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去世後,楊儀踩其頭顱怒罵7字,劉備若知會氣到吐血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小說之一,而《三國志》是正史二十四史眾所周知,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小說之一,而《三國志》是正史二十四史三國時期,但是小說更偏向於人物的塑造,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正史則更多針對於真正的歷史典故,還原的是歷史事實。

魏延去世後,楊儀踩其頭顱怒罵7字,劉備若知會氣到吐血

器重的將領

這兩本書中,對有一個人的描述區別還是很大的,那便是蜀國的魏延。因為熟讀三國演義的讀者很多,所以很多人認為魏延有謀反之嫌,但是作為劉備非常器重的一名將領,本事不亞於蜀國五虎上將的魏延怎麼會選擇謀反呢?實際上,魏延謀反可以說是在三國曆史上最大的冤假錯案了。

魏延去世後,楊儀踩其頭顱怒罵7字,劉備若知會氣到吐血

並無謀反之心

雖然陳壽在《三國志》中確實將魏延與劉封等罪臣並列在一章之內,但是他並無謀反之心,魏延只是和楊儀政見不合,演義中的謀反在正史上其實是將領謀士之間政見不同的昇華罷了。當年諸葛亮其實早就知道楊儀和魏延兩人處於一個內鬥狀態,他並沒有阻止二人,反而持有觀望狀態。諸葛亮北伐的心願始終沒有停止,他在知道自己時間不多的情況下,仍然將軍權交給了支持他北伐方針的楊儀。

魏延去世後,楊儀踩其頭顱怒罵7字,劉備若知會氣到吐血

心胸狹窄

楊儀此人心胸狹窄且報復心甚重,在得到軍權後的楊儀,對魏延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而在演義中為了維護諸葛亮的正面形象,只能黑化了魏延。魏延當時希望諸葛亮放棄北伐的政策,以守待攻,只有這樣,才能維護蜀國的剩下實力,才能繼續維持三足鼎立之勢,可是諸葛亮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而且楊儀一直為此事和他爭執不下。

魏延去世後,楊儀踩其頭顱怒罵7字,劉備若知會氣到吐血

總結

故而在楊儀得權後,便以魏延謀反之罪誅殺了魏延三族。甚至楊儀當時還踩著魏延的頭顱怒道“庸奴!復能作惡不?”從而也讓魏延背了這謀反的罪名。其實從後世的分析來看,諸葛亮對此二人的內鬥置之不理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當年北伐數次久攻不下,蜀國內部已經是千瘡百孔了,就應該按照魏延之計休養生息,結果楊儀上位,還殺了英勇善戰的魏延,又讓蜀國在極度缺少人才的情況下少了一員大將。要是劉備泉下有知,估計會被楊儀的做法氣到吐血吧!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