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的母親,給孩子列出的5大家規,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購買前可以先私信諮詢萬娘娘相關課程詳情。

萬娘娘精品課程推薦(直接點擊鏈接即可進行了解)

中學必讀世界名著朗讀精選

世界經典童話朗讀精選

英文原版朗讀:15篇成長必讀經典

零基礎英語朗讀精選

簡單慢速英語口語

跟Wanderer讀英文經典

英語單詞500個:領讀課!

陪你讀完英文世界名著

暴虐中學英語100句(必考句型)

暴虐高中英語100句(必考句型)

3小時,構建你的寫作體系

人生必讀的十首詩

有一句老話:“無規矩不成方圓”。

做人處世,總需要去恪守一些規矩。在外如此,在家也一樣。一個家庭中,也同樣需要用規矩去規範每個人的行為。

一提到家規,很多家長都能說個一二三四。這個給孩子提了怎樣的規矩,那個給孩子定了怎樣的標準。

這位北大學霸的母親也向大家展示了她們家的家規,唯一不同的是,這些家規,不針對孩子,針對的是父母。

很簡單,也很實用的5大家規。看完不禁感慨,優秀的孩子的面前,多數都有一對優秀的父母。


生活讓母親變得強勢,但對孩子要放下強勢,多反思

很多孩子眼中的母親,說一不二、做事利落也氣勢洶洶。

媽媽在很多家庭裡都是“強勢”的代名詞。父親總是少言寡語,忙於工作。母親打點著所有生活的瑣碎,是陪孩子最多,也是管束最多的一個人。

心理研究發現,家庭中母親越是強勢,女兒也會逐漸趨向於母親,也就說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兒。相反,如果是兒子,那麼就會越發懦弱,沒有主見,遇事也非常膽小。

和孩子溝通,要懂得放下強勢。

越強勢,孩子和你的距離離得越遠;越強勢,孩子越不願意和你真心以待。

許多問題上,保持嚴肅是沒錯的。但情緒上,要能剋制。親子發生衝突時,多去反思下自己的責任。解決衝突不是靠強行灌輸你的理論,強行棍棒底下出孝子。

一個依賴媽媽的孩子,在他心中,他的媽媽一定是能帶給他思考,但也尊重他自己主見的人。

北大學霸的母親,給孩子列出的5大家規,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成績重要,但孩子的成長更值得關注

愛因斯坦曾指出:“當一個人忘掉了他在學校接受的每一樣東西,剩下來的才是教育”。而這樣的“教育”,需要誰來做?需要做父母的在家庭中來做。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高分,永遠都是次要的,成長才是主要的。

教育者,包括父母在內,應該教給孩子的東西。用概括的話說是“德、智、體、全”。

比方說成熟的心智、健全的品格與高尚的道德情感、強大的心理承載力。這些遠比試卷上的100分更值得追求。

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孜孜不倦的學習熱情、受益一生的良好習慣。大大小小、一點一滴,一個孩子從懵懂到優秀,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

家長需要認清的是,孩子的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家庭教育需要為人父母去認真審視,想想自己到底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地擁有一生的幸福基奠。

重視孩子的失意,不要以為孩子的煩惱無關緊要,去學會鼓勵孩子

當一個孩子去告訴他的父母“我很難受”、“我覺得很失望”、“我不想這樣”時,很多父母常常一笑了之。

站在一個成年人的角度,孩子的那些不開心、那些挫敗失望,往往被父母當成了小事情。

不過是考得成績不理想失落了;不過是學習上屢次碰壁彷徨了;不過是和朋友鬧矛盾有情緒了......

在父母看來,生存才是大事。小孩子成長中的小失意都算不上煩惱。總帶著“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想法去看待孩子的失意。

更甚的,是一部分的父母把孩子青春期的煩惱當作笑話來聽。廣而告之給了其他親戚朋友,孩子會覺得很傷自尊心。慢慢地,孩子也就什麼都不願和父母說了。

其實,當你的孩子願意和你敞開心談她的心理活動時,你應該感到高興,更應該引起注意。

如果是因為學習,他困惑了。作為父母,要耐心地給予鼓勵。孩子最期待的,是得到父母的重視和肯定。

學會傾聽,去聽聽孩子內心真正的聲音。

北大學霸的母親,給孩子列出的5大家規,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更應該培養的是良好的性格和自信心

一個人是否幸福往往取決於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

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關鍵,往往就在於這個人夠不夠相信自己。

性格和自信,這兩樣東西都不是天生就有的。在一個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他們不僅是在身體方面慢慢長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變化。

有些孩子學習不好,不是因為他智力有問題,而是自信心不足。日復一日的自卑,把能激發的學習潛能都給隱藏起來了。

這時候父母若關注不到他的心理,去幫助他建立自信。往往越長大,越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叛逆,對學習毫無興趣。

性格也是一樣,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導師,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影響深遠。多溝通、多鼓勵、多引導、多理解,以身作則,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完善他的良好性格。


北大學霸的母親,給孩子列出的5大家規,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

一棵小樹苗,只澆水施肥而不見陽光就難以長成參天的大樹。

尊重對於孩子,就好比陽光對於小樹苗一樣。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無法長成父母期望中的參天大樹的。

在成人的心中他們或許只是孩子,力量微不足道,思想又不成熟。但在孩子自己看來,自己和成人無所區別。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這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強。

當孩子和父母的想法相左時,不要立即去打壓孩子的思想。

彼此的交流應該是平等的,他們是錯的,父母要有耐心像對待大人一樣去交流。交流不是吵架,而且有時父母也會是錯的一方。

許多父母犯的最大的錯誤,是明知道自己是錯的,卻因為抹不開面子,不想喪失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權威”,僵硬著打死不認。

不會認錯的父母會在一次次犯錯中喪失自己的“權威”,慢慢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信用積分”。


北大學霸的母親,給孩子列出的5大家規,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不要帶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念頭去教育孩子。

鞋穿在自己腳上,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這雙鞋明明不合適,那就讓孩子自己穿著走一段路,艱辛了痛了他自然就懂了。

給予孩子個人自主權,讓孩子在自由的環境中完善自我。

北大學霸的這位母親,她的這些家規,才更應該作為每一對父母的教育信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