗布置来看,居住舱比较偏近中间,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


彼得大帝号高大的桅杆和烟囱一体式建筑位于舰中部,装有“顶对”3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天线; 倾斜上翘的舰首和具有坡度的舰桥,上层建筑后方有切入式甲板; 第二座桅杆和上层甲板建筑位于主桅后方,装有“顶板”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和“顶罩”火控雷达天线。

标准排水量23750吨,满载排水量25860吨;舰长252米,宽28.5米,吃水10.3米;2座KN-3压水反应堆,2台GT3A-688型蒸汽轮机,2台KVG-2型燃油锅炉;最高航速32节,14000海里/30节;编制727人。

1座双联装AK-130DP型130毫米舰炮;6座CADS-N-1型弹炮合一近防系统;1座10管RBU12000火箭深弹发射器;2座6管RBU1000火箭深弹发射器;3架卡-27PL“螺旋”或卡-25RT“激素”舰载直升飞机.

20枚垂直发射的P-700反舰导弹;12座八联装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16座八联装SA-N-9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2座双联装SA-N-4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40枚;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器,发射SS-N-16反潜导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